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海风云 >

第769部分

明海风云-第769部分

小说: 明海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养想着或许未来有用得着的地方,便将南洋一带他们洪门所搜集到的情报,顺便送给了他弟弟。

    故而,当黄子健不远千里找上郑芝龙时,就没有想过他们可能会失败的事情,因为郑芝龙此人以及他的团队,对于狂鲨帮手中掌握的资源,却是急需的。

    而同样的,狂鲨帮李天生他们在海上漂泊流浪,最终找到了李天养所说的澳洲之后,庞大澳洲土地上,万里之遥毫无人烟,想要开发澳洲,却是需要大量的人口。

    李天养的洪门,是不可能给予狂鲨帮这方面的帮助了,甚至于洪门如今掌控的势力范围内,都不可能嚷狂鲨帮插手,因为洪门自己所需人口基数也是极大。

    仅是依靠自己在马来群岛、南洋诸国招募吸纳人口,那将是一个极为漫长的时间,李天生作为李天养的弟弟,没少受其影响,并以李天养为追逐目标的情形下,自然要加快他们狂鲨帮发展的脚步,而没有想过故步自封,安于现状。

    最终,几经了解和调查,李天生将合作的目光,聚焦到了潜藏在尼德兰人手下的郑芝龙一部。

    之所以找上郑芝龙,其一在于郑芝龙一部是汉人为主体,双方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也易于理解,固然郑芝龙与李天生的哥哥李天养有着深仇大恨,可是他李天生至少在明面杀不过,夜同样深受李天养的迫害,双方之间同样有着交流基础。

    而且,能将团队发展到如今地步的首领,哪一个人没有一点政治眼光,利益之下从来就没有永远的敌人,想必郑芝龙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吧!

    二来则是,郑芝龙一部如今依附与尼德兰人麾下,潜心发展他们的科技,而尼德兰人同样对于郑芝龙这一支强大队伍充满了防备,这从一直以来郑芝龙一部没有一块明面上的地盘,就可以看出来。

    没有地盘,郑芝龙一部对于人口等需求就会极低,除了被他们吸纳进飞龙帮等帮众及其家眷之外,这些年他们其实浪费了很多的人力资源,甚至砍杀了不少李天生他们所需求的人口。

    而随着飞龙帮梭罗岛上的秘密基地仿制工作有了极大进展,未来郑芝龙他们对于生铁资源的需求只会更迫切,这就让李天生他们有了打开郑芝龙心扉等最好条件。

    澳洲大陆上真的是一块宝地,不仅气候宜人,适合种植粮食,岛上的矿场也是十分丰富,李天生他们在岛上这些年,手中发现了差不多三四个矿脉点,但是受限于手中人力的不足,产出一直不算很高。

    但是光是如今所开发出来的两个矿场,就让狂鲨帮一月产出十五万斤左右等生铁,没有丝毫难度,谁让八卦澳洲这边的铁矿和煤矿,几乎都是露天矿,需要的人工比起其他地方的矿场来说,低了一倍不止。

    “好吧,什么时候可以邀请李天生帮主前来一叙,我郑芝龙亲自作陪!”

    既有心惊于帮中最大的秘密被对方所知的威胁,同时还有对于对方手中铁资源的需求,虽然对方没有正面回答自己的问题,不过这也是在郑芝龙的预料之中的。

    “不过这回你们提出等交易,真的能保证每季十万斤生铁的物资吗?”

    “这个还请郑帮主放心,只要你们提供的人口多,甚至在随后几年我们等产量还能提高。”

    黄子健心有成足地回答着。

    “看样子你们狂鲨帮是找到了一块风水宝地啊!”

    郑芝龙眼神复杂地看了黄子健一眼,随即便拍板做出了决定:“好,这笔买卖我们飞龙帮应下了。”

    “不过,你们真不需要从我们手中采买点火炮?”

