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唐锦绣 >

第728部分

天唐锦绣-第728部分

小说: 天唐锦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房俊对他有大恩!

    他固然有些优柔寡断、魄力不够,但是待人以诚、心地仁厚,装傻充愣对房俊之遭遇视而不见这种事情,他做不出来!

    李恪说道:“兄长且想一想,若是说到进谏,你可比得上魏徵?”

    李承乾微微一愣:“自然是比不上的……”

    谁敢不服魏徵?

    或许有人说魏徵不通实务,或许有人说魏徵过于迂腐,但是在“诤谏”这件事上,古往今来,做得比他好的没几个!他能无视至高无上生杀予夺之皇权,犯颜直谏简直就是家常便饭,英明神武如李二陛下,每一次面对魏徵的诤谏都是头痛欲裂,毫无办法……

    李承乾又不是傻子,经由李恪这么一提醒,顿时惊醒:“是呀,魏徵那老货为何一直按兵不动,对此置若罔闻?”

    按说房俊一案当中疑点颇多,就算那枚玉佩之事房俊无法解释清楚,可是在人证那一方面便存在着巨大的瑕疵。那个房家的管事虽然一口咬定房俊当日前往了鄠县驿馆,但是满长安城谁不知道他是为了自己被绑架的儿子不得不如此说?

    依照魏徵一贯的脾性,这种事绝对不会坐视不理,上书诤谏都是轻的,搞不好都得大骂李二陛下倒行逆施、纵容奸佞、构陷忠良……

    可是现在呢?

    这件事情已然闹得沸沸扬扬,城中每日都有百姓自发前往刑部门口静坐鸣冤,可是那个最是眼里不容沙子的魏徵却偃旗息鼓,不动声色……

    不对劲啊!

    虽说魏徵与房俊曾数次争吵,看似彼此颇有怨隙,但好歹房俊曾赠送给魏徵一副上品的紫檀木料作为寿材,二人之间颇有一些惺惺相惜的默契,魏徵怎会不闻不问呢?

    李承乾凝眉看向李恪:“难不成这其中又有何缘故?”

    李恪两手一摊,苦笑道:“我哪儿知道?”

    一旁的长乐公主一言不发,心中却暗自揣测:难不成魏徵已然意识到房俊一案当中有长孙家的影子?他不是不想向父皇诤谏,而是在等一个恰当的时机,可以一举将长孙家揭露出来……

    长乐公主心内黯然。

    她对长孙家……有着难以言说的复杂感情。

    依旧记得幼时跟随母后回长孙家省亲,舅父的和蔼,表哥的爱慕,舅母的慈善……时移世易,沧海桑田。曾经的美好如同落叶一般随风飘散,蓦然回首,昔日恩爱已成今日怨仇,那个曾经比皇宫里更亲切的长孙家,似乎也没有了曾经的亲善温馨,变得阴森诡异,残忍歹毒……

    长乐公主将头微微扭向一边,瞅着身旁的一株芭蕉,清亮的眼神却漫无焦距。

    阳光从一侧投射过来,照在她轮廓清晰宛如雕塑一般完美无瑕的侧脸,微微幻出光晕,如玉一般的脸颊上些微茸毛在阳光下清晰显现,清亮的眸子反射着光亮而显得煜煜生辉……

    繁花叠翠,美人如玉。

    美得令人目眩神迷。

    李承乾和李恪兄弟两个都被眼前长乐公主所流泻出来的秀美精致所震撼,两兄弟带了片刻,忽视一眼,却齐齐在心中叹了口气。

    红颜命薄,即便身在帝王之家,也难以寻到完满的幸福……

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皇帝的推心置腹() 
    身在刑部大牢的房俊尚且不知,“三司推事”尚未开始,他的结局便已然被各方势力所注定。

    关陇集团自然是要全力将他扳倒,以此来取得与皇权斗争当中的先机,向天下所有的门阀士族传递一个信号——这还是那个门阀士族把持的国度!

    江南士族与房俊素有旧怨,华亭镇市舶司现在每日出入境的商品不计其数,这一笔笔一桩桩的交易都要在江南士族的身上狠狠的截留下一笔商税,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江南士族如同身上被剜了肉一般痛彻心脾!现在得到扳倒房俊的机会,怎么可能不去落井下石?或许房俊倒台,这个他一手缔造的市舶司便会撤销也说不定。即便不撤销,所谓人走政息,也大有可能取消掉这个该死的商税

    其余的世家门阀则在一边观望。

    这些事不关己的世家门阀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坐山观虎斗,谁胜谁负都跟他们没关系;另一部分则忧心于長安渐渐紧张的局势,希望此案早有定论,以安各方人心,保持朝局稳定。既然大家都希望房俊定罪,那么就定罪好了

    而在这种几乎“人人喊打”的形势之下,房玄龄依旧安稳如山一言不发便令人不得不感到惊讶了

    那好歹是你儿子啊,难道你就一点都不关心?

