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帝国之横扫天下 >

第116部分

大宋帝国之横扫天下-第116部分

小说: 大宋帝国之横扫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始连一知半解都不能够,好几次赌气不看,但不到一天又忍不住拿在手中,特别是有一次看到I LOVE YOU。想了半天实在不明其意,朱琏嘟着小嘴生闷气,一狠心将信纸点火准备烧了。

    却不料真看到信纸燃了起来,自己心中莫名就是一痛,好象丢失了一件重要的东西,好在左甩右吹之下,总算只被烧了很小的一个角,自己的左手地被烧得很痛。

    抬起左手。那处被灼伤的皮肤微微显得有点黑,和周边如雪的肌肤显得无比分明,看着这一小块黑点,朱琏脸上却洋溢着一份幸福。

    房门轻响了两声,朱琏应声让怜花进屋,见怜花手中一个锦盒,心中顿时高兴起来。

    将锦盒收起,怜花躬声附在朱琏耳边说道:“大观园说近期帝都风云激荡,叫娘娘万事小心。”

    见朱琏点点头,怜花继续说道:“蒋涛那边说销售情况很好,又送来数十套衣服,请娘娘帮忙请宫中诸妃试试合不合意。”

    朱琏笑道:“也不知彦崇从哪里寻着这人,头脑鬼精的很,不过能替大郎赚钱总是好的,皇后寿辰就快到了,告诉他多准备些服饰,到时定然能用上。”

    慈恩大师下午讲了一次《药师心咒》后,又赠送太子妃不少的经书,寺庙僧侣和信徒见太子妃要看如此之多的经书,都忍不住吟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本章完)

第231章 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回到东宫,朱琏进了自家的闺房,然后在屋里某本经书上转动了几下,寝室中便出现了一道暗门,朱琏带着怜花走了下去。

    暗门后面是一间石屋,虽不大,却五内俱全,连大床都有一张。

    “怜花,你们两人做这个机关暗屋,费了不少精力吧?”

    “娘娘这算什么呢,保护娘娘的安全是我和惜花最重要的使命,大郎可是下了死命令,不允许出现盅毒之祸那样的事件,不许娘娘再受到伤害。”

    脸上飞起一抹红霞,“你们大郎对每个小娘都这样好吗?”

    “娘娘,我们来自第九军的暗卫,直接受折宣赞指挥,暗卫总数据我所知也就四个人。宣赞身边两位,娘娘身边两位。”

    朱琏心中欢喜,脸上浮现出笑容,“你们呆在宫里没有在第九军好玩吧?”

    怜花笑了起来,“我们在第九军接受的是训练,反而是在娘娘身边更加快活,只希望娘娘永远不要赶我们回去。”

    朱琏一手拉过怜花,细细看着她布满老茧的双手,叹了一口气,“放心吧,跟着我,你们两姐妹一定会有一个好的归宿。”

    “我等只希望永远陪伴在娘娘身边,在我们心中,娘娘就象我们姐姐一般。”

    朱琏听到此话,忍不住将怜花拥进怀里,“你们以后就是本宫的妹妹,在这冷冰冰的皇宫,只有和你们在一起,才能感受到一丝人情味。”

    “娘娘,慈恩大师说,大郎这次送来的箱子比往日重了许多,看来会有很多大事发生呢。”

    朱琏这才收回心思,“将箱子里的书信拿与我看看。”

    接受了海量的信息,朱琏正在闭目沉思,却听暗门外响起了几声敲门声。

    朱琏带着怜花走出暗室,原来是郑皇后派人来催朱琏去延福宫,商量皇后寿辰之事。

    “娘娘,皇后对你还是极好的,但其余的嫔妃可要小心交往。”

    经过蛊毒之事,朱琏求死未成,心中己经有了一个人的影子,而这人不但英雄,而且善解人意,这段时间一直通过书信给自己讲故事摆道理。

    无论是武则天还是上官婉儿,无论是吕后还是王昭君,这些宫里的女人,慢慢影响着朱琏的价值观。

    彦崇反复强调一个观念,宫里的女人不同于宫外的女人,而太子妃更是天生的漩涡中心。

    人无打虎意,虎有伤心人,一味地逃避只会让自己生活在阴暗之中,即然有母仪天下的名份,就要展露出凤啸后宫的实力。

    朱琏非常喜欢这些历史古事,常常在被窝中还慢慢回味,对那人的很多想法慢慢参悟透了,只觉得自已在他的灌溉下迅速成长。

    只可惜那人写的私人信件,自己还未完全参祥出来,不过朱琏相信这一天不会太长远。

    “淑容陈娇儿,也是可以信赖之人。”朱琏说完此话面露得意之色。

    来到昆玉殿,乔、韦两妃早已在此等侯,郑皇后也穿了一身白练做的衣饰,看上去仿佛年青了十岁,显得艳光照人。

    “琏儿快过来。”皇后招手让朱琏来到自己身前,上下细细一看,“难道信佛真的能让人容光焕发吗?哀家觉得琏儿你越发漂亮了。”

