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儒道争雄 >

第90部分

三国之儒道争雄-第90部分

小说: 三国之儒道争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的盘中餐,不过那时还是要谁的拳头硬,孔墨自觉他已烹制好的美食,有人在夺食,那可不就是虎口了,那将是滔天巨口。

    抛除其他,现在的曹操就是一个悲剧,去年忙着打地盘,搞得物资不足,粮草未能先行,好在荀彧给力,不知道在哪儿东拼西凑物资嫩是熬到了今年,结果播种粮食还未收,就起了蝗灾害,还碰到了黄巾出青州就食,逼得曹操只剩下“打”一条路了,去年种的粮食又没希望了,那么他也就只有借粮,借的粮不够,就只能是抢粮了。

    而曹操便把目光放在了死去的兖州牧刘岱身上,人是死了,但这不妨碍曹操去接受这批遗产,说起来,四方势力都在忙碌的时候,还真就让曹操捡着了这个便宜,不但得了几十万石粮食,还拐了一批十几万的兖州精兵,可谓是吉人自有天相,曹操就是曹操,这运道,孔墨无论如何也赶不上。

    冀州和幽州正在打,袁绍根本没心思管曹操那点烂事,这也是曹操能顺利接受刘岱遗产的重要原因,准确地说这个时候袁绍的自信心还未膨胀,拿下了冀州后,没未把眼光放在其他地界,再加上他根本没有把握能打过公孙瓒,毕竟白马义从真不是吃素的,目前的袁绍满脑子想的就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如何破了公孙瓒的白马义从。

    (本章完)

第173章 早就该办的事情() 
……

    张郃够厉害,徐庶够强,能力也足,手上有几万来人驻守,易守难攻之下曹操就算有新入手的十万兖州精兵,手下也有戏志才,二荀,程昱以及他的家将们,但想拿下泰山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防守要比攻击有优势的多,只要能守住边线,等孔墨推完黄巾回来,局势直接就会被逆转,说不得还能让曹操有去无回,最起码也能让曹操丢掉一半的兖州。

    更别说,旁边还有一位袁术虎视眈眈,虽然袁术的野心不能以常理度之,满脑子都是想的玉玺,玉玺,成皇称霸,但一旦形式严肃了,孔墨亦有把握把袁术拉进这青州,兖州的泥潭,最多不过到时候鱼死网破,又有何妨。

    反正孔墨是完全不怂的,别忘了他还有北海老家,大不了到时候拍拍屁股返回北海,照样可以东山再起,更何况如今的北海已经不是从前的北海了,分分钟钟亦可以凑齐十万大军。

    至于曹操成为兖州刺史会有什么麻烦,说个实在的,撩拨可能有,但是到最后还是需要靠武力比拼,而且等曹操坐拥了兖州之地,自然会有人收拾他,孔墨可是很想看到老丈人吕布,呸呸呸,八字还没有一撇,什么老丈人,应该是吕布这老小子和曹操撕逼,到时候他在暗中相助,说不定还能把曹操给赶出兖州,这么一想想,还是挺那啥很爽的。

    对于这种一早就注定了的情况,孔墨所能做的就是尽快依靠着徐州打开青州这一康庄大路,只要拿下了青州,成为青州之主,背靠着徐州这个产粮地的照顾下其崛起的度,可见一斑,至少不比曹操还有袁绍等人差多少,到时候都是一州之地,谁能做大,掰掰手腕,靠的那还是自身的强势。

    这种事情徐庶可能已经在考虑到了,所以最近一直有些愁眉苦脸,想法很美好,但是规划起来还是很恼火的,所谓走一步想三步就是这个道理,平青州的事情有郭嘉干,那之后的事情就完全落在徐庶的肩上了,想想这其中需要干的事情,徐庶就觉得一个头两个大。

    “元直!”孔墨直接推门而入,除非是孔墨召集所有文臣,徐庶现在基本不去政务厅了,窝在太守府中做规划,而孔墨则是窝在家里陪长辈,正因为这样,最近孔墨都没有见几次徐庶。

    “主公!”徐庶直起身来,起身相迎道,随后便是半开玩笑,“怎么,主公你不在家陪蔡侍中?”

    “陪还是要陪的,和你说几句就回去了!”孔墨随意的坐在旁边喝了一口茶水。

    “何事?”徐庶直截了当的问道。

    “你先坐,听我慢慢道来……”孔墨让徐庶就坐,随后把自己的计划一五一十的说给了徐庶听。

    “……”

    “什么?主公,你也要去青州讨剿黄巾?”徐庶刚喝了一口茶水,差点没吐出来,一脸苦闷的看着孔墨,“你不会打算让我一个人打理泰山吧!”

