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天启 >

第259部分

大明天启-第259部分

小说: 大明天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鲁钦笑道:“我军将对南掌和东吁下手,先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后方,本将军便是为此而来,唯有血腥才能压制他们反叛的野心。”

    吴兆元道:“鲁将军,此事恕难从命,土司们只是欺负沐公爷年幼而已,何至于要杀人立威呢?除非你拿出圣旨,否则我是不会让你在这里胡乱杀人的。”

    鲁钦无奈道:“何必呢,不过是些土司而已,有不稳的苗头便把它扼杀在摇篮当中多好,免得多生事端。巡抚大人,你既然不愿意,那后方你可要给我看好了。”

    吴兆元松了一口气,他自然是知道鲁钦这个人的,打仗是一把好手,只是杀性太重。幸亏自己刚才赌了一把,相信皇帝不会让他来这乱杀人,不然那些土司真的被杀了后,当时可能会有些作用,但以后汉人与当地人的关系只怕会更糟,而土司们对朝廷只怕会又恨又怕,难保不会真的发难。

    他说道:“请鲁将军放心,本官一定会看好近卫军的后方。只是关于大军的粮草问题,只怕普洱那里不能保证供应呀。”

    鲁钦道:“这个没有问题,今年广西和南越大丰收,军粮会从水路运来,一共是两万五千人的粮食,所以还有多余的可以供应给云南。”

    吴兆元听说不用云南提供粮食,心中便已经完全安定下来了。他笑道:“云南的粮食倒是能够自给,如果鲁将军只有几千人的粮食,我们倒是能够供应,多了就无能为力了。”

    鲁钦道:“还要麻烦巡抚提供给我两千本地兵,越靠近南掌和东吁的越好。我们白杆兵倒还好,近卫军终究还不大适应当地气候环境,需要这些人做向导,顺便教会我们一些注意事项才行。”

    马祥麟道:“云南与四川风物大不相同,两地的习俗也有些差别,所以我们白杆兵也还有很多地方要跟着本地的兵来学习呀。”

    吴兆元想了想道:“石屏土司龙在田,喜欢和汉人接触,平日里学习汉人的书籍和耕种方法,而且他作战勇猛,应该是鲁将军最好的帮手,我想他应该也很愿意在鲁将军手下效命的。”

    鲁钦笑道:“厉害呀,土司竟然会看书,比我们这些大老粗还要强得多,那你派人去问他,看他是否愿意帮助我们适应云南。告诉他,我们负责给他们发军粮,但是军饷就没有了,战后按照他们的人头和功劳来发缴获。”

    吴兆元惊道:“也给他们发缴获,这样行吗?近卫军的缴获都要归公,反而给他们发缴获?其实他们平日也是没有军饷的,能够吃饱饭就算不错了。”

    鲁钦笑道:“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这是不可能的。没有利益吸引,这样的组合是不牢固的,即使他们迫于我们的武力,也只会畏惧,而不会真心帮助我们,用你们读书人的话,就应该是诱之以利,对,就是这个词,皇上多次强调过的。”

    吴兆元叹道:“皇上才是真的把圣人之学学透了呀,不象那些腐儒,只知道说些大话,争些礼仪,真要办起事来,什么事都不顶。”

    鲁钦道:“现在好多了,皇上把一些只会之乎者也的家伙赶走后,那些官员们都看明白了,皇上喜欢什么人,不喜欢什么人。其实你们这些读书人心里明白得很呢,上次听卢学士说,朝廷议事,官员们都不再说那些之乎者也了,都用的是我们这些粗人都能听懂的话了,只不过是因为皇上喜欢罢了。”

第544章 金字红牌() 
龙在田是石屏土司,他作为一个傣族人,却很喜欢汉人的文化,专门请了一个汉人当自己儿子的老师。在石屏汉人是最受人尊敬的。他听说近卫军想征用他的军队,二话不说,便亲自带了三千人来到普洱。

    这时鲁钦还在昆明和吴兆元讨论后继的军粮运输问题,只有马祥麟带着白杆兵先来到了普洱。两人商量后,便在离南掌不远的勐腊县驻扎了下来。

    鲁钦一直等到粮食运到后才带兵往勐腊而来,他首先让龙在田带来的傣族兵给近卫兵和白杆兵讲述在从林中生存的注意事项,并且带着他们在边境附近进行实地演练。

    三个月前,大明吏部郎中李云昭自海路来到南越,在南越国王莫敬宽派来的向导带领下来到了万象。这时的南掌国王是佟康,他将李云昭迎接到万象城后,便询问来意。

    李云昭拿出一块红牌,上面用金字写着“老挝宣慰司”,又取出一件信符道:“大王还认得这是什么吗?”

