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唐锦绣 >

第1340部分

天唐锦绣-第1340部分

小说: 天唐锦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 毁了一桩婚() 
钱九陇抽抽着脸皮,道:“老臣奉公守法,岂敢因私愤而败坏法纪?使得陛下不忍处罚老臣因为左右为难,则是老臣之罪过矣。”

    魏王李泰呆了一呆,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

    你跟房俊打起来,父皇居然会因为不忍处罚你而为难?

    到底是心里没点比数,还是实在不要比脸?

    再瞅瞅许敬宗,果然是一丘之貉啊……

    许敬宗见到三位殿下眼神不断在自己身上游弋,心中有些发虚,毕竟他固然能将索取彩礼这件事说得理直气壮,到底也是知道拿不上台面,便鞠躬施礼,道:“微臣不敢叨扰三位殿下饮宴,先行告辞。”

    李承乾还礼:“许舍人慢走,恕孤不能远送。”

    许敬宗忙道:“不敢,不敢,殿下留步。”

    转身拽了拽钱九陇的衣袖,钱九陇也告辞,两人就待离去。

    许氏姊妹无奈,先是望了一眼房俊,目光之中满是乞怜,不过亦知道房俊无法插手许氏家事,就算有心襄助她们姊妹,亦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只得浅浅的向三位殿下万福施礼,戴上斗笠,跟在许敬宗身后,神情凄楚无助,满是对未来的怆然迷惘……

    房俊叹了口气,心中那份执念愈来愈烈。

    难不成,原主这位大唐绿帽王,居然一直暗恋这一对儿儿时的玩伴?否则何以自己穿越这么久,那份执念亦是未曾衰减,一经见到正主儿,一颗心立即扑腾扑腾跳个不休。

    罢了罢了,且不说原主那份执念自己有义务打一把援手,且只说这两个秀美温柔的少女,怎忍心眼看着一生就这样毁掉?

    嫁给冯盎之子尚且好说,固然时下皆将冯盎视为蛮夷,但在房俊看来神州大地皆是一家,五十六个民族都能够和平共处不分彼此,区区百越岭南那几个少数部族,迟早是一家人。

    但是嫁给这个七老八十的钱九陇,那就过分了……

    故而,就在许敬宗等人转身之际,房俊对李承乾一揖及地,大声道:“殿下明鉴,许舍人早年便曾身入秦王府,为陛下掌管文书典册,功勋卓著。固然后来犯错,贬黜地方,却不应祸及子孙……其女许蓉娘、许薇娘端庄贤淑、温婉明秀,还望殿下能够感念许舍人昔日之功勋,觐见陛下,予以赐婚,既能使得功臣感怀陛下之恩德,亦能使得天下人多处一段佳话,实乃两全其美也……”

    许蓉娘、许薇娘娇躯一颤,豁然回头,不可思议的看着房俊,而后,又齐齐看向太子李承乾。

    只要太子点头允可,此事必然会促成,皇帝岂能在这等小事之上驳斥太子的谏言呢?

    皇帝赐婚,自然会寻一些门当户对的世家子弟……

    两姐妹相互握着手,紧张得手心冒汗。

    李承乾微微扬眉,此时许敬宗的两个女儿尚未出嫁,他哪里知道这人有卖女儿的毛病?

    不过房俊的请求,就算千难万难,他亦不会拒绝。

    更何况只是区区赐婚这等小事?

    再说,许敬宗纵然犯错不少,以其功勋、资历来说,皇帝赐婚,也算够格……他的确厌烦许敬宗,但是观之许氏姊妹秀丽温婉,却是难得的好女子,又有房俊开口,这等成人之美的事情,怎会拒绝?

    便欣然道:“二郎此言正是,许舍人劳苦功高,乃是父皇昔年潜邸之功臣,现在有女当嫁,皇家自然要示以优隆,许舍人不必推辞,孤明日便进宫觐见父皇,为令嫒择取门当户对之世家子弟予以赐婚,且先回府,静候佳音便是。”

    许敬宗一听,脸都绿了!

    他堂堂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纵然名声不好听,可到底身份资历放在这里,若是求一个门当户对的亲事,怎么可能求不到?

    可既然是门当户对,那就是肩膀一边齐,一切都只能按照规矩来办,他要如何索取天价的彩礼?

    就是要与冯盎那样的蛮子、钱九陇这样的糟老头子结亲,才能狮子大开口哇!

    自己的儿子都能够赶出长安任其自生自灭,何况迟早成为外姓人的女儿?

