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晋英豪 >

第207部分

大晋英豪-第207部分

小说: 大晋英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想渡江北上,到达淮阴,在那里整顿兵马,然后进军谯城。”

    “好,我渡江之后前往凤阳,然后穿过豫州司州沿太行山直插并州,一举占领晋阳,成为插在他们心脏的一把尖刀!”

    “你们一路前行不知要经过多少恶战,你自己小心了。”

    “我知道,只要我还活着,就一定到达晋阳!”

    “兄弟好志气,听了你的话我也热血,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到了,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我们一定要全力以赴!”

    “全力以赴,是的,想当年我们在太学的时候,就曾经说过,如果四海鼎沸,黎民难安的时候,我们就相约报国安民,还因此而闻鸡起舞,现在想不到竟不幸成了现实,大哥,为了天下黎民,为了我们的国家,我们就大展拳脚吧!”

    两双手紧紧扣在了一起……

    第二天,祖逖早早起床,练了一会儿剑,正好是鸡鸣时分,他召集起二百人马,准备出发。

    天刚刚蒙蒙亮,二百人马赶往渡口,正在这时,一些官兵嚷嚷着赶来,他们操刀持枪四处搜查,一个军官来到跟前道:“你们是什么人!”

    “我是豫州刺史,奉皇命渡江北伐。”

    听了祖逖的话,看着连军服也没有的人马,军官眼里竟流露出了一丝不屑,问道:“豫州刺史?豫州都沦陷了,哪来的刺史!?”

    豫州强压怒火,捧出刺史印,军官看了才不敢造次,他又问道:“昨晚京城有大盗现身,很多大员和巨富人家都有财物丢失,你们可曾看到可疑人员?”

    “没有。”祖逖淡淡道。

    军官在人群里走了一遭,看确实没有油水,就放了行。

    祖逖带人到了渡口,人马一半登船之后,刚才那军官又带人匆匆赶了过来,他跑到跟前道:“祖将军,且慢登船!”

    “为什么!?”

    “我怀疑你们船上有脏银,我要搜查!”军官吼道。

    :。:

第一百零四章 击楫中流() 
“脏银!?你给我讲清楚,什么脏银?我们是去北伐的,不是做盗贼的!”

    祖逖一脸怒色。

    “祖将军,不要生气,京城发生大案,每家每户都要搜查,包括过往船只也要搜查,祖将军也是朝廷命官,应该配合我们搜查吧。”

    “这三条船上装得是朝廷给我们的粮食,其余的一无所有,怎么会有银子呢?不过,为了摆脱我们的嫌疑就请上船搜查吧。”

    “给我搜!”军官下了令。

    军士们上船搜查,野蛮地用刀枪刺破米袋,任大米流了一船,他们踩踏着大米继续搜查,祖逖看了心疼道:“你们小心一点!”

    军士们依然我行我素,祖逖要登船制止,突然有军士用枪刺到硬物,扒拉开一看喊道:“有银子!”

    军官一听跑上船一看,道:“果然有银子,祖逖这是怎么回事?!”

    祖逖不知是怎么回事,回道:“我怎么知道,这船是皇上差人装的,要问去问皇上。”

    军官把银子拿在手里一看道:“这可是地道的官银,上面有“建武”两字,中间一个税字,显然这是入了库的官银,昨晚丢失的就是官银,一共五千两,给我全部搬下船清点!”

    军士把银子搬下船,清点一下有三千两,他质问道:“祖逖,一定是你们偷了银子,那其余的两千两官银呢,快给我交出来!”

    “没有,我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好啊,你死不承认,王大人有交待,只要找到脏银,无论是什么人作案都要依法严办,现在就请你们全部跟我走!”

    “不行,我们接了旨,要渡江北伐,恕不能跟你回去。”

    “你敢!”军官把刀拔了出来。

    祖逖的部众看着祖逖,祖逖也拔剑道:“耽误我办差就是违抗皇命,看我不杀了你!”

    正在对峙之时,有人喊道:“住手!”

    原来是陶侃带人到了,他是来为祖逖送行的。

    “怎么回事?”他问军官道。

    “将军,是这样的,昨晚京城发生盗案,很多人家丢失了五千两银子,刚才我们在祖逖的船上搜查,发现了三千两官银,其实的两千两也不见,所以无论如何,我们要带祖他们回去查办!”

