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大明星 >

第265部分

汉末大明星-第265部分

小说: 汉末大明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无独有偶,还不等张平这边消化掉董卓立张鲁为国师的消息,那便长安亦传来了一个让他震惊的消息。长安城的朝廷也宣告天下,立通玄道为国教,以其教主天师通玄为国师。张平一听这名字便知道这是他的老熟人、老对手通玄所为。这是这通玄消失了这么多年,怎么会然便立教传道了?而这通玄道想来就是其以其手中的《通玄真经》所创了。只是不知道这么多年来通玄到底都做了些什么?他手上的这个通玄道又有怎样的实力。

    随着弘农、长安分别立了国教,又立了国师,张平若是再看不明白这明显的针对意味,他就当真是白活了。只是让他们不明白的是,他们如此立教的意义何在?难道他们以为就凭借如此便能够赶上太平道的步伐了吗?难道他们当真以为太平道靠了仅仅是道法吗?

第九章 张温解惑() 
    其实张平不知道的是,正是因为之前太平道在几日之内迅速的收服翼州的行动,震惊了天下诸侯,尤其是董卓。在他想来,想要倚靠军力在三天之内占据翼州当真是有些痴人所梦,所以他只能将此归结到太平道使用了道法之上。而恰好的是,在西凉军攻取汉中的时候,张鲁用道法阻挡住了西凉军的脚步,使西凉军无法寸进。所以董卓在得知消息后才会见了张鲁,在与张鲁一番密谈之后,让董卓更加深信太平道定然是使用了某种术法才能在三日内夺取了翼州,所以这才与张鲁一拍即合,张鲁将汉中城交出纳入董卓的治下,而董卓则立五斗米教为国教,立其为天师。其目的自然便是要与张平打擂台。而且张鲁如今早已知道了镇教之宝《太平要术》为张平派弟子所盗,因此心中对张平深恨不已,这也是他愿意与董卓合作的原因。

    而说到通玄,这些年来一直隐于幕后,一面招揽门徒,一面布局天下。比如这长安城之势便是他一手促成。当初便是通玄乔装打扮,化妆城吕良的样子去对吕布面授机宜,让吕布将董太皇太后,何太后以及小皇帝一起拐带到了长安。然后又让其大弟子周瑜去游说马腾,让其占据长安,兵阻挡住张温的步伐。直到吕布护着董太后一行入主长安,才让董太后出面,解了长安之围,促使马腾、吕布、张温三方势力合兵一处,结成了一支新的势力,以长安为都城,为其布局稳稳的迈出了第一步。此后为了化解三方矛盾,有让马腾如愿得了凉州刺史,让吕布领了并州刺史,而张温则权倾朝野,统领朝纲,这才慢慢的搭建出了一套完整的班子。

    而如今长安的皇宫之中,不仅董太皇太后,何皇后还有小皇帝都是通玄道的信徒,就连朝中不少大臣亦是通玄道的信徒。通玄道的势力遍布长安朝廷的各个角落。通玄羽翼渐丰,这才通过董太皇太后下旨,立了通玄道为国教,立了他通玄为国师。而最为难得的是这一切都发生在张温的眼前,张温却没有半点的反对。

    “太尉大人,这通玄如今势力遍布朝廷,太尉大人当真放心吗?这朝廷都快下变成通玄道的朝廷了。大人您真的不担心?”孙坚有些不解的看着悠哉悠哉的张温问道。

    “担心什么?”张温摆了摆手,“不担心,就算这通玄想要老夫的位置,让给他又如何?”

    “大人。。。”孙坚听到张温这话,顿时有些坐不住了。

    “文台,勿慌,”张温伸手拍了拍孙坚的肩膀将其按回座位,“你要反对一个人,首先要想明白你反对的理由,你为什么要反对他?”

    “这都快要爬到您头上来了,朝廷都听他的了,您还不担心?”

    “那我问你,”张温微微一笑,“你觉得就算他现在被封为国师,他的目标是治国理政吗?”

    “这。。。”孙坚一时语塞,要论治国理政,自然是张温在行,通玄就算再厉害,道法通玄,可是于治国理政一道还是逊了张温远亦。

    “既如此,你觉得他与我又有什么威胁吗?”

