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秦将魂歌 >

第46部分

大秦将魂歌-第46部分

小说: 大秦将魂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的时候,从伍长什长做起,通过斩首论功,一步步才走到今天的位置。可你蒙恬呢,出了咸阳,就统领了四五万人马,我如何能服!”

    选贤任能,得遇贵人,以布衣之身,一步登天的,不在少数。但军中自有军中的规矩,资历仍然存在人们的心中。

    年轻的将领,即使打了莫大的胜仗,在老一辈将领的眼中,不过是搅局者罢了。

    如果没有蒙家的庇护,嬴政的支持,蒙恬打得越出彩,有可能反而会受到打压。

    王翦的欣赏,既有对后辈的提携,但以王翦的聪明,何尝又没有看到蒙恬背后的身世光环呢?

    呵呵,想我蒙恬,竟然遇到了和霍去病同样的难题!

    蒙恬心里苦笑不已,升迁太快,果然引起了一些老人的不满。霍去病同样年纪轻轻,得到汉武帝的重用,立下了不世功勋,但以李广为代表的老一辈人物,心里却颇为不服。

    司马迁为霍去病写传记的时候,仍然念念不忘数落霍去病的缺点。

    “哈哈,公大夫雎只看到了我蒙恬能够统领四万人马,可你也不想想,为何这些人都能听我的指挥呢?要知道,在率领他们之前,我可是一点领兵经历都没有。”

    蒙恬心里叹了一口气,并没有怪罪屠雎,前世的时候,他也曾这样愤青过,没有背景,只能默默的前往西部某个不知名的部队。可蒙恬不认为自己有什么愧疚的,他并没有躺在祖先功劳簿上吃老本,也没有将军队带入深渊,而是带着他们洗刷冤屈,赢得属于他们的荣誉。

第80章 提醒() 
“成蟜叛乱之后,一逃了之,可不明就里的无辜士伍,却受了无妄之灾。大王允我率领这些人戴罪立功,避免了举家迁往陇西的命运,扪心自问,我蒙恬并没有做错什么!”

    蒙恬轻轻笑了笑,对屠雎的不服姿态不以为意:“公大夫雎可以不服,但我蒙恬不会因为你的不服,就停下自己的脚步。我这次回咸阳,本来可以走函谷关,但特的选择了武关,你可知道是什么原因?”

    说实话,对付屠雎这样的人,蒙恬倒觉得简单许多。

    心里不服,就写在了脸上,没有怎么掩饰,性子上属于比较耿直的军人。不过,也正是因为耿直,才死在了南越之地。

    相比起来,蒙恬更愿意和这样的军人打交道。不像朝堂之上的大臣,心里怎么想的,怎么也猜不透。谁能想到,嬴政生前,贤臣良相的李斯、赵高,会联手搞出惊天大案呢?

    “阿?”屠雎突然被问住了。

    函谷关距离咸阳更近,而武关道不仅饶了原路,而且道路也不是特别良好。

    “武关作为秦国的南阳门户,地位如何,我就不用多说。只是,此次楚军攻入武关,说明武关的防务,并非万无一失。公大夫雎,你肩上的担子很重啊!”

    “我等力保峣关不失,也能力保武关不失!”

    屠雎高昂着头,显得信心满满。比起峣关,武关守将的地位,却是高了一级。以后攻打楚国的时候,还可以争取到先锋的职位。

    只不过秦楚和亲的消息传来,屠雎才发现,武关守将成了闲职,不由得有些气恼。

    “以公大夫的能力,我自然是信任的。”

    蒙恬丝毫没有理会屠雎眼里的不服,谁叫他的爵位比屠雎高呢。按后世的军法,军衔高的人指挥军衔低的人。秦军的军功爵制度,起到了同样的作用。

    “但是,我听闻,武关除了大道,还有一条小道,公大夫要想守卫武关不失,得把这条小道的疏漏堵上。”

    “武关还有一条小道?”

    这下子,屠雎心里不淡定了:“我怎么没有听说?”

    “公大夫不必紧张,我也只是听说而已。”蒙恬指着武关的折损之地,这些事楚军留下的破坏。“我在南阳歼灭楚军的时候,也是走了一条小道,才会突然堵住了楚军的归路。这才是我如此重视武关防务的原因。公大夫守卫武关的时候,派人走访当地的药农、商贩,一定要寻出这条小道,选择险隘之处,修建要塞!”

