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秦将魂歌 >

第3部分

大秦将魂歌-第3部分

小说: 大秦将魂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了强弩之末,关东六国畏秦之心深入骨髓,也没有人想过合纵,彻底打垮秦国。

    “蒙将军,队伍先行前往大荔,待夫人、公子汤沐之后,体面的入关。”中庶子景开指着大荔城墙,面露微笑,心情很是不错。秦国收服河西之地后,大荔人口增长迅速,关东之地的秦国官员,进入关中之前,会选择先在大荔歇脚。别的不说,这里的汤沐邑设施齐全,服务周到,特别是郑卫之地来的姑娘,纤纤玉指,皮肤柔腻······

    “中庶子不说,队伍也会先行前往大荔的。”蒙武倒不清楚景开的心思,只是临行时丞相有交代,要让赵姬母子风风光光的进入咸阳城,不能让秦人看轻了赵姬。蒙武记得,吕不韦口里说出“赵姬”两个字的时候,意味深长。

    到得大荔的时候,早有大荔县令、县尉、县丞等人领了一众人等负责迎接。这个时候,才有侍女隶臣妾小心翼翼的上前,准备服侍赵姬和小王子沐浴更衣。

    “奴婢恭迎夫人、公子!尊夫人可准许奴婢服侍夫人、公子?”侍女跪伏在马车前,探声询问。蒙恬目光所及,发现不少人耳朵竖得尖尖的,目光齐刷刷的落在了马车前的幔步上。要是落在后世,肯定会有人出来喝一声“大胆奴才,国君夫人的玉容,岂是你等奴才能够观看的?”

    这个时候,女人抛头露面,本来就是稀松平常得很。战争频仍,有的家庭,没有男子,可不就是女人当家,不少女人从商,尚没有腐儒出来痛心疾首。秦国长期偏处西垂,民间有不少胡人风俗,战争年代,兵源不足的时候,编制壮女从军,亦是常有的事。

    女人,在秦国,地位相较于六国为高。哪怕是六国的女子,只要展现出过人的能力,秦人不介意为其奔走效劳。十年以前才崩逝的宣太后芈八子,虽然人已化作一抔黄土,但是关中大地,民间处处却留有她的传说。幔步后面的赵国女子,秦国人早已得知,这是秦庄襄王流落邯郸时共患难的美艳舞姬,听说还是吕不韦割爱,亲自送到了当时还是异人的床上。异人逃回秦国后,赵姬带着娃娃,东躲西藏,躲过了赵国人的追杀,守得云开见月明,其间的经历,又岂是史书上的三言两语,能够道得清楚的。

    这样思量着,人们不禁心想,马车里的女子也是一位奇女子啊!或许是古代杰出的女子太少,经历稍微波折一些,人们就送上了奇女子的评价,就如同后世只要得到报道的,一律离不了女神的称号。男人心里都有英雄情结,更有猎奇心理,不说赵姬传奇的过往,光是能够得到吕不韦、秦庄襄王两人的先后宠爱,想必赵姬的容貌必然属于上乘。邯郸女子,特别是邯郸的美女,闻名于列国。

    在场的秦国官员,心里鄙视着吕不韦这个商人得志的暴发户,眼里却瞄着马车前的幔步,一只纤纤玉手,缓缓掀开幔步,露出了一张风韵犹存的姣好面孔。蒙恬微微垫着脚,目光却没有落在赵姬身上,而是眼也不眨的细细打量着微微有些瘦削的嬴政。

    有的女人,她的美,如同昙花,只会耀眼那么短短几年,好比俄国大妈年轻的时候。另有很少的一部分女人,她的美,如同陈年老酒,时间的流逝,却让她的美越是醇香。赵姬的美,无疑属于老酒的醇香,她的眼角添了鱼尾纹,皮肤经历了风霜,不再那么细腻。二十七岁的年纪,在后世尚属于年轻的行列,但在这个年代,却步入了大龄妇女的圈子。不过,赵姬自有她的迷人之处,以舞姬的身份出道,赵姬的身子,媚骨天生,举手投足之间,无不透着一股妩媚。

    “邯郸美女,名不宣传,可恨吕不韦那条老狗!”秦国人恭恭敬敬的见礼,眼睛却不肯挪开,想要把赵姬的形象,深深的刻在心里,他们心里清楚,过了这个村,他们就再也没有机会见到这位同时陪伴过大王和丞相的美丽女子。赵姬还不知道,她的出现,无形中给吕不韦拉了不少仇恨。

