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秦将魂歌 >

第63部分

大秦将魂歌-第63部分

小说: 大秦将魂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使用民力。

    魏武侯时期,经过魏文侯改革,魏国成为七雄中的霸主,国力强大。近两百年过去了,魏国从霸主之位跌落凡尘,秦国获得了对六国的优势。

    秦国可以短期内动员全国力量,攻灭六国,骤战而骤胜,但势必会极大地损耗秦国本土的力量。

    魏武侯有李克劝谏,历史上,有没有人这样劝诫过嬴政呢。

    魏缭只是提出上中下三策,并没有劝谏嬴政的意思,就看嬴政会如何选择了。

    不出意外的话,嬴政仍然会选择急并天下的战略。

    雄才大略的嬴政,等不起五六十年。他的父亲、大父都没能活过五十岁,嬴政可不敢保证自己能长寿。这个时候,嬴政还没有沉迷于长生不老的幻想。

    “蜉蝣一世,只争朝夕。天下人苦斗不休,时间拖得越久,死得人就越多。司马法有云,灭其国,爱其人,灭之可也。”嬴政的手指划过地图上的六国,从邯郸开始,直至楚国的寿春。“寡人攻灭六国,为的是消除各国征战不止的局面,天下一统之后,人皆为秦之黔首,臣皆为秦之臣子,寡人定会一视同仁。”

    突然,嬴政站了起来,踱步到大殿的正门,望着暮色下的苍茫大地,指着六国的方向,目光坚定。

    “二十年,寡人要在二十年内,扫灭六国!”

    ******

    或许是两人的理念不同,嬴政与魏缭没有继续深聊下去。

    等御厨开始摆放御膳的时候,蒙恬、李斯知趣的向嬴政告别。

    魏缭在咸阳没有宅子,举目无亲,蒙恬便带着魏缭,前往咸阳的招贤馆歇息。

    秦孝公发布求贤令,商鞅变法之后,六国人前往秦国求官的人,便多了起来。秦人特的造了一座驿馆,供六国来的示人暂时落脚。

    据说,张仪、司马错当年也曾在招贤馆落脚。

    “大王虽然年轻,但胸怀宽广,有任人之能,先生只管安心歇息,等待一展宏图的日子!”

    有蒙恬出面,驿馆的舍人,给魏缭安排了总统套房,当年张仪曾居住过的房间。见魏缭仍然眉头紧皱,蒙恬便出言安慰。

    “我与大王的接触时间短,但据我观察,大王的为人······”说到这里,魏缭突然闭口不言。

    蒙恬的心里,不由得哂笑一声,说起来,在魏缭的眼里,他蒙恬可是身为嬴政的亲信。

    “先生的话,入了蒙恬的耳,蒙恬对天发誓,若向他们透露,则天打雷劈而死!”

    古代蒙昧时间,人们对天地十分敬畏,经过无神论教育的人,很难体会这一点。

    蒙恬发了重誓,魏缭不由得张大了嘴巴。天打雷劈,这蒙恬还真是心诚。

    “我曾学过面相之学。”魏缭打开房门,放下肩上的褡裢,压低着声音,悄声说道,“大王的鼻梁很高,眼睛很大,眼神锋利如鹰,声音低沉,这样的人,心如虎狼却没有恩德。如果大王果真要急切的统一天下,接下来,只怕无岁不战,天下人都要为之流血。”

    对魏缭的说法,蒙恬有些不置可否。中国的面相学,在经过了无神论教育的蒙恬眼里,脱去了那层神秘的色彩,蒙恬可不会信到心里去。

    再说少恩而虎狼心,与历代君王相比,嬴政统一天下之后,没有诛杀任何一个功臣。攻灭五国的王家父子,不仅颐养天年,王家的后辈王离,仍然得到嬴政的信任。

    说嬴政刻薄少恩,蒙恬就觉得,魏缭夸大其词,甚至悚然以闻了。

    或许是感受到了蒙恬的不以为意,魏缭有些尴尬,他的这套说辞,怎么没有唬住蒙恬呢?

    “大王不愿蚕食天下,骤战骤胜攻灭六国后,六国人身为秦人,心怀六国,如果六国人奋起复国,只怕又会经历无岁不战,天下人为之流血的局面了。亡国之痛,六国人心里带着仇恨,天下人的血只会留得更多。这样说起来,天下不就会受许多苦嘛?”

