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天启 >

第148部分

大明天启-第148部分

小说: 大明天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又商议了一会,分派了各自的任务后,书记官拿来纸笔,由叶向高执笔,朱由校口述,将圣旨写好。

    第二天的报纸上颁布了新的圣旨:女子裹脚,不利于行,有损健康。故而严禁女子裹脚。寡妇再嫁,有利于为国家与民族增添人口,故而提倡寡妇再嫁。无论是夫家还是女家,均不得阻挠。贞洁牌坊不再授予三十岁之前守寡之妇女

    这道圣旨颁布后,引起了极大反响,大量的信件都涌进了报社。据王承恩统计,九成以上的都是针对寡妇再嫁与贞洁牌坊的。而且意思都出奇的一致,认为寡妇再嫁会带坏社会风气,朝廷应该鼓励守寡,以全其贞洁。

    至于裹脚一事,倒是没有什么人有反对意见,反而有人认为严禁得好。因为此时裹脚现象并不严重,即便有裹脚的,也不过是在一些富贵人家中。

    朱由校又只好组织人展开反击,列举守寡的坏处,再嫁的好处。认为赞同守寡的人,不愿意自己的母亲或者妻子在丧夫后再嫁,不过是为了面子罢了。而因为自己的面子就阻挠别人幸福,可谓自私到了极点。

    并且指出,男子丧偶后,为什么不象女子一样不再娶?自己做不到的事,却用来要求别人,不感觉到可笑吗?圣人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难道你们都没有读过吗?

    这篇反击文章登在报纸上后,终于引起了后世称之为“妇女解放运动先驱”的大论战。朱由校交待王承恩,只要来信中没有骂皇帝的,无论观点如何,都选择有代表性的原封不动地登在报纸上。

    支持妇女守寡的先占据了绝对优势,但渐渐地,形势开始变化,反对守寡的由原来的不到一成慢慢上升,两个月后终于占到了三成。

    双方引经据典,打得好不热闹,中间内阁曾经向朱由校提意见,认为这样争论太不成体统,应该停止登载两方的来信,却被朱由校拒绝了。

    朱由校道:“真理越辩越明,朕就喜欢这种方式。争论是好事,可以看出天下子民的真实想法,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地加以引导。而且反对守寡的人越来越多,不是正好说明了辩论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吗?”

第307章 国文院与讲武堂() 
五月十八日,研究院新开科目的考试开始了。本来毕懋康以为来考试的学子不会太多,因为终究只有两科。不想最后竟然参加考试的有六千多人,绝大多数都是来参加文史科考试的。

    当他将情况报告给皇帝后,朱由校大感兴趣,决定扩大文史科的招生人数,新开一个国文院。

    而这个国文院的院长,则成了一个香饽饽。叶向高就对这院长之职表示出浓厚的兴趣。而他的学生孙承宗则认为老师年纪大了,应该好好享福,还是由弟子服其劳的好。

    这两位大佬在前,其他人虽然有些胆寒,但还是通过各种手段,比如通过魏忠贤,或者王承恩,向皇帝表示,自己也很愿意当这个国文院的院长。朱由校看到王体乾呈上来的名单,十多个名字,竟然还包括刚刚从登莱回来的袁可立。

    朱由校笑道:“乱弹琴,袁师接着要回登莱的,也在这里凑什么热闹,难道要朕换登莱巡抚。”

    王体乾也笑道:“袁巡抚本来是到兵部述职,听说了国文院的事以后,嚷着现在登莱已经是安如泰山了,自己也想好好过过教书育人的日子了。”

    朱由校道:“不行,登莱换人朕不放心,你去和袁师说,再呆三年,等建奴彻底平定后,就让他来京师大学堂,想当什么随便他挑。”

    魏忠贤笑道:“圣上,其实奴婢觉得袁师倒不是真的想当这个院长呢。”

    朱由校点头道:“朕明白,袁师上次要从登莱建一条长期航线,直通朝鲜进行贸易,被朕拒绝了,他这是在闹情绪呢。没办法,现在朝鲜的商业都是由军队后勤管的,朕也没办法让登莱插手。对了,厂臣,你把烟叶种植的事交给登莱吧,上次不是说山东那里适合种烟叶吗?这样也可以平复一下袁师的怒火。”