    “哈哈,怎么会是一个人,不是还有长绪辅助你嘛!”孔墨挥挥手,一幅安啦安啦的样子

    “主公,你真要去征讨黄巾?”徐庶苦着脸确定道。

    “恩恩,我想了想还是带着新北军一起去青州吧,毕竟廖化与管亥都去了青州,没人领这支部队,闲着也不是事儿,趁着这次讨剿黄巾,我随便还能想奉先与子义偷一下师,我想看看他们死如何领兵打仗的。”孔墨说出了自己去青州的理由,算是合情合理。

    “好吧,主公带着新北军在一旁压阵,无疑这次青州之前能少去很多障碍,不过出发之前主公你还得做一件事情。”徐庶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孔墨的想法。

    “哦?什么事情?”孔墨有些疑惑的问道,他不记得自己还有何事没做,差不多都安排得妥当,应该没有遗留。

    “主公莫非忘了家里的人?蔡侍中来了,你和他家小姐的婚事应该提上日程了,不然此去青州非一两日之功,长久下去始终是不行的。”徐庶提醒道。

    “好像是这个理儿,你说咋办吧,我听你的。”孔墨想了想确实拖不下去了,既然蔡琰的父亲蔡邕已经来到了奉高,那么给蔡琰一个名分迫在眉睫。

    “好,主公娶妻是大事,马虎不得,这样,元直先拟昭告,公布下去,再派人去北海请主公你的父亲孔郡相前来泰山一趟,择日订婚,三日后完婚!”得到孔墨的同意,徐庶一啪啦说了大堆。

    孔墨思考了一下说道,“嗯,那我的终身大事就全权交给你负责,先把这个消息公布出去吧!”

    这话一出,不知为何徐庶突然变得异常兴奋,一向沉稳的徐庶迫不及待的冲出了太守府不知道跑哪儿去了。

    这让孔墨不得不怀疑徐庶是不是早就已经是打算让他成家了,毕竟先成家后立业,古代人主取亲是一件臣子们不容忽视的大事,这里面还涉及到子嗣问题,一个势力必不可少的因素,说个不好听的,一旦孔墨出了意外,没有子嗣在明面上撑着,他这方势力就是离散不远了。

    不过事情既然定下来了,孔墨也不会去后悔,他也过了而立之年,取个老婆在家暖暖被窝完全是有必要的。

    于是孔墨也不耽搁,回到家中把这个事情与蔡邕和卢氏商量一番,两人当即同意,唤上蔡琰征求意见,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体现在这里了,孔墨亦不会矫情,弄什么私下询问之类比较煽情的话语,这个时代就这样,最浪漫的事情就是能和喜欢之人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就够了。

    蔡琰一听到,不日后就要与孔墨完婚,许久未有的羞涩浮上了脸颊,一想到成亲的晚上要做的事情,一抹红润清晰可见,羞嗒嗒的样子不禁让孔墨恨不得成亲之日就在今天!!!

    很快孔墨要娶妻的消息在奉高流传,直到流传到大街小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说来也巧,这个消息正好被一名才入泰山郡奉高县的新面孔听到,这是一名女子,常人知道后都是恭喜加祝福,而这这名女子听到这个消息后,第一反应就是掀桌摔杯,随后恶狠狠的看向某个方向,纠结了一番,最后转身不怠的离开了奉高!

    (本章完)

第174章 古人的智慧() 
……

    半个月后,定好的迎亲日子如约而至,为了避免流言乱语,早在这之前,蔡琰以及蔡氏一家已经搬离出了孔府,住在孔墨令人置办的一座豪宅里,算作蔡府,说来蔡府可是花了孔墨不少钱,若不是马上就能收礼金了,估计孔墨都得厚着脸皮找人借钱花了,没办法,谁让最近花钱的地方太多,光太守府的钱,根本不顶用。

    清官家贫,孔墨算是深刻的体验到了,也让孔墨心里升起了一个打算,看来从青州事完之后,是时候做波大生意了。

    取妻不比得纳妾,其繁琐程度,简直有些让人脑袋发疼。

    就说说香料礼服,都要穿个三五次,抬花轿出个门,还有专门的的念祝词,好半响之后,特请的司仪还在讲一些仪式的内容,站在花轿前面,孔墨听着这些东西,不由得揉了揉额头,对着身旁的孔融苦笑道:“父亲,你以前娶我娘的时候,也会这样吗?”

