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天启 >

第226部分

大明天启-第226部分

小说: 大明天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将军宅心仁厚,没有在准格尔多有杀伤,我和薛将军还觉得他是妇人这仁。如今看来,他让我们明军尽得准格尔部之心,以后我们要好好向他学习呀。“

    张荩臣下马好言抚慰牧民,接受了牧民献上的牛羊等物,并让军需官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明准格尔部敬献牛羊若干,然后交给部落的首领道:”日后大明官吏前来,你可以持此文书交于他,他会给你们以照顾的。“

    准格尔部台吉感激道:”劳烦将军了,将军如有所需,尽管吩咐我等,周将军说汉蒙要亲善如一家,就请先从我们准格尔部做起吧。“

    张荩臣将部队驻扎在准格尔部落的渡口处。察哈尔如果要进攻,这里是必经之路。明军在离渡口三里处扎好帐蓬,安排好了哨位,便在这里等着林丹汗的进攻。

    第二天下午,哨兵便看见下游有船只向上而来,而且还听到了突突的声音。大惊之下立即报告上去,张荩臣跑过来,看到船头的大明旗帜道:“莫慌,虽然他们无帆也可以逆水而行,但下游是我们的地盘,当然是我们的船。”

    那些船慢慢地向上航行,到了明军驻地时船靠到岸边,朱启明不等跳板搭好,就先跳上岸来,对着张荩臣行了个军礼道:“近卫军少校朱启明见过张将军。”说罢掏出兵部文书,递了过来。

    张荩臣大笑道:“原来是我们的武状元到了,欢迎欢迎呀。”说罢看向兵部文书,原来朱启明被任命为黄河水军营营长,带领水军营给汉武行动的明军输送给养,还担负着守卫黄河的责任。

    张荩臣道:“这船应该就是兵器局研究的蒸汽船吧,果然是好东西,没有船帆也可以在水中运转自如。”

    朱启明道:“现在从兵器局分出去了,叫做水力运输局。舍弟楚屿(朱之瑜的字)与方先生合作,造出了一个小时十八里的蒸汽船。皇上认为已经可以用来装备在军队中了,所以兵部便成立了水军营。现在船上有五个师一次战斗的弹药,还有些要送给蒙古人的丝绸和棉布等物。因为我们的蒸汽船总共还只造出十艘,所以弹药等物卸下来后,我们再去镇羌堡运输粮食和蔬菜。”

    张荩臣道:“看兵部文书,你们这船还带有火炮?”

    朱启明回道:“一艘船是三百五十料,带有十二斤炮十门,旁边有铁皮可以竖起来,上面带有发射和瞄准孔,兵部实验过,每分钟可以射出炮弹二十颗,子弹两百五十颗到三百颗,十艘船可以对敌人形成局部压制。”

    张荩臣道:“粮食我们倒是充足,蔬菜并不是急需,我先派斥候过河侦查,看一看蒙古人的动向。你们从镇羌堡来回一次要多长时间?”

    朱启明道:“我们逆流而上用了十六个小时,如果往返加上装货时间的话,应该可以在三十六个小时往返。”

    张荩臣道:“那么先下东西吧,等斥候送来消息后决定是否返回去送粮食蔬菜。”

    近卫军斥候察探到,察哈尔的军队根本还没有动员的样子,看这形势十天还不知道能不能到黄河边。张荩臣这才放心,让朱启明从河上去运输粮食蔬菜,近卫军已经有近一个月没有吃到新鲜蔬菜了,虽然军粮里面有有胡萝卜粉和马铃薯粉,能够保证士兵的基本营养需要,但总还是不如看到碧绿的蔬菜来得养眼。

    察哈尔人拖拖拉拉,十二天后终于开始出发。林丹汗亲自领兵,共动用了察哈尔四个鄂托克,而内喀尔喀的五千精兵听说还在路上,而土默特部报来消息,明军已经在归化城外五十里驻扎,等待自己出城后攻击。

    林丹汗一气之下便改了主意,他向土默特部派去信使,约定一起攻击归化城外的明军。

    薛伯陵带兵在托克托部落处渡过黄河,击败托克托部落后与杜光亭在归化城外会师。两个师驻扎在黄河与归化城中间的一片小山上,虽然带有军粮,但总不会有人嫌弃粮食太多,所以军队驻扎好后,便派出小股部队来骚扰土默特部的各个小部落。他们也不杀人,只是要求送上一些牛羊,并且愿意打白条,承诺日后会有回报。

