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争霸三国 >

第63部分

争霸三国-第63部分

小说: 争霸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了。

    等到董卓进京,祸乱天下,‘陈诺’这个义子彻底对董卓表示了绝望,要求跟董卓彻底划清界限,说要带着父母回归老家武威。

    董卓这人本来是个软硬不吃的家伙,‘陈诺’越是这样,董卓越是不放他走。正好此时袁绍事发,他于是将‘陈诺’设法遣送到袁绍身边,并将他父母扣留在京,想要利用‘陈诺’来对付袁绍。

    ‘陈诺’父母在董卓手上,而他又是个十分孝顺的孩子,如今董卓以他父母来相要挟,他也只好听从了董卓的安排,一路来到了袁绍身边。

    当时袁绍从京师逃出,董卓本想对袁绍赶尽杀绝的,但惧于袁家的声望,被旁人提醒,也就给了袁绍一个渤海太守的官职。而那袁绍一旦到渤海就任,也立即以渤海为根据,在渤海招兵买马,‘陈诺’本想趁机混入袁绍军中,但想若以小吏身份出现,只怕老死也未必能接近袁绍。

    于是,‘陈诺’故伎重演,找准了机会,在袁绍败军之际,驱马以救袁绍,从此也就得到了袁绍的另眼相待,将他留在了他的身边。

    而袁绍当时眼看董卓不可除,于是将贼心瞄上了韩馥的冀州。在权衡了利弊之后,决定以河阳的赵浮为突破口,将‘陈诺’派了出去,潜伏在了赵浮身边。

    他之所以选择赵浮,一来因为赵浮的大本营河阳距离他的人马极近,便于控制;二来,他很清楚,这韩馥无能,将来左右冀州最大的势力就是赵浮这支人马。

    当然,在冀州前后事上,袁绍也的确得了‘陈诺’的帮忙,从他那里得到了许多有用的情报。只是,不论是董卓还是袁绍,他们都不会想到,他们的棋子陈诺,如今已非彼‘陈诺’了。

    幸运的是,陈诺从董卓的一封帛书里,终于了解到了原身体主人的真实身份,但不幸的也在这里。他虽然不是彼‘陈诺’,但彼‘陈诺’的某些记忆一旦被唤醒,也在不知不觉间强烈影响到了他的判断,甚至他的感情。

    他甚至在董卓严厉的措辞里,居然会为彼‘陈诺’的父母之安危感到揪心!

    上次轘辕关时,正是袁绍得了冀州后不久,董卓曾派出李肃为使,以口头的方式提醒他他该有所行动了。当时他还不介意,但这次,看到满纸董卓让他趁机诛杀袁绍,并暗示他,如果再有延缓将要对其父母不利的威胁时,陈诺已经不得不为之动容了。

    且不管这个‘父母’到底跟他有没有关系,但就自身的感情来说,他也不希望因为此事让某些人无辜遭殃。更何况,他此时的情感已经完全趋向于‘陈诺’,甚至在梦中都为‘陈诺’之生身父母之安危感到强烈的揪心之痛。

    看来,这件事情不是他想置之不理就置之不理的,也许只有将这些事情都处理妥当了,他的心才能得以稳当,才能让原来身体主人‘陈诺’为之心安。

    只是,如果让他助纣为虐去刺杀袁绍,且不说事情的难度,单就事情的本事,他也是不能轻易妄为的。他此时可是在袁绍手下办事,以大义的观点来说,以部下刺杀主上那是不忠,也必遭受天下人的唾弃。就算在此乱世也不必理会这些,不需要这些束缚了,但陈诺诛杀袁绍事小,立业是大,所以这件事情他还是不能做。

    他既然与郭嘉定下了暂时屈身袁绍,凤栖梧桐的宏大目标,那么就必须一以贯之下去,绝不可能因为某些原因就此半途而废。这样一来,不但是对郭嘉的羞辱,更是对自我的玷污。

    可若是不杀袁绍,也就违抗了董卓的意思了。要是那样,以董卓的脾气,又将是毁人家室了。到时别说成就霸王之业,只怕‘陈诺’也放他不过。

    啊哟!陈诺脑袋又是一阵的疼痛。

    麹义在旁也没有顾上陈诺有那么多想法,看他愁眉深锁,但以杯酒相劝。陈诺倒是盏来尽干,给足了麹义的面子,麹义更是一个劲的喝得痛快。

    人道‘一醉解千愁’,陈诺却不然,喝得头昏脑涨,仍是忘不了眼前的忧患。

    想他所部人马都是亲自招募和收编的,不曾想到,在自己的大营之中,居然会混进董卓的奸细。想当时那个奸细居然能够堂而皇之的将信送到了他的手上,可见董卓这厮的办法倒是挺多的。

    想董卓要不是单单以送信作为目的,若是有心要剪除他,只怕当时送到他怀里的不是帛书,而是刺客手中的一支长剑了。

    陈诺当时想及此处,实在有些后怕。他本想让赵雪等下去查查当日那个送帛书给他的士兵之身份,但一想,还是作罢。

    他不难明白过来,想他部下所收编之人多为羌胡义从还有西凉人马,都是胡轸的旧部,董卓要接触他们收买他们那还不是轻而易举?

