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元朝帝国风雨 >

第159部分

元朝帝国风雨-第159部分

小说: 元朝帝国风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遮天蔽日。鼓角雷鸣,震荡山谷,惊天动地。浩浩荡荡的朝廷大军首尾相连,绵延数百里,威武雄壮,千军万马。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就像铺天盖地的狂风,席卷大地,乌云翻滚。电闪雷鸣,数十万大军,快如闪电,急如星火,快速推进,奔向前线,蒙古大军兵强马壮,耀武扬威,杀气腾腾,惊天动地。

    脱脱率领大军到了济宁的时候,派出朝廷官员,以朝廷的名义,到阙里祭祀了孔子,朝廷大军到了邹县的时候,又派出官祭祀了孟子。大军很快就到达了作战前线高邮。

    张士诚反元,与元朝军队发生高邮之战。元至正十三年,即1353年春,盐贩出生的江浙农民起义首领、割据势力头目张士诚与其三个弟弟和李伯升等18人,在泰州率盐丁起兵反元。他们在夺取兴化后,从水陆两路进袭高邮。元参议军事纳速刺丁率军镇压,与张士诚在三垛镇展开激战。开始,元军以火筒火箭予以重创,农民军死伤无数,其尸体顺流而下,把江水染红染透。后来张士诚军采取迂回夹击战术,围歼朝廷官军,最后反败为胜,纳速刺丁和三个儿子都全部阵亡,震惊朝野。五月,张士诚军数次猛攻高邮城。元淮南行省左丞偰哲笃、高邮府知府李齐等官兵不敌,弃城而逃。

    元至正十四年,即1354年二月,在张士诚于高邮称王、建大周国后,元帝命淮南行省平章政事苟儿统兵攻打高邮,没有取得成功。后元枢密院都事石普请战再攻,被枪刺落马,又败下阵来。十一月,元丞相脱脱统诸王、诸省号称百万军马,从灭外围农民军到围困高邮。后因元军内部矛盾,张士诚乘机反击,出城拚杀,元军溃败。元至正二十年至二十六年,朱元璋先后令部将徐达、冯胜、常遇春等六次攻打高邮城,最终攻克高邮城,双方死伤人数无数,最后张士诚镇守高邮城将士被俘者有千余人之多。

    高邮之战的全过程。起初,元朝的地方官员最初以为张士诚领导的盐民义军不过是乌合之众,因此并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然而,张士诚义军的声势不断壮大,攻城陷地,先在丁溪消灭了大土豪刘子仁领导的地方武装,三月底又攻陷了淮东重镇泰州城,这使得元朝统治者不得不重新重视起这支新兴力量,采取武装镇压和招抚并行的措施。

    在武力镇压起义军失败后,元朝当局采取怀柔政策,企图以高官厚禄收买起义军领袖。泰州失陷后,元淮南行省迫于无奈,派出高邮知府李齐前往泰州招降张士诚。张士诚严辞拒绝了元朝廷的招降,并扣押了李齐。元朝廷见招降不成,再次派遣地方军队继续围剿起义军。五月,张士诚的义军先后攻占了兴化和高邮两座城池。元朝官军慌了手脚,二次派遣淮南行省照磨盛昭为特使前往高邮城二度招降,赦免其造反的重罪,并许诺只要张士诚肯投降,就赐予他“水军万户”的官爵。面对高官厚禄,张士诚丝毫不为所动,毅然拒绝了元朝廷的诱降,并扣押了前来招降的使者。此后,元朝廷又多次派兵围剿张士诚,均是伤兵损将,无功而返。

    至正十四年,即公元1354年正月,张士诚在高邮建立临时政权,国号大周,改元“天祐”,张士诚自称“诚王”。高邮政权初立,元朝廷又派重兵讨伐张士诚,妄图把新兴政权扼杀在襁褓之中。当年二月,元朝廷任命湖广行省平章政事苟儿为淮南行省平章政事,率兵攻高邮;同年六月,派遣达识贴睦迩攻张士诚;随后又命令江浙行省参知政事佛家闾会同达识贴睦迩攻张士诚。张士诚率领起义军民奋起反抗,元朝廷的地方讨伐军以失败告终。张士诚乘胜追击,扩大了盐民义军在江苏地区的疆土。并牢牢控制了运河,扼断了元朝粮食和赋税北运大都的通道。

    虽然张士诚的反元斗争有声有色,但其他各地的起义军在元朝正规军和地主武装的强大攻势下,节节败退,原先占领的城池大部分被元朝军队收复。汉水流域的徐寿辉被迫进入山区隐藏;刘福通的红巾军则被元军封锁在河南境内,全国范围的农民起义斗争暂时进入低潮。

