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秦将魂歌 >

第33部分

大秦将魂歌-第33部分

小说: 大秦将魂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蒙恬心里也很无奈,乱世之下,他不得不用些非常手段了······

第56章 告奸() 
“各位父老乡亲!”蒙恬站起来,深深的鞠了一躬。鞠躬的理解,可不是后世小日本的专利,而是从古代中国的礼节里学过去的。

    谁跟你们秦人是父老乡亲?有人心里非常不感冒,只是不敢表现出来。

    蒙恬瞧见了一些敌视的目光,不以为意,眼光能杀死人的话,秦人不晓得已经死了多少。

    “自韩王献地,秦军进驻南阳之后,秋毫无犯,不拿黔首一针一线,这些各位都是亲眼所见!”蒙恬娓娓说道,这倒不是他自夸。秦军的军纪极严,没有屠城虐杀行为,战斗结束之后,也没有对他国人民展开报复。“只是本郡尉没有想到,秩序井然的宛城之地,背地里却有令人发指的罪行发生,本郡尉不得不采取雷霆之势!”

    说完,蒙恬深邃的目光落在韩狄、韩永身上,长叹了一口气。

    “敢问将军,你所说的是何罪行,有何证据?”

    韩永惴惴不安,嗫嚅着说不出话来。姜还是老的辣,众目睽睽下,韩狄反而显得很平静。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蒙恬暗中摇了摇头,死鸭子嘴硬。没有十足的把握,秦军也不会如此大张旗鼓。“荆苏,接下来由你主控!”

    “诺!”

    荆苏领命后,一招手,只见秦军的队伍让开一条道路,一位穿着皂衣的瘦小青年走近前来。

    “小窑,怎么会是你?”

    韩狄吃了一惊,小窑可是他最贴身的隶臣,甚至还有一些难以言表的理由。

    小窑有些畏畏缩缩,不敢迎向韩狄的目光,只是躲在荆苏的身后。

    “小窑,你有什么苦衷,大胆的说出来,有郡尉大人给你做主!”荆苏点头示意,向左跨出一步,让众人能看见小窑的模样。

    “一个背叛家主的奴隶,他说的话,有什么可信的!”韩狄冷哼了一声。

    “韩狄,现在还没有轮到你说话,如果再随意乱说,本将会让人抽你的嘴巴!”蒙恬可算理解为何庭上要按秩序发言,学着用了一回。

    这么多人看着臭嘴吧,韩狄嘴角动了动,终究不敢再冒犯蒙恬,乖乖跪坐了回去。

    “不是我想要背叛,而是我不想被埋在枯井里啊!”战国时代的人,极为注重名声,卑贱如隶臣小窑,也知晓名声的重要。“韩狄喜欢年轻的男子陪伴,当我得知能贴身服饰家主的时候,我满心欢喜,没有想到,家主却······”

    随着小窑的讲述,不仅秦人,宛城的本地代表们更听得津津有味。男女老幼,人皆有好奇心。男人爱美女,不是什么新闻,男人爱男人,才更能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

    原来,韩家的家主韩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喜欢上了龙阳之好。小窑痛诉,他的菊花犯痔疮的时候,就像女人来大姨妈的时候,韩狄仍然不放过他。真是闻者痛心,听者落泪。

    “有一天,我突然听到有婢子说悄悄话,道韩老玩腻了的隶臣,会被偷偷沉到枯井里。”小窑说完,跪了下来,哭嚎道:“不是我想要背叛,而是我实在无法忍受这样的日子啊······”

    “你······”韩狄气得满脸通红,却又说不出话来。

    有的事做得说不得。男人好奇的时候,实践了断背的情谊,在某些大户人家里,算不得什么大事。现场的宛城人,有几个跟韩狄拥有着同样的癖好。

    可这些事一旦公开说出来,那可就掉价了。

    “那埋人的枯井在哪里?”蒙恬一点也不奇怪这些龌蹉事,韩国的贵族大户之家,法律管不到他们的宅院里去。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对待没有人权的隶臣妾,黑暗的事情多了去了。

    “就在韩狄书房后的院子里!”小窑暗中知道了失宠的命运,对枯井探查得很清楚。

    “走,去后院,挖开枯井!”

    ******

    几个腿长胳膊粗的秦军士伍,挥起耒耜,抡圆了手臂,不多一会儿,便挖开了有些阴森的枯井。

    “里面有尸骨!”

