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争霸三国 >

第324部分

争霸三国-第324部分

小说: 争霸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将皆是一点头。

    这时,侯成惊咦一声,指着远处一人,与吕布说道:“温侯,你快看那人……”不但是吕布,就连其他将士,皆到将眼睛别过过去。远处,有一将带着两三个士兵,正向一处帐篷走去。吕布看到,心中一动,这人的身影……他看向侯成,侯成一咬牙,说道:“温侯,那人不是徐荣么?”便是旁人还没有猜出的,此时也是一口咬定:“不错!温侯,那是徐荣!”

    部将郝萌皱眉道:“徐荣在陕县西凉人马大乱之时,便失去了踪迹,传言道他已经死在了乱军之中。如何,如何他如今会在陈将军帐下?这……难道是我等看错了吗?”想到徐荣乃董贼旧党,虽然已经得到朝廷的赦免,然他所附之董卓毕竟是杀害袁绍叔父袁隗的凶手,袁绍对这些人当是切齿之恨,陈诺不可能不知道,而陈诺将之收入帐下……这,这问题大了呀。

    各人心中在这一刻如明灯似的,立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便是吕布,他此时眼睛一转,摸了摸怀里的书信,又看了一眼远处的徐荣,一个点子冒了出来:“以前虽然也听说了袁绍与陈诺不和的事实,可毕竟耳听为虚,又在此事上不能不依赖于他,这才迫不得已有求于他。可如今看来,他陈诺胆敢收留董贼余孽,足见袁绍与他早已离心,看来陈诺这封书信也未必能打动袁绍。若是袁绍不能接纳,我也只好另谋出路了。而这条出路,当非‘徐荣’莫属!”

    想到在陈诺书信不管用的情况下,若将徐荣在陈诺帐下的秘密告诉了袁绍,袁绍必当感念于他,也必能将他收容。吕布仔细想来,便道此是双保之计,实乃大妙,不觉傲然而笑。这时,他眼睛扫向远去的徐荣,听到徐荣进帐时那一刻亲卫对他的称呼,便是眉头不觉一皱。

    “尔等……可听清楚了刚才那些人对此人的称呼?”

    “是……他们好像称他是,是陈……陈将军!”

    听到部下也这么说,吕布眉头一皱是,说道:“莫非……是我等眼花了?”此事实在不好说,毕竟,在陈诺帐下诸将铠甲都是统一的,看到的背影除了高矮胖瘦,大致也是一样,轻易无法辨别。更何况,他们看到的也只是背影,且还离了些距离,刚才若不是那些将士称呼那人时声音高亢,只怕他们也未必听得清楚。诸将此时也是不敢肯定的摇了摇头:“怕是……怕是我等眼花了吧?想来陈然之他就算再胆大,也断然不敢留董卓余孽在帐……”

    听部下们如此坚定的一说,吕布倒是颇觉失望:“罢了!且不去理会此事,尔等随本侯速速赶往渤海去见袁本初!”

    诸将也只好将此事抛诸于脑后,拱手道:“愿随温侯同往!”

    早在吕布辗转到齐国来找陈诺时,其实此间的消息也已经报到了袁绍的耳朵里。

    “竟有此事?”袁绍听说,脸色顿时黑了下来,看了逢纪一眼。

    逢纪一捋须,一点头。

    袁绍眼睛一转,鼻子一哼,哼然道:“吕布小儿,前时投我弟袁术那厮,他没得到我弟接纳,这才想到要来投靠本将军,是其可恶之一也;如今既折道而来,不直接来找本将军,却绕道先去了陈然之那里,他这是要干什么?难道以为本将军会因为他在陈然之手上求得只言片语,本将军便要接纳于他?是其可恶二也;三者,此獠虽然诛杀董贼,然其昔日助纣为虐,朝廷可饶,本将军不可恕也!吾必不纳于他他白白奔波一场,好叫他知道本将军绝不是善予之辈!”

    逢纪听来,只是默然的点着头:“袁公所言极是。然则,吕奉先其人虽则可恶,可也不是一无是处。记得当初在虎牢关之下,吕奉先一人足可抵百人千人,其之勇猛袁公当不会不知。眼下袁公与公孙瓒僵持于渤海半年之久,双方互有胜负,一时谁也压制不倒对方,也正是急需借用外力之助时。袁公既然不放心陈然之,不愿意将他调回渤海,何不借用吕奉先之力,与贼人一战呢?”