    佟康莫名其妙地道:“使者,本王不知道这是什么。”

    李云昭笑道:“大王不识,本使相信南掌群臣中总会有人认得吧。”

    这是一个老臣上前仔细看了看,惊叫道:“金字红牌!”

    李云昭笑道:“我就说有人认识吧。这就是金字红牌。大明皇帝有令,大明西南的三个宣抚使司和六个宣慰使司,从今日起,正式恢复,请南掌国王听令,尔现任老挝宣慰司宣慰,并封为南掌国王,请接信符吧。”他手里的信符上面写着“南掌国王。”

    佟康失笑道:“金字红牌,六大宣慰使司,你这一说我就想起来了。只是,你觉得本王现在还会听从明人的号令吗?”他旁边的几个臣子也一起笑了起来,也有几个人面有忧色。

    李云昭道:“南掌国王,请你思考清楚,果然是不接受大明皇帝的赐封吗?”

    佟康笑道:“你走吧,我不想杀你,南掌好不容易才摆脱东吁的统治,想让我们听明人的话,那是不可能的,送客。”

    李云昭笑着拱手道:“那就谢过南掌国王了,外臣先告辞了。”他出了万象,直接往东吁而去。

    李云昭走后,佟康的儿子索林那旺萨道:“父王,大明武力强大,如此断然拒绝他们,会惹来他们的报复的。”

    大臣拉牙古笑道:“王子不必担心。明人置六宣慰使司是很多年前的事了,而金字红牌制度嘛,其实已经没有什么用了。万历时,东吁侵扰各地,土司纷纷向明朝求助,要求明朝重新赐予金字红牌和诰印,要求明朝按照金字红牌制度出兵或者征调边疆土兵进行保护。然而明朝根本理都不理,当然,也可能知道理也没用。现在明人又想拿出金字红牌,就让我们屈服,哪有那么容易的事。”

    佟康其实对金字红牌还有些忌惮,现在听拉牙古这么说,才放下心来道:“凭一个使者就想让我们臣服,大明的皇帝也想得太简单了吧。东吁也在六宣慰之列,为什么他们不去让东吁归顺大明呢。”

    李云昭几天以后来到东吁城,东吁曾经于万历十年进攻云南,被明军大败后,转而向南征服,最后统一了缅甸全境,现任东吁王他隆在位。

    李云昭拿出的金字红牌又被东吁的君臣耻笑了一番,东吁这些年来东征西讨,吞并了许多土司,甚至连南掌都一度并其灭国,靠的就是学来明朝的金字红牌制度。现在李鬼见到了李逵,不但没有害怕,还讥笑大明竟然在停用几十年后拿出金字红牌,妄想东吁归顺,真是太可笑了。

    李云昭也不烦恼,只是例行公事地问道是否确实不愿意接受大明的金字红牌后,收到肯定的答复后便告辞前往暹罗,暹罗现在是阿瑜陀耶王朝,又称大城王朝。一方面他们受到东吁国的侵略,北部属国兰那泰也被东吁国侵占,一方面他们又侵略中南半岛的一些小国,在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生物链中处于小鱼的位置。

    李云昭在这里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他拿出写有八百大甸宣慰使司的金字红牌后,暹罗王沉默良久道:“如果大明愿意保护我国不受东吁侵犯,我国愿为大明藩属国。”

    李云昭心里有些失望,便道:“此事不可以讨价还价,暹罗先成为大明藩属,然后我们才可以讨论抵抗东吁的问题。”在他内心,暹罗拒绝是最好的,这样大明才有理由对暹罗动武。

    不想暹罗王想了想后道:“暹罗愿为大明藩属。”

    其实这是李云昭没有弄明白暹罗国的基本情况,暹罗国内有大量的华人,华人基本上都是占有大量土地的大地主,所以暹罗国王本身对大明便有很大的好感。而暹罗苦于东吁的步步紧逼,所以宁愿为大明藩属也不愿意被东吁吞并。在原来的历史上,暹罗的都城就曾经被东吁攻破,财物被抢劫,人口被掳掠,皇室、寺院、民房和典籍文物全部焚毁殆尽,所以暹罗王的选择是一个务实的选择,大明终究隔得远,又如何比得上近在咫尺的东吁威胁大呢。