    土默特各个小部落能够怎么办呢?打吧那是打不过的,报顺义王也没什么用呀,所以只好拿出牛羊,换来一张不知道有没有用的白纸。好在明军并不贪心,一次取的牛羊也并不多,而且还会象征性地留下一些棉布什么的当作所谓的预付款。

    薛伯陵一直与东去的张荩臣部有联系,所以很快朱启明便用船送来了大量的弹药和粮食,甚至还带来了精美的银币。薛伯陵便让人给“借”过牛羊的部落送来了粮食棉布和银币,并且言明,想以物易物可以,想要拿银币也行,而且银币可以拿来和行商们进行交易。但蒙古人很朴实,大多都选择了粮食和棉布,也有些心思比较活泛的人选择了银币。

第474章 收复河套(十五)() 
林丹汗转移攻击目标的事很快就被明军斥候探查到了,消息送到薛伯陵和杜光亭处时,两人开始召集营长以上的军官来开会。

    杜光亭首先说道:“这次归化之战由薛将军全盘指挥,我们北方军区的军队不得有任何意见,从我开始,都要听从指挥。”

    薛伯陵也没有推辞,近卫军中自然有一套规则,如果两军协调作战,必须确立一个总指挥。如果有军衔上的区别,那就是军衔高的任总指挥,如果军衔相同,则由年纪大的任总指挥。薛伯陵和杜光亭都是少将,而薛伯陵比杜光亭大了三岁,那当然就是他任总指挥。

    杜光亭把斥候的消息通报给军官:“林丹汗本来是去攻击下游的张荩臣部,但据说是因为土默特部的求援,使得他转而向归化而来,大约两天后可以到达。当然,蒙古人不愿意在这个季节渡河也可能是原因之一。察哈尔共出动了四个鄂托克,两万两千人,而土默特保守估计能出动两万人。所以这一战我们人数上是占劣势。但武器给养方面我们是占有优势的,水军刚刚给我们送来了足够的弹药,特别是开花弹的数量极多。而我们的马匹数量足够,粮食可以供应一月。众人计长,一人计短,现在就是要讨论一下还有哪些注意事项。”

    便有一名旅长站起来道:“首先我们应该把附近的土默特人赶离周围,大战一起,如果他们攻击我们的话,会使我们要对付的方向太多。”

    又有一个营长道:“也不用赶离,我们以后不是要占领这里吗,不要伤了普通牧民的心。不如我们说大战将起,让他们避开,战后再回来这里,可能会让他们更容易接受。”

    杜光亭点了点头道:“确实不能让他们离得太近,顺义王如果攻击我们的话,土默特人当然会听他的,到时四处为敌就麻烦了。”

    薛伯陵点了点头道:“理是这个理,虽然我不喜欢蒙古人,但归化城周围土默特的小部落里面的人对我们倒还友善,能够让他们和平离开当然最好。如果有不听劝的,那也不妨杀几只鸡来给猴子看看。”

    一个营长道:“林丹汗如果前来,当然会来攻击我们,我们如果就守在这小山上等他攻击,当然会使我们的火炮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减少我们的伤亡,增加他们攻击的难度。只是这样会显得我们怕他,失了大明近卫军的威风。”

    薛伯陵笑道:“近卫军的威风什么的,要看最后的结果。难道奋勇冲击,最后死伤遍地就是威风?皇上有一次给我们上课时说过,所谓战争,便是多杀敌人少死自己人,而少死自己人比杀死敌人更重要。既然我们在山上等他们进攻有那么多的优势,那我宁愿林丹汗骂我懦夫,也不愿意多死一个人。”

    杜光亭笑道:“是呀,有一次卢学士还说,我们每一个人不能无耻,但军队只要够无耻,就能取得更大的功劳,而且自身的损失也能减低到最少。打不过就逃,占优势就把敌人往死里打,这是近卫军的风格。只不过我们成军以来,基本上都是无往而不胜,倒让有些人开始膨胀,觉得近卫军就应该直接对敌冲锋了。其实最早的时候我们都是等着敌人打我们的,象在觉华岛就是典型的例子,这次我们也可以这样做。“

    大家讨论了一会,把各个部队的驻守区域和作战任务划分好,并且强调了在阵前要架设简单的阻拦物,挖出一些陷马坑以防止敌军用骑兵冲锋。因为这里说是一座小山,实际上不过是稍微高一些的土坡,骑兵是很容易冲上来的。