    赵姬身旁的嬴政,站在马车上,居高临下,俯视着众人恭恭敬敬的神情,心里闪过一丝异样的情绪。活这么大,还没有人对他这么恭敬,有的只是赵国人唾沫,还有仇恨的目光。

    蒙恬放眼望去,只见嬴政穿着赵国色彩的粗布衣裳,身材有些单薄,脸庞有些泛黄,那是营养不足的症状。不过,蒙恬心里却有些激动,只以为嬴政挺立着身子,一点也没有残疾的样子,模样比不了潘安,却也属于中上之姿。秦庄襄王加上赵姬的基因,蒙恬根本不相信,嬴政会是后世传说中的不堪模样,看来,一切都是后世的污蔑,就像满清鞑子,生生把朱元璋污蔑成古今第一丑的汉人皇帝。

    只要营养及时跟上,身子长成,蒙恬相信,嬴政终将成为他心目中的雄伟帝王。似乎感受到了蒙恬的期待,嬴政的呼吸有些急促,他稚嫩的心灵,第一次体会到了一种名叫权力的东西。这些人,态度恭敬,只是因为他姓嬴,只是因为他是秦国的王子。

    古今中外的天才,除了要付出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更要找到那百分之一的灵感。嬴政注定是成为国君的天才,刚刚回到秦国,体验到王子身份带给他的变化,他体内的天赋伟略,渐渐的苏醒了。

    “各位辛苦了!”伫立良久,赵姬平复心情,酝酿情绪,适应国君夫人,不久的将来,还可能会是王后的新身份。她的雅言,婉转中透着一丝妩媚,听起来分外舒服,要知道,赵姬的歌喉也是能够上得春晚的级别。

    春秋战国时代的雅言,可以说是只在贵族圈子里流行的国际语言,起到了后世英语的作用。中国这么大,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音,为了便于交流交往,各国上层都学会了用雅言沟通。秦穆公招揽由余的时候,一个说雅言,一个说晋语,留下了一段佳话。赵姬决定不说赵语,至少在学会秦国话之前,她会一直以雅言与人沟通。早在邯郸的时候,吕不韦曾派人通知过她,秦国宫廷不会乐意接受一个满嘴赵语的女子成为秦国的王后。

    “小蒙将军,我看你和政儿年纪相仿,就由你陪着政儿去沐浴更衣吧!”侍女扶着赵姬走下马车,发现蒙恬的目光落在嬴政身上,顿时记起了这个口称末将的小将军。

    “末将遵命!”蒙恬掩饰着心里的激动,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赵姬给的这个机会,蒙恬会好好把握,赢得未来始皇的友谊。

    瞧着一个童子,口称末将,还是大名鼎鼎的蒙氏子弟,在场的秦国人,不由得有些忍俊不禁,心里打呼不虚此行。不仅亲眼见到赵国归来的美艳赵姬,还能和风头正劲的蒙氏一族结下些许情谊,想想都觉得日书特别亲切,上面记载,今天可是迎接上官的大好日子。

    “末将蒙恬参见公子!”蒙恬快步上前,走到嬴政跟前,施展语言轰炸。嬴政啊嬴政,你成为秦王之后,可要记得我这个将军啊!

    “政儿,跟着小蒙将军去吧!”待得赵姬发话,蒙恬明显感觉到嬴政有些不舍,在侍女的引领下,前往汤沐之地。

    嬴政这是还有些恋母么?蒙恬有些恶趣味的想道。嬴政长这么大,一直和赵姬一起生活,没有体会到父爱的光泽,或许,这个年纪的嬴政,依恋母亲赵姬,也没有奇怪的。

    赵姬、嬴政离去之后,早已守候在一旁的车马啬夫,将马车牵到一旁,举着冒烟的火把,里里外外,熏了一个遍。蒙恬想到,后世驻营救灾的时候,也曾用烟熏房舍家具,很多的生活智慧,真正传了几千年。指挥熏车的车马啬夫,按着流程,布置得井井有条,一丝不苟,就像蒙恬后世的时候,留学德国的时候接触的普通德国人。

    “公车司马律有规定,凡关东六国车马,入我秦国,都要用烟熏过,才能得以放行!”那车马啬夫念念有词,似乎在教导跟在身边的学室子弟,“否则,这些车马带来的不明虫子,会病我牲畜,毁我庄稼······”

第5章 刺客() 
蒙恬领着四名军士,充作嬴政的护卫,两人在前,两人在后,一道前往洗浴之地。

    “蒙恬,你今年几岁啦?”嬴政不住的看向紧跟在右肩后方的蒙恬,特别是蒙恬腰间金光闪闪的青铜宝剑,颠沛流离这么多年,嬴政只在梦里见过冰寒剑光,却没有亲身抚摸过真正的宝剑。心里惦记着蒙恬腰间的宝剑,嬴政很想拿过来把玩一番,可嬴政这个时候还没有习惯上位者的王者气息,只能先行开口,和蒙恬套套交情。