    魏缭的祖上,参加过魏国攻灭中山国的战争。乐羊、吴起,魏文侯的两大名将,精诚合作,数年才灭掉了中山国,耗费了无数的人力财力,结果呢,后来中山人却重新恢复了中山国。

    灭一国尚如此,若秦国攻灭六国,等六国反噬起来,很可能秦国会元气大伤,甚至得不偿失。

    蒙恬盯着魏缭,上上下下打量,在后世,魏缭这样的人,可以成为顶尖的预言家,一流的未来学者。

    魏缭的担心,在嬴政驾崩之后,确实成为了现实。秦国攻灭六国,但六国人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国家,亡国的仇恨,深深的隐藏在他们的心里。对故国的怀念,使得他们可以原谅故国君主的昏庸,选择性的遗忘故国贵族对国家权力的垄断。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的梦想,最后只为他人做了嫁衣。

    古往今来,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结局往往不大好。得到实惠的人,往往在时机成熟的时候,才会投入重注。

    女人分娩新生命的时候,往往很痛苦,并且是人类所能感受到的最大痛苦。可为了避免这种痛苦,就不要分娩了吗?

    统一国家的诞生,伴随着痛苦,可列国并存,战争不断,苦的还是普通的老百姓。若时间久了,列国并存的局面延续下去,中国成了欧洲,遍布着星罗棋布的国家,只会将痛苦延续得更久。

    秦朝的灭亡没有必然性,而是存在着诸多的偶然。

    走在回蒙府的路上,淡淡的月光,洒在蒙恬的身上,拉得他的影子,老长老长······

第110章 蒙恬月下追魏缭(一)() 
国君与贤臣的相识相知,不会如言情剧的一见钟情那么简单。商鞅得到秦孝公的重用,以孝公的胸怀胸襟,仍然经过了多次磨合,两人才能合作无间。

    魏缭与嬴政的初次相遇,并不那么愉快。

    心高气傲的魏缭,会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行为?

    蒙恬无法确信,只能让人小心看着魏缭。

    本来,让魏缭到蒙府歇息最好,但魏缭得到嬴政的赏识后,担任了国尉一职。秦朝建立后,三公九卿中的太尉,就是由国尉发展而来,相当于后世的总参谋长。

    统一大战开始后,蒙家必然会成为嬴政手下的重要将领,与朝廷中枢大臣关系太过紧密,反倒容易平白引来猜忌。

    “魏缭心有韬略,只不过,他仍然在试探嬴政吧!”

    就着油灯,蒙恬摊开秦国官府制作的天下地图,细细打量着战国七雄的势力范围,思考着魏缭的话。

    战国时代,秦国的地图制作技术,领先于六国。蒙恬手里的这幅地图,四四方方,画在结实的帛布之上,大体勾勒出了后世中国的轮廓。黄河、长江,高山、峻岭,森林、湖泊,上面已经有了详细的勾画。只有南边的百越,北边的匈奴,地图上的信息寥寥。

    从地图上看,除了韩魏的国土很小之外,赵国、燕国、齐国、楚国仍然占有大片的土地。这些国家,经营了好几百年,政治、经济、文化有成熟的制度,对军事和外交的组织运用能力,远比乱世而起的割据势力要强得多。

    简单的说,这就是所谓的底蕴。

    秦国要想扫灭六国,统一天下,其实颇有难度。后世的时候,蒙恬每每读到秦国统一六国的历史,似乎寥寥数笔,奋六世之余烈,然后就轻轻松松的实现了天下一统。真正融入这个时代,蒙恬才切实明白了第一次实现真正统一的难度。

    统一国家的意识还没有产生,人们对统一的抗拒,程度,远不是后世的人所能想象的。就像要获得女人的第一次,需要花费些周折,有过经历之后,后面反而简单了。

    “公子,魏缭悄悄逃走了。”

    蒙恬正在凝神思考的时候,甘罗带来了魏缭脚底抹油的消息。

    “负责监视驿馆的人传来消息,魏缭从后窗跳到街上,往函谷关的方向去了。”

    来不及通知大人,蒙恬匆匆忙忙,提起佩剑,连鞋子都来不及穿,风一般的跑到马厩,选中了最近的一匹马,一跃而上,疾驰而去。

    “公子,你的鞋——”

    甘罗提着蒙恬的鞋子,望着蒙恬没入黑暗中的身影,不由得有些奇怪。这个魏缭为何要半夜逃走呢?