    袁绍听来,眼睛一亮。然而,思之再三,他一摇头,说道:“吕布其人反复无常,已是我之所忌,若他一人来,我可能还要思谋一番,最终或许是准其加入。然而,我若一想起此子是陈然之所荐,我便是浑身不舒服。哼,吕布不为我纳,怪也只能怪他聪明反被聪明误,谁叫他要转道找什么陈然之!”

    “……”

    逢纪默然的看了袁绍一眼,心里道:“陈然之自淳于仲简被杀之后,便是一路风生水起,不月余功夫就将青州扫荡一空,眼下陶恭祖与刘玄德回了徐州,而偌大的青州,除了孔北海之外,就只剩了田楷据守昌国。其之势,有如疾风扫落叶,迅猛无匹。而相对于眼下渤海僵持的局势,已是不可同日而语,也难怪袁公愈发的忌惮起陈然之来。想来陈然之举荐来的人,他焉能不忌?罢了,事已至此,多说无益。”

    逢纪这么一想,立即顺着袁绍的心思,随便说了两句,无非是大拍袁绍马屁,说得袁绍本来尚有点不安的心,渐渐安稳了下来。然而,也就在这时,帐外一士兵进帐,向袁绍拱手说道:“袁将军,帐外有吕布吕温侯领着一路人马求见,不知将军见与不见,作何安排?”

    “吕布?”

    袁绍与逢纪对了一眼,随即一声轻笑:“说吕布,吕布到。哼,怎么安排?先给我晾他两天,再做处理。”逢纪听他一说,说道:“不可!若袁公不想用他,可直接打发他走,免得无故树一大敌;若欲用他安排帐下一见。”袁绍捋须,点头:“元图所言在理,可着吕布来见!”

第二八章:袁绍读函() 
袁绍将眼看向帐下吕布,鼻子一哼,缓缓说道:“听说吕温侯自诛杀了董贼之后,在京师之内,除了一个王司徒,不曾将人放在眼里。怎么,京师不是很好么,如何今日会跑到本将军这僻野之地来了?”

    吕布见袁绍神色之中分明有鄙视之意,且还将往日旧日故意重提,心里老大不爽。

    但如今……如今有求于人家,总不能张嘴就跟人家顶上。

    吕布忍着气,吞声说道:“让袁公你见笑了!袁公虽在渤海之地,但消息想必也断然不会如此闭塞,亦当听说了昔日京师之变故。说到此事,某是十分惭愧,在叛军攻城之时,某未能抵挡住贼人兵锋,这才不得已被迫从京师撤出来。某出京师之后,便思谋着这天下之大,诸侯之多,能如袁公之英雄者少之又少,更何况,以袁公你四世三公的身份,天下几人能比?再者,素闻袁公你常能折节下士,虚心接纳英雄,我吕布正是急需明公之时,故不揣冒昧,欲投效袁公帐下,还望袁公能够接纳!”

    吕布这一席话可是一路思谋的,此时拿出来,在袁绍马屁上一顿猛拍,也的确起到了一些效果。

    袁绍听来,大觉畅怀,眉头一挑,看向逢纪。逢纪对着袁绍一点头,表示吕布马屁拍得实在有理,袁公当得此虚荣。袁绍心下大喜,对吕布的态度稍稍和缓了些。但并非因为吕布的一席话就能对其改观,他一想到他先去投的他那不争气的弟弟袁术,因为他不纳才来投效他的,他脸上立即一僵:“慢来!吕温侯你话虽然说得不错,若是往日,我也就纳你便是了。然则,然则吕温侯在投我之前,眼里未必只有本将军一人吧?我可是听说,温侯你先去的武关,欲投袁公路。他不纳你,你方才想到了本将军来,是也不是?哼,袁公路既然将你拒之于门外,何以温侯便见得我会收留于你?”

    对于这个问题,吕布其实也已经想到了应对之策,此时袁绍的话虽然说得刺耳,他也强忍着没有发作。听袁绍说完,吕布方才淡淡一笑,说道:“袁公路是袁公路,袁公是袁公,何以混为一谈?他不肯接纳,何以袁公你也不肯接纳?再者,某常闻,袁家二位兄弟,兄乃当世英雄,弟不过冢中枯骨,如英雄才能所见略同,何以英雄与狗熊见识也一般耶?”

    “放肆!”