    “母后说笑了,如果真是这样,那寺庙中那里还有白胡子的老方太,慈恩大师应该是个少年俊俏郎才对。”

    听着朱琏的回话,郑皇后也禁不住微笑起来,“琏儿,哀家觉得你最近变了。”

    朱琏心中一惊,忐忑不安地问道:“不知道母后发现了什么。”

    郑皇后拍拍朱琏小手,“以前你心思都放在太子和谌儿身上,神情和动作都显得沉闷无比,哀家曾经对你父皇说过,你就是个闷葫芦。”

    看着脸色微红的朱琏,郑皇后继续笑道:“现在你不但容光四射,而且行为干炼,待人处事很有分寸,这让哀家非常欣喜。”

    朱琏心中默默念道:“难不成那人千里之外也能改变自己,自己真的这么听话吗?”

    看着郑皇后高兴,乔、韦二妃也说了几句笑话来凑趣。

    “琏儿,叫你过来是想商量一下哀家寿宴之事,今年国事不顺,北伐大败,官家整个人都瘦了一圈。我想这次哀家的寿辰就不必大加操办了。”

    “这样可不行。”朱琏在皇后诧异的目光中站了起来,举步走到殿中,“这次北伐并算不上大败,父皇何必如此,母后何必如何?”

    郑皇后声音大了起来,含着强烈地惊讶,“整个朝廷都已经传遍,太尉兵败白沟,五万最精锐的西军被围,雄州失守,琏儿难道不知吗?”

    朱琏脸上依然充满着笑容,只是对着皇后点点头,郑皇后总理后宫,哪里还不知道朱琏是有话要说,以目示意,不多时殿内的人就基本离开了。

    见朱琏依然不开口,郑皇后心急之下,示意乔、韦二妃也先行离开,二妃都用惊讶的目光看向太子妃,不知这平时温婉的太子妃要说什么重要之事。

    “母后,如果父皇也在,不如将父皇请来,臣妾有些事好教父皇得知,也可让父皇得知,以解忧愁。”

    看来太子妃的确有好消息,郑皇后欣喜之下急忙叫人去请官家前来,然后走上来拉着朱琏的手,“琏儿消息可靠吗?可不许说些安慰的话,或者拿无足轻松的语言来取悦你父皇,他最近火气可是大的很。”

    感受到母后的关心,朱琏心中涌起一份感动,不过自己要说的是刚得到前线最新的情况,自然是真实无疑的,至少比朝廷传播的这些消息要真实很多。

    朱琏心中有个计划,在听那人讲了许多历史上有名女性的事迹后,感觉自己既然是太子妃,就应该做点什么,何况蛊毒之事自己无辜受到陷害,那人信中不是说了吗?有仇不报非君子。

    赵佶匆匆来到昆玉殿,这不多时日父皇看上去面容憔悴,到将朱琏吓了一跳,自从官家吃了彦崇的仙丹后,一直显得是神采奕奕,现在这副模样好似大病了一场。

    (本章完)

第232章 难酬蹈海亦英雄() 
“父皇,最近没有吃仙丹吗?”朱琏强烈感觉到北伐失败对官家的打击,想着那人信中的内容,感觉自己全身都充满着力量。

    “唉,心病还需心药医,这仙丹是医不了朕的心病。”赵佶叹了口气,跌坐在龙椅上,稍微缓了口气,这才抬起头来看向朱琏。

    “琏儿有什么好消息要告诉朕吗?这段时间朕都快愁死了。”