    对于狂鲨帮到底有没有发现己方的秘密,郑芝龙还是没有把握,此时趁机再次出言试探道。

    “呵呵,我狂鲨帮从没想过要重新回到以前的老路上,却也用不着装备这些威力巨大的火炮,不过若是郑帮主愿意割爱,你们手上那种西洋海船,我们帮倒是有些兴趣。”

    有着洪门所铸造的火炮,实话说黄子健他们压根儿就没看得起过郑芝龙他们这些制式落后的火炮;不过对方八卦若是愿意出售他们手中的西洋海船的话,那他们狂鲨帮还真的有几分兴趣呢。

    毕竟西洋海船的制式,即便到如今,其变化改进也不是很大,郑芝龙他们所仿制出来的西洋海船技术,反而是他们掌握得最好的。只是可惜为了安抚尼德兰人,即便掌控了造船技术,郑芝龙也没有大规模的制造海船,只是偷摸制造勒十几艘,伪装成南洋独立海贼团体,在这片海域中行动。

    当然,提出采买海船的用意,黄子健同时也是在侧面告诉郑芝龙,他们狂鲨帮确实已经知道了飞龙帮最大的秘密了,所以你们最好还是规矩一点。

190 不解() 
送走了黄子健之后,郑芝龙陷入扫了深深的沉思当中,对方突然造访,所透露出来的种种迹象表明,他们飞龙帮自以为及其保密的计划,早已为不知道哪冒出来的狂鲨帮所掌握了。

    唯一还算庆幸的是,对方所表露出来的态度,倒也没有多少不利于己方的意思,这至少让飞龙帮有机会对消息泄露一事进行补救。

    “查,必须严查,我们帮派当中肯定藏了对方的奸细,否则连尼德兰人都不知道的秘密,凭什么他们狂鲨等人能够知道!!”

    自省过后的第一件事情,郑芝龙便开始在飞龙帮中,对所有成员进行了一次严格的审查了解,试图找出躲藏其中的叛徒来。

    爪洼国中郑芝龙以及他的飞龙帮,因为黄子健的拜访,陷入到一场带松内紧的风暴之中,而在马来群岛以南等海域上,踏上了归途的黄子健一行人,在甩掉了身后跟随他们的飞龙帮尾巴后,没过多久,就回到了他们狂鲨帮所在的地盘。

    这处当初发现庞大铁矿矿脉,最终引得李天生他们停下流浪脚步,定居下来的土地,被李天生取名为念帕港,寄寓意为怀念阿帕港曾经的生活。

    “帮主,飞龙帮已经答应了咱们的买卖。”

    黄子健眼前的男子,一副文儒气质,依稀能够看出跟李天养有几分相似之处,却是在海上打拼了十余年的李天生。

    作为李天养的弟弟,自从在夺权战中战败之后,李天生便带着还愿意跟随他流浪的狂鲨帮旧众,沿着李天养告诉过他的关于澳洲的事情,一直寻找着澳洲踪迹。

    其间,有不少人耐不住风险与寂寞,脱离了李天生的团队,对于这些意志不坚定的战士,李天生倒也大气,开明地让其平安离去,不过随之留下来的成员,啧更加团结在一起,直到发现了澳洲的存在。

    所幸李天养的记忆没有出现太大差错,给予李天生他们澳洲的大致方位,加上澳洲原本版图也不小,让李天生人马历经磨难之后,终归守得云开见月明,重新获得了生机。

    这一番番等磨砺,让之前空有一腔热血,志大才疏的李天生,渐渐明白了自己的不足,也让其性子变得雍容有度,虽然同样还有缺陷,可是却也更像一位真正的上位者。

    虽是操持着海上的事情,需要面对等多是粗鄙的水手和战士,可是此时的李天生身上,却是一点瞧不出有多大的影响。

    三十好几的李天生,比起他的哥哥李天养来说,多了几分书生气,哪怕此时在气候炎热的澳洲,他也一丝不苟地穿戴着一身儒装,手里拿着一本书册仔细地阅读着。

    “坐吧,辛苦你们了!”

    听罢黄子健的汇报,李天生仿佛一点也不意外,抬头温和地对自己这位左膀右臂一笑,指了指身边空位,示意其坐下。

    同时,李天生也不忘放下书本,端起茶壶给黄子健倒上一杯凉茶,为其解渴:“那他们拿出手交易的物资以什么为主呢?”

    “人口,主要是莫卧尔王朝的印奴,这回我去拜会之时,正好赶上他们从莫卧尔王朝劫掠而归,回来时这郑芝龙干脆送了两百印奴给我们,说是给您的见面礼呢!”

    黄子健虽然坐下并端起茶水饮起来,但是在面对李天生回答时,却是一点也不敢大意,毕恭毕敬地做出汇报。

    “呵呵,出手倒是大方,也不枉当初能有那般威势。”

    平白得了两百印奴,李天生却是没有丝毫神色露出来,只是微微一笑,眼神多了几分色彩。

    “帮主,咱们现在都已经跟大老爷联系上了,何必再跟这郑芝龙搅和在一起,要是大老爷那边察觉到了咱们与飞龙帮的事情,恐怕会生其他事端啊!”