    说来,在轘辕关诛杀胡轸,还有京县诛杀杨定这一系列事上,想董卓也只是打个哈哈,在信中也并没有提及,看来董卓还的确是能忍的。他当然懂得趋利避害的道理,只要陈诺能帮他杀了袁绍,不说死一个两个部下,就是再干得突出一些,董卓也完全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但这也是有个限度的,那就是陈诺必须为他办成他要办的事情,替他诛杀了袁绍!由此看来,董卓一时不想杀他,证明他陈诺还是有利用价值的。

    既然事情有了和缓的余地,陈诺自然也不想将此事弄僵,稳住董卓,他也没有让人揪出那个已经被董卓收买了的奸细。不揪出他,自然有用到他的地方。

    袁绍他不能杀,董卓也一时不能得罪,陈诺暂时也只好以其他言语搪塞董卓这个人将回书送到董卓手中,且能稳住一时是一时。

    只是,是问题始终是要面对的,他也知道,这事只能拖得一时,可不能指望董卓会发什么善心,此事务必尽快妥善处理!

    只是,对于这件事情,他一时间还真是想不出好的办法。也正为此,他愣是头痛了两天,恰是需要发泄的时候。也幸好有麹义这个结义兄弟陪他来喝这顿酒,虽然事情不便言明,但好歹有酒有兄弟,也就暂时将董卓一事抛诸脑后了。

    他把酒喝开,劲也上来了,想到黄巾军东来阻挠公孙瓒大军一事,此时也是口无遮拦,把其中内幕全都抖了出来:“贤弟,你当真以为这青州黄巾来得这么是时候?为兄告诉你吧,其实这当中是有故事的。”

    麹义脑袋也有些膨胀了,听陈诺一说,摇着脑袋笑问:“大哥,这黄巾军东来,难道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吗?”

    陈诺哈哈一笑,指着他笑道:“非也非也!其实早在我从轘辕关收兵回邺城的路上,就曾听到青州军的消息了。当时我还想着,青州有这么一伙不安的势力在,虽然是坏事,但也不一定是坏事。”

    麹义听得糊涂,问道:“大哥,这什么叫是坏事又不一定是坏事?”

    陈诺嘿然一笑,说道:“贤弟,你是孤陋寡闻了,想当时青州黄巾百万,急着要跟河北的一股黑山军会合,要不是刺史焦和暂时弹压,哪里能够挡得住他们?

    更何况,有这么一股潜在的势力在,他们既然不能从西面经陈留与黑山会合,那么迟早必将突破青州北上。而这股势力一旦突破禁锢,也必涌入渤海地界,当时渤海若在袁公手上,只怕此刻头痛的不是公孙瓒,而是袁公了。”

    麹义一听,脑袋一晃,整个人一个激灵:“什……什么?如此说来,放出公孙范接替渤海太守,引青州黄巾阻挠公孙瓒成事,这些都是大哥你事先刻意的安排?啊呀,这样说来怪不得大哥当初会劝袁将军将渤海印绶送给公孙范,其实大哥早就想到会有接下来的事情发生,大哥可谓神算啊。

    正因为这些事情都在大哥你的掌握之中,所以大哥才并不介意公孙范会与公孙瓒合为一处,而是计算着青州黄巾北上之期,只要这股黄巾挡住了两公孙的人马,那么一切事情也就迎刃而解了。妙啊,想不到大哥你居然有此杰作,小弟敬大哥一盏!”