    蒙恬心里正想着怎么和嬴政搭讪,乍一听到嬴政开口,心里松了一口气,面对未来的千古一帝,蒙恬平白了给了自己太多压力。“我今年刚好九岁,生于昭襄王四十八年,正是长平之战的时候。”蒙恬尽量打开话题,不仅报了自己的年龄,还提到了长平之战和秦昭襄王。

    “这么说来,你我还是同一年生的呢!”同龄更能拉近两人的距离,嬴政觉得,刚刚回到完全陌生的秦国,能交到蒙恬这样的朋友也很不错。他童年时的好友姬丹,想方设法回到了燕国,嬴政的心灵,早已孤寂不已。“阿母告诉我,我是在高大父四十八年正月出生,算起来,我今年也是九岁。”

    嬴政说起话来,带有浓重的邯郸口音,好在秦赵两国常年交战的同时,两国之间的交流很频繁,不少赵国民众,为了躲避战祸,携家带口逃到了秦国。蒙氏的门客家将,没有门第国别只见,既有投奔蒙骜的齐国故旧,也有不甘于现状的赵国宾客。蒙恬能听懂嬴政的邯郸话,也能将就着说。听到蒙恬改用邯郸话和他交流,嬴政心里更加放松,话也多了起来。

    “只是这几年来,秦赵两国几乎年年交战,我和阿母的日子可不好过。”回想起过往的颠沛流离,嬴政心里有些伤感,更有些气愤。恨异人抛弃了他们母子,也恨赵国人拿他们母子撒气,不由分说的杀了赵姬的母家一族。

    “战国乱世,国家与国家之间相互攻伐,为了国家生存,赵国人也是急了。不过,秦国也不好过,兵源、粮食消耗了不少,两国都想先歇口气。”嬴政能取得后来的成就,里面还有赵国人的功劳。孟子的那句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心志,苦其筋骨,说得还是有些道理。流落邯郸街头,赵国迫害,朝不保夕,嬴政的心性变得特别坚韧。没有感受到赵国人的恩惠,嬴政自然对赵国没有多少感情。蒙恬记得,后世的欧洲,从普鲁士回到俄国的某个帝王,把自己当成了普鲁士的臣民,处处维护普鲁士的利益。

    “邯郸之战的时候,我曾亲眼见到不少赵国人死在我的面前,有男子,更有老弱妇孺,缺粮的时候,甚至有人偷偷煮食刚死不久的尸体。”嬴政压低了声音,叹了一口气,“如果天下只有一个国家,就没有国与国之间相互攻伐,人们也不会遭受战乱之苦!”

    额滴个乖乖!不愧是热衷统一事业的嬴政,才九岁,就有意识到,天下当归于一,列国并立,正是战争的根源。想想后世菜鸡互啄的欧洲,国家那么多,经常打仗,本就是相当正常的事,欧洲人都见怪不怪。正因为亲眼见识过战争的残酷,嬴政心里才有朦胧的统一意识,那就是以战止战,还天下一个太平。

    “公子说得不错,列国征战了这么久,百姓死亡无数,如果天下能够统一,各国之间就再也不会打仗了······”

    蒙恬心里还不知道的是,正是因为他与嬴政的一番对话,嬴政心里的统一意识才会更加明晰。天下纷争不息,以有王侯,或许,现在的嬴政,想法不会那么明确,但至少却对列国分封体制有了抵触的心思。

    蒙恬紧跟着嬴政,两人边走边聊,嬴政这个时候的地位还没有明确,要回到咸阳之后,经过一番斗争,才能登上王太子之位。嬴政有意从蒙恬的口里了解情况,蒙恬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仔仔细细的向嬴政介绍着秦国的风土人情。末了,嬴政如愿以偿的开口,从蒙恬手里借过寒泉宝剑,细细把玩,爱不释手。

    大荔县人口过了万户,大荔又是县治所在,城内的街道宽阔,行人自觉的走在两边,只有公事在身的人,才能使用正中央的道路。如此一来,办理公事效率提高不少,可如果有盗贼偷袭,却会成为醒目的目标。

    街道的转角处,一处酒肆的二楼,临窗的位置,三双眼睛,冷冷的盯着缓缓前来的嬴政一行人。这里是前往高等贵族沐浴之地的必经之地,他们早已守候多时。

    “幸、产,你们两人负责牵制前后守卫的武士。”领头模样的刺客摸了摸腰间的楚剑,这是他准备行刺的习惯,“目标人物就交给我来处理,一旦得手,立即撤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