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秦将魂歌 >

第105部分

大秦将魂歌-第105部分

小说: 大秦将魂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开眼睛一亮,击节赞叹道:“老夫指定要和你谈,为的就是你祖上为齐人。至于秦人嘛,那群唱歌只知道吼、跳舞只知道抖的莽夫,哪里懂得东方的礼仪文明。”

    “丞相的谬赞,蒙恬可当不得。我的大父来自齐地没错,可我却生于秦国,长于秦国,内心深处,蒙恬自认为自己属于秦人无疑。”

    蒙恬坐直了身子,正色说道:“申侯勾结犬戎攻破镐京,周室东迁之后,秦国历代国君,浴血奋战,收容周国遗民,吸纳周代文明,适时更新,以至于今。不说秦国保护了周国遗民,使之不至于沦为犬戎之民。”

    尽管六国人不承认,但真正研究历史人却懂得,秦国对于中原文明的开拓,保证中原腹地不受西北胡人的侵扰,作出了莫大的贡献。郭开的眼皮跳了跳,没有打断蒙恬的话。

    “秦国自穆公以来,积极向中原诸夏靠拢,与晋国结成秦晋之好。秦人积极学习晋国,善待晋国,可是吃了不少的苦头。商鞅变法之后,六国的士人,大量入秦。现在的秦国,可不是文化的荒地。秦人不欣赏诗书,但不影响贵族子弟诵读诗书,只要不妄想将诗书中的社会搬到现实中来。秦人不欣赏郑卫之地的靡靡之音,可也不影响郑卫之女出入秦国巨室之家。秦国早已不是六国人口中的蛮夷之国,而是成了中夏文明圈的一员,丞相为何还对秦国抱有过去的偏见,学那楚人刻舟求剑哉!”

第189章 邯郸城破(一)() 
“相爷,你真的决定好了?要不要我派人将蒙恬抓起来,要挟秦军退兵?”

    蒙恬离去了,郭开望着屋外的枯枝败叶,怔怔入神。舍人卫忠,等了许久,见郭开没有动静,忍不住推开门走了进来。

    “抓了一个蒙恬,就能解决问题吗?难道说,秦军就只有蒙恬能带兵打仗吗?”

    郭开瞪了卫忠一眼,抖了抖身上的貂皮大衣。卫忠连忙上前,扶着郭开站了起来。

    “刚才与蒙恬谈判,提及秦国擅长领兵的将领,老一辈的王翦、杨端和、辛胜、羌瘣,年轻一代的王贲、李信、桓龁,哪一个不能领兵前来攻打赵国。现在正在与李牧对峙的王翦,老奸巨猾,用兵谨慎,两人将遇良才,棋逢对手。可惜李牧双拳难敌四脚,早晚都会败下阵来。”

    “武灵王之后,我赵国将才凋零,长平一战,精锐将校,损失殆尽。李牧成长于代地,性格刚烈,与公子嘉友善,不愿意收兵回邯郸。赵葱、颜聚前去替换他,只怕会加速赵军的败局。”

    郭开投靠秦国,身为郭开的门客,卫忠没有丝毫心理障碍。赵国的国势,他心里早已看得明明白白,现在的所作所为,不过是为自家主公郭开考虑。

    “相爷既然决定投靠秦国,不晓得蒙恬给出了怎样的承诺?”

    郭开回想着与蒙恬的交锋,面色一僵,苦笑着回应道:

    “前往蜀郡为一郡丞。”

    出了丞相府,甩开郭开派来送行的人,蒙恬换了一身装扮,隐入邯郸城中,七拐八拐,回到了另一处隐秘的据点。

    荆苏先前与卫忠会面的据点,早已经废弃了。

    “郭开真的同意前往蜀郡?”

    听到蒙恬透露的谈判结果,荆苏惊讶得张大了嘴巴。

    秦国灭亡巴蜀后,一直在向巴蜀地区遗民,百年下来,巴蜀地区,成功的融入了秦国的文化圈。只是秦人的核心地带,仍然属于八百里秦川。在中原人看来,巴蜀地区,跟蛮夷之地差不多。

    李冰修建都江堰后,成都平原变成千里沃野,但要想让中原人接受蜀郡宜居的事实,尚需要时间的积累。吕不韦罢相之后,不甘寂寞,结交诸侯使节,嬴政命令他迁往蜀地。

    吕不韦性子够刚烈,认为去往蜀郡蛮夷之地,那是对他最大的侮辱,愤而自杀。由此可见蜀地在中原人心中的地位。后来,司马迁写作史记,书中压根就没有提及都江堰,只记录了郑国渠。

    荆苏原以为,郭开以邯郸为筹码,至少可以谋得在关中度过余生。

    “蜀郡地大,气候适宜,物产丰富,美女众多,民众性子闲适。这么好的地方,郭开为什么不愿意去?”

