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秦将魂歌 >

第19部分

大秦将魂歌-第19部分

小说: 大秦将魂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31章 信陵君之死() 
蝗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应付蝗虫的方法。

    嬴政得孝公托梦,获得灭蝗的办法,朝会后,如风一样,很快传遍了咸阳街头。秦国的官吏,办事效率很高,商君变法的时候,曾有严格要求,当天能处理完的公务就不允许拖延到第二天。夜幕尚未降临的时候,关中的驰道上,满是邮人飞奔的身影,他们腰间的麻袋里,静静的躺着咸阳最新的灭蝗令。

    “咦,蝗虫还可以当粮食吃吗?”

    秦国的官员接到咸阳的命令后,心有存疑,但守法成了一种本能的习惯,他们按照命令的指示,品尝过飞蝗腾达之后,认知的领域得到了极大的拓宽。

    “嗯,蝗虫真的可以当粮食吃!”

    自此之后,华夏大地悠久的美食文化里,以蝗虫为食材的菜系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飞蝗腾达后来更是成功加入了赢氏皇家菜谱。

    白天捉蝗虫充饥,晚上点起火堆,扑杀蝗虫。整个秦国,垂垂老矣的耄耋,壮年男人、妇女,还有刚刚会走路的孩童,手里拿着各样家伙,加入了灭蝗大军。风风火火,浩浩荡荡,潜伏在秦国的六国探子,心中惶惶不安,还以为秦国举国动员,将会发动灭国大战。

    蒙恬带着新领的三千人马,常驻上林苑,白天训练,晚上燃起篝火,刚开始吸引了不少蝗虫。待关中秦人全体运动起来的时候,蝗虫越来越少,夜里的篝火,没有蝗虫扑火,无趣了许多。蒙恬索性加入一些篝火晚会的元素,这个时代,夜里除了倒头便睡,睡下造人,再没有什么丰富的夜生活。蒙恬的篝火晚会,气氛热烈,其乐融融,欢歌热舞,很快受到了士兵们的欢迎。

    后世的汉族人,跟少数民族相比,总觉得没有什么艺术细胞。战国末期的秦国,蒙恬接触了这么多的秦人,却发现关中地区的秦人,秦腔歌舞或多或少都会来一段。谁说华夏人没有艺术细胞?蒙恬心里腹诽,我们的先民,对于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可是用心在追求。

    秦国灭蝗如火如荼,取得了重大成果。如果有大秦日报的话,肯定会在暮食后向全体秦人报导,“在大秦国君嬴政、丞相吕不韦的英明领导下,秦国成功战胜蝗灾,让我们紧紧团结在······”

    秦人预见到这年很可能会饿肚子,但他们心里却很快乐,满怀希望。

    “孝公能为君上托梦,说明君上定是一名贤君!”

    “孝公让秦国真正富强起来,君上得到孝公承认,不晓得会取得什么样的丰功伟绩?!”

    普通秦人哪里会有什么统一天下的理想,像陈涉那样说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毕竟是少数。天下人盼望统一,华夏统一是人心所向,后世的人站着说话不腰疼。秦人只想着打仗立功,天下统一不统一,他们才不会管那么多。六国人也不想成为亡国遗民,国家面临危机的时候,自然会拼死抵抗,哪里会盼着统一。

    蝗灾过后,手里三千兵马训练得有模有样,蒙恬内心深处,有种声音越来越强烈,让他蠢蠢欲动。

    “战场,大好男儿,果然向往着战场啊!”

    英雄人物能建立伟大功勋,除了自己很厉害,还要对手很平庸,或者刚好错过了厉害的对手。两军相对,打出惊天战果的战斗,往往是一个高明的将军遇上了一个不怎么高明的将军。白起如果没有遇上赵括这样的对手,说不定人屠的外号也轮不到他,而是会给动不动屠城的项羽。

    嬴政自己很有能力,又生在了一个恰当的时候,在他不断成长的时候,山东六国,平庸的国君却一个接着一个,而且还在做着亲者痛仇者快的蠢事。

    大梁,魏国王宫。

    明晃晃的蜡烛照耀之下,魏安釐王苍老的面孔展露无遗,蜡烛的光亮洒在他的面上,没有泛出一丝光彩。

    又一个迟暮的国君。

    “父王,你怎么样?”