    眼见各地义军被镇压下去。而江浙地区又是元朝廷的主要财源,张士诚和他的盐民义军成为元朝统治者的下一个目标。

    至正十四年九月,元顺帝钦命右丞相脱脱亲自挂帅征讨张士诚。脱脱是元朝统治者绞杀农民起义军的主要将领。至正十二年八月,脱脱率军攻打徐州芝麻李的红巾军,破城之后,在徐州进行了灭绝人性的大屠杀,红巾军领袖芝麻李罹难。脱脱接到元顺帝的任命后,招集全国各行省的主力军队,并从西域调来大批军队。共计40万人马,号称“百万”,浩浩荡荡杀奔高邮,一路上“旌旗累千里,金鼓震野,出师之盛,未有过之者”。面对元朝正规军的疯狂进攻,张士诚的起义军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几次出兵阻击全部失败,只得退守高邮城。脱脱的元军趁机把高邮团团围住。为了防止附近的起义军救援高邮,脱脱又派兵攻占了**、盐城和兴化等地,高邮城内的张士诚顿时陷入孤军作战的境地。城外,脱脱指挥大军夜以继日攻打高邮;城内,张士诚和盐民义军带领高邮百姓拼死抵抗,双方展开了拉锯大战。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高邮城中盐民义军只剩下几千人,粮食越来越少,弓箭等守城的器械使用殆尽。旷日持久的战事使起义军内部出现了分歧,一些将领主张投降元军或许还会获得一线生机。对于投降的提议,张士诚表示坚决反对。他知道,这个时候投降无疑是自掘坟墓。就在起义军生死存亡之际,战场形势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元军的后院“起火”了。

    至正十五年初,脱脱的朝中政敌哈麻唆使监察御史弹劾脱脱,说他“出师三月,略无寸功,倾国家之财以为己用,半朝廷之官以为自随”。耳软心活的元顺帝听信了佞臣的谗言,下诏书斥责脱脱“坐视寇玩,日减精锐,虚费国家之钱粮,诳诱朝廷之名爵”,并削去了脱脱的兵权。继而,元顺帝任命河南行省左丞相太不花、中书平章政事月阔察儿和知枢密院事雪雪为前线指挥,率军继续攻打高邮城。临阵易帅向来是兵家大忌,脱脱的去职直接造成各省军队群龙无首,调度不灵,元朝军队立时阵脚大乱,作鸟兽散。高邮城中的张士诚见元军不战而溃,立刻率领城中仅剩的几千名盐民义军杀出城来,大败元军。

    在起义军营地的大帐里,坐着一位身穿九龙锦袍的将领,他就是刚刚称王的农民起义军首领张士诚,他已经接到朝廷大军到来,大军压境的情报,他急忙召开会议,进行了迎战朝廷大军的军事部署,派出起义军,把好关口,列好阵式,严阵以待,迎战元朝蒙古大军。在两军对敌的阵地上,朝廷大军兵强马壮,军威严整,农民起义人多势众,杀气腾腾。敌我两军汇合,气势汹汹,两军将领都来不及答话,就展开了拼命的厮杀,当时只看见两军将领,就像出水的蛟龙,冲锋在前,奋勇杀敌,刀枪闪烁,血肉横飞,后面士兵争先恐后,就像决堤的潮水,冲向纷纷冲向敌军阵营,战场之上,刀光剑影,喊声震天。脱脱率领的朝廷将士,就像如虎豹出山,蛟龙搅海,锐不可当。农民起义将士虽然也身经百战,英勇善战,但是面对如狼似虎的强敌,虽然竭尽全力,奋勇抵抗,却实在无法招架,只与敌军接战了几十全回合,张士诚就逐渐败下阵来,不断向后撤退。

    脱脱率领的朝廷大军,乘胜追击,步步进逼,紧紧咬住败退的敌军不放。一直追杀敌军城下。两军在城外激烈交战的时候,张士诚还满怀信心,带领着几位大将,在城墙上观战。他看见农民起义纷纷败下阵来,潮水般地逃回城内,心急如焚。急忙奔下城楼,骑上健壮的战马,挥舞着长矛,率领将士冲出城外,亲自与敌军作战。张士诚膀阔腰圆,虎背熊腰,力大无穷,他手中的长矛更是虎虎生风,锋利无比。所向无敌。

