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争霸三国 >

第103部分

争霸三国-第103部分

小说: 争霸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雪得意于跟陈诺这么答复,毕竟这话还没有错啊,大概情形本来就是这样嘛。

    陈诺轻轻点了点头,看来赵雪的确是没有翻弄他木案上的文牍,这么说来,就只剩下刘莹了。可刘莹,一个袁谭府上转过来的歌舞姬,她对军务大事也是如此的兴趣。或者只是随便翻翻?

    陈诺没有再穷究下去,又扯过别的话题。倒是赵雪听陈诺扯到刘莹,也立即想起了先前刘莹跟他在屏风后的密语。只是这是大事,刘莹让她保密,她也确实不能乱说。但这件事情太过重大了,她不能不关心,想了想,最后还是问问陈诺。

    赵雪不动声色的说道:“听大哥哥问起莹姐姐,我还没问大哥哥呢,大哥哥只不过是为雪儿取来几件衣物罢了,如何也去了那么久啊,害得雪儿好等呢,还怕大哥哥你找不到又要雪儿亲自跑一趟。”

    陈诺呵呵一笑:“都是大哥哥不好,谁叫大哥哥我是个大忙人,还没走到半道呢就有紧急军务要处理,大哥哥我是不能不去,这一去,不想耽误了这么长时间,雪儿你不会生大哥哥的气吧?”

    赵雪本来还想绑着脸蛋就那么哼哈一声,好叫陈诺知道后果,不想陈诺揶揄的别过脸来,跟她脸蛋都快挨挤到一块了。陈诺脸上细嫩的茸毛轻轻擦着她的小脸蛋,赵雪只觉痒痒的,麻酥酥的,赶紧是伸手将他脸蛋一推,咯咯的笑了一声:“雪儿哪敢生大哥哥你的气啊,只不过雪儿有件事要问大哥哥一声,大哥哥你要老实回答雪儿。”

    陈诺还从没看到赵雪如此的认真过,他也就身子一正,收起笑脸,点了点头:“雪儿你问,大哥哥我是知无不言。”

    赵雪别过脸来,嗯声问他:“大哥哥,我好像从没听你说起家里的事情,是大哥哥不想跟雪儿说,还是大哥哥你跟雪儿一样,如今在这世上再也没有亲人了吗?”

    赵雪两眼斜睨他,却仍是难掩满怀的关心。

    陈诺微微一愣,这样的问题赵雪以前也提起过,曾告诉她他的老家在武威,别的也没有多说。只是这件事情都过去了这么久了,赵雪怎么又突然提了起来?本来,对于陈诺来说,被董卓拘押在长安的‘父母’最是令他头疼的一件事情了,自去年被李肃突然提起,接着一连串的记忆被挖掘,害得他寝食难安。后来又有董卓派人来要他暗杀袁绍,事情未成,这件事情也过去了这么久,陈诺也再没有接到董卓那边的消息。本来以为,他跟董卓间的瓜葛暂时可以告一段落,只是没想到,今日居然又有人提到了这事!

    陈诺脑袋一下子大了,那个被沉睡在脑海最深处的记忆,就这么被轻易的再次唤了出来。脑海中,‘义父’董卓还有‘父母双亲’的背影一一闪过,陈诺痛苦得脑袋几乎要裂开了。

    赵雪本来只是试探的一问,没想到陈诺的反应会这么大,她的脸色也是一变,赶紧站起来,连声问大哥哥怎么了,可千万别吓雪儿。也确实,陈诺何曾在她面前出现过这样的表情,简直想要杀人。陈诺努力的定下心神,摇了摇头,安慰起赵雪来:“雪儿不用担心,大哥哥我突然想起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所以头有点痛,休息一会就好了,雪儿坐下。”

    虽然陈诺这么说,赵雪还是有点担心,陈诺从镜中看了出来,又安慰了两句,方才说道:“雪儿,你不要怪你大哥哥,你大哥哥一直没有将父母在世的事情告诉雪儿,那是因为大哥哥我也是最近不久得到的消息,才跟他们联系上的。哎,看来是我是离开父母身边太久了,一想起他们来就有所愧疚,罢了,广宗战后,我就回长安一趟。”

    陈诺心里道:“这件事情是该有个了解的时候了,不能一直拖下去。”

    赵雪两只眼睛大大的睁着,眼睫毛扑闪扑闪的,差点要落泪了。她在心里说道:“原来莹姐姐没有骗我,可是,雪儿宁愿莹姐姐是在骗我。”不知怎的,脸显痛苦之色,又怜惜的看了陈诺两眼,心道,“大哥哥真可怜,父母双亲落在董贼之手,这却如何是好?不行,雪儿一定要帮大哥哥将父母救出来。”

    赵雪在心里暗暗打着主意,陈诺脑袋却乱得如斗大,也没主意到赵雪脸上的变化。陈诺已经执梳轻轻为赵雪梳理起头发来,浓密黝黑的头发在陈诺一梳一梳下,变得更加有光泽了,若非屏风挡住了光线,只怕真的要光可鉴人了。只是此时的陈诺,心思却已飞在千里而外的长安了。

    银钗在手,陈诺轻轻的将其叉入赵雪浓密的发际:“雪儿真漂亮!”