    魏安釐王老了,时而清醒,时而迷糊,太子魏增每晚守候在魏王塌前,精心照料。魏王时日不久,太子不介意最后尽一个孝子的本分,传出去,也会增添他的名声。

    “无忌现在在干什么?”安釐王睁开眼睛,见太子守候在身旁,心里倍感宽慰,还是自己的儿子靠得住啊。

    “刚刚中人来报,无忌叔正在家里宴乐。”

    “呵呵,他这是在韬光养晦吗?”安釐王皱着眉头,眼里闪过一丝精光。对自己的这个弟弟,安釐王深深的忌惮,又深深的嫉妒。信陵君礼贤下士,聪颖绝顶,文武双全,每个人见了信陵君,谈不了三句话,定会深为折服,倒头便拜。

    与之相比,安釐王嘛,魏国人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心里倒是哀怨,安釐王干嘛生这么早呢。生这么早,干嘛不早些夭折呢。长期笼罩在信陵君的光环下,明明是安釐王的亲弟弟,但在安釐王心里,信陵君却成为了别人家的孩子,那么优秀,那么完美。

    “你再不听话,寡人就废了你,改立无忌!”父王常常用来鞭策安釐王的话,安釐王只觉得深深的耻辱。

    想起二十多年前,那个风和日丽的下午,信陵君轻描淡写的说出,他在赵王身边安插了钉子,安釐王全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当时那种惊讶、惊恐、后怕的感觉,他到现在都还记忆尤新。弈棋结束后,安釐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身边的宦官、宫女,有可疑的人统统打死。

    这么多年过去了,信陵君的声名传遍天下,窃符救赵,挫败秦军,挽救赵国,哪怕他不在魏国,仍然有很多人怀恋他,前去投奔他。四年前,信陵君击败蒙骜,率领联军打到函谷关,魏国趁机攻占秦国的东方飞地陶邑,就有魏人呼求:信陵君应该成为魏国的王。

    国家的强大和自己的王位,该如何选择,安釐王做了一个符合人性的选择。他选择王位,剥夺信陵君的权力。四年过去了,信陵君每天纵情声色,宴饮无度,似乎那个英明的信陵君远去了,现在的信陵君只是一个酒鬼。可安釐王一点也没有放松对信陵君的监视,老虎不可怕,学会了隐藏自己的老虎才最可怕。信陵君的作态,会不会故意做给别人看,学那勾践卧薪尝胆。

    “他的那些门客呢?”信陵君的门客,个个卧虎藏龙,手段通天,想起晋鄙,想起如姬,安釐王灰白的脑袋上,似乎泛起了一层绿光。寡人最宠幸的如姬,心里却深爱着无忌,竟然愿意为信陵君偷盗兵符,以死相报。世人都说安釐王昏庸,可如果有一天,你的妻子窃取了你的大笔财产,选择投靠了她一直深爱的小白脸,哪怕那个小白脸很有能力,作为男人,你的心里又会觉得如何呢?!

    “父王减少了无忌叔的用度,一些门客见势不妙,已经离去了。”

    “朱亥呢?”

    “朱亥一直留在无忌叔身边,只是他不出门,找不到机会杀了他。”

    锤杀晋鄙的人,就是这个曾经做过屠夫的朱亥。安釐王心里明白,山东六国的门客之风颇旺,这些人忠于主人,眼里没有国君。信陵君的门客,与信陵君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肯定有不少人在暗中谋划。信陵君于国有功,国人心里同情他,如果我驾崩之后,太子只怕会压不住他。

    太子魏增的能力,知子莫若父,安釐王心里叹了一口气,寡人这儿子,学诗书倒是一块好料,可作为国君,诗书再怎么精通,没有治国能力,也是鸡肋啊!

    “增儿,寡人累了,你先回去吧!”安釐王有些困倦,说了太多的话,消耗了他不少的精力。

    烛光摇曳,已经闭上眼睛的安釐王,双眼再度展开,哪里有半分困倦,却透着一股狠辣。我亲爱的弟弟啊,怪就只怪你太优秀吧!安釐王干枯的右手从被衾里抽出来,拉动了帐后的一根隐藏的绳子。

    “大王!”不一会儿,尚书令恭恭敬敬的跪在了安釐王的面前。

    “寡人不希望死在无忌的前头。”

