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争霸三国 >

第120部分

争霸三国-第120部分

小说: 争霸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诺说到这里,看了潘璋一眼。

    潘璋脸色早已大变,听陈诺说完,立即离席而拜,口上谢罪,眼睛里甚至是老泪纵横而下了。陈诺这句也实在有杀伤力,将潘璋比做股肱臂膀,可见陈诺对他的信任了,怎不让他感动?所谓士为知己者死,有此而已。而他,想想白天之事,居然会一己之私与朱灵闹翻,差点还坏了陈诺大事,且因此有可能无意间造成陈诺的‘不孝’之名,实在是大罪了,如何不让他且惶恐且惊惧?

    汉时以孝而治天下,虽乱世不能违也,人主不可逆也。

    潘璋叩首流涕,且言道:“璋实不知白天之事会影响至斯,是璋之罪也!若将军不弃,璋愿戴罪立功,以恕前罪。将军且放心西去,今后就算是文博误会于璋,璋为大局计,忍让便是。但将军切不可因为此事而坏了将军仁孝之名,若如此,将军谢罪之日,璋虽活,亦如偷生,不能再欢也!将军恕罪!”

    哗啦一声,帐门掀开,只见一将长身而入,到了陈诺跟前,亦是跟着倒头谢罪。

    陈诺看见,却是将军朱灵也来了,想必他是在帐外呆了一时,将他跟潘璋之间的话听了过去,此时也是一脸羞愧,故而闯将进来。

第十九章:陈诺辩解() 
早在河阳西门听到朱灵与潘璋因一事不和干架的事情,陈诺虽表面平静,内心里实在忧心如焚。

    要知道,若此去长安而留守诸将不和,那将会发生何等严重的后果!这是陈诺所不敢想象的。赵雪,不能让她留营,而他又不能不去长安,所能考虑的潘、朱二将又不和,陈诺别无他法,只好兵行险招典韦出马。

    在陈诺的思维中,典韦能打,而潘、朱二人又是粗猛之人,打不过当然也只能服输。所谓文人相轻,武人相重,古人豪杰之气不外乎如此。以陈诺的意思,后方的安稳,他也只能是舍典韦在营为留营司马,节制潘、朱二将,方能保住后方无事。

    当然,这只是最坏的打算,而如今,既然潘璋、朱灵二将都自知错误,这个安排可不必要了。

    陈诺眼见潘璋、朱灵二将皆拜伏在地,且都有悔过之意,陈诺乃心大慰。他走上前两步,一手拉起一人,左右看了一眼,哈哈而笑,说道:“古人有云,十步杀一人,事了拂衣去。我辈出身军伍,一言不和、拔刀相向乃是家常便饭,何足道哉?可若在此一仗后,能从对方身上学到一些真本事,且见识到自己的不足,亦可谓‘好学也矣’!二位白天一仗,可从对方身上学到哪些优点?又且见识到自身哪些不足呢?”

    陈诺这话可谓是避重就轻,也不过问他们打架的目的,更不论他们之间以前的嫌隙,只将此事当做军官之间正常的较量,可说是有意替他二人说项开罪了。潘璋、朱灵二人身子皆是一震,面上羞愧之色更甚,对陈诺的敬佩之心更是大增。

    潘璋此来本有悔过之意,听陈诺一说,更不忍隐瞒此事真相,乃将身一震,退后两步,拱手道:“将军!说来惭愧,这件事情实不是将军所想象的那样。其实,璋与朱将军斗仗并非什么切磋之类,也并不是一口铁锅那么简单。此事说来……璋实有愧!”

    潘璋说到这里,脸上一红,看了朱灵一眼,方才说道,“说来,璋先时因朱将军身无寸功,且有广川城外被困之辱,却能一入军营便在璋之上,璋心实是不服,故而有意要找茬,才借此事发作,现在想来,璋实不该!”

    陈诺听潘璋一说,也即明白了。

    他口里所谓的铁锅事件,陈诺也已经从典韦那里了解到。

    原来自陈诺河阳城后,潘璋、朱灵二将也已指挥将士在城外安营扎寨,且因天色不早了,便即埋锅造饭。只是,朱灵所部缺了一口铁锅,故而遣人去找潘璋借。只是,潘璋营内虽然是有多余的一口,奈何此时被用来烧水,潘璋自然没得借。

    而朱灵,因为想到潘璋平时里对自己总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就误以为此事是潘璋故意刁难,且在下属的怂恿下,乃亲自上潘璋营内,找潘璋要。潘璋呢,有一种被人信不过的感觉,内心愤恨,加上平日积怨,故而有意说他营内实多出一口铁锅,但就是不借。