    近卫军在山坡周围挖出了一条宽半步,深三尺的小沟,在沟的内侧一步半处再挖一条同样的小沟,这样使得敌人的骑兵没有办法冲锋。两条沟后两步就布置了所有的火炮,火炮后面是一层层的火铳兵。

    而杜光亭则带着两个旅的骑兵在离土坡十里处驻扎,等到察哈尔人来攻击薛伯陵部时,从后面出击,可以成为一支奇兵。

    万事俱备,只待察哈尔人前来。三天后,斥候来报,察哈尔人已经来到土坡前十里处,大约有四万余骑兵,而土默特万户,被大明封为顺义王的卜失兔也带着大约一万骑兵出了归化城。

    林丹汗与卜失兔合兵一处,两方都信心大增。一起向明军占据的土坡杀来。林丹汗派使者前来喊话道:”神中之神全智成吉思隆盛汗,林丹呼图克图圣武成吉思大明薛禅战无不胜无比伟大恰克剌瓦尔迪太宗上天之天宇宙之玉皇转金轮法王命我来劝告明军诸位,如果你们愿意退出河套,看在大明皇帝的面子上,我们可以放你们回去,只需要将马匹和武器留下就行。“

    明军听到这样长的封号,都哈哈大笑起来。薛伯陵走到双沟前笑道:”回告林丹汗,如果将归化城及其周围五百里的地方还给大明,我们可以允许你们活着回去,甚至还能带走你们的马匹和武器。“

    使者大怒道:”你们不要不知死活,大汗带领精兵十万,要对付你们区区两万人,还不是手到擒来。趁早投降,免得到时身首异处,那就悔之晚矣。“

    薛伯陵道:”听你说话,你应该不是蒙古人吧。“

    那使者洋洋得意地说道:”我本是白莲教民,因受大明狗官迫害,于十几年前便来到蒙古。大汗信任我,所以才要我来劝你们的。“

    薛伯陵道:”刚才我说的条件里要加一条,你必须把命留在这里,我要把你这数典忘祖的东西剁成肉酱。你速速滚开,不然我们的火铳可不认可你是使者。“

    那使者狼狈而走,将薛伯陵的话添油加醋地说与林丹汗听。林丹汗道:”既然他们不肯投降,那有什么好说的,我的勇士奈曼和敖汉,你们各率一个鄂托克攻击明军后方,本汗要亲自带人攻下明军正面,让他们知道,轻视我们蒙古人的最后是什么结果。“

第475章 收复河套(十六)() 
察哈尔的鄂托克人数众多,而且武器精良。林丹汗通过互市,从明人手中买到了大量的弓和箭支。虽然这些不是明军中已经淘汰的武器,但总比他们自己镶着狼牙的箭要好一些。

    林丹汗命令一下,大量的察哈尔人便向前涌去。他们将马匹的耳朵塞住,使得明军的火炮声音不能影响马匹,然后死劲地向前冲。没有被火炮波及到的骑兵,跳过第一道沟前的简陋障碍物,落在第一条沟中,被后面的火铳兵集火打死。后面的继续跳过来,顺利地过了第一条沟,却落在第二条沟中。

    很快最前方的炮兵就没有办法再开炮了,因为蒙古人已经跑到了炮兵旁边。薛伯陵传下命令:“炮兵将火炮拖到中间,步兵用刺刀顶上。”

    察哈尔人果然不愧为大汗亲领的部落,他们冲击时毫不犹豫,落马后也能迅速地爬起来加入到战斗中,前面的骑兵宁愿用自己的生命为后面的同袍开出一条路来。这使得原来安排的炮兵在前面的策略变得不再有效,所以只好将炮兵退后,步兵顶上。

    炮兵退下来后,步兵高举着刺刀顶了上去。后面的步兵依旧在指挥官的口令声中继续射击。一个个蒙古人掉下马来,迅速被后面的骑兵踩死在马下。

    薛伯陵叫道:“给我死死顶住,炮兵就位后就能扭转局势了。”可是这顶住并不是想顶就能顶住的,不断有近卫军受伤,然后被同伴拖到了后面。

    薛伯陵明白,前段时间的无往而不利,使得自己下意识地小看了蒙古人。在这无险可守的小山坡上,两条小沟确实可以阻挡住战斗欲望不强烈的蒙古小部落,却没有办法完全隔挡住林丹汗的察哈尔精锐。

    而近卫军自入河套以来,从未遇到过象样的对手,总是几轮炮弹,几排火铳就将敌人打得逃窜,难免有些懈怠,对蒙古人的战力也有些轻视。现在在察哈尔人手中遭遇小挫,却激起了心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