    屠雎不是武关当地人,对于当地的地形,肯定没有本地人熟悉。蒙恬读过战史,知道一些不为人知的秘道,往往掌握在当地的药农和走私贩手中。

    嬴政活着的时候,武关不会面临什么危险。不过有备无患,秦末乱战,武关首先陷落,蒙恬不得不用心检视武关的防务。

    “五大夫不用担心,有小道的话,我屠雎会找出来的。”

    屠雎回应着,蒙恬却看出,屠雎心里有些不以为意。

    武关坐落在秦岭之上,山峰险峻,林木郁郁葱葱,武关的道路,经历多少代人,好不容易开辟出来。

    要说有小道,怕是也不能行军。

    仁至义尽,我也只能提醒到这里了。蒙恬没有再做理会,略略交代了武关的防务之后,就带着荆苏离去了。

    屠雎这人有些桀骜不训,但领兵的能力还是有的,武关在他的手里,应该没有什么危险。终始皇帝一朝,以后的武关,再也不会经历什么战火。

    楚人偷袭武关失败,也不会轻易深入秦国境内。

    “将军,你说的武关小道,可是真的?”

    回营的路上,荆苏开口问道。

    “当然是真的,小窑带我们走小道之前,我们又何曾想到,会有如此隐秘的道路。”

    蒙恬没有跟荆苏说过武关小道的事情,只是基于自己的猜测。

    “现在秦楚之间,数年之内,应该再没有战事。可是,如果楚人朝堂之上有变动,遇到有魄力的楚王,向秦地大举进攻的话,堵上这条小道,才能保证万无一失。”

    荆苏点着头,不过,他不知道,蒙恬担心的并不是楚王的军队,而是秦末的叛军。

    “你从黑鹰里,挑出几个人,跟随当地的药农、猎人,好好的去查探一番。”

    “诺!”

    屠雎没有兴趣,蒙恬便打算自己做。记得没错的话,屠雎也参与了伐楚,以后武关守将的位置,还会另有其人。

    也算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吧!

    这样想着,蒙恬心里的郁闷,很快烟消云散。

    虽然英雄不问出处,建功立业不在年高,可不管在哪里,还是有像屠雎这样的人,心里一万个不服。

    幸好,蒙恬有父亲蒙武庇护,加上他还年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等他完全成长起来的时候,王翦、辛胜这样的将领也老了,那个时候,就没有再拿资历来说事了。

    “哎呀,蒙将军,武关的防务,又不该你管,你那么上心干嘛!我等还是早日赶回咸阳吧!”

    还没到武关的驿馆,景开三步并着两步,屁颠屁颠的跑了出来。

    “武关刚刚被楚军攻破,需要加强防御,等回到咸阳,大王问起来,我等可不能一问三不知。”

    走到哪里,就考察哪里的地形地势,早已成了军人的习惯。这样的习惯,常在宫闱之中的景开,心里没有什么概念。

    “秦楚刚刚和亲,以后武关方向,哪里能有什么战事,蒙将军多虑了。”平时陪伴嬴政的时候,景开没有机会高谈阔论,现在有机会,景开便开始纸上谈兵起来。“武安君伐楚之后,楚国对我秦国,就再也没有威胁。现在朝堂之上,伐韩的呼声的很高。等攻灭韩国之后,就攻魏,再攻赵,等轮到楚国的时候,怕是要很多年以后了。”

    “这是谁提出来的方略?”蒙恬问道。

    “这是丞相府的李斯提出来的,大王颇为赞赏,提拔了这个李斯为舍人。”景开答道。

    哦,李斯开始走上历史的舞台了么?

    蒙恬心里一紧,这个李斯可不简单,以后嬴政的政策,处处透着李斯的影子。不过军事上嘛,李斯跟范雎一样,并不是一个优秀的战略家。

    按照李斯的方略的话,秦国攻灭韩国的话,无异于打草惊蛇,即使楚国刚刚嫁了公主给秦国,也会坐立不安。

    “其他大臣怎么说?”

    聊到了朝堂的事,蒙恬就想多了解一些信息。

    “诸位大臣,都主张先灭韩,毕竟,现在韩国只剩下了一郡之地。”景开心里颇为受用,蒙恬对他很尊敬,让他有了长辈的感觉。“南阳假郡守腾,也向大王上书,认为攻下韩国,不费吹灰之力。”

    麴腾向嬴政上书?我怎么不知道。

    蒙恬微不可察的皱了皱眉,看来麴腾也想立下灭国之国。蒙恬回咸阳,除了李必的轻骑和亲兵,苏角、涉间、骆甲等人,归了麴腾指挥,手里有了兵,面对着韩国这个诱惑,不是谁都能忍住的。

    “大王曾说,蒙老将军提醒过,弱韩而不灭韩,私下里有些拿不定主意,也想和你商量灭韩这件事······”

    景开没有注意到蒙恬的心思,仍然絮絮叨叨,谈着朝堂上的最新风向。

    嬴政没有领过兵,但基本的战略素养还是有的,自然知晓灭韩带来的政治后果。

    秦国不会轻易攻灭韩国,嬴政的犹豫,只不过是做出一种姿态,顺势调兵回咸阳。

    嬴政真正想的,还是彻底掌握大权啊!