    皇帝金口御言,自己指望着女儿赚取彩礼的路算是彻底断绝……

    可是拒绝太子,他也不敢。

    只能恨恨的瞪着出馊主意的房俊,怒哼一声,转身便走。

    钱九陇则脸色黑如锅底,怒视房俊,叱道:“此乃许家家事,汝非要插手其中,欺人太甚!”

    许氏姊妹各个水嫩貌美,又是出身书香门第,气质绝佳,他不惜重金作为彩礼,岂能愿意让房俊给坏了这婚事?

    房俊奇道:“某刚刚说的,乃是念及许舍人之功绩,太子仁厚应当觐见陛下为其子女赐婚,以彰显荣耀,此乃国事,与家事何干?巢国公莫非连国事家事都分不清?听某一句劝,年纪大了就呆在家里,种种花,看看书,吃点好吃的,等死就好了,到处蹦跶祸害小姑娘,当心遭报应……”

    钱九陇胡子翘的老高,差点气死。

    年纪大了,就得混吃等死?

    年纪大了,就不能喜欢小姑娘?

    娘咧!

    那房玄龄温润君子,循规蹈矩,怎地生出这么一个棒槌玩意儿?

    他指了指房俊,气得连一句狠话都撂不出,嘴皮子哆嗦半天,转身拂袖而去,连跟三位殿下告辞的礼仪都给忘了……

    许氏姊妹已经激动得差点哭出来。

    两女齐齐拜倒,声音带着颤抖:“臣女恭谢殿下,殿下千秋!”

    李承乾展颜一笑,温言道:“应当谢谢二郎才是,若非他提醒,孤亦不曾想到这一点,难免慢待了忠臣啊。”

    两女便看向房俊,温柔施礼,道:“多谢二郎……”

    房俊忙道:“不过举手之劳而已,毋须在意,速速随令尊回府去吧,吾等少小为伴,这份情谊却是到了任何时候都无法抹煞,日后若有为难之处,直言即可,只要某力所能及,断然不会推脱。”

    两女欣喜万分。

    谁不知眼下房俊风生水起,乃是皇帝身边一等一的红人?

    更别说这位与太子关系甚好,日后太子登基,几乎预定了一个宰辅的位置,必然是朝中有数的大佬之一,若是房俊能够念着幼时的交情,时不时的予以关照,对于两个不受家族待见的女子来说,不啻于一道护身符。

    看着房俊英姿勃发的样子,不仅春心萌动,若非父亲不堪,以当年许家与房家的交情,或许今日,两姊妹之中已然有一个,成为了房俊的夫人……

    *****

    看着两女千恩万谢离去的身影,李承乾摇了摇头,叹道:“许延族品行低劣,却生出两个这般明媚秀丽的女儿……”

    李恪接口道:“歹竹出好笋。”

    这位殿下在江南数年,倒是学会了这么一句俏皮话。

    李承乾哑然失笑:“走吧,咱们去饮酒。”

    三人便进了凉亭。

    早有侍女自保温的食盒之中取出佳肴放置在石桌上,点燃了一个小巧精致的红泥火炉,将一瓮黄酒拍开,将一个银壶倒了半壶,放在淡蓝色的火焰之上,然后将姜丝、梅子等切丝投入壶中,没一会儿,便酒香四溢。

    李泰亲自执壶斟酒,一边给太子先行斟满,一边瞥了房俊一眼,揶揄道:“二郎若是相中了许氏姊妹,大不了舍去一些钱财,想必许敬宗必然不会拒绝,即便是两女一同收入房中,也未尝不可能。”

    李承乾也看向房俊,笑道:“不若明日孤入宫,向父皇谏言,请他将许氏姊妹尽皆赐予你为妾?你家财无数,多多施舍许敬宗一些,那老儿必然眉开眼笑,那一对姊妹对你显然深有好感,结成连理,岂不是皆大欢喜?”

    房俊苦笑道:“就算我真的想,你那妹妹岂肯善罢甘休?非得闹得家宅不宁不可,家父家母对她宠溺得不得了,说不得狠狠的揍我一顿……”

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太子的仁慈() 
高阳公主能够容忍武媚娘,亦可以容忍几个侍妾,甚至可以容忍长乐公主“分一杯羹”,但绝对不可能容忍他将许氏姊妹娶回家去。有房玄龄夫妇给其撑腰,还不得闹个天翻地覆?

    李泰煞有介事的点头,附和道“的确如此,丽质那丫头看似温柔娴雅,实则性情刚烈,你敢做出有负她之事,必然不肯善罢甘休。”

    房俊“……”

    我说高阳公主呢,你提什么长乐公主?

    这跟长乐公主有什么关系?