    汇报完毕,黄子健看李天生的心情不错,趁机将憋在心里多时的疑问给提了出来。

    “呵呵,我们狂鲨帮的事情,什么时候轮到他们洪门来说三道四,指指点点了?”

    李天生原本舒展的神色,随着黄子健这一问,顿时有些阴霾出现,不过很快他又收敛回来,意味深长地回答起黄子健:“而且,你又凭什么觉得,洪门现在没有发现我们的动作呢?”

    虽然是李天养的手下败将,李天生如今种种做派,看似要跟他哥哥截然不同,可是实际上他的种种行为背后,却又无一不在模仿着他哥哥的做法。

    甚至直到如今,他们整个狂鲨帮的发展壮大,每一步前行,都有着极深等李天养印记,还有他的无形帮助。

    若非这些年经历过太多事,又潜心研读儒家书籍,让李天生的脾气性格改变太多,换作一般小气狭隘之辈,怕是早就得了失心疯了。

    狂鲨帮如今所种植的粮食品种、生产出来的各类紧俏商品,绝大多数的技术都是李天养提供的。

    而李天生没有告诉黄子健的是,此番他们狂鲨突然联系飞龙帮的缘由,却是来自于前些时候李天养托人送来的一份手书,上面建议自己做出与郑芝龙联系的意见。

    连李天生自己一开始都没有想明白,为什么自己这位大哥,在明知道飞龙帮郑芝龙心中最大的敌人,便是洪门和李天养的时候,他这位大哥却还要让自己去跟对方接触,甚至还建议自己出售手中的生铁给对方。

    生铁这东西,放在一般团队势力里,固然也是作用巨大,可以制造无数的武器装备,可是真要落在像洪门、西洋人这种能够自主制造出火炮、火器的团队说中文,其所能发挥出来的作用,那可是天差地别。

    明知道飞龙帮已经能够制造出火炮了,那为何大哥还愿意让自己资助对方,让其进一步扩张手中实力。

    最后李天养的一席话打动到了李天生,同时也让那个李天生终于明白,为什么自己一直以来都无法做得比自己这位大哥好,发展速度夜不如自己这位大哥多矣。

    一切都是源自于眼界。

191 局势变换() 
大明朝,在崇祯二十二年这一年里,终于有了新的动作。

    自从顺天府重新被孙传庭督师带着明朝军队,夺了回来之后,大明朝短期内便没有了太大动静。

    清朝人对于北方地盘的肆意清剿,让北方土地上生活着的百姓家族十去五六,这对于大明来说,本是一个不好的消息。但是在这个不好消息的背后,却又不得不承认,损失连队这么多的人口之后,反而大明朝身上的负担却是轻了不少。

    崇祯皇帝因为没有多余银钱修缮北京城,一直以来迟迟没有重新迁移回北京,这却使得官府层面上,北方的内阁大臣和各大家族,也不敢冒着风险,先行回到北方自己的地盘上。

    毕竟,如今江山风雨飘零,谁夜无法想象,未来会发生怎么样的事情,在大明周边,还有着好几个虎视眈眈的对手,任谁夜不敢拿着庞大家族的利益荷性命去冒险。

    少了这些北方大族的回归,加上清朝军队无意重话帮助大明清洗来了一遍北方本土势力,故而孙传庭在夺回了北京城,以及北方的大片土地之后,受到朝廷奖励获得更大权柄的同时,积极整顿民生,却也是卓有成效。

    本来,除了这个时代背景下的小冰河气候让百姓们的生活艰难外,其实造成北方百姓动乱真正原因,还在于北方土地兼并严重,辛勤劳作的老百姓多是租地耕种,而作为地主的士绅阶层,却因为大明对士绅的优待,还有官绅勾结瞒报土地面积,让朝廷税赋减少大半,这才是朝廷越来越穷,百姓越来越苦的原因。

    现在却好,北方士绅大半不敢回来认领他们等土地,或是那些固执留守等地主阶层,被勤于破坏的大清人一网打尽,太多土地变成了无主之地,被孙传庭为首的明庭政府重新登记在册,并为了安抚当地幸存的百姓,将其授予百姓们,以此带动北方逐渐恢复活力。

    孙传庭本身就是大明朝当朝一带名臣,除了带兵有方,指挥有度以外,作为文臣,他的地方政务能力也是出类拔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