    “官银?那什么人家会有官银呢,而且有如此巨大的数额呢?”

    “这个……属下不知,将军,借一步说话。”

    军官把陶侃拉到一边道:“将军,昨晚其实是府库丢了官银,王大人交待,不能对外声张,只说是有大户丢了银子,所以……”

    陶侃听了一切都明白了,原来是国库丢了银子,至于不敢明目张胆地说是库银,原来就是祖逖刘琨北伐的原因,皇上以财力紧张为由不拔饷银,而现在又冒出了五千两银子,岂不是不能自圆其说,陶侃思量一番,心里有了主意。

    陶侃道:“这些官银全部搬上船,送给祖逖北伐使用。”

    军官听了忙道:“将军这是为何,这可是官银哪。”

    “正因为是官银才要送给祖逖,祖逖现在是豫州刺史,奋威将军,身负北伐重任,既是官银,由他支配不是物尽其用了吗?”

    “可是将军,王大人交待……”

    陶侃一摆手道:“不用说了,此事由我一力承担,我会向皇上解释!”

    军官只好命人把银子搬上船,陶侃把军士打发走,对祖逖道:“无论这些官银是如何到你船上,从此就由你支配了,你就用这些钱招兵买马吧。”

    “将军……”

    “什么也不用说了,登船吧,我等你的好消息。”

    “多谢将军!”

    “后会有期!”

    祖逖登上船,朝陶侃挥手道别,然后顺江而下。

    船到江心的时候,祖逖站立在船头上,看着波浪翻滚滔滔东去的江水,想着国土沦丧,百姓受苦受难的时候,不由得心潮起伏,热血,他慷慨激昂,面对苍天,手持木楫用力敲击着船舷动情地发誓道:“各位将士!我祖逖若不能平定中原,驱逐匈奴,收复河山,就有如这滔滔江水一去不回!”

    众人听了个个摩拳擦掌,斗志昂扬,齐声呼道:“愿随将军,为国死战!……”

    众人的喊声和祖逖的誓言久久回荡在大江上空。

    陶侃走后,又来到了刘琨出发的地点,看到的情况和祖逖的一样,船上也搜出了银子,有两千两,他依然作主送给了刘琨,接着他就进宫向司马睿解释这件事。

    陶侃见到司马睿讲明了一切,司马睿道:“此次盗案不知为何会跟祖逖刘琨扯上关系?”

    “皇上,盗贼盗了官银,无处藏匿,就藏于粮食当中,要等他们渡江之后,再偷偷取回,想不到被官军发现了,也是万幸。”

    “陶将军,这些银子本是用来给朝中官员发薪用的,现在你送给了祖逖刘琨,你们的官薪就成了问题。”

    “皇上,既然财力紧张,官薪就延迟发放,我想各级官员也会理解皇上的。”

    “好,就延迟发放,你退下吧。”

    陶侃退下,王敦出来道:“皇上,想不到祖逖还真的要北伐,就凭一个虚衔他能办成什么事呢?”

    “他们是不碰南墙不回头,等过了江就知道绝非易事了,只是可惜了我们的银子。”

    “皇上,不用心急,只要我们坐稳了江南,何愁钱粮呢。”

    “嗯,只要能保住江南一脉,安稳过过太平日子,朕就心满意足了,北伐只有祖逖刘琨这种一根筋的人才会去做。”

    王敦道:“皇上,臣有一事相请。”

    “什么事?”

    “皇上,荆州是我朝重地,臣想亲自前去镇守。”

    司马睿是王导王敦兄弟保着坐了江南,登上了帝位,对于王敦的请求,司马睿只有答应:“好,朕准了。”

    “皇上,臣现在是镇东大将军,自然想要为皇上统领军务,不如皇上加臣为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诸军事?”

    “这个……”

    司马睿迟疑了一下,说起来,王导和王敦都是有大功的人,但两人又有很大的差异,王导很少为自己谋私利,可这个王敦就不同了,他只会一味要官,并且大肆安排亲信,朝中交相官吏,地方郡守军职也都多出其门,权利大了,就难以控制,甚至威胁皇室安危!

