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争霸三国 >

第54部分

争霸三国-第54部分

小说: 争霸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变应万变,才是取胜之道。

    果然,郭图话一出口,席上麹义就不答应了。

    麹义立即跳了起来,指着郭图大骂道:“放屁!陈将军斩杀公孙越是不假,可公孙越是敌,陈将军斩杀他乃是为解阳城之围,应该记大功一件!如果斩杀敌人也有错的话,那么今后谁他妈还肯轻易冲锋陷阵,难道就凭你们这些笔杆子吵吵嚷嚷就能将敌人说退了不成?”

    麹义的话简洁直白,但也不无道理,引得那些带兵将军的一片赞同。而某些文官听了麹义后面的一句,脸色极是难看,不帮也帮郭图说话了。

    麹义倒是不管其他,跳将出来,向袁绍请命:“末将认为在此事上,陈将军不但没有责任,而且理应适当奖赏,以慰劳众将军杀敌之功!”

    袁绍坐在主将席上,既没有表态赞同也没有表示反对,转脸去问谋士审配。

    审配家乃是冀州第一豪强,坐拥千倾,袁绍初得冀州,拉拢这样的豪族,自然礼聘这些人幕府。

    那审配有袁绍给他面子,说话也很是硬气。听袁绍问询,他也就将身立起,侃侃说道:“战场之上刀剑无眼,公孙越死于陈将军之手,合他技不如人,命该如此,又有什么好说的!公孙越之死死不足惜,我等何必为这等人辩驳。”

    “非也!”

    郭图立即站了起来,反驳他:“话虽这么说,可怪只能怪他所杀非人。如果是别人还好说,可他杀的是公孙瓒胞弟公孙越!如此一来,焉能不惹怒他?

    再者,我冀州刚刚立足,正是需要时间稳定,此事处理不当只怕有倾州之险!依某愚见,如能将元凶陈诺捆缚送还公孙瓒处理,或许可熄公孙瓒怒火,也必能为我冀州赢得难得的发展之机……”

    “不可!”

    他话还没有说完,不但麹义等将怒目而视,也惹出了另外一个刚直之人。

    只见那人断喝一声,声压下了郭图话后,立即站了起来:“如果按照公则所说的那么做,无异于饮鸩止渴!此例一开,以后谁还敢为将军卖命?就算将陈将军送出去解了一时之急,也必引来无穷后患。

    更何况公孙瓒早有觊觎冀州之心,他此次挥军南下,不过是以胞弟之死为借口罢了。他既然决意来夺此州,岂会因为一个陈诺而就此罢兵?!”

    陈诺没想到替他解围的居然是田丰。

    田丰一句后,也不理陈诺投来的感激目光,兀自坐了下去。看他泰然自若,好像跟他先前所说的没有什么关系,不过是在理言理罢了。陈诺看了后,心里也是由衷佩服田丰的气度。

    想他在韩馥手上时,还因为公孙瓒一事两人闹了意见,没想到此刻他会为他开口,也是难得。

    那田丰抛出了这句,虽然一时压过了郭图等人的声音,但仍是有以将陈诺送出去以换取冀州暂时太平的意见。麹义等将极力维护陈诺,就连颜良、高览等将也是帮了陈诺说话。倒是张郃一直不动声色,虽不言,陈诺也知道他是挺自己的。

    两边这么一吵闹,七嘴八舌,也是没完没了。奈何坐在主将席上的袁绍也是没了主见,一时拿不定主意,也就任由着这帮人吵。

    突然哐啷一声,分明是有人将佩剑掉落在了地上,砸出的声响。

    这声下去,众人也是无心再吵,纷纷去找肇事者。

    陈诺差点乐了,原来是郭嘉。

    郭嘉眼看众人都注意着他,他连忙低下身去,将剑捡起,一时握在了手里。他扫视了众人一眼,见众人仍是看着他,他也就不好意思的嘿然一笑:“没事没事,你们!”

