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秦将魂歌 >

第14部分

大秦将魂歌-第14部分

小说: 大秦将魂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赢氏子孙嬴政,拜见仲父!”嬴政小小年纪,政治敏感性却极强,明白往后的秦国朝廷,怕是没有他说话的份。索性做得干脆,恭恭敬敬给吕不韦磕了一个头。

    人性皆有弱点,吕不韦自认为商才无双,政才比于管仲。庄襄王让嬴政拜他为仲父,满足的虚荣心充满了吕不韦浑身的每一个细胞。

    “老臣向大王请罪!”解决了一桩大事,庄襄王的目光缓缓转向蒙骜,蒙骜以头磕地,静等庄襄王降罪。

    “你们出去吧,寡人要向老将军表示歉意!”吕不韦奇怪蒙骜为何会这么快赶回来,他本来想推动麃公稳定中枢,没想到麃公不愿意过深的介入秦国高层斗争,而蒙骜却又突然的回到了咸阳。这次败仗,本不是蒙骜的过错,不过是刚好庄襄王出昏招,又碰上了信陵君这样神一样的对手。吕不韦不好承认庄襄王是猪一样的队友,心里却认为,庄襄王的军事才能,也就比大字不识的农夫高了那么一点点。那么,我的军事才能又如何呢?吕不韦领着嬴政退出庄襄王的寝殿,向往着如姜子牙一般,能真正的指挥千军万马。吕不韦有自信,熟读兵法的他,军事上的才干并不差,缺的只是实际领兵的经验。

    “老将军,寡人悔之晚矣,恨没有听从老将军的谏言。现在的秦国,还没有做好灭国大战的准备,不该贸然令将军攻打魏国国都。”庄襄王恨不得灭了樊於期三族,可他是生母夏太后的亲戚,外戚中少有的将才,将来还需要他制衡华阳太后、吕不韦。算啦,说到底,做决定的还是寡人自己,怨不得别人。

    庄襄王服了软,蒙骜哪怕心有怨气,也不能撒到国君身上。“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大王真是秦国少有之贤君,可比孝公也!”

    “什么贤君,寡人不过一庸君罢了!”庄襄王不知道,比起胡亥来,他已经算得上是少有的贤明君主了。“此次兵败,责不在将军,老将军不要往心里去了。按军功爵律规定,老将军这次会被夺爵,但职位却不会变化,还望老将军尽心竭力。”

    “我蒙氏一族必当誓死效忠!”蒙骜心想,还是恬小子说得对,这次回咸阳,万不会有什么危险。只要等见到庄襄王的面,十有八九会成为托孤大臣,如今看来,果然没有任何差错。

    “好,蒙家不愧有忠义之名!”突然,庄襄王压低声音,满脸庄重。“政儿,寡人就交托给老将军了!”

    蒙骜心里有些吃惊,对华阳太后、夏太后等人,庄襄王说的是照顾,而对他蒙骜,庄襄王说得却是交托。庄襄王没有放低姿态,没有追究蒙骜战败的责任,虽然蒙骜没有多少责任。蒙骜明白了,庄襄王希望他捍卫好兵权,防止华阳太后、吕不韦等人染指军队,忠心的守护好赢氏一族。

    庄襄王选择蒙骜,说来还有蒙恬的功劳。蒙恬经常陪嬴政练剑,两人关系极好,有这么一层关系,庄襄王相信,等嬴政想要夺回权力的时候,蒙氏会站在嬴政一边。

    秦庄襄王三年(公元前247年)五月丙午,秦王子楚病逝,享年三十五岁。消息传出,秦人悲悯苦涩,短短不到五年时间,秦国三任君王先后离世,昭襄王会不会夺了子孙的福寿,接任的国君寿命为何会这么短暂?山东六国之人,则弹冠相庆,顿时没了合纵的心思,秦人短命国君齐出,新即位的国君,不过是个十三岁的毛孩子,主少臣强,自顾不暇,那该死的虎狼之秦总算遭了秧!

    “嬴政的时代,总算开始了!”函谷关上,望着有序撤退的五国联军,蒙恬拔剑而出,指着极远的东方,高声叫道,“秦有锐士,谁与争锋!”

    “秦有锐士,谁与争锋!”

    ······

    蒙虎、蒙豹、甘罗高声呼应,秦军将士深受感染,欢呼声,此起彼伏。他们还不知道,秦国的咸阳宫里,迎来了多么雄才伟略的一位君王!

