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争霸三国 >

第195部分

争霸三国-第195部分

小说: 争霸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聪明!”

    陈诺一笑,说道:“想来当时情况下他张白骑面对张晟的百数人马尚且都能从容淡定,有恃无恐,他若不是有了后路,如何有那般的闲心与我喝酒?而我,既然看出了他的心思,自然也就不必替他瞎操这个心。当然,我陪他喝酒嘛,自然是替他拖延拖延时间,等候救兵罢了。”

    其实这件事情说起来,城内一战,张白骑之所以有恃无恐,还真是因为城外有人马的缘故。想来他一人再怎么大胆,也得有二手准备,他过张晟之境前,就刻意隐藏了势力在外,为的自然是不想与张晟人马起冲突。只是,最后到底还是引了张晟来,而他,虽然一直没有离开酒肆,却是因为身后暗藏了护卫,他们在变故发生的那一刻,也即跑出了城外,带来了城外的人马,这才解了围。

    “原来如此!”

    祝融青衣听陈诺这么一说总算是明白了过来,原来陈诺并不是盲目的逞英雄,却是因为细心观察,早已将自身处境看得清清楚楚,这才大胆做出留下来的决定。而这个决定,不但让陈诺赢得侠义之名,且还因此获得了张白骑的好感,可说是双赢了。

    陈诺看祝融青衣展颜了,他这才呵呵一笑,向着西南方向望去。想来他第一眼见着张白骑时,看他人物魁梧,胆色不错,只道他顶多不过一莽夫罢了。不过经此一事,他陈诺也放下心来,相信以张白骑的手段和武勇,也应该在他那个义弟王故手上吃不了亏,这天王寨大概他是拿定了……

    思及此,陈诺亦是轻轻吐了一口气,正欲打马向前,没想到旁边又有米莱悄悄跟了上来,与陈诺说道:“将军,你考虑得怎么样了?”

    “考虑?考虑什么?”

    陈诺被她一说,有点懵了。

    “自然是那个……那个……咱们玩双。修的事了……”

    “……”

    突然看到米莱那双饥渴的眼神,陈诺整个人浑身一哆嗦,差点就要坠下马去。

    ………………

    在陈诺西去长安的同时,他在偃师一战的成就也已经报呈到了袁绍案前,巧合的事,在陈诺一举击杀张济三家人马廓清洛阳一带的势力同时,在兖州的曹操,此时却因为一件事故他领了兖州牧。

    曹操这边事情是这样的。

    在这之前,他曹操脱离袁绍掌控,自领了人马转战兖州,与涌入兖州的一股青州黄巾作战。曹操也因为屡战,将黄巾击退了数次,也渐渐积累了些势力。然而,天下乱战不止,青州涌入的黄巾也是不止。就在年前,又有一伙黄巾攻入兖州,并杀害了兖州刺史刘岱。也就在这时,州人鲍信等乃奉曹操为兖州牧,暂摄兖州事。而这之后,曹操兵出寿张,虽然是大败了黄巾,但其好友鲍信亦在此战中牺牲。目下,青州黄巾退了回去,兖州也得到了暂时的安定,曹操等人于是上表天子,希望自为兖州牧。当然,因为曹操以前毕竟曾依靠过袁绍,且名义上仍是袁绍的部下,于是,这件事情他还得上书让袁绍知道,希望得到他的默认。

    而这两条消息送到袁绍案前时,袁绍尚在渤海,与公孙瓒仍是做着不死不休的较量。可恨,这公孙瓒自界桥一战败后倒是有点吃一堑长一智的意思了,也越发的难以对付了。且因为渤海距离公孙瓒大本营幽州过近,不管是粮草的运输还是地势的便利上,都要较袁绍为佳,而袁绍要想一举歼灭公孙瓒却是有点难了。

    袁绍在渤海战场上没有占到便宜,且在这时又先后收到了这两条消息,如何不恼人?想来他这个当老大的一事无成,偏偏两个做小弟的都有了一些成就,在袁绍看来实在是没有天理,太过跌面子了,心里也隐隐的生着暗气。这不,明里让幕僚们商量着如何奖赏曹操与陈诺二人,暗地里却是时不时的找来逢纪等心腹,向他们询问意见。

    这个意见,当然也不是什么好意见,大概他的心腹逢纪不用听,光从袁绍的颜色上也能判断得出。看来,袁绍是不爽了。

    袁绍不爽,陈诺与曹操大概也要遭殃了!