    “皇上,难道您认为臣不堪此重任吗?”王导追问道。

    :。:

第一百零五章 进行北伐() 
司马睿当年移镇建邺,南方士族根本不睬他,是王导王敦用计收服了他们的心,从此归心司马睿,以至于司马睿登基做皇上的时候,特意做了宽大的龙座,要和王导同坐天下,这就是后人常说的“王与马共天下”。

    王导是个明事理的人,琅琊王家再有功,也是臣子,不能和皇上并驾齐驱,他以天无二日推辞过去,司马睿才安下心来。

    要论起来,那时司马睿要王导共坐天下,并非是真心的,不过是试探王导的反应而已。

    王导的回答让司马睿很满意,他从此更加依赖王氏家族,以至于形成了将相官吏多出其门的弊端,王家已经实际上控制着大晋,司马睿渐渐地感觉被压得透不过气来,他要改变这种现状了,但是眼下王敦又要加封,难道要拒绝他吗?

    司马睿思索再三,决意先答应王敦,虽然他的兵权大了,官职大了,但毕竟能离开朝廷,自己可以找人进入朝廷中枢,培植亲皇室的朝臣,制衡王家,达到渐渐排挤王家的目的。

    “王爱卿有功于社稷,就是要什么官职朕也会答应的,朕准了,明天就拟旨施行。”

    王敦听着司马睿说得牵强,他回道:“多谢皇上,臣虽有功于社稷,但时时以朝廷为念,不敢有丝毫居功之想,臣要统领几州也是想为皇上分忧而已。”

    “朕心里如明镜一般,王大人就放心去做吧。”司马睿依然话里有话。

    王敦心道,你不同意也得同意,没有我们王家,你这个皇室疏亲怎么能做得了皇上,如果真不如我的意,早晚会把你端掉,让你连皇上也没得做!

    次日,司马睿在朝堂之上命人宣布了自己的旨意,封王敦为荆州湘州刺史,都督荆、扬、江、湘、交、广六州诸军事,即日赴任。

    宣完旨,王导和王敦很满意,这样一来,兄弟两人,一个在朝,一个在外领兵,这天下就是王家的。

    宣完这道圣旨,紧接着太监又宣读一道圣旨,封刘隗为镇北将军,加侍中,封刁协为尚书令,戴渊为司马,这三个人都是不惧权贵的主,司马睿用他们就是要压抑王家,平衡朝中力量。

    从此之后,刘隗和刁协成了司马睿的左膀右臂,要为他集中皇权出谋划策。

    祖逖渡江之后,来到了淮阴,这里是大晋统治区,过了这里就是赵地,他要在这里招兵买马,积蓄力量,往谯城进发。

    二百人扎下营寨,马上招募兵员,百姓听说皇上派人北伐,纷纷支持,踊跃报名加入,三天的时间就招到了三千人,祖逖又开炉冶铁,打造兵器,订做军服铠甲,购买战马,忙得不亦乐乎。

    祖逖每天训练新军,并制定了严明的军纪,若有违犯必军事从事。

    一段时间之后,祖逖的队伍初具规模,铠甲军服和兵器等都配制完毕,这天,祖逖做出征前的检阅,只见祖逖站在检阅台上,随着战鼓声声,北伐军刀枪明亮,铠甲耀目,迈着方正的步伐接受祖逖的检阅,他们不时随着祖约的令旗变换队形,时而圆形,时而方形,时而外圆内方,又时如一条长蛇来回穿梭,无论怎样移动都保持着有序的队形,有条不紊,祖逖看了满意地点了点头。

    祖逖手一摆,祖约一挥令旗,队伍停下集中起来,祖逖动情道:“将士们,我们从明天起就要投入战场了,我们的对手是残暴的匈奴赵军,我们要用手中的刀枪赶跑他们,绝不允许赵军在我们的领土上为非作歹!我们没有退路,只有前进,只有勇猛地冲杀!将士们,你们怕不怕!”

    “不怕!不怕!不怕!”

    “你们有没有信心杀退赵军!”

    “有!有!有!”

    看着群情激昂的将士们,祖逖再次热血!

    夜,清凉如水,祖逖独自坐在淮河水边想事情,一个人在后面道:“大哥,在想什么呢?”

    祖逖一听是熟悉的金紫燕的声音,他起身转到金紫燕面前道:“紫燕,你……来了……”

    “怎么?不欢迎我吗?”

    “怎么会,我可每天都着你呢,我现在受命北伐,特别需要你的帮忙,怎么样,加入北伐吧?”

    “我怕你不收我,就先送了一个见面礼,你也收到了,并且起了很大的作用。”

    “见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