第一百章:界桥之战() 
广宗城外数十里处的界桥,旌旗遮天蔽日,战甲刀戟云布,人沸马嘶。

    袁绍的五万大军,公孙瓒的十数万人马,全都摆开在了这个广阔的地界上,密布于两边,楚河汉界,泾渭分明。

    随着一通鼓罢,袁绍与公孙瓒打马相见。袁绍先让人押上公孙范,在公孙瓒面前好好的羞辱了一番。公孙瓒要人,袁绍自然不给,两人话谈不到一处,只好刀兵相见。

    此次袁绍与公孙瓒之间进行的界桥大战,是自董卓之乱以来,关东起兵将领之间所进行的第一次大内战,双方总共投入兵力接近二十万。

    然而,此次战役与熟知的历史不同,袁绍撇用麴义的先登营,改用心腹大将文丑、颜良等人。在排兵布阵上,袁绍镇守中军,文丑、颜良为前后锋,张郃、高览为左右翼。袁绍这次表示与公孙瓒一斗之决心,更是将亲兵卫辕门营单独划出外甥高干带领,在中军效力,而他身边只留下了辕门司马韩猛所领的一百大戟士,他如此安排倒是有点破釜沉舟的味道了。

    当然,袁绍也不是一味的蛮干,他也很是清楚,公孙瓒虽然在人数上占据优势,但公孙瓒的人马多数还是收编自东光一战所俘虏的黄巾,这样一来战斗力自然难以保证,再加上前有陈诺破公孙瓒精锐白马义从,袁绍也就更加坚定公孙瓒无所。

    前时,袁绍因忌惮陈诺再立大功,故而将其调回后方,不给他立功的机会。只是因为陈诺这次来不但出色的完成了任务,且亲手捉拿了公孙范,也算得是立了大功一件。再说,在决定与公孙瓒开启大战之前,袁绍也已经与公孙瓒进行了短暂的接触,数战下来,他也深知公孙瓒也并非泥捏的,而且此战关系重大,是不可大意,故而有意要再次启用陈诺。

    陈诺于是趁机请求袁绍重用麴义,将麴义从曲周调回广宗。

    对于麴义,袁绍是又爱又恨。本来,袁绍对于麴义还有他所领的那支人马是极为看重的,也想要重用此人。只是,麴义跟陈诺走得近,又跟陈诺结成了生死兄弟,加上他身份颇为尴尬,在此关键时刻为袁绍所忌惮,故而有意要打压麴义。如今麴义人马几乎为文丑所夺,量也对袁绍起不了威胁,故而听从陈诺意见,将麴义从曲周召了回来,但并没有给他添置人马,只让麴义随军听命。

    此次界桥之战,袁绍虽启用了陈诺、麴义二人,但袁绍却并没有将他们派到前线,只让他二人领本部人马在外围游弋,充作游骑,摆明是不想给他们立功的机会。

    陈诺并不这么以为,心里反而隐隐担了忧虑。这仗未打,袁绍已经起了轻敌之心,只怕要败啊。而若袁绍大败,则冀州必然不保,那么他跟郭嘉在邺城的‘隆中对’岂不是就要泡汤了,所以颇为忧心。若公孙瓒得了冀州,他只怕也就很难再在冀州立足了,根本不保何以养望?所以,在陈诺看来,界桥之战,袁绍只能胜不能负。起码,目前应该保证袁绍立足冀州,与公孙瓒的幽州形成均衡之势,那么才更加符合陈诺的利益。

    陈诺仗未打先虑败,他看了麴义一眼,心里也已经有了计较。

    麴义虽然一时不得志,但他毕竟是久战之将,且带兵经验丰富,打仗不怕死,是个难得的猛将,可独当一面。只可惜,他手上的精锐人马全都被文丑夺了,如今不到百数之人,是绝对起不到作用的。而麴义若能在此战立功,那么对于他陈诺来说是绝对的有益无害,麴义现在所缺,除了机遇,唯兵耳。

    陈诺手上有兵马三千,当即从自己人马里挑选出千余人,将其交给麴义带领。麴义一时还没明白,陈诺当即与他密言了几句他悄悄带兵往东埋伏。麴义虽困惑,但大哥陈诺既然这么说了,他也是二话不说,点头同意了。陈诺又将将军朱灵借给他,随麴义一同前往。