    宛城人倒吸了一口凉气。一具具骇人的尸骨,被秦人捞起来,按着顺序摆到院子里,煞是骇人。

    上过战场的秦军士伍,看得也有些头皮发麻。战场杀敌,和在和平环境下看见这么多森森白骨,完全是两回事。哪怕只有十五具白骨,也算得上是惊天大案了。

    要是在秦国本土,失踪了这么多隶臣妾,主人怎么也逃不过去。要知道,秦国的隶臣妾可是在官府上了户口的。只要征发徭役的时候找不到人,官府肯定会派人调查。

    “这些人都是被勒死后,投入枯井的!”随军的狱吏验过之后,得出了自己的结论。“有几具尸骨的喉骨碎裂,有的较为完好,想来下手的不是同一人。”

    秦人施行法制,不允许刑讯逼供。秦人的狱吏,大多擅长勘验。以后世的眼光来看,有的甚至达到了专业法医的水准。

    “那是韩狄豢养的死士勒死的!”这时,一个三十岁左右的中年女子突然开口说道。她面色冷峻,皮肤保养得很好,三十多岁的人,竟然比二十岁的小姑娘还要鲜嫩。

    这女子名叫孟朵,本是韩狄的妾。

    不少人狐疑了,韩狄的妾,为何却会出来指控韩狄?

    “孟朵,韩某对你不薄,你为何会如此对某?”再坚固的城堡往往从内部攻破,孟朵也背叛了他,韩狄心里却是真的慌了。

    “对我不薄?!哼······”孟朵鼻子连连哼着,回头对着众人作了一揖,开口说道:“想我孟家,二十年前,也是南阳有名的货值之家,在场的各位,当年在我孟家买过衣服的不少吧!可韩狄为了吞并我孟家,雇佣死士杀了我父母兄弟,然后却又假惺惺的伸出援助之手。当年,韩家娶我这个落难女子为妾的时候,不晓得多少人称赞韩家的慈悲心肠!”

    孟朵的眼神突然变得冷厉起来,目光扫过宛城的众人。不少人耳朵有些发烫,当年的事,背后的猫腻,有些人听到过一些耳闻。可正义面对着暴力,很多时候,不是人们前赴后继的起来主持公道,而是大多数人的沉默。

    “韩家做得再天衣无缝,瞒得了一时,却瞒不了一世,终究还是让我得知了当年的真相······”孟朵抬头望天,哈哈大笑:“想我天天听你们谈仁义道德,没想到,最终却是秦人来为我主持公道!”

    韩狄彻底的焉了气,不管是真的正义,还是假装正义,众人的目光,看向韩狄的时候,再也没有以往的敬畏。

    再高高在上的人,一旦脱去了他权力、名望的外衣,也不过就是一普通人罢了,甚至还比普通人不足。

    告奸者赏,不是鼓励特务政治,而是教导人们心里有一杆称,对违法犯罪的行为,要积极举报。后世的文明社会,仍然对那些举报严重犯罪的行为给予赏赐。

    蒙恬当即宣布,赏赐积极告奸的小窑二千钱,韩家家产属于孟朵家的财产,归还给孟家,并额外补偿韩家的土地田宅。

    天下熙熙,皆为利趋。逐利乃人之本性,不管道德家们怎么谴责,永远也消除不了人性的负面因素。正视人性的人,才能设计出合理的制度。

    有功必赏。小窑、孟朵的际遇活生生展现在眼前,韩家的隶臣妾们,顿时炸开了锅。

    “大人,我要告奸!”

    “大人,我也要告奸!”

    ······

第57章 甜枣() 
杀人可以成为一门艺术,会杀人的人,不仅不会得到骂名,还会留下一个好名声。

    有的人,杀人清除了历史发展的障碍,却获得了永久的骂名。

    仅仅换了一种不同的杀人方式,便获得了两极相反的评价,说起来真是无比的讽刺。

    宛城的天,还是那一片天,早春的阳光,没有完全驱除空气中的严寒。

    可整个宛城却显得热情洋溢,喧闹非凡。

    宛城的黔首们,或许还带着一丝对秦人的敌意,但已经不那么明显了。

    韩家、殳家、逄家等大家族,平常高高在上,背地里做的那些龌蹉事被揭露出来后,宛城的人心来了一个大转弯。

    秦军再抓捕这些顽固分子的时候,有了大义上的名分,宛城人也不会同情这些表面光鲜的人物。

    有人说,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可有时候,人民群众却是将历史的局限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很容易陷入漂亮言辞的迷惑中,为蝇头小利所收买。

    “我现在才明白打土豪分田地的时候,心情是何等的豪迈!”