    魏忠贤道:“圣上,上次已经把烟叶种植的任务交待给永平府了。”

    朱由校道:“没有关系,永平府的依然不变,再对袁师说,登莱能够产多少烟叶,我们就收多少烟叶。”

    魏忠贤急道:“陛下,到时候卖不出去,可就积压坏掉了。总还是要给个数量才行,就象永平府,我们给他们的数量是一年五千担。”

    朱由校嗤笑道:“五千担,你看你搞五万担能不能卖出去,你太小看这东西的威力了。你只要算一下,全国的男人一多半都会抽烟,那一年是多大的量。放心收购,不过要注意质量,你们的烟厂还是加紧造机器,盖厂房,招工人吧。”

    五月三十日,阅卷完毕后,共取了文史科四百多名学生,杂科一百名学生。而这时国文院也正式成立,院长是叶向高(挂名),具体负责的是右春坊中允钱谦益,他是万历三十八年探花,文采不错,倒也合适。

    国文院又分为文学班,史学班,戏曲班。而张岱和凌濛初两人,一个进了史学班,一个则进了文学班,算得上是得偿所愿。

    至于国文院的教师,那就真的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了,阁臣中的孙承宗当然算一个,还有工部都水司主事吴炳,太常少卿阮大铖,右中允周延儒,内阁中书姜云龙只要是有文名的或者是精于戏曲的,都被叶向高收罗了进来。

    朱由校对文史戏曲倒是没有多大兴趣,只不过是先把人才收在里面,以防一日要用。但杂科就不同了,他将一个个学生都叫来询问专长,结果很满意,发现了几个对机械制造有天赋的学生,直接把他们塞入器械科,让他们去帮助改良蒸汽机。而且还有两个学生擅长于套印技术,被他派去研究印刷机去了。

    而同时进行的的考试是讲武堂招生考试,面对的是各地尚未裁撤的卫所军官。考试分成武术,器械,军事知识三项,由孙传庭亲自监考,结果呈上去后,朱由校选择了三项皆优秀的考生一百多名,以及前两项特别优异,第三项一窍不通的七十多名,共两百人,加入讲武堂。

    五月二十八日,讲武堂正式开学了。山长当然是朱由校,副山长则是孙传庭和卢象升,只是卢象升在辽东,所以实际负责的是孙传庭。

    各部队抽调的军官共有两百多人,所以讲武堂第一期学生共有四百二十八人。在拱极城旁边的讲武堂,进行了开学典礼。

    朱由校来到台上准备讲话时,全体学员都站了起来,孙传庭大叫一声:“敬礼!”学员们齐刷刷地举手,朱由校看着这整齐的队伍,心里感慨道,这就是我在这个世界上的武力班底了,我也是校长了。

    朱由校回了一个礼,孙传庭叫道:“全体坐下,聆听陛下训示。”

    朱由校走到铁皮喇叭前,说道:“今天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因为今天是讲武堂开学的日子。为什么讲武堂会很重要呢?因为讲武堂和以前的武学是完全不同的。朕要在讲武堂里,培养出新式的大明武官,一种与以前的武将完全不同的武官。”

    “很多学员也许会发现,在讲武堂的门外,有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这让很多人感到莫名其妙,不贪生怕死朕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但是大家都不是想要为国效力,从而升官发财吗?”

    “那为什么要挂这么一幅对联呢?因为朕以为,军队应该是国家,人民的保护者,我要求你们,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护国保民的事业,今天在这里开这个讲武堂,唯一的希望,就是创造出一支新式的军队,来保护中国,保护中华民族,将中国的疆域扩大到我们能看到的地方,将中国的文化推广到我们能到达的地方!”