    诚然,就算房俊被定罪也不可能被判一个斩立决,但是丢官罢爵背负罪名那也是前程尽毁了。

    你怎么可能就不担心?

    就算你不担心,你家里那位母老虎难道就不会揍你么

    *****

    “爱卿家中最近可还平静?”

    李二陛下穿着一身明黄色的团龙袍,悠闲的坐在御书房的椅子上,手里婆娑着茶杯,意味深长的看着面前的房玄龄。

    房玄龄闻言顿时脸色一苦,抱怨道:“陛下何必明知故问呢?”

    “呵呵呵”李二陛下幸灾乐祸的笑起来。

    他几乎可以想象得出房玄龄因为在这件事情上保持沉默,他家中那位母老虎会是何等的怒气冲天、气急败坏而一向畏妻如虎的房玄龄必然饱受折磨,惨遭煎熬

    房玄龄面色凄苦:“陛下何以不准老臣将您的打算跟家中老妻说明?也免得这一日胜过一日的冷脸谩骂。陛下你是不晓得,老臣现在可是度日如年、水深火热啊!”

    李二陛下放下茶杯,展颜笑道:“某就是要叫那悍妇好生着急上火一番!想当初某好心好意的将几个如花似玉的宫女赐给你,那悍妇居然以死相拒,搞得某灰头土脸,堂堂帝王之尊严何存?哼哼,如今既然有机会报复回来,怎么可能轻易错过!”

    房玄龄无语。

    您是九五至尊、天下之主好吧?

    就算记仇是每一个人的天性,可也不必要跟一介妇人置气啊!

    再者说,您就算跟妇人置气,也不能这般将咱夹在中间饱受煎熬忒不地道!

    笑了一阵,李二陛下忽而一叹:“这朝局波诡云谲,各方势力参杂其中,俱都为了各自的利益明争暗斗,非是大唐之福啊。那些寒门官员尚且好说,毕竟底蕴浅薄翻不起太大的浪花,可是世家门阀当真是帝国之隐患。这帮钟鸣鼎食尸位素餐的家伙眼中只有家族的好处,何曾有过帝国之利益?只要能够绵延其家族的财富权势,才不管你是李家当政,还是杨氏复辟!统统该死!”

    李二陛下亦是世家门阀出身,当初得了这天下亦是世家门阀鼎力扶持的结果。但是正因如此,他才深谙世家门阀的处世之道,“家国利益”,家族永远排在帝国的前头!

    世家门阀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推翻大隋,亦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扶持他李二干掉李建成,那么明天就能为了自己的利益另立新帝,将他李二一脚踢开

    什么国家大义、什么社稷安危、什么百姓黎庶,在世家门阀眼中统统不堪一提!

    正是世家门阀的存在,才导致帝国的崩颓隐患。

    不将其除之,李二陛下如何食得甘味、睡得安寝?

    不将其除之,李唐江山如何国祚绵延、千秋万代?

    房玄龄默然。

    此时朝中有识之士皆已意识到世家门阀实乃帝国稳定之大患,然则朝中官员要么本身出自世家门阀、要么受到世家门阀的扶持,自身利益攸关,即便是看得出这其中的隐患,又有谁能大义灭亲、自掘坟墓?

    世家门阀与皇权不兼容,是注定要被历史的大潮所淘汰的,但是由于起牵扯太广、涉及太众,只能缓缓图之。这必然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或许几十年,或许几代帝王孜孜不倦的努力

    御书房中一时寂然,唯有热茶的水汽袅袅,缓缓升腾氤氲开来。

    良久,李二陛下方才喟然一叹:“此次三司推事之后,无论结果如何某都会让房俊进入军中效力。此事非是某不愿出力,实在是那块玉佩无法解释清楚,若是悍然干涉司法公正爱卿你也知那后果,吾等数年扶持相权、平衡朝局之心血岂非毁于一旦?”

    房玄龄赶紧说道:“老臣自是明白陛下的苦心,心中绝无一丝一毫的怨恕之意。”

    堂堂帝王,能够用如此的语气和态度来向臣子解释,房玄龄怎能不心生感动?