    袁绍拍案而起,说道:“你给我闭嘴!袁公路怎么说也是某家弟弟,乃同父异母所生,你骂他狗熊,岂不是连带骂了某之生父?哼!某这次放过你,下次休要再言!”看到袁绍拍案而起,不说是逢纪,就连吕布也是不解,脸上一黑。

    吕布心里咯噔一跳,暗道:“听外人说,自诸侯伐董之后,袁绍占据河北,表部将周昂为豫州刺史,使其占领阳城。而阳城乃颍川之地,离南阳极近,袁术占据南阳日久,自不肯让袁绍插足颍川之时,也表了一个豫州刺史,并让孙坚统兵讨伐,这才有了阳城一战。经此一战,他两人也就算是彻底闹翻了了。而袁术北连公孙瓒,袁绍则南连刘表,两家交恶之极,我还想着褒袁绍而贬袁术,袁绍必然高兴,然则此时袁绍何故维护袁术于此?难道是我说得太过了?”

    吕布的确是说过了点,想来他若是没有将袁术骂做狗熊,引起他的忌惮,也断然不会让袁绍勃然而怒的。当然,虽然只是个比喻,在袁绍看来,袁术这个‘狗熊’小弟,的确非是自己这个‘英雄’的兄长可比,心里隐隐然又有了一丝高兴。如此一来,就算是吕布马屁没有拍对,但终不至于让袁绍迁怒到他。

    下首的逢纪,在看到袁绍坐下去,神情坦然的那一刻,其实也一下子恍然明白了过来,心里轻轻松了一口气:“若袁本初因此事杀了吕布,或者立马将他逐走,那我这次可真是看走眼了。还好,还好……袁本初的心思一切尽在某的掌控之中,尚没有脱线。”

    吕布一愣之后,方才识趣的向袁绍告罪:“这个……袁公请恕罪,都怪某失察,一时勿言。本来,我听外人说,这袁公路因觊觎颍川之地,发兵攻打阳城周昂一部,袁公与他也必闹僵,是深恨于他,某便顺口替袁公你口诛他两句。不过,某万万没有想到,原来袁公你却是如此大度之人,对于袁公路此举居然能够容忍于他,仍是顾念兄弟之情。想来,袁公此举,比起那袁公路小家气不知要高出多少倍,足见外间传袁公不容于袁公路,纯属于谣言,反之才是。”

    这句话不但说了袁术的不是,表面了吕布的立场,且顺带又拍了袁绍一记马屁,袁绍的余火全都消了。不过,想要他就此甘愿接纳吕布,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他一笑后,点了点头:“不提我那不争气的弟弟了,提起来就烦人。”顿了顿,又道,“然则,我听说温侯自被我那弟弟拒之于武关之外后,温侯便从关中出来,直奔青州去了,不知何故?莫非是温侯以为,陈然之更值得温侯效命?”

    吕布听来,连忙说道:“袁公此话差矣!幸好此间也没有外人,否则为外人听去,当笑袁公。袁公,这天下人都知道,陈然之乃袁公麾下之将,听命于河北,我如何投他?我若投他,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他陈然之不过一个小小督军罢了,职我之上,爵亦低于我,我去投他,前途何在?岂不是自绝之举?”

    袁绍一笑:“哦,不是投他?那温侯何以绕道先去他那里,莫非你二人昔日有旧不成?”吕布抬头看袁绍,也听出此话的分量了。想来,袁绍对陈诺深怀忌惮之心,若是推举一个旧人在他麾下为将,只怕他不喜。吕布想到这里,立即否认,说道:“这倒是没有,只是某途径关中时,有部下恰在半路之上拾得两方印信。一方为陈国亭候印,一方为河南尹之印,某拿在手里,自觉分量沉重,不敢轻易丢弃。后来听说就在此前时,天子表陈然之为河南尹,爵陈国亭候,某联想到手中这两方印绶,便想着莫非这两方印绶难道是陈然之他遗漏在途中的?某恰好来冀州,便顺道将此两方印绶带了过去……”

    陈诺得天子封,这件事情袁绍早前也是知道的,只是听说陈诺虽然受了封,手上并无印信,便道是有名无实,也就没有放在心上。然而,此时听说他带着两方印信去了青州,便是心里一紧,连忙问道:“温侯你将两方印绶交于他,他收了?”

    吕布恍然看到袁绍毒辣的眼神,分明有不喜之意,但他可不管,连忙点头道:“如何不收?陈然之当时见我拿出此印,当即大喜,说是感激某,立即作书一封于某,说是我此来冀州不易,若我冒昧去投袁公,袁公未必肯接纳,故而让我手持此书来见袁公。说道,只要将此书交给了袁公,袁公当看在他的薄面之上,怎么说也得卖他这个面子,必然收留某在帐下。”

    吕布说此话其实也是临时起意,他既然在先前一刻察觉到袁绍对陈诺隐隐有忌惮之意,故而改变策略,将自己跟陈诺及早的撇清关系。袁绍没有看出来,其实旁边逢纪早已经看在了眼里。他两眼一眯,恶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