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海风云 >

第569部分

明海风云-第569部分

小说: 明海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与洪堂水师此番北上的军队总数都相差仿佛了,其数量摆在那里,就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刚刚反正过来的军队,吴杰他们可没有那么大的宽容心,相信对方的真正诚意,过往经历当中吴杰他们不是没有深陷到被友军突然反叛所带来的危局当中,身负重任的他们还有更重要地事情要做,可不能出现半点大意。

    因此,此时吴杰一副友善态度招待耿仲明等人,也是在收买人心,不求对方此时为自己所用,至少也要让对方安心,不会在惴惴不安当中又一次反叛而去。

    “看座!”

    “谢将军!”

    “这里在座的,除了我是一张生面孔以外,你们三人应该很是熟悉的吧!”

    吴杰看着底下耿仲明他们偷偷观察身旁尚可喜,同时副将尚可喜神情阴晴不定地瞄向底下二人,颇有些头疼地哈哈一笑,强行打开这渐渐沉闷的场景。

    “本官吴杰,是我大明福建水师澎湖游击。”

    “此前齐心堂何勇曾与二位将军打过交道,回来时对二位将军多有敬佩之心,今日一见,倒是比何勇掌柜所言还要威武几分!”

    要说对昔日东江镇上下官员的了解熟悉,洪门麾下也就非经常游走朝鲜、大元的远洋船队主事人何勇莫属了。

    显当初想要在东江镇打开局面,何勇可没有少花精力和金钱在毛文龙麾下点将士谋臣身上,与耿仲明、孔有德两人产生交集也是正常之事。

    因此,在提到了大家都认识的何勇,以及吴杰有意的奉承之言以后,耿仲明两人连连摆手,连称不敢当不敢当云云。

    随后大家的话匣子算是彻底打开了,以防有意安抚人心,以防则是刻意恭维尊敬,到最后双发女到这次见面倒是相处融洽,全然没有耿仲明两人所担心的两面三刀等举措。

    就连尚可喜这个老对头,虽然在场上时话语不多,每每发言对自己两人都是不冷不热地,可却也让耿仲明他们放下心来,至少看模样己方这回投降之举,倒也是选择没有错误。

    随后吴杰他们一边想办法安置突然收容的数千降兵,一边则是跟朝鲜崔子格他们打交道,跟对方商议接下来的打算等等。

    本章完        

第1150章 起疑() 
“耿将军他们前往江华岛,有几日了?”

    南汉山城下临时行营当中,皇太极坐在宽敞的帐篷中央,询问着肃穆站在两侧的范文程他们。

    “回陛下,距离他们出发江华岛到现在,刚好一旬的时间。”

    龙骨打垂首回答道。

    “哼,他们是在做什么,到现在都搞不定一个江华孤岛!!”

    皇太极问话之时神态就有些不虞,而等到龙骨打说出具体时间以后,更是加剧了提前信中那份不满,使得底下的范文程心神不宁,毕竟这两个大将都是自己推举上去的。

    大军在南汉山城待着着十来天,倒也没有停止对南汉山城的攻击,不过着十几日的攻势下来,除了让己方实力损失不少以外,对于南汉山城带来的变化,也不过是几处城墙出现裂口。

    不过早有准备的朝鲜仁,在依托南汉山城的地利优势之下,以金尚宪等人为首地朝鲜主战派一直身先士卒,撑起了朝鲜军民们的顽强抵抗意志。

    现在战局进入僵持阶段,皇太极他们却急需一个能够打破这份僵局的变数出来,而耿仲明他们攻打的江华岛上,恰好便有这么一个机会。

    若是能够俘虏江华岛上的王室嫔妃,以及数十位朝鲜重臣的家眷的话,那么他们大清人手上就有了向朝鲜人施压的棋子,同时也能打击朝鲜中坚力量的反抗意志。

    “会不会是岛上出现了什么变故?”