    郭嘉在袁绍手上谋的是份闲职,平时也没有几个人注意他。就是刚才的议事,袁绍几乎把谋士都问遍了,独独将他遗漏了。

    认识郭嘉的人都知道他随时佩戴的那把剑喜欢挂在背上,如今突然从背上掉落下来,只怕也是故意为之,是要引得他人的注意。果然,袁绍瞥了他一眼,突然想到自己是不是疏漏了此人?只怕因此会让他人嘲笑,也就故作谦虚之态,向郭嘉相询了处理陈诺的意见。

    郭嘉听后,故意做出一副受宠若惊之态,连连说了袁绍几句好话,把袁绍夸得云里雾里,一扫刚才一脸的阴霾。

    郭嘉见袁绍眉头舒展开了,方才跟他说道:“如果是袁将军问嘉,那嘉也说两句吧。嘉的意思其实和郭大人的一样,如其得罪公孙瓒,不如就将陈将军送出去,这样好歹能够缓缓公孙瓒的兵锋,也能为我冀州争取一些喘息之机。”

    旁边郭图一听,满意的向郭嘉点了点头,表示郭嘉的话很合他的心意。

    麹义等以为郭嘉这么一说,陈诺会很生气。可陈诺非但没有,反而极是平静的坐着没动。

    陈诺虽然稍稍郑愕,但他也不至于怀疑郭嘉会害他,所以转而自若,看郭嘉要卖什么关子。

    果然,袁绍一听后,眉头反是一皱。

    他这人好话想听,但太过顺耳的话他又觉得不自在,怕别人是在坑他,所以转而把田丰的话抛出来,来反驳他。

    郭嘉一听,也没有反对,点头道:“将军说得对,田大人的话其实也不无道理。”

    袁绍一听,有点不快了。好啊,你这是两边都,最后还是将皮球踢给了我。袁绍嘴上不说,心里已经窝了火了:“这都是他们说的,本将军要听听你的意见。”

    面对袁绍凌厉的气势,其他人都是噤若寒蝉,唯有郭嘉仍是不徐不疾的说道:“将军,我的意见其实已经说了啊,刚才将军不是已经替我反驳过了吗?

    再说,其实刚才大家都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只是欠缺一个最终方案罢了。而这个最终拿主意的人只能是将军你一人而已,我们说得再多,也不如将军你一句话不是?”

    袁绍脸色缓了缓,这句话他还是爱听。不错,主意可以由下面提,但最终拿主意的只有他一人。他将身子正了正,轻轻点了点头,伸手捋着胡须,自我感觉良好。

    “不过。”

    郭嘉突然说了句貌似跟这件事情无关的话:“我听说当初陈将军说动冀州,的确是遇到了不少麻烦,听说韩使君部下赵浮赵将军等当时拒不归降,还胆敢以兵相抗,最后还是陈将军借了黑山军之力将其等震慑住的,这件事情想必是有的吧?”

    郭嘉这句自问自答的话,虽然听来跟现在他们要议论的事情无关,但袁绍毕竟脑袋不笨,也立即从这话里听出了一些端倪来。

    他看了陈诺一眼,语气稍稍和缓了些,开口言道:“陈将军,我见你自始至终都不为所动,难道我们所议之事非关与你?你何要跟没人事儿一般一直都不言语?”

    陈诺听袁绍这么一问,也即站了起来,拱手答道:“因为我知道袁公你自有明断,何须我多言?更何况,末将自始至终觉得这件事情根本就不是事情,所以大家所讨论的不应该是我,而是把问题放在如何化解公孙瓒危机事上,对于我这个罪人徒劳口舌之争又有何益?”

    袁绍微微一笑:“这么说来你是有退敌的把握了?刚才郭先生的一句话倒是提醒了我,听说你跟黑山张燕他们还是有些交情的,如果在这事上让将军你亲自出马,去请他们从中帮忙的话,这场危机是否能够化解?”

    陈诺摇了摇头:“这件事情还不劳黑山出手,其实能帮将军化解这场危机的,不是别人,此人就在将军帐下,何要他求?”

    不但是袁绍吃惊,就连堂上众文武都是面面相觑。

    袁绍最烦别人跟他卖关子,立即动问:“哦?此是何人?如何有这个魄力,快快道出此人!”

第四九章:送出渤海印绶() 
逢纪府上。

    “白天之事,还得多谢逢大人你多多。”

    陈诺说着,被逢纪一面请到了堂上席前坐下。

    那逢纪嘿然一笑,捋着胡须,一时也不说什么。他似乎知道陈诺要来似的,所以不用门人通传,就将陈诺径直带了进来。

    陈诺喝了一口茶,方才看着逢纪,缓缓说道:“公孙瓒南来,驻军渤海郡南端的磐河,有意要与我冀州为敌。将军问我退敌之策,我劝将军将手中渤海太守大印让出来,给公孙瓒堂弟公孙范,这样或许能够平息公孙瓒之怒气,缓解我冀州之压力。

    可是堂上诸人皆是不能明白我的良苦用心,反是一片反对之声。就连田丰田大人、沮授沮大人他们都是不赞同。想我当时陷入孤立无援之境地,可谓尴尬至极,就连袁将军都是沉默不语。若不是逢大人你及时站出来,表示对我意见的一力,不然焉能轻易说动袁将军?使得他下定了决心,决意将渤海印绶让给公孙范,以此换取冀州之安定。

    也正是逢大人你的深谋远虑,成全好事,这才将我与公孙瓒一事暂时撇清了关系,免受了牵连。想逢大人对我的厚恩,当真是无以言表,也只能连夜亲自登门拜谢。至于造次鲁莽之处,还望逢大人你见谅!”