    细弱蚊蝇,平淡无奇,安釐王没有任何的犹豫,话音里也没有任何的惋惜,说完后再度闭上了苍老的双眼。

第32章 将星陨落() 
滚滚历史发展向前,到底是必然,还是偶然。

    后世的历史学家,皓首穷经,得出结论,历史的发展,必然中蕴含着偶然,偶然中蕴含着必然。说得玄可玄,非常玄,玄而又玄。

    有哲学家说,早晨吃饭的时候用左手吃饭,还是用右手吃饭,以后发生的事都会不一样。一个国家、一个文明,缺了一个重要的人,这个国家、这个文明的历史就被改变了。

    失败者没有必然,只有胜利者才代表了历史的必然。

    信陵君死亡的消息传来,秦国人的心里,明显松了一口气,对这个名声传于天下、多次击败秦国的信陵君,秦人心里面是爱恨交加。信陵君活在魏国,魏国就有了威慑秦国的战略核武器,现在魏国没了信陵君,山东六国,再没有登高一呼、万人云集的合纵人才。楚国的春申君,权势滔天,可他不通兵略,与信陵君相比,相去远矣。

    失一人则国灭,魏国的国运注定暗淡无关。

    春秋时期,有楚才晋用之说,进入战国时代,则演化为晋才秦用。魏国为战国第一代霸主,经济发达,文治兴盛,杰出人才喷涌而出,可这些人才在本国却没有用武之地,甚至受到了迫害。商鞅入仕无门,投奔秦孝公。范雎遭受淋尿之辱,投效秦昭襄王。

    不作死就不会死,魏国则是自己把自己作死了。

    秦人没有高兴多久,就笑不出来了。咸阳传来消息,秦国的上将军蒙骜病倒了。

    彗星出,将星落。中国古人喜欢观察天象,对不能解释的彗星、日食、月食等现象,往往有特别玄幻的理解。奇异天象出现的时候,要么代表着受灾,要么就会死人。

    蒙恬不信太祝令的说辞,彗星不过是正常的天文现象罢了,可当甘罗前来告诉他,蒙骜突然中风,只怕命不久矣的时候,蒙恬心里仍然升起了一股敬畏感。

    “大父?”蒙恬陪着蒙武、蒙毅,跪在蒙骜的榻前,眼角有些湿润,心里不由自主的泛起了悲伤。

    血浓于水,血脉上的感应,说不清道不明,蒙恬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血脉中的那股亲情与悲伤。无端来到这个世界七八年,深受这个军人世家的陶冶,蒙恬的内心,早已不知不觉的融入了蒙氏一族,也融入了脚下的这片土地。

    “生有时,死亦有时,本就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哭什么哭!”蒙骜深深的吸了口气,面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大战小战经历无数,生老病死看得淡了。能见到自己儿子的儿子,蒙骜觉得自己已经是很有福气的人了,唯一遗憾的是,不能见到蒙恬、蒙毅娶妻生子。时间不多了,该交代的还是要交代啊!蒙骜让蒙武扶着自己斜躺在榻上,背上垫着松软的枕头,舒服了很多,他的脸上泛起一股红润,点缀着微微的光彩。

    回光返照,蒙恬心里一惊,蒙骜的生机只怕到了最后关头,只会最后绽放一点光彩。

    “蒙武,我蒙家以忠义为信,庄襄王待我不薄,又曾托孤与我,我死之后,你当继续效忠当今大王。”

    “谨遵父亲教诲!”

    “我的兵符在哪里,你是知道的。记得交还给大王!”

    蒙武重重的点头,神情坚定,明白了蒙骜的意思。兵符除了给大王,谁也不能给。

    “蒙恬······”

    “大父,蒙恬在的。”

    蒙恬向前挪了挪膝盖,探身近前,蒙骜枯瘦的手恰好搭在了他的肩膀上。

    “大父知道你与大王交好,可你要谨记,君臣有别,再亲密的君臣关系,涉及到厉害关系,也只会按利益原则进行处理。等大王亲政后,你要记住,当与大王保持适度的距离,专宠之臣,人前风光,背后不知多少人恨着,你还小,或许心里不明白,等你经历得多了,就会明白了。”

    “蒙恬牢记大父教诲!”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蒙骜的声音不大,却宛若雷声,噼噼啪啪的在蒙恬心里炸响,整个人顿时明悟过来。蒙恬心里崇敬塑造了大一统的秦始皇,但经受了平等思想教育的他,无意识中却没有将嬴政视为高高在上的君王。人人生而平等,那是两千多年后的理念,战国时代,各国等级分明,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秦国军功爵制度下,秦人可以通过军功步入上层社会,但真正出将入相、封侯耀祖的,可是少之又少。国君在上,臣民在下。嬴政年轻的时候,或许不会介意,等嬴政真正掌权,他肯定会掌握一切,清除权力路上的阻碍。

    蒙恬记得,原本的历史上,他蒙氏一族的结局,可是相当的悲惨,很可能是被赵高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