    那逢纪听袁绍询问意见,沉默了片时,方才说道:“先说说曹操吧,他虽然表面上是征询了袁公你的意思求袁公让他权领兖州牧,可那也只不过是表面文章。想来他要是真正的将袁公你放在眼里,就不是今日这个先斩后奏的局面了。所以袁公你此时虽然是十二分的不爽,想要不同意,只怕也未必有效……”

    袁绍一拍帅案,脸上一横:“你是说曹操。他的翅膀长硬了,我袁某人动不了他了?”

    逢纪摇着头,笑道:“当然不是这个意思。想来袁公你此时完全可以丢下公孙瓒不管,然后转移兵锋直接调头去对付曹操。想那曹操刚刚与青州黄巾一战,虽然收拢了些人马,但本身实力已然折损,定然也抵挡不了袁公你的兵马。可袁公想过没有,就算袁公你惩戒了曹操,将曹操扫除出了兖州之地,那么届时从青州那边涌来的黄巾又将如何对付?这且不说,而更要命的是,冀州此时并不稳定,他公孙瓒虽然暂时龟缩在渤海一线,可他会甘愿在此时蛰伏不出,等袁公你收拾完了曹操再与你一战么,只怕不会吧?”

    “……”

    袁绍虽然咽不下这口气,但也并非是脑子发热得不知轻重的人,他听逢纪这么一说,也不由倒吸了一口气,仔细琢磨了起来。而逢纪,则为他分析:“我相信,在河北之地未能平定,公孙瓒尚未剪灭之前,袁公你最需要的是帮手。而有了这个帮手,就可以帮助袁公你稳定兖州局面,吸引青州方面的黄巾,这样于袁公你来说是最过有利。而若是背后都得不到稳定,又怎能戡平河北之乱,一统四州呢?袁公,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望望袁公你能明白这点!”

    “别说了!我知道了。”

    袁绍一击帅案,敲定道:“向曹孟德回话,就说本将军同意他权摄兖州牧。”

    “善!”

    逢纪一点头,又即说道:“至于洛阳陈诺方面……说实在的,他能以三千兵马转战宛洛之地,不但立于不败,且利用偃师战场,将西凉张济、郭汜、李傕等都吸引了过去,以一战定之,灭其数万人马,诚乃大将之才也。想来,这宛洛之地乃紧邻西凉腹心,若能利用陈诺所得之地与豫州刺史周昂所部连为一体,威慑关中,则事无不可成也,对于将军你来说是有莫大的益处……”

    逢纪话还没有说完,便见袁绍脸一沉,吞声说道:“是啊,陈诺以区区三千人马就灭了他西凉贼寇数万之众,诚可喜也!”

    他说出这句话时哪里有半点‘喜’色,心里早是窝了一把火。想来当初他陈诺自请镇守宛洛,却是是得到了他的同意,只前提是他并不希望陈诺能在宛洛之地闹腾出什么来。可,现在不一样了,他陈诺不但闹腾了,且还闹腾得这么厉害,实在是出乎袁绍所预料了。以他的秉性,对于这样的能人,焉能放心?难道要让他培养出第二个曹操出来,好让他今后头疼?

    “咳……咳……”

    看袁绍此时的脸色,他逢纪焉能不明白袁绍话里的忌惮之意。他眼睛一转,也即顺着袁绍的意思,话锋一转,说道:“当然,这陈诺虽然是大将之才,在此一战中也颇立了些功劳,是不能不赏的。要说来,便是让陈诺镇守宛洛也无妨,只那宛洛经过数战大多地方都成了荒芜之地,就算是守下去也没有什么意思,倒不如……不如及时将他召回来……”

    袁绍眼前一亮,笑问:“哦,原来元图你也是这个意思?”

    逢纪一点头,可随即说道:“只是,只是陈诺刚刚去宛洛不久,且还立了大功,此时突然召他回来只怕不妥,难免引起他人非议。”

    袁绍听他一说也只能是点头:“看来,现下要召回陈诺,只怕不易。这其间,尚缺了一个契机。”

    是啊,一个契机,只要这个契机充分,不怕外人说道。

    逢纪沉下身来,脸上一僵,脑袋电转着:“契机,到底什么契机呢?”

    也就在这时,那帐外有袁谭求见。听到袁谭,袁绍眼睛亮了,逢纪眼睛亮了,契机来了!

第九八章:两将会师() 
“将军!”