    逢纪听陈诺一长篇说完,一掀胡须,禁不住哈哈一笑,摇头道:“陈小将军,你以为这件事情当真如表面看起来那样的简单吗?”

    看着逢纪高深莫测的一笑,知道他是话里有话。

    陈诺微微一愣,恭敬的问道:“逢大人的意思是……”

    逢纪站起来,哈哈一笑:“其实,这也是袁公他自己的想法!”

    “哦?”

    陈诺也有些吃惊,立即问道:“原来是这样,还请逢大人言明。”

    逢纪摇头道:“其实就在公孙瓒派人送来讨伐檄文之时,袁公就已经开始有这些思谋了。他那晚还特意将我召到他的府上,跟我密谈此事。

    记得他当时跟我突然说道,‘吾虽身兼这渤海太守一职,奈何如今渤海之地一半为公孙瓒所侵占,虽有名而无实。如其徒当着虚名而处实祸,何不度贤让能,将这渤海一地让给有贤之人呢?’

    袁公跟我这么一说,我那时就有点儿懵了。我还一时不明白他为什么突然说出这些话来,只道是一时说说罢了,谁知……”

    陈诺一听,差点笑了出来。

    袁绍这话也说得太假了吧?不说袁绍,只要是利禄中人,谁会嫌弃自己家产多呢?更何况,以袁绍的个性,说出‘度贤让能’这样的话来,不但恶心,也当真是无耻。

    想他夺了冀州后,不但领了冀州牧,封邟乡侯,身兼司隶校尉,并且担着车骑将军,渤海太守之衔,可谓职位之多一时无两。想他一身身兼数职,何曾放过一个?他此时突然说出那样的话来,不是恶心人又是什么?

    再说,他当初起兵靠的就是渤海一郡,这渤海郡土地沃实,兵源粮草充足,他一直紧紧攥在自己手中,如何会轻易放手?当然,他的话虽然是说得虚假了一些,但若非有非常之谋,如何轻易说出这样的话来?果不其然,接下来逢纪的话就已经证实了。

    只见那逢纪顿了顿,扯了扯嗓门,说道:“……谁知后来,我又听说了一些事情,这才知道袁公的真实想法了。就在召见我之后不久,听外间传闻,袁公又特意召见了公孙范数次,而且公孙范每次从袁公那里回来后都能得到特殊赏赐。

    想那公孙范虽然是客将,但袁公何曾如此待见于他?我当时还有点想不通,不过一旦想到公孙瓒一事,也就不难明白其中道理了。

    所以白天时,听陈小将军你偶一提起,当时虽然几乎是一片反对之声,但我观袁公支支吾吾也不说话,突然想到前些天的事情,也就了解啦。

    他是有意同意,却又不好自己表态,更不能由他亲自出口。他之所以隐忍不言,也是知道这件事情牵扯到冀州整体利益,必然遭到田丰、沮授和各位大人他们的反对。

    而由你提出来,意义自然也就不一样了,也正合了他的心意。我既然猜测到此,也就顺了袁公的意思,替他将他要说的说出来,他也正好借此拍板同意。所以这件事情说起来,你也没什么好谢我的,一切不过是顺从袁公的本意罢了。”

    陈诺一下子明白了,不由嘿然失笑。由他提出来当然不一样,以后出了事情袁绍可完全置之度外,由他来一力承当。

    不过话说回来,前后观逢纪为人处世,怪不得他能够混到现在仍是风生水起,那可当真有他的一套。

    要知道,袁绍初得冀州,急需冀州方面士林的,所以必须尽力安排冀州人才到他身边。而他入主冀州前又带来了许多旧日追随的老部下,他们把持了许多的官职,这样也就阻碍了后进之人。

    既然僧多粥少,加上袁绍又不想那些旧日的部下逐渐座大。袁绍在接手冀州后,立即展开了一**清洗,故意找茬屠杀了许多那些功劳过大的老人们,好腾出位置给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