    嫪毐叛乱的时候,卫尉竭、内史肆带头攻打咸阳宫,身死族灭,不少门客、舍人,连同家属,就被流放到了蜀地。人心惶惶之下,咸阳城的安保工作,出现了不少的漏洞。好在关中位居死塞之中,不会导致什么严重的后果。

    魏缭寻着一个空当,出了咸阳城,行色匆匆,健步如飞。

    用则留之,不用则杀之。为了吸引嬴政的注意,他可以放出大话,可嬴政急并天下的决心,却让他不敢小觑六国反噬的危险。

    覆水难收,说出去的话,不容反悔,他害怕嬴政不用他,而真的杀了他。

    战国时代的纵横家、兵家,在国君面前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可那只是一种游说方法,先声夺人。越是自认为有才的人,越不想早死早超生。魏缭的兵法还没有写成,因此他很珍惜自己的生命。

    骤战而骤胜,骤胜而骤亡,呜呼哀哉,谁又能真正悟透这个道理呢!

    魏缭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心里向身后的咸阳城,说了一声抱歉。

    “哒哒哒——”

    突然,空气中传来了隐隐约约的马蹄声,似乎战鼓在敲响,魏缭的脸色为之一变。

    他猛地回过头来,只见月色之下,一名年轻的骑士,踏霜而来,显得颇为急切。

    “蒙恬?”

    待离得近了,魏缭才觉得,这人的身形,有些熟悉,定睛一瞧,原来却是送他回驿馆的蒙恬。

    魏缭的心里松了一口气,蒙恬给他的印象不错。来的人既然是蒙恬,那就应该不是来追杀他的。只是,魏缭的心里感到非常疑惑。他悄悄离开咸阳,蒙恬为何会这么快就知晓?!

    难道驿馆里,早有秦人的眼线?这个时候,魏缭才发现自己大意了。

    对于用间,他可以讲得头头是道,可他万万没有想到,秦人却实实在在的用到了他的身上。

    “月光清冷,寒夜漫漫,先生为何如此匆匆?”

    蒙恬勒住胯下的坐骑,一跃而下,稳稳地落到地上,一阵冰凉的味道,刺激着他的脚底。

    “将军来得更是匆匆,跣足而出,就差短发纹身了。”

    注意到蒙恬光光的脚底板,魏缭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他能想象得到,为了前来挽留他,蒙恬走得是多么的急切。

    “如果先生能回心转意,尽心效力秦国,辅佐大王扫灭六国,蒙恬就算断发纹身,也全凭先生的一句话而已!”

    说实话,披着一头长发,蓄着胡子,蒙恬觉得分外不习惯。只不过,这个年代,谁要把头发剃了,把胡子刮了,出门之后,只会迎来人们鄙视的目光。天下各国,战国七雄,虽然文字、口音差别很大,但某些方面仍然高度雷同,比如剃头发、刮胡子,可不是为了显示特立独行,而是作为犯罪的刑罚。

    有一次洗头的时候,蒙恬实在觉得分外麻烦,想要将头发剪短,结果甘罗、蒙虎、蒙豹等人,一个个像阻止因失恋而跳楼的男子一般,说什么也不让蒙恬如此虐待自己。陪葬秦始皇的兵马俑,上面也是画了胡子的。

    “哎,我就知道,你是为劝说我而来······”

    魏缭转过身,沿着驰道,继续迈开了脚步。

    蒙恬也不生气,牵着马,厚着脸皮,跟了上去。还好关中的驰道,平坦宽敞,即使光着脚丫子,蒙恬也不觉得脚下有多么痛苦,虽然有些冰凉。

    要想富,先修路。秦国统一六国后,大修驰道,说起来,也算是为全国人民做了一件好事。只不过,落在六国人的眼里,反倒成了暴政的象征。

    “先生心中的忧虑,蒙恬能够理解,但是,先生的应对方式,蒙恬却不能赞同。”

    蒙恬不知道能不能说服魏缭,但开口总比不开口的好。万一最后不能说服魏缭,蒙恬不介意采取强制性的手段,绑也得把魏缭给绑回去。

第111章 蒙恬月下追魏缭(二)() 
魏缭平静的外表下,内心深处,却泛起了无数波澜。

    白天遇到蒙恬的时候,他学习古代的贤者,放声高歌,吸引了蒙恬的注意。可自他遇到蒙恬之后,他隐隐约约有些直觉,认为蒙恬似乎看透了他。

    魏缭没有什么证据,但直觉却告诉他,这个蒙恬不简单。

    “我的应对方式有什么问题?”魏缭撇开心里的疑惑,沉吟着问道。

    “先生选择了逃避。”

    “世道不合我心意,我选择隐居又有什么不好。”魏缭的语气坚定,似乎从此要采菊东篱下。

    中国的隐世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