第81章 消息() 
“蒙毅,你都长这么高了!”

    到达霸上的时候,蒙恬遇见了前来迎接的蒙毅、甘罗,心情大好。不过短短两三年的时间,蒙毅已经长到了六尺左右。在这个时代,算得上身材颀长的高个子了。

    “大哥,你这身装束,看起来真威风呢!”

    在学室的时候,蒙毅便听到了蒙恬大败楚军的消息,心里面直痒痒。

    秦朝的学室,可不仅仅教授法律,还要学习驾车、武艺、兵法等。秦人尚武,无不盼望着能上战场,挣得军功。没有军功的男人,媒人都不愿意接受伐柯的请求。

    “有什么威风的,中看不中用。”

    蒙恬敲了一下蒙毅的脑袋,笑道:“我又不需要上阵厮杀,这身盔甲,鲜艳无比,为的只是让将士们能看到而已。”

    “嘿嘿,不过看起来真的很威风!”

    “如果你喜欢,到时候,我让人给你量身定做一套。”

    孟朵承包了南阳秦军的军服,特地给蒙恬做了一套醒目的盔甲。按蒙恬的本意,不想穿这么醒目的东西,可卜兴却认为,醒目的盔甲,更有利于士伍们识别主将。

    蒙恬信奉的是吴起的带兵理念,将领只需要申明军纪,确定军略,冲锋陷阵,自有勇猛之士。这样想着,有一身醒目的盔甲,也未尝不可。

    护送着队伍缓缓向咸阳进发,半个时辰过后,高大肃穆的咸阳宫,便浮现在蒙恬的眼际里。

    咸阳宫没有大梁王宫、齐国王宫那样的豪华,但由于筑在咸阳原上,居高临下,却给人一种无形的威严之感。

    “我听说,华阳太后病重。”甘罗悄悄说道。

    “有多严重?”

    “只怕撑不到来年春天了。”

    怪不得咸阳要求在腊祭之前,迎回楚国公主,华阳太后想要在殡天之前,看着嬴政迎娶芈灵。

    华阳太后没有子女,与嬴政没有血缘上的关系,当初收养子楚,与其说是吕不韦的劝说,倒不如说华阳太后一直等着这个机会。

    曾经陪伴过宣太后,华阳太后自是聪明无比,对秦国政治有自己的理解,心里明白色衰而爱驰的道理。子楚主动投靠,华阳太后顺势而为,双方默契的达成了政治上的交易。

    夏太后死后,宫中以华阳太后为主。赵姬长期躲在雍城,倒省去了双方之间的争斗。

    嬴政年纪渐长,华阳太后敏锐的感受到,嬴政越来越想要独立自主,摆脱任何人的牵制,哪怕华阳太后也不行。

    雄鹰总要飞翔。

    华阳太后不想成为宣太后,可当初宣太后安排她嫁给赢柱的苦心,华阳太后总算是明白了。

    权力需要传承,最好的方式,莫过于联姻。

    意识到时日无多之后,华阳太后主导了嬴政的婚事,安排嬴政迎娶楚国公主芈灵。只要芈灵成为秦国王后,生下太子,芈氏在秦国的融化富贵,就能继续传承下去。

    内有芈灵,外有熊启,华阳太后尽自己的努力做好了安排。

    “大王有何反应?”

    “大王表示要尽孝道。”

    蒙恬思索着,看来嬴政心里并不满意这段婚姻。

    战国乱世,国君的婚姻,往往带有政治上的目的。嬴政并非不明白这一点,只是华阳太后将嬴政当成下孩子看待,直接让他迎娶楚国公主,激起了嬴政的逆反心理。

    当下,嬴政并没有明确表示反对,但是,以后的行动中,嬴政还是会流露出来。

    蒙恬记得,统一六国之后,嬴政并没有册封皇后,也迟迟没有立扶苏为太子。

    “长信侯那里,你有什么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