    而扶持相权、提高司法獨立,乃是自贞观初期便一直延续下来的政策,一次来平衡至高无上之皇权。李二陛下是一个有大魄力的帝王,他深知一个皇帝的贤能或者愚钝对于一个帝国有着怎样深远的影响。他自己固然英明神武,可是谁能保证他的儿子、孙子依然如他一般?

    历史上那些曾经雄霸宇内强横一时的帝国,到了末代时期由于帝王皆长于深宫妇人之手,不知人间疾苦、不谙韬略权谋,骄纵任性昏聩无能,终至一代王朝土崩瓦解、烟消云散

    而相权的提升,则能够大大避免因为皇帝的昏聩所带来的祸患。能够从万千官僚之中脱颖而出最终登台入阁宰执天下者,哪一个不是计谋出众才华横溢之辈?由这样层层选拔层层淘汰最后成为宰辅的几个人协助皇帝处理国事,实在是最最稳妥的做法。

    正如房俊的那句名言“绝对的权力使人绝对的腐化”那般,任何权力都要有所约束、有所制衡。肆无忌惮的权力除了满足一己私欲给帝国带来混天灭地的灾难之外,全无益处!

    而作为皇帝,只要牢牢的掌握军权,不至于使得有人造反谋朝篡位就行了

    不得不说,历史上贞观末期相权的提升,一直到高宗、武后、玄宗及至之后的开元盛世,历代名相群星璀璨,前赴后继缔造出煌煌大唐!

    只可惜唐玄宗才气如同太宗一般睥睨天下,气量却犹如天壤之别,晚年时更是昏聩愚昧,为了自己纵情享受从而大肆打压相权,导致了吏治腐敗,引发了安史之乱,将大唐百年根基毁于一旦

    房玄龄自然不会为了此事心生龌蹉。

    提升相权平衡皇权,正是当年他与杜如晦一同向李二陛下提出来的

    现如今岂能为了自己儿子的前程,摒弃自己一生之最高政治理念?

    他想得开,李二陛下却始终觉得有负予人

    且不说房玄龄忠心耿耿任劳任怨的操持朝政多年,功勋显著劳苦功高,便是房俊这些年来又为他立下了多少功勋,谋求了多少好处?

    “某非是薄情之人,房俊一案证据确凿,实在是无法挽回,便只能委屈他了。不过某向你保证,即便房俊将来无法登台入阁宰执天下,某亦会许他一个国公之爵位!”

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皇帝的许诺() 
    bp;bp;bp;bp;李二陛下郑重许诺。

    bp;bp;bp;bp;房玄龄心底一颤,赶紧起身一揖及地,衷心道:“陛下之厚爱,房氏一门没齿不忘!但教房氏一门尚有一人在,誓与大唐共存亡!若违此誓,天诛地灭,绝子绝孙!”

    bp;bp;bp;bp;他心情激荡,热血沸腾!

    bp;bp;bp;bp;唐承隋制,爵位分王、公、侯、伯、子、男。公爵是比王爵低一级的爵位,王爵分为亲王和郡王,公爵分为国公、郡公和县公。国公仅比郡王低一级,郡公又比国公低一级,但王爵只在皇室内部分封,不会涉及外臣。

    bp;bp;bp;bp;国公差不多是外臣分封的最高爵位了,唐初的诸多功臣如早期的裴寂、刘文静,后期的临烟阁二十四功臣如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等均为国公爵。

    bp;bp;bp;bp;然而这些都是些什么人?

    bp;bp;bp;bp;要么是大唐的开国功臣,要么是追随李二陛下逆尔篡取、夺得天下的肱骨!

    bp;bp;bp;bp;越是天下承平,代表战功的爵位便越是难以获得!

    bp;bp;bp;bp;房玄龄这个梁国公的爵位,必然是要长子房遗直来继承的。无论房俊多么优秀、为帝国为皇帝立下多少汗马功劳,公爵的爵位亦没他的份

    bp;bp;bp;bp;现在皇帝金口玉言,许诺将来敕封房俊一个公爵之爵位,那意味着什么?

    bp;bp;bp;bp;一门双公爵!

    bp;bp;bp;bp;古往今来,显耀者莫过于此!

    bp;bp;bp;bp;什么关陇集团,什么江南士族,什么山东豪强都比不得房氏一门之显贵!

    bp;bp;bp;bp;这是如山的厚恩,更是如天的圣眷!

    bp;bp;bp;bp;房氏一门除了子子孙孙与大唐共存亡,为大唐流干最后一滴血、为大唐战至最后一条命,如何能够报答这份圣宠?

    bp;bp;bp;bp;即便房俊失去了登台入阁宰执天下的机会也值得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