    于是李云昭的三国出使任务终于成功了一国,他带着暹罗国王的降表南下直到北大年,然后乘船回到了京城。

    朱由校接到降表后笑道:“先生,这应该是最好的情况吧。”

    徐光启皱眉道:“老臣不懂军队里的事,不过在老臣想来,最好的是三国都愿意成为藩属。”

    朱由校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道:“不是朕嗜杀,而是有些事朕不想留给子孙后代去做。我曾经听说有一个朝廷,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事后,便说留给后代去做吧,后代应该比我们有智慧多了。这种说法我是极其反对的,做一件事,不仅仅是靠智慧就行了的,事情的时机非常重要。这三个国家,都是我大明六宣慰使司的故地,我们现在对付他们,是名正言顺的。而如果拖下去,反而会使他们与大明更加离心,说不定会疯狂与大明作对,东吁人在万历十年进攻云南便是一例。”

第545章 东吁第一战() 
徐光启摇头道:“老臣自然知道陛下所作是正确的,对我大明,对我华夏是最好的。只是老臣希望他们都归顺了,那就可以不死那么多人了。”

    卢象升道:“首辅放心,参谋部制定的宣慰行动重点便在于宣慰,而不是屠杀。除非是顽抗到底的,我们尽量还是以说服为主,能够不杀人就不要杀人,太多的鲜血并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

    孙承宗道:“这只是你们应该明白的道理,但千万不可让士兵或者基层将领有这种想法,狮子博兔亦要用全力,战场之上留一点手,只怕会遭到反噬。”

    卢象升拱手道:“谨受教。大的方向只能让统帅掌握,军队本来就是杀戮之器,我们不会给他们灌输怜悯敌人的思想。”

    朱由校点了点头道:“好吧。现在暹罗归顺,那么我们可以从两边同时进攻南掌和东吁。南方军区从海路到南越国,联合南越军队攻击南掌,西南军区直接进攻东吁,远洋舰队将东南军区的士兵运到暹罗,从南往北攻击两国。”

    卢象升问道:“陛下,那柬埔寨怎么办?”柬埔寨在宋朝被称为真腊,元朝时称为甘勃智,明朝时称为甘武者,万历年后称为柬埔寨。这个国家一直处于强邻的威胁之下,不管是暹罗还是安南都曾经攻打过柬埔寨,暹罗还曾攻破柬埔寨都城吴哥,逼得它迁都到金边。不过明朝时的柬埔寨还包括后世的越南南方地区,算得上一个大国,对,很弱的大国。

    朱由校看了看徐光启,一句“顺便占领了吧”没有说出口,他想到了后世恶魔般的红色高棉,便说道:“再派人去柬埔寨,让他递降表吧,我们保护它。”

    徐光启赞道:“陛下圣心仁厚,实为我大明之福,也是众藩国之福。”

    朱由校泰然接下这句恭维,笑道:“此四国定,就只剩下爪哇国了,五年之内平定卧榻之旁,就可以放心酣睡了。”

    孙传庭道:“让四国安定可能需要三年,然后便可以对付荷兰人了。”

    孙承宗斥道:“你觉得荷兰人会看着我们一步步地吞并各地吗?随时做好准备,监视荷兰人的动向,防止他们狗急跳墙。”

    朱由校道:“这个倒也是要防备,不过如果他们先动手,我们就有充足的理由对付他们了,到时收加爪哇就顺理成章了。”

    刚刚回国的李云昭又被派去出使柬埔寨,他因为出使三国,已经被升为吏部侍郎,这个侍郎并不是左右侍郎,所以是正四品,比之郎中的正五品,升了两级。当时要出使三国时,官员们大都不愿意去,所以朱由校要酬其功,便给予重赏,进一步让大家明白,干实事的人就会受到重用。

    李云昭的柬埔寨之行进行得非常顺利,柬埔寨首都朗维克经济发达繁荣,与很多国家都有贸易往来(此时它还是有大量临海领土的国家,现在越南南部是柬埔寨领土),但一边是南越,一边是暹罗的柬埔寨人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安全感。所以大明皇帝承诺的保护让柬埔寨国王极为高兴,立即表示愿意永远作为大明的藩属国。

    而大明在收到柬埔寨国王的降表后,也立即命郑芝龙的南海舰队在一个叫做芽庄的地方建立了大明南海舰队的一个分基地,以保护柬埔寨的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