    向西而去的道路上,有支孤零零的人马,为首将军不是别人,正是偃师一战大败而去的张绣。他,以及他身后将士不过十数人,皆都是衣衫褴褛,且一个个饿得面黄肌瘦,走上一段路都要急喘几口粗气,说起来哪里像是什么正规人马。且,这支队伍里仅有的一匹‘将军马’,也在两天前宰杀吃了,所以他们的将军张绣也只能是跟他们一样,脚踏实地的一步步朝着西面走去。

    一路走来,脚都起泡,流血,化脓,受尽了百般苦楚。这且不算,关键是就连吃食也都是有一顿没一顿的,完全顾不上肚子。这样一路,饥饿、疲乏不停的折磨着人,有吃不消的,半途而废。如今日之张绣,空着肚子走了大半天,加上空气燥热,头额上已是密布着汗珠,腿上打着摆着,身子已是虚弱至极了。他走着走着,脑子里想着些事,不想脚下轻浮,差点就要一头栽下去。那旁边士卒机灵,赶紧是伸手扶住了张绣,将张绣搀扶到道旁暂且歇息。

    “将军!”

    张绣被他们扶坐在大石上,好不容易晕眩之感过去了,方才缓缓睁开眼来,轻吐一口气。当他看到周围那一双双关切的眼睛,他是内心一热,摇头道:“本……本将军没事!”

    “那……将军,我们这么个走法,真的能……能走回西凉去么?”

    走回西凉,正是张绣所部人马与张绣之间的‘君子约定’。而张绣,也正是凭借着这个‘约定’,才能成功‘骗取’这些士卒与他一路同来。

    偃师一战败后,张绣叔父张济被杀,爱将胡车儿失去踪迹,而他,在这之后想要逃往陈留收拢兵马与陈诺再战。然而,天不假其便,过伊水时先是遭遇了豫州刺史周昂部的截击,后又遭遇陈诺所部追杀。他,再次惨败,几乎为乱军所杀。而这之后,他张绣侥幸躲入附近山中,一面召集了一些残兵败卒,一面劝说他们跟着他再战。

    只不过,这些人都打怕了,不敢再与陈诺战斗了。而张绣那时,他是不管如何劝说他们,他们就是不肯附和。到了最后,甚至迫使张绣用刀架在他们脖子上,逼着他们跟他冲出去杀敌,而应者也只是寥寥无几。反而,因为他急于报仇却忽视了士卒的情感,整日动不动喊打喊杀,以至闹到最后士卒半夜反去一半。而他,若不是在此事之后及时补救,只怕也活不到今天。

    想当晚反出一半后,另一半留下来,因为惶遽关东兵马追杀,又去家良久,不免思念家乡,乃联合起来向张绣请命要张绣带他们回西凉,否则也要反将出去。而张绣,身当此境,他也是无可奈何,只能是退而求其次,点头同意。

    当然,他这个‘同意’也并没有这么简单,却是心怀鬼胎,并非是真心。

    他当时也心知,要是强命这些人留下来与他携手作战,只怕是不可能了。而他,为叔父张济报仇的念头仍是不死,要是这么散伙回西凉了实在心有不甘。也就在这时,他突然想起了屯兵陕县的牛辅。对于牛辅其人他虽然不熟悉,但对于其营内的一位姓贾名诩的先生还算是有数面之缘。在此之前,他就曾随同叔父张济见过贾诩先生几次面,其人跟他叔父张济也很是说得来。这且不说,关键是贾诩其人素有机谋,牛辅也很对他委以心腹之任,若能通过贾诩牵,然后求牛辅出兵对付陈诺也不是不可能。

    向西凉是西,向陕县也是西,同是向西,便是答应他们又有何妨?于是,他干脆的同意了他们的请求,答应带他们回西凉。当然,他从此西去,虽然同样是向西,目标却与所部人马大相径庭,未免有点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意思了。也就是这个计谋,张绣一路将他们骗得团团转,而他们却不自知。

    想来,这一路艰险无比,若非是这些人渴望回到西凉,从而对他不离不弃,只怕他也很难走到这一步。而他的这一步,是在葬送了数十将士的性命上换来的,以至有了今日这个局面。

    这个局面,自然是他想看到的。陕县,已经不远了!

    张绣,他望着陕县的方向,终于是心里发出会心的一笑。

    “将军?”

    将士们突然看到张绣小人得志的表情,皆都是不明所以了。他们问了两句,而他们的将军始终不答,这是什么意思?而张绣,在他们唤第三声将军的时候,方才是一摆手,笑道:“不能回西凉,我们可以回陕,陕不也很好么?那里也有我们的西凉人马。”

    看到张绣得意的笑,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