    十日光景看起来似乎并不算太长,光是江华岛与南汉山城之间一去一来所花时间也差不多需要四日左右时光,可是不知道为什么,皇太极心里却是有些不好的预感,总觉得耿仲明他们此番一直没有消息,是一个极是不好的预兆。

    为了能够尽快扫平东南朝鲜这个心腹之患,为大清王国接下来能够倾尽全力去觊觎攻打南方富庶而衰弱地大明王朝,皇太极以万金之身亲身出征朝鲜,已是对朝鲜这场战事最大地重视了。

    派出大清手中仅有的一万多水师将士,去攻打一个方圆不足十余里的小岛,在皇太极他们看来实在是已经十分重视了,可是如今十日过去了,耿仲明这一支水师不但未能拿下江华岛,甚至连一点消息都没有传递回来,着实让人感到有些反常了。

    “或许是海上出现了什么风浪,加上咱们水师将士对于这片海域并不熟悉,走失或是迷路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管怎么说,既然耿仲明他们两格大将是自己推荐上去的,此时范文程也必须为他们辩解一二,否则真要出了什么变故,他这个推荐人也脱不了干系的。

    “哦?不会是他们出师不利,怕担责任就此逃了吧?”

    一边的多尔衮贝勒爷,眼神不善地望向范文程,阴阳怪气地说道。

    “好啦,小十四,你别把事情说得这么严重!”眼见重臣范文程脸色巨变,皇太极却在一旁打起了马虎眼轻斥了小弟一句之后,转过头来对范文程说道:“不过这情况确实不对,你吩咐人去江华岛上查探一番,问问他们到底在干些什么!!”

    打断多尔衮贝勒的嘲讽,是因为皇太极很清楚,女真贵族当中少不了像多尔衮贝勒这样,对汉族人充满不屑、鄙夷等各种消极情绪的人物,不过身为帝皇,皇太极却又更加清楚,打江山或许需要多尔衮、阿敏这些英勇善战地战士们冲锋陷阵,但是想要守江山,却还得依靠像范文程这样的文人来辅助。

    纵观整个女真、蒙古八旗子弟,能够安下心来钻研学问地子弟,却是万中无一,少之又少,只有那幅员辽阔、重视儒家学问地大明王朝,才有这般多的文人子弟,能够为己所用。

    雄才大略的皇太极早早就意识到了文人的作用,因此在继任汗位之后皇太极便开始大刀革斧,在大清当中重用汉臣,并提出了“以武功戡乱,以文教佐太平”等重视汉臣的议题,同时在王国当中推行文教等政策。

    “臣遵旨!”

    范文程如释重负,行礼之后退了下去,寻人去传达命令去了。

    “皇兄,你这”

    多尔衮仗着皇太极的关爱,还想再说两句,不过随即被皇太极严厉地眼神给制止。

    “日后需要大家齐心协力的地方还有很多,朕希望你们还是收敛一二!!”

    皇太极表情淡漠,可是话音当中却是透露出缕缕严厉。

    “明白!”

    多尔衮等人不甘心却也只能恭声回答。

    而在另一边,江华岛上的大清水师将士,在经历了最初的骚动之后,渐渐归于平静,在耿仲明等人的组织下,再次有了些许的规矩。

    刚刚接受了耿仲明等人的投降,出于对对方防备一二的考量,吴杰他们却是不得不在江华岛再待上几日,等待耿仲明他们重新收拾起军心。

    同时,他们也在思考如何安置耿仲明等人,一支人数堪比己方队伍的降军,不管怎么安排,对于吴杰他们来说都是一个很难解决的事情,因此吴杰他们干脆趁着岛上无人打扰的机会,从这支当中,抽调出精锐不对来补充到己方队伍当中来。

    耿仲明和孔有德两人,以及他们的心腹,也被吴杰和尚可喜将其队伍打乱,分散分布到了洪堂队伍当中,既充实了军队实力,同时还起到了监视他们都用意。

    当然,如此匆匆扩张军队,实际上未必有增加队伍实力的效果,反而很可能减弱了洪堂这支队伍的实力,但是正所谓事急从权,吴杰他们现如今也就只能这么做了。

    至于剩下的两三千残兵游勇,则被吴杰他们安置在了江华岛上,一来可以作为巩固江华岛上防御实力的充实,二来也可以让岛上的崔子格一伙朝鲜军队对其进行监视和钳制,等到吴杰他们完成了他们接下来的使命之后,便能将其带回洪门大元岛上安置了。

    反正离了耿仲明和孔有德这两个主心骨以后,这支原本就算不得精锐的前大清水师汉族子弟们,也多半愿意重新回到大明朝官员的管辖当中,成为洪门一员。

    本章完        

第1151章 动真格() 
“这是第几艘前来探查的船只了?”