    麴义这边一走,陈诺则是优哉游哉的坐在马背上,随时听侦骑不间断的报告界桥那边的战况。袁绍让他当游骑,无非是教他带兵左右侦查,防范公孙瓒派偏师从他路袭击广宗,所以界桥那边打得再热火朝天,似乎跟他都没有关系了,倒是可以暂时养精蓄锐,等候时机的到来。

    只是他这次奉命出兵,心知此战变数难定,故而刻意留了两三百之数的人马给赵雪赵雪留在广宗大营驻守。

    公孙瓒与袁绍之战,自上午一直打到了下午,双方死伤惨烈。上午时,公孙瓒以收编的青州黄巾为前部,被袁绍大将文丑、颜良大军所破,袁绍军士气大振。但到下午,公孙瓒派出幽州步骑加入战场,双方立即陷入了苦战。袁绍的精锐本来都在前部,上午一战力气有所损耗,而等到公孙瓒派出精锐来杀时,文丑、颜良等已成疲惫之师了,一时陷入僵局。

    也幸好,有左右翼张郃、高览两军从外围突破,多少打击了一下公孙瓒的士气。但公孙瓒显然没有气馁,这时,又让将军邹丹等督骑接战。公孙瓒这样的打发,倒是有像是跟袁绍玩起了车轮战,前面败下后面立即补上,缓缓增兵,这样一来,公孙瓒在人数的优势上也立即明显了。而袁绍,眼看前部损失严重,不得不让外甥高干领辕门营加入战场,跟公孙瓒耗战。

    袁绍临时将辕门营调入中军战场,本来也没有谁当真,就连高干也以为断断用不上,不过是袁绍为激励将士的一种手段罢了。可事到如今,袁绍也顾不得这些了,激励将士,不得不让高干亲自监督辕门营杀上。辕门营乃袁绍的直系人马,又是亲卫兵,本该贴身保护在袁绍身周,就算战况到了再怎么激烈的地步也是不能轻易派上战场的,袁绍这么做,自然也是迫不得已。

    当然,有了袁绍亲卫辕门营的加入,显然战场上的士气一下子被带动了起来,公孙瓒那边也明显感到了压力。公孙瓒虎视战场,他一直在关心着一件事情,陈诺他到底在哪里?他为什么自始至终没有出现?

    前时,他听说陈诺被袁绍支回了邺城,当时公孙瓒就笑了,以为袁绍这边没有陈诺,他大可不必忧心了,袁绍必破矣。然而,随着他从弟公孙范被陈诺活捉的消息传到他的耳里,他当即是震惊了。非是从弟公孙范被捉,而是因为陈诺回来了,且露了这么一手。在决定界桥之战初,他还一直忧虑着,若袁绍以陈诺为前锋,他该怎么应对?

    公孙瓒虽有广川之败,他的白马义从也因此一蹶不振,但在当初得知陈诺被调后,他还是有那么一些幻想的。他幽州兵到底以骑兵取得优势,不可能因为白马义从的惨败而不再冲锋陷阵,更何况白马义从的不振正是因为有广川败绩的影子,若能再扳回一阵,说不定就能再次重振白马义从,所以他在初闻陈诺回邺,便有意要亲督白马义从冲杀这第一阵的。

    但情况有变,陈诺又突然从邺城赶了回来,且又立了一功,只怕袁绍又将重用陈诺了。为此,公孙瓒不得不从新考虑了兵力的部署,他可不想再蹈广川之战的覆辙了,也根本输不起。公孙瓒权衡再三,稳重起见,只得决定以收编的黄巾军为前部他们先虚耗对方,然后再将他的幽州本部人马杀入,就不相信胜不了陈诺。

    可公孙瓒没有想到,战争都进行到现在了,陈诺始终都是没有出现的迹象。这么说来,袁绍他可能真的是想弃用陈诺啊。不过,袁绍不用陈诺对公孙瓒来说却是大大的有利,不正是他公孙瓒所喜闻乐见的吗?既然确定陈诺不会出现,公孙瓒也是顾虑全无,雄心也慢慢滋长了起来。白马义从既然是在他手上栽的跟头,那么也就能再次爬起来,若这次能够胜得一阵,何愁白马义从不能重振?

    公孙瓒信心满满,望了一眼身后的两千骑,手一招,战鼓立即是轰隆隆的敲响了。

    广川之战,白马义从损失惨重,虽然公孙瓒刻意从其他骑部抽调了一些人马补入所部,但已经难复旧日的光景了。先不说士气的萎靡还有人马数量上的不及,单单从他们胯下的坐骑就不难看出,虽然仍以白色居多,但各色掺杂,完全没有了当初三千骑一色的雄风了。

    但公孙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