    “所以这副对联是朕对你们的希望,朕希望你们成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最有力的保护者,用你们手中的剑,为我们的国家,民族取得生存的空间,为我们的文化传播保驾护航。”

第308章 一个国家,一个领袖() 
“每个人都会畏惧死亡,我相信这应该是正常人都有的一种情绪。但是在战场上,我们不能因为畏惧死亡而不去做我们应该做的事,这就是贪生怕死了。正因为我们畏惧死亡,所以我们才热爱生命,而如果用我们的生命可以换来民族的振兴,换来更多的中国人不再面临死亡,那么,我们应该会坦然面对这样的死亡。先贤有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国为民而死,可称之为重于泰山。”

    “在这所新时代的军官学校讲武堂里,我们将学习步兵的典、范、令和战术、兵器、地形、交通等,掌握从单兵训练到指挥队、旗、司局作战的主要军事科目。而且还要学习我们为民族而战,新式武器对现代战争的影响,中国及世界政治经济现状等等书籍。不要以为你只是当个队长,旗长,或者营长,就只要带着他们冲在前面就行了,那远远不够。我们以后要在远离本土的地方作战,那里的形势远比辽东要复杂得多,不掌握足够的知识,到时你连谁是敌人,谁是朋友都不知道,那可就真的麻烦了。”

    “你们是讲武堂的第一期,以后的讲武堂出来的军官,都比你们要低一级或者几级。大家在军队中遇到,首先打招呼,我是讲武堂三期的,你立刻可以叫道,我是讲武堂一期的,那别人就应该立正,敬礼,学长好。那是多么有面子的事呀。”

    众人听皇帝说得有意思,先有的那一丝紧张不翼而飞,一起笑了起来。

    朱由校也笑笑道:“不过这也有一宗不好。如果你作战怯懦,或者是不听号令犯了错,别人说起来就是另一番口吻了,你看他,还是讲武堂一期的呢,可真是丢了讲武堂的脸,这话可就不好听了。”

    “在原来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新的军法,新军法也是你们必须学习的内容。我们将会组建专门的军事法庭,审理违反军法条例的行为。一件事,平民做了没有问题,而军人做了就有问题,那是因为,我们与平民相比,更多了一份责任,一份荣誉。”

    孙传庭带头开始鼓掌,学员们也学着一起鼓掌,掌声越来越大,很快响彻整个礼堂,惊得礼堂外树上的鸟儿四散飞开。

    朱由校笑道将手向下压,掌声慢慢平息了下来。他说道:“朕相信,朕的军队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是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民族永远可以依赖的守护者,诸君努力!”

    这次不用孙传庭带头,学员们自发地开始鼓掌,朱由校笑笑,然后敬了一个军礼,掌声陡然停歇,学员们一起举手敬礼。朱由校收回手,挥了一挥,向后台走去。

    孙传庭等皇帝走入后台后,再走到台前道:“大家好!我是兵部尚书孙传庭,也是讲武堂的副山长。刚才皇帝陛下给大家做了开学演讲,将你们的荣誉,责任,要求都交待清楚了。我今天要讲的是,一个国家,一个领袖。”

    “领袖一词,最早出自晋书,指为人表率。而后引申到现在,就是指领导者。我要强调的就是,大明军队只有一个领袖,那就是我们的皇帝陛下,皇帝陛下要我们前进,那么不管是刀山还是火海,是水深还是火热,我们都应该要义无反顾地向前冲。”

    “我们只有一个领袖,永远都只有一个,忠于国家,忠于民族,首先要忠于皇帝陛下,因为皇帝陛下就代表着国家,就领导着国家,因为皇帝陛下就是天下汉族的族长,就是指引我们前进方向的导师。”

    “虽然我们的皇帝陛下年纪并不是很大,但各位都是眼睛明亮的人,可以看到,自从皇帝陛下登基以后,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对建奴的战争,我们现在已经完全占据了主动,萨尔浒的惨败再也不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上;倭寇曾经为害我海疆一百多年,而我们现在已经占领了倭寇的发源地,使得日本人也只能臣服在我们的刺刀之下;南方的红毛只能规规矩矩地和我们做生意,并且不敢少了一分税银;这些是如何做到的?是因为有了强大的近卫军。而整个近卫军,就是在皇帝陛下的指导下建立的,从军制到武器,从规章到操典,都有皇帝陛下的努力和关注,可以说,近卫军的缔造者就是我们伟大的皇帝陛下。”

    “而我们身边的生活大家都应该深有体会,我们的粮食够吃了,我们饭桌上的菜肴增加了种类,我们耕田的牛马数量多了,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水泥路就是比黄土路要好,风吹来时,再也看不到尘土飞扬了,玻璃窗户就是比窗纸好,又透光又见影,而且风吹不炮,指戳不乱。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