第23章 嬴政的时代() 
咸阳城现在很忙。

    庄襄王的丧礼,新王的登基大典,短短五年时间不到,秦国送走了三位君王,又迎来了第三位国君。

    华阳太后、吕不韦、蒙骜坐镇中枢,蠢蠢欲动的宗室公子们眼看没有机会,一个个偃旗息鼓,君位总算平稳的交到了嬴政手里。丧礼期间,嬴政沉默寡言,似乎沉浸在悲痛中,朝政都由大臣商量着办。丞相为百官之首,吕不韦又确实有能力,办理丧事期间,吕不韦暗中试探拉拢,吕系势力渐渐形成。

    十三岁的小国君,手里毫无权力。强势的丞相,极力揽权。两者之间如何选择,不言自明,很多人选择了投靠吕不韦。山东六国来人,纷纷以进入吕府成为门客为荣。

    咸阳宫,嬴政的寝殿,冷冷清清,只有一位小宦官,还有两个七八岁的小孩子。

    “王兄,该你了。”子婴托着下巴,打断了有些发呆的嬴政。

    “王兄,你怎么玩游戏也心不在焉的。”赢燕撅着小嘴,满脸不高兴。

    庄襄王继位时间短,每天努力耕耘,也只留下了四个孩子。子婴、赢燕的生母地位不高,没有成为秦王的可能,与两位兄长的关系颇为融洽。长兄为父,嬴政成为秦王后,倒是能经常和子婴、赢燕一起玩耍。

    “大王,蒙恬到了!”这时,景开领着蒙恬进入了大殿。景开是庄襄王提拔的,庄襄王死后,专心照顾嬴政的生活起居。五国联军退走后,蒙恬刚刚回到咸阳,嬴政得到消息后,赶快派人传唤蒙恬进宫。

    “哼,你就是蒙恬,害我王兄玩游戏都不认真!”蒙恬正准备行礼拜见,却见一七岁左右的小姑娘叉着腰走上前来,她衣着华贵,黑色礼服显得极为庄重典雅。秦人尚黑,她的礼服上绣着凤鸟图案,一看就是秦国宗室子弟。小姑娘皮肤白皙,眼睛灵动,美丽中带着一丝俏皮,美人坯子的雏形,显露无疑。早听说秦国宗室女子多出美女,有口皆碑,史上留名。楚平王的时候,秦国宗室女怀嬴嫁往楚国,因为长得太过美丽脱俗,楚平王竟然能冒天下之大不韪,抢了自己的儿媳妇。好在楚国未灭,否则,历史上怕是又多了一个褒姒一般的红颜祸水。

    “赢燕,别闹,这可是寡人将来的大将。”嬴政顿时没了继续玩六博的心思,麻利的从地上站起来,吩咐身边的小宦官。“宋午,你去拿两把木剑过来。”

    “蒙恬参见大王!”嬴政不在乎礼仪,蒙恬可不敢随意,对待嬴政一直很恭敬。

    “我是秦国公主,你也要参见才行。”

    “还有我,我是王子。”

    见蒙恬恭恭敬敬的行礼,子婴、赢燕觉得颇为有趣,纷纷昂首挺胸,等着蒙恬行礼。

    子婴这个时候还是个孩子,颇有些顽皮。生为男儿,小时候调皮捣蛋不是什么坏事。蒙恬眼角的余光打量着子婴,见他与赢燕互不相让,眉宇间自有一股傲气,在嬴政面前,全然没有丝毫畏惧。历史上,子婴敢于刺杀赵高,想来不是一无是处的人物,最后却素衣白马,离奇投降了刘季,落得个身首异处。易地而处,咸阳没有城墙保护,既然守不住,蒙恬也不会投降,而是会果断向西迁徙,大不了再回西垂之地牧马罢了。

    “蒙恬参见子婴公子、燕公主。”宫廷礼仪不可缺,何况,蒙恬不会和两个小孩子计较。终始皇一生,嬴政与子婴关系还不错,成蟜叛乱而死,子婴则一直活到了嬴政驾崩。

    “你们俩退到一边玩去,寡人要和蒙恬比剑。”嬴政接过宋午手里的木剑,驱走子婴和赢燕。

    “王兄比剑,我们要为王兄加油!”俩小孩一听比剑,兴头更高,躲到一旁,伸着脑袋,目光眨也不眨的望着大殿中央的两人,心中充满了期待。

    “蒙恬,寡人提前说好,不许相让,让寡人痛痛快快的和你打一场!”宋午、景开守住殿门,嬴政活动着筋骨,明显憋坏了。

    丧礼期间,李信请辞回了军队,成了王翦麾下的一名年轻将领。宫里的宦官,没有人有胆量跟嬴政练剑,两三回合就溃不成军,实在没意思。

    蒙恬感受到了嬴政心里的郁闷,身为秦王,手里没有半分实权,宫里的事由华阳太后做主,政事上,吕不韦实在太过能干,处理得妥妥当当,没有他这个秦王什么事。军事上,嬴政多少有些自知之明,一个十三岁的君王,肯定镇不住那些桀骜不驯的将军。以前相依为命的母后赵姬,新近丧夫后,越发过得滋润了,十天半月,与嬴政也见不了一次面。一个人苦闷的时候,就想要发泄,嬴政这个时候,迫切的需要释放心里的郁闷之气。

    “我刺!”