    张士诚亲自披袿上阵,与如狼似虎的朝廷将领激战,他满脸通红,挥汗如雨,长矛飞舞,奋勇杀敌,杀退了一个又一个勇猛的敌军将领,杀死了无数敌军士兵。张士诚与敌军激战半天。孤军奋战,渐渐体力支。不得不一边与敌军激战,一边指挥将士,败退到城中,关闭城门,严防死守。脱脱看见战争得手,一鼓作气。一面命令将士攻城,一面兵分多路,向西出击,四面八方,把高邮包围起来。阻止敌军增援。张士诚看见城市,包围得严严实实,水泄不通,恐恐死守危城,孤军无援,就像落入陷阱之中,身处绝境,远处逃生,他急忙想尽千方百计,谋划着杀开血路,冲出敌军重围。他挑选精锐勇士,几次三番地试图打开城门突围,但是敌军把城市包围得铁桶一般,一点也没有给他留下逃生的机会。张士诚又在深夜里,用绳索从城墙上吊下士兵,企图出其不意,在夜间向敌军发动突然袭击,但是都被脱脱率领的朝廷大军发现,指挥蒙古大军一一杀退。几次突围的军事行动,都宣告失败,张士诚身处绝境,无计可施,不禁惊惶万分,心急如焚。

    正当脱脱率领的朝廷大军,节节胜利,把敌军包围在城市里无计可施,正准备激励全军将士,计算日期,攻破城市,全歼敌军的时候,突然看见从远处飞奔一队骑兵,骑兵很快冲向大军营地,进入了指挥部的大帐里,为首的太监口里高喊道:“脱脱丞相旨!”脱脱当时正在披阅战报,听到喊声,他急忙奔跑出大帐,恭恭敬敬地跪在地上,口里高喊道:“微臣脱脱接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宫里派出的太监,双手捧着皇帝签发的圣旨命令,向脱脱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革去脱脱丞相一职,剥夺带兵职权,命令河南行省左丞相太不花,中书平章政事月阔察儿,知枢密院事雪雪,代理脱脱职权,统领朝廷大军,征讨叛军。”脱脱听了这道突如其来的诏令,猝不及防,犹如晴天霹雳,顿时瘫倒在地上,半天回不过神来。

    正当中军大帐里传达朝廷诏令,乱作一团的时候,大帐外守卫的士兵,又来报告说,军中参议龚伯遂有要事求见,脱脱一边口里说道:“谢谢皇上隆恩!”一边从地上站了起来,把一身文官打扮的龚伯遂迎接进大帐里,他们坐了下来,脱脱就向他说起刚才发生的一切。龚伯遂听了面色凝重,他凑上前去,在脱脱的耳边轻声说:“丞相,自古以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丞相只管按时既定部署,全力征讨敌军,不要向将领们宣读朝廷里的诏书,如果诏书一公开,那就大事已去,无法挽回了!”

    脱脱摇摇头说:“现在天子有诏,我如果不服从,就是抗命,我只知道有君臣大义,至于生死之间的利害关系,我是不会在意的。”他们说完话,胶脱就让身边的亲后,召集那些全副武装的将军,到大帐里举行会议,在会议上,由朝廷派来的太监宣布朝廷的诏令,朝廷的诏令中指责丞相脱脱,劳师远征敌军,耗费了国家的巨额财富,在战场上收效甚微,不能胜重任领兵打仗的重任,朝廷决定削去脱脱的官职和爵位,将他安置在淮安。

    出席会议的所有军事将领,听到诏令都不禁大吃一惊,不禁摇头叹息,显得惶恐不安,出乎人们的意外,他们看见脱脱面不改色,听完诏令后,立即捶胸顿足地说道:“我这位当大臣的人,的确愚昧蠢笨到了极点,多蒙皇帝的信任和宠爱,把军国大事委托给我,我虽然从早到晚都兢兢业业,但是能力低下,无法胜任工作,无法带领大军,克敌制胜。今天我终于可以解除职务。放下重担了,真是皇恩浩荡,我在此万分感激!”他说完话,站起身来,向皇宫里派来的太监鞠躬致敬,然后转过身来。又向各位将军致敬,随即走向大帐门口,离开了那里。

    留存大帐里的将军继续举行会议,新获得任命的三位大臣,立即向在场的将军们宣布了任免命令,命令他们率领各自的军队,听从新统帅的命令,严格服从命令,不可怠慢。朝廷派出的信使。又宣读了一项朝廷命令,宣布朝廷又派出了三千全副武装的甲兵,以及三千匹有名的马,作为礼品,分别赏赐给三支朝廷大军,鼓舞士气,上阵杀敌。

    第二天,脱脱即将离开前线阵地。到前往安置地点淮安。他身材瘦削,满脸忧伤。只带领了很少的几个随从,向各位将士告别辞行。将士看见朝夕相处的统帅即将离去,不禁痛苦流下眼泪,纷纷站立在道路的两旁,目送统帅,为他送别。

    在场的外省副使哈剌答。一身戎装,他向来差别他一向敬佩的丞相,依依不舍,看到昔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