    “可是,大人。。。”孙坚还是有些想不明白,“就算如此,他不会与大人争权,可是他却能左右朝廷的走向。”

    “哦?你以为他当真能左右的了吗?”张温再次诡异的一笑,“他凭什么能够左右?他像张平那般有强大的太平军吗?”

    “。。。”孙坚一时间说不出话来。毕竟张温一直将兵权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你看他手中没有兵权,想要左右朝堂,所靠的无非是在朝堂中他的信徒,但是战事一起,这朝堂上哪里还有他们说话的份?”张温毕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此时显得从容不迫。

    “可是,太尉大人,以通玄的才智想来不会意识不到这一点才对啊,可是他为何还。。。”孙姐有些疑惑,毕竟通玄他是知道的,就算接触不多,但光凭他那个惊才绝艳如今在朝中担任中书舍人的周瑜,便可以窥见通玄绝对不是无智之人,绝对不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张温再次微微一笑,“文台啊,所以说你没明白他的目的,他是要掌控朝堂吗?不是,谈事要取我而代之吗?也不是,所以啊,既然如此,你又何必管他如何呢?”

    “大人的意思是。。。”孙坚听了张温的话若有所思,“那大人可知他的目的是什么呢?”

    “呵呵,”张温依旧春风拂面,“还能为了什么?人争一口气神受一炷香,无非是为了香火罢了。”

    “香火?”孙坚皱了皱眉。

    “你觉得当今天下,那个教派的香火最为旺盛?”张温启发性的向孙坚问道。

    “那自然是太平道了。”孙坚顿时脱口而出,旋即孙坚便好似明白了什么,脸上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大人的意思是,通玄这一番作为不过都是为了与太平道张天师相争?可是那他又何必费这般力气要当什么国师呢?苦研道法,用心传道不就好了吗?”

    张温摇了摇头,哂笑一下,“酒好也怕巷子深啊,更何况这巷子外面还有一坛美酒,让人沉醉,若是不赶紧出了巷子争上一争,抢上一抢,只怕到最后连半点机会也没有了。”

    孙坚挠了挠头,跟着张温一起,目视远方,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张温显然是个有智慧之人,一眼便看穿了通玄的本质,他这般作为不过是为了要与张平相争,抢夺香火,太平道发展日久,已经有了很好的民众基础,若是通玄只是默默的传道,就算他道法再好,在太平道的声名之下,只能附翼其后。通玄也是个傲气的人,原本想从张曼成那起家,以黄巾残部为依托,发展自己的教派,可是谁成想张曼成不堪重用,猜忌心过重,最终落得个身死道消。所以通玄只得自己想办法,从头再来,慢慢布局,一面阻挡太平道发展的脚步,一面扩大自己,努力追赶并超越太平道。

第十章 二教崛起() 
    张平看着手上的消息,心中想着通玄与张鲁之事,皱起了眉头。通玄以往都是在暗地里搞些小动作,让人寻不到痕迹,如今居然直接跳了出来,将自己摆在了明面上,这可不像是通玄以往的行事作风。一个习惯了在幕后搞阴谋诡计的人,突然光明正大的上到了台面之上,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通玄他已然积攒够了实力,已经无需在多多藏藏的了。而且从孙夏探知得到的消息来看,通玄的势力已经遍布长安朝廷,而其通玄道的势力也遍及并、凉二州以及长安周边。这不由不让张平感到吃惊,这仿佛一夜之间突然冒出的通玄道,让他吃惊的同时也感到了忌惮。

    根据目前得到的消息,通玄道的教义却有其独到之处,而通玄所传的道法中更是有一些玄妙之处。与太平道通过丹药治病救人不同的是,这通玄似乎掌握了某种奇异的术法,可以凭借术法治病救人,这当真是让张平惊奇。根据描述,张平隐隐觉得通玄的术法有点类似前世看过的玄幻小说中的魔法,那种运起法力往人身上一罩便能百病全消的那种,这让张平有一种莫名的错愕,感觉自己是不是来错了时空,好好的现实主义风格的三国时空,突然就莫名的变换成了玄幻超自然主义。

    而相比通玄,五斗米教的张鲁就让张平稍微容易接受了一点,张鲁的术法依旧还算是在张平所能接受的范畴,按照目前的消息来看,应该属于巫蛊一类,虽然同样有些奇幻,但比起通玄的魔法,让张平还是容易接受了一些。而张鲁的势力也远远不如通玄,虽然在汉中一地,张鲁拥有极高的威望,但是出了汉中,其威望就差了很多,很多人都并不知道张鲁,更不知道五斗米教。五斗米教的声望仅仅局限于汉中一地。

