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元朝帝国风雨 >

第163部分

元朝帝国风雨-第163部分

小说: 元朝帝国风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早晨,刘哈剌不花天不亮就全军开饭,率领朝廷大军誓师出征,凭借着一股锐气,杀气腾腾地扑向敌营。当时正是拂晓,天还没有大亮,起义军还的睡梦之中,毫无防备,突然被元朝军队冲杀进来,措手不及,立即车马混乱,被敌军疯狂砍杀,最后败得精光,被敌军杀得片甲不留。这时答失八都鲁也率领增援的大军,冲进敌人军营,这时已经不见留下一个敌人,营地里一片狼藉,周围的山川水碧山清,一片宁静。

    两支大获全胜的朝廷大军,一鼓作气,齐头并进,乘胜追击,从汴梁直到太康,逼近农民起义军的老巢,刘福通看见元朝蒙古大军来势凶猛,立即自行出战,与刘哈剌不花展开激战,刘哈剌不花手持长矛,愈战愈勇,蒙古大军乱箭齐放,农民起义却装备落后,刘福通手持宝剑迎敌,被敌军将领打败,不断败退。蒙古大军乘胜追击,直抵亳州,蒙古大军英勇善战,昼夜攻击敌军,毫无喘息的机会,吓得草莽皇帝韩林儿魂飞魄散,惊惶失措,只得与刘福通悄悄地打开城墙后门,逃到安丰躲藏起来,苟延残喘。

    刘哈剌不花等人很快就攻占了城市,立即派出快马,向朝廷传送捷报。元朝宫廷得亳州城被攻破的消息,朝廷上下喜气洋洋,一片欢腾,元顺帝立即召刘哈剌不花返回都城,论功行赏。战场立即失去能征善战的猛将,起义军得知消息,顿时群情激奋,重新振作起来,整顿大军,与元军对抗。

    刘福通为了聚集力量。向全国各地传送捷报,召集枭雄豪杰,共同协作,相互增援,壮大力量。因此唤醒了潜伏海底的蛟龙,鸣凤朝阳。在濠州大地,就涌现出了一位不文不武,也能文能武的乱世枭雄,他四处征战,平定天下,接受天命。这位乱世枭雄是谁呢?就是大明的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的祖先居住在沛县,后来又迁徙到泗州,到他的父亲朱世珍的时候。又全家迁徙回濠州,居住在锺离县。朱元璋在他**岁时,父母双亡,朱元璋只好跟着养母生活。秋季的一天,养母让朱元璋出去拾柴禾。可是,朱元璋出去后,领着一村的小孩做游戏。他们在一个土丘上用土坷垃垒了一座金銮殿,之后。他们开始扮演“做皇帝”的游戏。朱元璋在台上坐着的时候,其他小孩向他拜倒山呼“万岁”。朱元璋在台上坐着四平八稳,没有一点事儿,可是当别的小孩扮演皇帝时,朱元璋每向他磕头时,那个小孩就一头从台上摔了下来。让当地人极为稀奇。人们争相传说,真龙天子降临人世了。

    在朱无璋十七岁的那天。发生天灾,当地民众缺少吃穿,由于饥饿,他的父母相继去世,朱无璋从此孤苦无依。为了生存,他就到当地的皇觉寺,成为了那里的僧人,在各地州县,化缘求吃求穿,生存下来,不久他返回到皇觉寺,寄居在那里。

    不久郭子兴在濠州起兵,反抗元朝的统治,到处兵荒马乱,民间不得安居,民众纷纷逃亡,躲避战乱。朱元璋亦也逃避战乱,他向鬼神占卜,寻求指点出路,但是无论是去还是留,都不吉祥,朱元璋不禁想入非非,自我解嘲说:“现在去也不行,留也不行,难道是上天让我当皇帝吗?”他想到这里再次占卜,果然获得吉祥的卦象,他就立即决定不再当僧人,投军作战,征服天下,圆皇帝美梦。