    李恪含笑不语。

    李唐皇族对于这等事从来不曾在意,先帝李渊的那些个公主,出去巾帼不让须眉的平阳公主之外,有几个不养面首不偷人的?

    李二陛下的女儿虽然老实得多,但是有那些个姑姑放在那里,纵然做一些出格的事情,也着实不算的什么……

    再者说,长乐眼下已然合离,就算与房俊之间两情相悦情投意合,又有什么大不了?

    只要别光明正大的住进一处,闹得天下皆知就好了……

    李承乾微微蹙眉,道“少说两句,喝酒吧。”

    三个哥哥坐在一处,跟一个妹夫谈论另一个妹妹……这事儿太不靠谱。

    四人便举起酒杯,碰了一个,一饮而尽。

    温热的黄酒入喉,带着姜丝的辛辣,又有着梅子的酸甜,一股融融暖意自小腹升腾,瞬息之间流遍全身,寒气顿消。

    房俊放下酒杯,看着李承乾,问道“陛下让微臣前来,询问殿下,对于敕封谁为新罗王之事,有何看法?”

    李恪持杯的手一顿,神情瞬间绷紧。

    李泰摸了摸肚子,瞥了一眼神情凝肃的李恪,将手里的酒杯递过去,与李恪碰了一下,一饮而尽。

    李承乾则哂燃而笑,看了看李恪,又看着房俊,玩味道“说实话,孤当真羡慕你对三弟的友情。举凡事关皇族,甚至事关储位,谁不是避之唯恐不及?你却能够为了三弟各方奔走,不惜深陷其中,哪怕明知将来后患无穷,依旧尽心竭力……人生得一知己,三弟足矣!只是不知如若他日孤亦有难,二郎可否这般毫无保留,赤膊上阵?”

    “殿下说得哪里话?”

    房俊一脸肃穆,正色道“殿下宽厚仁爱,乃赤诚君子,日后为君,必定泽被天下,实乃天下苍生之福,微臣定然全力襄助殿下,开拓伟业,成为一代圣王!再则,殿下对微臣百般维护,数次不计得失的力挺微臣,微臣焉能不感激莫名?故而,于公于私,微臣亦会肝脑涂地,鞠躬尽瘁!”

    无论昏君亦或明君,永远无法拒绝臣子在其面前大表忠心,每当此时,哪怕明知不过是场面话,也总是龙颜大悦……

    李承乾欣然道“孤不过玩笑尔,二郎何必在意……孤乃长兄,克继大统乃是礼法使然,其实诸位兄弟皆知孤之性情,唯恐做不好这个储君……民间子承父业,纵然嫡长子承继宗祠,其余诸子亦会分得家产,何况天家?父皇富有四海,这本是吾等兄弟共同继承,现在江山尽由孤来继承,心中对诸位兄弟之愧疚,着实一言难尽。”

    说到此处,他看向身边两个兄弟,坦然道“江山社稷,孤不敢擅作主张,但是孤愿意见到兄弟亦能执掌一国、世代为王,则吾大唐枝繁叶茂,千秋鼎盛,实在是喜不自禁!故而,无论是三弟敕封新罗之王,亦或是青雀成为一国之主,孤这个兄长,唯有希望你们励精图治,绝无半分忌惮、阻挠之意!若有半字违心,天诛地灭!”

    魏王、吴王赶紧起身施礼,连声道“太子何须如此?兄长仁厚,世所共知,吾等兄弟连心,定要使得父皇之基业传承万世,永不断绝!”

    然后,自然是兄弟相扶、手足情深,其乐融融。

    房俊在一旁看着,心中感慨。

    且不说以后结局如何,毕竟世事变迁,谁也不知明日发生何事,但就目前来说,李承乾的确称得上千古少有之仁爱君子,或许不得不秦皇汉武以至于乃父之千秋霸业,但是只要这份初心不改,比肩宋仁宗,指日可待。

    没有经历历史上那些兄弟们的暗算逼迫,父亲的失望放弃,他的内心未曾在恐惧与绝望之中煎熬,心性没有在压迫之中扭曲畸形,依旧还是那个“性聪敏“,“特敏惠“,“丰姿峻嶷、仁孝纯深“的皇太子……

    李恪感动得热泪盈眶,握着太子的手,不知说什么好。

    古往今来,唯有帝王亦或储君忌惮自己的手足太过强盛,反过来谋朝篡位,哪里有李承乾这般反而极力赞同兄弟们谋一个出路,不至于在京师投闲置散当一个废物亲王,一辈子浑浑噩噩只是一个生育机器?

    以往,他因为自己身上的前隋血脉导致无法染指储君之位,不知生出过多少埋怨愤怒,对于憨厚的太子亦是心存不满,认为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