    虽然尽管无论是通玄道还是五斗米教如今都比不上太平道,可是如今纷纷冒起,已然偏离了原本历史的轨迹,要知道在原有的历史中,三国时期不过是太平道昙花一现,之后的数十年,道教都没有长足的发展,直到魏晋后期,战火熄灭,天下进入了修生养息之时,道学才再次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开始了长足的发展。而现在大汉式微,群雄割据,天下纷乱,却陡然又冒出了通玄道和五斗米教来,这实在有些诡异,虽然道学也有派系之分,但总的说来更多的偏向于无为而治,在政治上更倾向于顺其自然,在政策上更多的偏向休养生息,恢复元气,可要知道如今可是战乱纷飞,却如此崇山道学就有些让张平觉得奇怪了。当然他本身的太平道也还算是占据一方,自是没有资格说人家。不过张平奇怪的同时也颇感欣慰,至少这说明道学的昌盛不是吗?

    当然这一切的变化其实却全都是因为张平而起,因为张平来到这个时代,并且拉扯着太平道发展到如今这般地步,自然让其他道家传人看到了将道家发扬光大的希望,原本隐居不出,避世修行的道家弟子们都纷纷入市传道,只不过通玄和张鲁属于其中做的好的,从万千的传道着中脱颖而出。当然,这其中也不乏他们有深厚的底蕴的原因。

    通玄乃是左慈的亲传弟子,作为汉末公认的道家第一人,左慈的道法自是高深,有其师必有其徒,通玄自然也差不到哪去。虽然左慈对于开宗立派,传经布道没有什么兴趣,而更加追求逍遥自在,但不代表作为他亲传的通玄没有开宗立派的意思,而且也不代表左慈当真会对通玄不闻不问,通玄能创下通玄道自然也少不了左慈的指点。

    而张鲁说来也算是家学渊源,其祖张陵便是有道名士,及至其父,再到他,代代相传,自然积累了深厚的基础。反观张修却不过是仗着《太平要术》学会了些治病救人的手段,借此施符用药,在汉中一地创下了五斗米教这么个教派,但其根脚毕竟浅薄,及至张修被张鲁谋害,夺取了教主之位,五斗米教反倒是迎来了他的春天,在张鲁的整治下,五斗米教的教义教宗更为完善,组织体系架构也更为精密更加便于控制。渐渐的让张鲁将五斗米教慢慢的发展了起来,从一个不入流的小打小闹慢慢发展成了统治汉中的大教派,端的是不可小觑。

    而且这两大教派显然都对太平道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张鲁自不用说,汉中城都是他的,他自然也仿效太平道,拥有其护教军团。而通玄虽然没有其自身的军团实力,可是如今长安朝廷都听他的,若是有事他自可调动长安的力量。而在其他方面,更是将太平道学了个通透,张鲁在汉中城中建立了汉中学宫,用于培养弟子传人。而通玄亦是在长安城中觅地建立了通玄学宫。而同样的两派都派出商队经营自身独特的灵符、灵丹、灵药之类的特产,为教派谋取发展所需的资金。同时,两派没有太平道这般财力和技术办一份太平报这般能够广布天下的报纸,但是两派也不甘人后,就算再不济也要确保在所辖区域内有一份可以便于发出自己声音的报纸,最少也要保证朝堂和州府所需,要让他们的声音传出去。

    毕竟要知道在这个时代,信息的通传成本极高,要想向后世足不出户便能尽知天下事是绝不可能的,可能连方圆数里之内的事想要了解到都不容易。所以满载着大量信息的太平报便成为了不少人获取信息的途径之一。毕竟一来太平报如今每旬日发布一期,通过太平道遍布天下的道观和网络,能够迅速将太平报送至全国各地,虽然其时效性依旧有限,但是至少也是一种获得信息的途径和方式,已经算的上是这个时代最快能够了解到天下大事的途径没有之一了。

第十一章 报名太平() 
    因此太平报成了不少关心天下大事的人的最佳方式,不管是哪一方朝廷大员,还是天下名士,亦或是归隐不出的隐士,他们如今了解天下大事的重要途径都换成了太平报。随着太平报的日渐盛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