    看着孔墨无奈的模样,一旁的孔融先是点了点头,随后就是笑着说道:“没办法,这是一直传下来的规矩,虽然是繁琐了一些,但没办法更改的。”

    “以前为父娶你娘的时候比这个还要繁琐,那个时候单单出个门都得费一上午的时间,不过为了娶到你娘,花再多的时候,为父也愿意,说来……”紧接着孔融说着说着就陷入了感怀,一脸的神伤。

    “父亲…”孔墨轻声叫道,只见孔融没有任何答语,呆呆的立在了哪儿,陷入了沉思。

    【想母亲了么。。。】孔墨暗暗的想道,对于自己的母亲,他没有任何记忆,想来在他出世前就已经消失在了人间,不然以孔融的声望,不可能没有任何载录。

    孔墨叹息了一声,不再去想那没有见过的母亲,把念头放在了另外一名女子身上,【莲衣…已经这么久了…为何你没有一点消息…】

    缓缓的闭上了眼睛,孔墨不知陷入了沉思还是在补大早上起来还未睡醒的觉。

    ……。

    婚礼在进行了一大半的时候,也终于是轮到了孔墨,带着花桥亲往女家迎聚蔡琰,又是极其繁琐的过程,起轿、回车马、迎轿、下轿、祭拜天地、行合欢礼、入洞房……每一过程又都有几种到十几种形式,大多都是表示祝吉驱邪,虽然孔墨是个无神论者,但这些东西还是需要信的,毕竟穿越都有了,指不定举头三尺真有神明。

    很快,婚礼进行到最后一步,也是孔墨今天最期待的一步,入洞房,基本上,这一天除了拜堂的时候接触过蔡琰,其他时间都与是看不着,摸不着的,一天下来,他难免心痒痒。

    打开门,看着盖着红布的新娘子,孔墨吞咽了一口口水,说实话,虽然他今天一天都想着这个时候,但真到了这个时候,心里还是有点那啥的,毕竟这是他的第一次,入的不是礼堂,居然是洞房,难免有点激动。

    “娘…娘子…!”孔墨拿着掀盖头用的杆秤一步一步的靠近蔡琰,他能明显的感觉蔡琰在微微的颤动,估计和他自己一样此时是紧张的吧。

    “相公…”蔡琰呢喃轻语,在掀开盖头的那一幕,蔡琰的双眼泛着一丝泪花。

    “琰…琰儿,我可以这么叫你吧,你怎么了!”看着孔墨这副模样,他还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事儿,一时间竟有点慌张,完全不复平时镇定自若的他。

    “没什么,琰儿只是太高兴了,做梦都想到这一天。”蔡琰低着头害羞的说道。

    “傻妮子,既然高兴为何要流眼泪呢,来,今天是我们大喜的日子,我们把交杯酒喝了吧。”孔墨伸出右手轻轻的为蔡琰擦拭了眼泪,随后拉着蔡琰在桌子旁边坐下。

    举杯饮酒在于心,交杯酒也是如此,心意到了,自然共饮一杯合卺酒,从此之后蔡琰就成了孔墨明媒正娶的妻子了。

    喝了几杯,基本上两人的关系也就水到渠成了,不一会儿孔墨就抱着蔡琰滚到了床上,夜晚总是撩人的。

    不知何时,蜡烛已被吹灭,不知何时,孔墨趁着月光拿出了一本书籍。

    话说为何孔墨在洞房之时还要学习,那是因为洞房博大精深,里面的行房、隐曲之事、行周公之礼都需要前辈们的指路,不然新婚注定会成为悲剧。

    “相公…琰儿必须的穿开裆裤么……”黑夜中,响起了蔡琰羞赫的声音。

    “必须穿,书上是这么说的,琰儿你就试试,我都已经准备好了。”孔墨指着书上的一条提示语说道。

    “好吧……琰儿穿便是了。”

    随后房间中响起了噼里啪啦的声音,也不知道两人在干些什么。

    一为龙翻,即如龙交时的翻腾,所取位置是女下仰,男上伏,从女身后弱入强出,动而不泻,云可防百病;

    二为虎步,即如虎步游时的交合,令低头膝靠胸举尻卧位,男跪其后交刺,可百病不生,男体益壮;

    三为猿搏,即交合动作如猿之搏戏,男担其股膝使臀背俱举而交,女可动摇,男不施泄,女快而止,云可是病自愈;

    四为蝉附,取伏位,如蝉之对,女伏卧直躯;男伏其后,深刺之;女快止,可使内伤之病消除;

    五为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