    陈诺笑着喝下了这盏酒,脑袋也渐渐沉重,还有些话他是不能说的;他虽然计算到了黄巾将要北上之事,但能否及时渡河挡住公孙瓒,则需要外力之助。

    至于这股外力,陈诺其实早在之前就故意提醒了袁绍他们,想当时堂上弥漫着一丝不安的气氛,也必当时他们就领悟了,所以他也不需要把事情说白。如今,青州黄巾及时北上,想必正是袁绍他们得到陈诺的启发,从旁推波助澜的功绩了。

    陈诺这些不说,只是提醒麹义,诸事有利有弊,黄巾军人数虽多,也必不是公孙瓒的对手,他们也只能阻挡得了一时,暂缓了冀州的压力罢了。而一旦黄巾瓦解,公孙瓒吞并了他们,势力也因之强大,所以到时冀州面对的敌人也跟着水涨船高。而冀州不可二主,今后也必有一场大战,所以让麹义要有准备。

    其实他两酒后胡扯,说着说着,也是不知不觉中,抱着酒坛脑袋一歪就睡着了。等到醒来的时候,天色已经大亮,麹义一拍脑袋,勉强起身,猛然想起大哥陈诺昨晚酒后之语,也是有些后怕。想大哥将这些秘密都告诉了他,他可不能在别人面前胡说,不然连累大哥要遭袁绍猜忌了。

    他缓了缓脑袋,爬身起来,走到陈诺榻边,向陈诺告辞。陈诺也是觉得脑袋胀痛,被他推醒,听他要走,还想要让他留在帐中吃完早饭。麹义想到一夜未归,怕营中有事,也就说不了。陈诺也只好点了点头,披衣起来就要给他送行,但被麹义好言拒绝了。

    麹义长身而起,正好赵雪兜头走了进来,也没有看清路,被麹义撞了个满怀。麹义一个趑趄,差点栽倒,正要动怒骂人,但恍然看赵雪相貌十分熟悉,好像是哪里见过,但酒后一时想不起来。那赵雪赶紧低下头,陪了个不是,丢下麹义就走了。

    麹义回头看了一眼,刚刚要想起些什么,帐外又有他的部下催促着他动身回营,他也就将这档子事给丢开了。

    陈诺与赵雪第一次相见是在麹义的军中,赵雪会有失措的反应那是很正常的。其实让麹义知道赵雪的身份也无不可,但他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暂时也就替赵雪隐瞒了真实的身份,没有跟麹义说。

    只是赵雪小脸上一片通红,看来是被刚才一事吓着了。

    她放下洗脸水,服侍着陈诺洗漱更衣,一面埋怨他:“大哥哥,你昨晚到底跟麹将军喝了多少啊,我可从来没有看到大哥哥你喝得有昨晚那般多。再说了,你就算怎么喝,也从没有醉过,哪像昨晚醉得像是一滩泥一样。”

    陈诺笑道:“是吗?我也会醉,不是吧?我记得我喝的比起同典兄弟第一晚喝的还要少些,又怎么会醉呢?”

    赵雪瞥视了他一眼,怪道:“你若没有醉,如何一股脑儿的把什么都说了?又是青州黄巾的,又是公孙瓒的……”

    陈诺一听,眼珠子一转,汗流背下,昨晚说过的话隐隐记了起来。

    本来,这件事情说给麹义这个兄弟听也是没有什么的,可麹义此人是一个骄纵之人,也是酒后留不住话的。他若是一个不小心把他这件秘事拿出来‘炫耀’,那可就糟糕了!

    陈诺一拍脑门,看来这事情也只能如此了,想麹义也是知轻重的人,也必管住嘴巴,不会乱说的。

第五七章:用间() 
“什么?果真有这回事情?”

    听完手下的汇报,袁绍脸上一黑,但瞬间恢复正常。挥了挥手来人先下去了。

    袁绍回过身来,对着逢纪嘿然笑道:“刚才我还夸他在公孙瓒一事上提醒了我们一把我们及时鼓动黄巾北上,以挡幽州兵锋。可你说说,这个陈诺,原来整个事情都是被他玩在了股掌之中,我们大伙儿被蒙在鼓里了却还不知道。哼哈哈,当真可笑!”

    袁绍说着,双膝往席上一盘,手指节拍打着帅案,闷头不再说话。

    逢纪捋着胡须,眨着眼睛说道:“怎么,难道陈诺这小子这般不经夸?不知他又做出了什么出阁的事情,又让袁公你不放心了?”

    袁绍鼻子一哼,说道:“还有什么,还不是公孙范一事?”

    逢纪一愣,听那袁绍说道,“陈诺劝我将渤海印绶送给公孙范你是知道的吧?你老实告诉我,你当初听陈诺主动提出来,是不是觉得陈诺这厮是在自找苦吃?你不用否认,其实当时我也是有同样的想法。

    我虽然在此之前有将渤海印绶送出去的打算,但终是觉得太过冒险,所以一时没有提出来。倒是他不知好歹说了出来,我也就将计就计了。我当时还想,将来就算出事,那也是有人替我扛着。本来嘛,这件事情我道一直是我们在利用陈诺,可元图,你我入了别人的股中却不自知,可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