    “我挑!”

    “我劈!”

    “王兄加油!”

    “王兄小心!”

    ······

    木剑碰撞的声音,两小孩稚嫩的叫唤声,此起彼伏。小半个时辰后,嬴政、蒙恬两人筋疲力竭,就地躺到了地上,仰望着幽暗深邃的大殿,哈哈大笑。

    “痛快,真是痛快!”比剑的时候,蒙恬的木剑打到了嬴政的胳膊,嬴政反而觉得相当尽兴,他的木剑也扫到了蒙恬的大腿,勉强算是旗鼓相当。

    子婴、赢燕觉得好玩,也欢欢喜喜的跑过来,躺成了一排。赢燕微微靠着蒙恬,心想,这蒙恬认真比剑的样子,还真是英气逼人呢!长这么大,她还从未见过敢拿剑打在王兄身上的人,而蒙恬就敢,她小小的心里觉着,蒙恬应该是相当厉害的一个人。

    “蒙恬,你不知道,寡人在宫里呆得有多么无聊。仲父让我每天读书,实在枯燥。”秦国奉行法家思想,童年的悲惨经历,使得嬴政对仁义道德的言说没有兴趣。吕不韦没有对法家思想的崇拜,而是更喜欢儒道两家的学说,开给嬴政的书单,儒家的、道家的著述,对嬴政而言,就像信奉自由主义的学生遇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大王,咸阳城里,功勋家庭居多,家里多有未傅籍的少年,何不让他们进宫陪大王读书。”蒙恬多少有些理解嬴政心里的苦闷,为了将来夺回权力,嬴政需要从现在开始准备。想到康熙智擒鳌拜的故事,蒙恬顺势建议道,“读书之余,大家还能一起去上林苑跑马打猎,等他们长大了,有理政才能的,就让他们帮大王理政;会打仗的,就让他们去带领军队打仗。”后世的汉武帝,在窦太后的阴影下,不得不去上林苑打了几年猎,正是在打猎的过程中,一代军神卫青脱颖而出。秦国的勋贵后代中,就算没有卫青那样的军事天才,适当培养,总会成为初步的班底。

    “蒙恬,你这个提议好!”嬴政兴奋得坐了起来,挥了挥拳头。“你下去拟个章程,寡人拿着给大母说去。”

第24章 羽林郎() 
战国时代的郎,为待选之官,有评议国是的议郎,有陪侍国君车驾的中郎、侍郎等,没有固定人数,一般取自公卿子弟,作为国君的扈从。官宦子弟出仕,多有进宫为郎的经历,好比后世拿到了中央党校的结业证一样。

    嬴政还未成年,蒙恬也只有十三四岁,还没有到征辟为郎的年纪。想到后世汉武帝征召羽林孤儿的做法,蒙恬计划征召少年,组建一支羽林郎队,专职陪嬴政玩耍。蒙骜以沉默表示支持,吕不韦想要揽权,肯定不想少年国君太过上进,巴不得嬴政沉溺于玩乐,失去对朝政的兴趣。只要嬴政经常出宫,他和赵姬偷情的机会就更多了。

    华阳太后倒是不大乐意,秦武王意外驾崩之后,秦国宗室觉得,国君太过沉迷于武事并不是什么好事。好在嬴政有天生政治家的才能,为华阳太后捏肩捶腿之后,华阳太后总算松口了。

    上林苑,风和日丽,嬴政的羽林郎开始了第一次集训。

    蒙恬放眼望去,一个个不过就是十五六岁的青青少年,眼里充满了好奇,转动着眼睛左看右看,最大的还是蒙恬从蒙府带过来的蒙虎、蒙豹。甘罗、蒙毅现在刚满十岁,年纪太小,权衡之下,蒙恬只能放弃了征召他们的想法。蒙毅苦哈哈去往了学室研习法律,只恨自己晚生了几年。甘罗倒是无所谓,一头哉进学室研习学问去了。

    “集合!”蒙恬吹着口里的哨子,高声叫道。好不容易凑成的队伍,刚好一百二十人,蒙恬打定主意,要狠狠操练这些人,打好未来蒙家军的基础。

    这些少年还没有傅籍,没有受过军事训练,不懂得横排竖直,站得乱哄哄的。这批羽林郎里,公卿子弟没有多少,也就十来人,剩下的人继承了军功爵位,而那些被继承者则死在了战场上。他们才是真正的羽林孤儿,秦人在战场死战,毫无贪生之心,就是因为他们清楚的知道,他们战死了,爵位却会由他们的子孙继承。

    等嬴政掌握了权力,那些不让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