    朱灵这人与潘璋一样,都是火暴脾气,但他在对待下属方面却很是迁就,以至于他有时说话,下属都不当做一回事,如今日这般,若就此闷气吞声的走了,只怕他的那帮下属就更加瞧不起他了。或许正是争这口恶气,朱灵于是不分好歹的就跟潘璋干了起来。

    这些都是表面的冲突,而此仗的真实诱因,正如潘璋所说的那样,这两人都是平日积怨太深,只不过今日是借了机会一股脑儿全发作了出来。

    陈诺一时不说话,再看朱灵,却是老脸紫涨。想来朱灵也是很无辜,躺着也能中枪。只怕朱灵会在心里嘀咕着,想不到他潘璋之所以平日对他倨傲不理,原来是因为小看了他,又且一上来就在他上面了,是以对他不服。

    朱灵正要开口,被陈诺抢先。陈诺哈哈一笑,拍了拍朱灵的肩膀,示意他稍安勿躁,却对着潘璋说道:“大丈夫志在四方,平生所愿唯建功立业尔,文珪你有这个不服的想法实在怪不得你。老实说吧,当初我在任命文珪你为马弓手时,你以为谁都服了你?你自己想必最是清楚,我任命一下,典君就表示反对,何则?因无人识尔!因此,这才不得已让你跟典君比试一番,以让典君以及其他诸人心服口服。而这场比试后,试问还有谁人认为你不适合担任这马弓手一职?”

    潘璋听来默然,心知陈诺说的在理。仔细回想,他虽然在武艺上不及典韦,但好歹在马术上胜过了他,也是可喜了。他想至此,不由身子一振,不无自豪之感。

    陈诺顿了顿,接着道:“文珪你先前说道,如文博一上来就在你辈之上,你心不服。其实这也难怪,就如文珪你说的,文博在入我本部之初,就曾在广川城外被公孙范的人马困住,吃了个大败仗,你之对他不屑也是很正常。

    但文珪你想过没有,当时文博所部不过千人,且都是步卒,而他所面对的是幽州精骑!更的一点,当时清河相姚贡虽然表面上我取修县,但暗地里他防止我趁机夺取兵权,收拢了他的士卒,故而将些老弱妇孺之辈全数调了过来。

    想当时,文博带了一群毫无战力可言的步卒,面对的是数以千计的公孙范幽州精骑,且又是在归途之中懈怠之心难免,遽然遭此大战,能保住士卒性命,龟缩于广川城外不让公孙范悉数歼灭已经很是不错了,我辈还能指责文博什么?”

    当时修县之战,陈诺是不费一兵一卒取了其城,随后因为修县暂无大敌,而姚贡又怕陈诺吞并了朱灵一部,故而急招朱灵回城。朱灵后在途中遭遇了公孙范的幽州精骑,惨败,龟缩于广川城外的土山之中。而潘璋是在这之后到的,也听说过此事,但传话之人只说结果和经过的惨烈,却断然不会深究朱灵之所以惨败的原因。故而潘璋之于朱灵,是已经有了先入为主之感,在朱灵突然驾临于其上时,不忿不服之心实是难免。

    潘璋此时听陈诺稍加分析,也即恍然明白过来,不禁是羞愧难当,这件事情却是鲁莽了!

    而朱灵呢,则是不由泫然而涕。

    朱灵这人虽粗猛,但相较于潘璋来说,实在是逊色了点。或者说他的粗猛,正是表现于行军打仗上,但对于人事上,却未免有点多愁善感的意味。这一点,完全可以从他对待下属上看出。他的下属可以在大仗时跟着他不计生死的冲锋陷阵,但在日常方面,却少有敬重朱灵的味道。

    对于广川城外一战,朱灵其实也很是纠结,也正是因为此一战的败绩,害得他的下属对他更加轻视,且有好多不明就里的下属,更是在此战后离开了朱灵。而朱灵,平时在郡内所积攒的声望,在此一战后,一扫而空。

    也正是这一点,朱灵就算有了后来协助陈诺守城之功,但在袁绍等眼里仍是被贬得一文不值,将其部纳入陈诺营中,很是不看好他。虽然在外人看来,这不过是平级调动,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朱灵却因袁绍这一安排,已不能再单独建制,从此受制于陈诺之下。就算朱灵对陈诺再加敬重,那心里面的一道坎儿却是怎么也轻易迈不过去的。