    蒙恬笑着回应,脑海里却浮现出与郭开会谈时的场景。

    ······

    “蜀郡?你竟然提议让我去蜀郡?”

    郭开的胡子激动的发抖,一手指着蒙恬,差点没有将手里的熊皮保暖袋打过来。

    “丞相为何不愿意去蜀郡?”蒙恬眼里带着疑惑。

    “这还用说,蜀郡那么偏僻的地方,就算是秦国人,也是贬谪官员去的地方。你让我去蜀郡,这不是故意折辱老夫嘛!”

    郭开似乎还不解气,气哼哼的道:“我可是会帮助你打下邯郸,你就是这么报答我的?”

    郭开很生气,蒙恬则一直保持着微笑,让他心里有些拿不定主意。

    身为赵国的丞相,秦国的情报,他还是知道一些。

    嬴政扳倒嫪毐的时候,蒙恬亲自领兵,击破了嫪毐组织起来的造反人马。早年嬴政回国的时候,蒙恬曾前往秦赵边境迎接,两人交情莫逆,虽是君臣,可却不是一般的君臣。

    郭开指明与蒙恬谈判,正因为看明白了蒙恬在嬴政面前能说上话,才想拿邯郸做筹码,卖个好价钱。

    不但能获得金钱田宅,寻个官位,而且要封个伦侯的爵位才行。郭开了解过秦国的实际情况,想要在秦国生活,爵位虽不是万能,但没有爵位,却是万万不能。

    万一不小心犯了秦法,以秦国人铁面无私的执法态度,作为降臣,找谁求情去。而根据秦国的爵律,有爵位的人,犯法之后,可以用爵位抵罪。郭开心心念念不忘秦国的爵位,只是为了给他自己再备一条命。

    “丞相想去其他好地方,比如关中的内史,我不是不可以努力去争取。可好地方的位置,自有许多人的眼睛盯着,丞相起义之后,于秦国有功,短时间却是无法改变降臣的身份,根基不劳,居于高位,可谓怀璧其罪。”

    做官的人,尤其是做过大官的人,轻易无法适应失去官位的生活。郭开任赵国丞相,风光一时无两,若是赵国灭亡后,去当秦国的官,终其一生,也不能入得秦国庙堂。怀着这样的想法,郭开才想在繁华的地带,谋个官位,安度余生。

    仔细瞧着郭开面上的纠结之色,蒙恬对史书上记载的,郭开一心降秦的说法,倒有些嗤之以鼻。

    古人云,宁为鸡头,不做凤尾。赵国即便再衰落,郭开做赵国的丞相,跟做秦国的臣下之臣,心理上的满足感可是大不一样。

    临到这个时候,郭开宁愿舍弃赵国的丞相之位,想要跳上秦国这艘航船,也是形势逼迫所然。再不下定决心,等赵国这艘大船沉没的时候,郭开可就会陪葬了。

    “算你说得有理。”

    郭开鼻子重重的吸了一口气,沉默着没有说话,而是陷入了沉思。

    在官场中浸淫许久的郭开,转念一想,也就明白蒙恬所说的话了。这样想着,他看向蒙恬的目光,不由得变得友善了许多。

    蒙恬并没有随随便便糊弄他,说得在情在理。

    “那你再说说,我为何要去蜀郡,而不是到南边的南郡,或是南阳郡呢?”

    内心深处,对前往蜀郡,郭开心里还是存着抗拒。

    “南边的郡,丞相就不用想了。以后秦国会对南方的楚国用兵,秦国朝堂,不会将军事前沿的重镇,交到不信任的人手中。”

    蒙恬立即开口打消郭开想要去南方的念头,转而浓墨重彩的介绍起蜀郡的情形来。

    “丞相,你没去过蜀地,对蜀地不了解,可我蒙恬实话告诉你,蜀地可是一块真正的宝地······”

第190章 邯郸城破(二)() 
邯郸的深秋,空气中透着浓郁的寒意,渐渐的穿透秦军士兵身上的麻衣,开始变得有些刺骨起来。

    “该死的蒙恬,上郡来的那群家伙,只晓得绕着邯郸,装腔作势,一次正经的攻城战都没有发动过!”

    邯郸南城的秦军军营,桓龁紧了紧身后的披风,平时看起来威风凛凛,但面对浸人的寒意,一点用也没有。

    “李信,你与蒙恬熟识,派去的人有什么消息没有?”