    “父皇,是因为北线兵败的事吗?胜败乃兵家常事,着令太尉屡败屡战就是了。”朱琏语气中毫无忧愁之意。

    赵佶被朱琏一席话说得哑口无言,全朝廷都被辽人吓破了胆,商议的都是如何赔钱、赔物,如何能让辽军暂息雷霆之怒,却没人提出让太尉提兵再战的主意。

    在赵佶印象中,好象登州有封奏章提出应在河间府募兵死守,然后趁辽兵战线拉长后出奇兵截断辽军粮道,这样一战可胜。

    这奏章是何人所上赵佶都记不清了,记得当时自己还骂了两句蠢货,就将那奏章扔在了地上。

    太尉给朝廷上了很多奏章,提到辽军非常强大,几万骑兵如怒浪而来,根本不是人力所能抵挡,太师、次相等人也是多次提到此战非是太尉的责任,实在是辽国过于强大所致。

    听说北面的女真人也被辽国打的大败,退回山里去了,如果不尽快安抚辽国,只怕那数万铁蹄随时就会南下。

    听到辽人如此强大,赵佶在心中将太子恨之入骨,如果不是太子提出北伐建议,大宋何致遭此大败,听说蔡攸奔回东京,在府中呆着都不敢出门,太医诊断后,认为蔡攸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刺激,必须要静卧休养。

    赵佶也真被吓住了,在西夏战场上威风八面的太尉被辽人打的如此之惨,这让朝廷作出

    辽军实力超强的判断。

    这几天朝廷都在商议如何能与辽军化干戈为玉帛,与金国海上之盟的约定暂时只能搁在一边。

    看着朱琏那淡然的口气,赵佶没来由将对太子的怒火当场便发作了出来。

    “都是你们东宫提出的建议,才让局势破败如此,赵桓这个太子依朕看来也不用当了,让他回东京作个闲散皇子吧。”

    官家冷硬的口气让郑皇后目瞪口呆,连梁师成也不敢多说半个字,一时间昆玉殿内众人连大气也不敢出。

    朱琏看着官家,突然想起了息夫人的一句诗。

    “四十万人齐卸甲,宁无一个是男儿。”

    看来这朝廷没有心中那人的豪情与斗志,不过是些尸位素餐之徒罢了,大宋朝的未来不在这些人的手中。太子的水平自己蛮清楚,和蔡攸与太尉相比也就是半斤八两。

    一时间那人的形象在朱琏的心中无比的高大起来,也许只有他才能成为大宋朝未来的中流砥柱吧!

    那人居然喜欢自己,想到这里,朱琏情不自禁地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自古美女爱英雄,朱琏自然也不例外,虽然世俗礼仪束缚着自己的思想,但是那人用一份蛮横、一丝关心、一副肝胆,早己闯入自己的心里。

    看着太子妃没在官家的怒火中失色,反而露出笑容,一时间殿内诸人都有种不真实的感觉,仿佛太子妃那份从容,蕴含着一份不为人知的秘密。

    “父皇。”朱琏一开口,诸人皆把耳朵竖了起来,“前线战事皆顺,辽兵攻势已疲,只要太尉从河间府出兵,定能大胜,不知父皇忧从何来?”

    太子妃之言石破天惊,赵佶面色突变,一时间僵在当场,梁师成心思缜密,知道必有内情,见状低声说道:“太子妃,军国大事,可不能儿戏。”

    “是啊是啊,琏儿可不能胡说呢。”一旁郑皇后也是脸色大变,担心之色溢于言表。

    朱琏拿出一封信件,“这是太子写给我的呢,种彦崇率领第九军突击白沟河,与曲端、韩世忠精诚团结,大破辽军于白沟河胜利会师,现在南下之敌已成瓮中之鳖,只要太尉挥军北上,收复燕云十六州指日可待。“

    剧情的强烈反转,让面容消瘦的赵佶犹如吃了兴奋剂一般蹦了起来,几步抢到朱琏面前,将信扯了过来细看。

    郑皇后也是连连发问,“琏儿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母后,有一个商人叫蒋涛,是种彦崇的朋友,由于前线军费枯竭,万般无奈之下,种彦崇便令蒋涛来东京卖白练,用所售之资去解前线燃眉之急。”

    梁师成也露出了笑容,“对,对,确有此事,奴家还奉太子妃之命,拿了些白练让宫内太监们购买,以换些银钱。”

    朱琏向梁师成微微一屈身,“多亏总管相助,近日总算凑齐了几万贯,正准备送到前线犒赏有功将士。”

    “怪不得琏儿你现在只穿白练做的服饰,原来你也是偷偷资助前线的战争啊!”郑皇后恍然大悟,眼神中对朱琏的溺爱又多了一分。

    赵佶终于看完了来信,又反复细读了一遍,这才轻松将信交于皇后,面容中浮现出愉悦的笑容。

    “哈哈哈哈。没想到种彦崇这小子还真有能耐,生生将此局扳了回来,真是我大宋朝的福将!”

    看着梁师成,赵佶快活地说道,“李纲、耿南仲、唐恪和宇文虚中已经从前线返回,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