    当然,在后来的数战中,朱灵随着陈诺每战必克,士气升腾,对于袁绍所给予的‘羞辱’,也已经不再在意了,甚至有时想想,能跟着陈诺,其实远好过于自己没头没脑的在清河独闯。想纵然当初袁绍论功行赏,将他提拔为清河郡尉什么的,但若是公孙瓒领兵前来,说不定在界桥之战前他就已经身死被俘了,更别说这之后的富贵了,所以他对于陈诺是更多的敬重。

    而此时,对于广川一战的败绩,在潘璋,在天下人都给予不理解的时候,独有陈诺出来为他辩解,且能精辟入微,如其肺腑之言,感触颇深。不为陈诺为他辩解,乃喜世人皆以我为非,独陈诺以我为是,陈诺乃知我之人也!古有钟子期,今有陈然之,何其之幸哉!

    朱灵啼泣不止,拜服于地,有言无以表。

    旁边潘璋既然听陈诺解释清楚了,也深悔自己对于朱灵的误会实在是不察之失,不无羞愧。再一想,朱灵入陈诺营为司马,乃是平级调动,且他原来就有战绩,能他之上么?可是,当时我为什么没有这样的想法呢?我怎么不好好细想想!原来那些所谓的嫉妒,不过是因为有了先入为主的错觉,以至于其他一切,却已是不论是非了,实在是鲁莽愚蠢!

    潘璋痛责至此,头下垂,昂藏男儿撩起袍服,七尺身躯望着朱灵跟前纳头就拜,一面说道:“璋知错了,还请朱将军原谅!”

第二十章:孟津渡河() 
陈诺在看到潘璋在自己的一番口舌之下,能够立即明白大义,且与朱灵修好,心里大慰。

    虽然先前潘璋曾向他保证大局,可不与朱灵计较,且朱灵也有差不多的表态。但在陈诺看来,这二人虽然在口头上这么说,时日久了等自己远离之后,他们二人未必记得住今天的承诺。所谓治标不治本。于是,陈诺决定再废一番口舌,为朱灵辩解。也算是潘璋深明大义,立即有了悔过之心,且能主动向朱灵赔不是。在这点上来说,陈诺很是满意,知道他二人是真正的和好了。

    想只要潘璋、朱灵二人能同心协力,还怕有什么难关渡不过去?

    看着他二人互相埋怨了自己两句,且言语难得的谦卑,陈诺知道火候差不多了,方才拉了他二人起来,笑拍着他二人肩膀,说道:“看到二位贤将军能够互释嫌隙,修归于好,我心大慰!待我西行之后,留营之事就要劳烦二位将军了!”

    潘璋、朱灵二人赶紧应声称是。

    陈诺点了点头,三人各自坐了下来,又大概聊了些关于走后留营安排的事情。只是朱灵二人眼看时候有点晚了,且明儿得赶路,便即起身向陈诺告辞。陈诺此时也有些疲乏了,也就不做挽留。只那潘璋与朱灵相携走出两步后,潘璋突然一拍脑袋,转过身来,笑道:“你看我这脑子!”

    潘璋走上前两步,向陈诺一拱手,说道:“将军,璋还有一事忘了说了,就是关于铁锅之事……”

    又是铁锅?白天就是因为一口铁锅搞得自己手上两员大将闹翻的!陈诺不由看了朱灵一眼,朱灵也甚是尴尬,便向陈诺一拱手,就要先行告辞,不想被潘璋挽留处。潘璋脸上一红,说道:“将军误会了,且听我说。”

    陈诺看潘璋如此举动,也不知道他要说些什么,便即一点头,示意他可以开口了。

    潘璋劝住了朱灵后,便即向陈诺说道:“是这样的!璋因白天之事,突然想起一事来。想我大军所出,粮草器械皆由袁将军供应,本该无有他虑。但要说起来,像将士们平时的日常用度,损耗量大,经常是难以为继,确实是个头痛问题。就像今日……今日铁锅之事,说起来忏愧,想我堂堂一支西征军,居然一口铁锅差点闹得将士不和,外人听来岂肯相信?璋回去后前后考虑过,不使今天这种情况再次发生,将军是否考虑在军中设市?”

    潘璋说到这里,抬头看了陈诺一眼。

    陈诺听到这里,眉头一挑,想起了赵雪。

    在赵雪未离营前,她曾数次跟陈诺提起过类似的问题。

    她说,营中将士日常用品耗损太快,但申领过程太过麻烦,处处遭到军需官的刁难,迟迟不肯供应接济,以至于营中经常出现短缺想象。为此,这些所欠缺的物品,又不得不临时向外购买。遇到有市集的地方还好说,但若是在荒郊野外呢?虽然短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