    营中的军粮所剩无几,需要向蒙恬借粮,为了取火生暖,桓龁命人砍伐附近方圆三十里的树木。这下子,邯郸周围的树木,经历了一场严重的生态灾难。眼见天气越来越寒冷,桓龁的心变得越来越焦急。再攻不下邯郸,秦军就只能退兵,等待开春后从头再来。

    “蒙恬闭门谢客,我派去的人没有遇见他本人,但是,派给我军的粮食,蒙恬倒是没有吝啬。”

    李信皱着眉头,大惑不解,蒙恬为何跟他玩起了捉迷藏。

    “故作神秘,真不知道蒙恬那小子在琢磨什么······”

    桓龁口里冷哼着,吸了吸鼻子,心里感到非常不满。

    “桓将军,背后嚼人舌头,可不是一个好习惯!”

    这个时候,随着军帐的门帘闪动,一声不太友善的声音传了进来。

    “蒙虎,你怎么来啦?”

    李信吃了一惊,回头一看,只见是蒙恬的亲兵统领蒙虎,才松开按在剑柄上的右手。

    “蒙虎,这里是我的军营,你径直闯进来,信不信我以军法治你!”

    桓龁冷着脸,心里气道,今日短兵里是谁当值,回头就把他发配到陷阵营去。

    “桓将军职位、爵位均比我蒙虎高,当然有权以军法治我。”

    蒙虎双手举在胸前,微微行了一礼,继续不冷不热的说道:“蒙将军说了,如果我没有按时回去的话,桓将军索要的军粮,嘿嘿,怕是没有了。”

    “你——”

    桓龁大怒,猛地站起身来,指着蒙虎的鼻子,就要冲上前去。

    “桓龁,冷静一下,今日蒙虎专程前来,我看也不是来惹你生气的,定是有什么大事要商量······”

    李信无奈,连忙上前拉住桓龁。桓龁的脾气暴躁,真让让暴走起来,说不定会发生什么事情。

    蒙虎心下捏了一把冷汗,好在有李信在场,不管他怎么怼桓龁,总有李信出来打圆场。

    “蒙虎,你就开门见山,仔细说说,蒙恬派你前来,有何话说?”

    李信好不容易劝住桓龁,回过头来瞪了蒙虎一眼,怨他不该故意激怒桓龁。

    “我家将军派我前来,与两位将军商议,总攻邯郸······”

    “总攻邯郸?蒙恬不会真以为,就凭眼下的人马,就能攻下城墙高大的邯郸城吧?”

    蒙虎的话还没有说完,桓龁不满的撇了撇嘴。进驻到邯郸城下后,桓龁手下的秦军,试探性的攻打了邯郸城,无一不以失败告终。

    认识到邯郸城并没有那么容易攻打,桓龁心里打了退堂鼓,计划着老老实实的骚扰赵军后方,耐心等待王翦的大军前来。

    邯郸这块硬骨头,没有王老爷子坐镇,桓龁实在没有底气拔下来。

    “我家将军经过这段日子的侦查,已经找到了攻破邯郸城的方法,就看两位将军,有没有胆量开进邯郸城了!”

    ·······

    朔月过去,望月初生。邯郸的夜色,在明月照耀之下,泛着白光。

    透过清冷的月光,邯郸城墙上的赵军,能清晰的看见秦军兵马的调动。

    夜晚攻城,即便明月照耀下攻城,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但是赵军仍然不敢大意。

    这一次秦军调动,跟以往不一样。

    前次秦军攻城,南城的秦军最为积极,北面的秦军来回骚扰,却没有真刀真枪的靠近邯郸城墙。

    这个夜晚,秦军南北两面的军营,燃起了无数的火把,照得邯郸城外,恍若白昼,大有发动总攻的架势。

    “骨碌碌······”

    轮子转动的声音响动起来,秦军的大营缓缓打开,高大的攻城车、投石车,滚在秦军的军阵前,最后架在了邯郸的南北城门外。

    “戒备,戒备,大雪就要来了,秦人狗急跳墙。尔等只要守住秦人的这一次进攻,秦人就会败退回去!”

    城楼之上,守城的赵军校尉倒是看得十分明白,指挥兵马,准备迎接秦军的怒火。

    “让传令兵去汇报丞相,安排援军前来。”

    赵军校尉透过秦军的火把,看到了秦军身上散发出来的气势,感觉这下子秦军是要来真的了,心里不由得有些底气不足。

    秦军攻城的时候,丞相府的厅堂深处,郭开不断的来回踱着步。

    不时回望着赵国王宫的方向。

    “丞相大人不必心焦,今晚过后,大人就可以成为一名秦人,开始新的生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