    清理着韩家等大户的家产,看到仅仅分出去一小部分,人们就高兴得笑逐颜开,剩下的大头却是入了秦人的府库。

    拿别人的钱,收买人心,蒙恬心里一点也不心疼。何况,经此一役,秦军收获了足够食用一年的军粮。

    得到的财物,腾、史禄点头后,蒙恬分出一部分犒赏秦军。一时间,整个宛城,欢声震天。

    秦军士伍,除了锐士营,普通士兵没有军饷,还得自己准备衣物。如果没有爵位的诱惑,秦人骨子里的尚武精神,在秦国当兵,还真的是一件苦差事。

    宛城大户的钱财,即使分到每个人手里没有多少,至少士兵们不会写信向家里要钱物。

    韩家、殳家、逄家等垮台的大户,告奸的隶臣们得了赏赐,名下隐藏的土地清理造册,蒙恬派出军队协助分田,确定田界。

    郡守府适时发出布告,秦国为了减轻黔首们的负担,这个年度将免费发放粮种。

    等春耕开始的时候,粮种按时送到各乡镇黔首家中,当真是说到做到。

    政府最重要的便是信用。

    商鞅变法的时候,为了树立政府的权威,苦心孤诣的导演了徙木赏金。南阳郡守府发放粮种的行为,无疑赢得了普通黔首们的好感。

    韩赵魏三国之人,数次败在秦人之手,可要说痛恨秦人,也谈不上刻骨铭深。

    奸诈权谋之术,滋养于晋国。

    春秋时代,晋人言而无信的事例不少,反倒是秦人诚实守信,经常吃亏。

    三家分晋后,魏国强大,便玩命的攻打秦国,韩国也不是没凑过热闹。

    时移世易,只不过现在秦国强大罢了。韩人心里明白,要是韩国强大,也会大肆攻打其他国家。

    人就是这样,当不公降临到自己头上的时候,才会觉得不公。可自己将不公施加给别人,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南阳人很快认清了现实。

    平常没有不良行为的乡贤们,在韩家倒台后,再也不敢在暗中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他们积极学习秦法,老老实实的登记隶臣,丈量天地。

    没有了顽固势力的阻挠,郡守府发布的政策,迅速的得到实行。春耕结束的时候,史禄勘测完南阳的地理,顺利的组织人马修建水利工程去了。

    “小窑,你现在自由了,以后有何打算?”秦军大营里,蒙恬招呼韩家的隶臣小窑坐到一旁,询问道。

    扳倒韩家,小窑立了大功。韩家的人,已被郡守腾诛灭三族,小窑也就不用担心受到报复。只是小窑虽有苦衷,可发生了这样的事,只怕再没有人愿意接纳他。

    隶臣做习惯了,突然得到自由,小窑反而有些不自在。这段日子,经常在军营外徘徊,想要加入秦军。

    “将军,这段日子,走在街道上,人们都避着我。”小窑面露痛苦,可眼里却又飘过一丝恨意。“宛城之大,没有了我的立足之地,我想加入将军麾下,征战得爵!”

    大户人家里出来的隶臣,跟乡里的农夫不同,见过不少世面。在宛城饭馆吃饭的时候,小窑听秦军说话,多少了解了秦国的军功爵制度,心里有了些想法。

    像他这样的人,没有身世背景,不想卖菊花的话,在韩国还真没有机会成为贵族。秦国的军功爵制度,晋级很难,但多少给了人封侯的希望。

    秦军征战的时候,精锐兵员来自关中的郡县,很少吸纳关东的士伍。南郡之地,归入秦国半个世纪了,征召的士伍,也只是作为辅兵使用。

    在秦国当兵,可是一门很崇高的职业,有得爵的机会,哪里会让给外人。秦人有这样的思想,但蒙恬却没有。

    关中秦人,作为秦国事业的中流砥柱,应当保持适当的人口规模。老秦人失却过多,无疑会动摇秦国的根基。

    以秦人征战,虽然可以保证征战的爵位不会外流,却会让老秦人流更多的血。

    秦军每征服一国,破除旧势力,打碎了各国的束缚。再继续征战,秦人流着血,六国却在休养生息。

    等秦人的老兵消耗得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