    吴杰看着几个浑身湿漉漉,虽以成了阶下囚,却依然昂首怒视着自己的女真胡虏,低声询问自己身边的侦查连长。

    “这已经是清军第三艘海船了!”

    “呵呵,看样子这边的情形已经让清军那边开始怀疑了。”

    吴杰和尚可喜对视一眼,随后下结论说道。

    耿仲明他们这支大清水师军队出海这么些时日了,一点消息都没有,这实在说不过去,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能够感觉到不对劲,更别说像皇太极这种久经沙场的老将人物了。

    好在一点,吴杰他们对于江华岛中消息的管制极为严格,洪堂舰队的巡逻船都撒到江华岛方圆二十里范围之外,除了飞鸟海鱼以外,就没有其他任何一个活物能够接近或是脱离江华岛,将整个岛屿打造成了一个黑洞。

    吴杰他们相信,就算清军察觉出了不对劲儿,恐怕他们也不会知道着岛屿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们更多的怀疑对象怕是要转嫁给耿仲明他们这两个领军将领反叛,或是朝鲜军队的伏击上去,几乎不可能想到有洪门的存在。

    当然,江华岛的危机会让清军更加谨慎,这却也给吴杰他们的窥探带来麻烦,能够找到清军的破绽自然也会更少。

    “加油,还是那句话,不能让人近身江华岛,等过两日我们在岛上整合完成以后,就能再次出击了。”

    尚可喜一边勉力侦查连长,一变继续叮嘱道。

    “是!”

    反正对方起疑已是定局,但随着耿仲明他们的水师队伍投降洪堂以后,大清人就算情知江华岛诡异情形,可是他们也拿不出人手到岛上来打探消息。

    小规模地船只侦查清军自然是派的出来的,但是就像之前那三艘海船一样,只要出现在洪堂舰队的视野当中,这些前来侦查的海船,就只时送死到份儿而已;而更多的船只,清军就算有心却也没有那个实力。

    吴杰他们这边抓紧时间操练整合汉军降师,而远在百余里之外的大清军队也频频开始有了动作。

    大清人实在是拖不起了,本身他们王国地处北方,正经历小冰河时期又是游牧民族的他们,基础物资得储备向来就比南方富饶地带的大明朝更加艰难。

    往年大清人总是入侵大明朝边疆,都是抱着以战养战的想法,翼求通过搜刮大明朝边境地带来获取物资,积累资源,壮大自己。

    而这回好不容易有了些积累,能够调动十万大军前来朝鲜扫平这个心腹之患,背后大清人所付出的代价同样不可小觑。

    从去岁腊月初二先锋军出征,到现在马上进入崇祯十年二月份,大清人号称的十万大军已经在朝鲜地界当中呆了将近两个月,每一天都消耗对于新兴大清王国来说,都是一个很沉重的负担。

    原本乐观的打算,是能够速战速决,花极短的时间里征服朝鲜班师回朝,可是谁能想到这朝鲜人如今看老确实铁了心要跟他们大清人干到底了。

    依托南汉山城这座有着地理优势的城池,朝鲜人愣是将有皇太极御驾亲征地大清军队死死拦在了南汉山城下。

    而朝鲜又不比南方的大明朝,本身连金钱都很少使用都朝鲜人唯一的特点就是能生,朝鲜半岛区区一个弹丸之地,可是生活在其中的朝鲜族人却差一点就满千万之数了。

    人口一多,自然他们所需要的粮食就很多,可是这个世道的朝鲜王国,差不多百分之八十的子民都是屠夫、奴婢等下贱职业,没有多少恒产,而有些产业的普通百姓却是不足百分之十五,绝大半数产业丰厚的则是朝鲜的贵族阶层。

    贵族阶层有钱有粮,可是因为他们地位显赫的关系,他们所居住的环境多半手在城市当中,再不济有钱粮作为诱饵,却总能第一时间躲到更安全的地方,家中钱粮不是被运送到安全地方,就是被他们埋藏早极为隐蔽地地窖当真好。

    这样一来,女真人想要继续施行以战养战的计策,都没有施展舞台,只能眼睁睁看着携带来的粮草越用越少,渐渐枯竭。

    在不趁着粮草好充裕的事后,赶紧将朝鲜人征服以后打道回府,光是这样耗下去,战况最终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朝着不利于大清人的方向发展。

    好不容易才攒下来的家底,若是就此葬送在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