    朱元璋径直来到濠州,拜见了起义军首领郭子兴。郭子兴立即接见了朱元璋,他看见朱元璋身材魁梧,相貌奇特,英气逼人,就把他留下来作为亲兵,留在身边。当时刚好遇到元朝蒙古将领彻里不花,率领大军前来攻打起义军,朱元璋立即跟随郭子兴出战,朱元璋在战场上,作战英勇,一马当先,把元朝大军打得落花流水,大败而去。

    后来元朝宫廷又派遣贾鲁再次向起义军发起进攻,包围了起义军,发起猛烈攻击,濠州几乎被敌军攻陷,面对强敌,朱元璋临危不惧,他率领敢死队,冲出城门,奋勇冲杀,最后把蒙古将领贾鲁击退,转败为胜,挽回了战局。看见这种情景,郭子兴不禁心花怒放,立即提升他为镇抚,又将养女马氏,许配给朱元璋作为妻子,就是后来有名的马皇后。

    当时除了郭子兴的起义军外,还有李二起义军的残余党羽赵均用、彭早住,他们看见郭子兴势力强大,也率领部众前来投奔,但是他们率领的部众,残暴野蛮,蛮横无礼,在起义军队伍中称王称霸,几乎喧宾夺主。看见这种情形,朱元璋认为郭子兴懦弱无能,治军无方,不足以与共图大事,就私自率领他的家乡人徐达、汤和等人,离开郭子兴,自立门户,攻占了南方的定远,接收了当地投降的驴牌寨民兵三千人,壮大了起义军队伍。

    朱元璋率领获胜的大军,继续东征,边夜袭击和攻占了张知院占据的横冈山,接收投降的士兵三万多人,他在道路遇到了前来投奔他的定远人李善长。李善长,字百室,定远人。从小就喜爱读书,有智慧和谋略,通晓法家学说,预计事情,大多被他说中。朱元璋平定滁州的时候,李善长前往迎接拜见。朱元璋知道他是当地年高有德之人,并对他以礼相待,并将他留下掌管文史书籍。元太祖朱元璋曾经神情从容地问李善长:“天下之乱什么时候才能平定呢?”他回答说:“秦末战乱之时,汉高祖从普通百姓中崛起。他生性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胡乱杀人,五年成就了帝王的基业。现在元朝纲常已经混乱,国家四分五裂。倘若效法汉高祖,天下便可轻易平定!”朱元璋称赞他言之有理。

    率领起义军四处征讨,取得节节胜利的朱元璋,不久后就听说郭子兴被赵均用紧紧围困。他立即设下计谋,让郭子兴安然脱险,朱元璋把郭子兴迎接到滁州,让他在那里担任主帅。朱元璋还派遣部将张天佑攻陷和州,郭子兴命令朱元璋前往那里住守,统帅各路起义大军。

    郭子兴生病死亡后。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继任主帅,得刘福通通报檄文,任命郭天叙为都元帅,任命张天佑和朱元璋为左右副元帅,朱元璋当初心里很纠结,嫌官职太小,本来不想接受。后来他想到韩林儿虽然是一位草莽皇帝,没有多大作为,但是现在人多势众。兵强马壮,势力很强大,旁上这棵大树也好暂时乘凉,因此仍然使用他的龙凤年号,号令天下群雄,继续与元朝对抗,把起义军做大做强。

    这时,正在朱元璋犹豫不决的时候。忽然有士兵奔跑进来报告说,怀远人常遇春率领大军前来投奔。朱元璋顿时欣喜若狂,连忙说:“快请!快请!”不一会儿,一位战将带领着几位随从,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那位战将身披战甲,相貌英武。燕颈豹颔,相貌堂堂,朱元璋见了十分高兴,一边拉着常遇春的手,一边激动地说:“常英雄。兄弟我久仰大名,你的到来,真是让我猛虎添翼,求之不得呀!你就让我的帐下总兵吧!我这里所有的军队都听从你的指挥!”

    接着又士兵前来报告说巢湖渠帅,有书信到来,愿意率领水师和千艘战船,前来投诚。朱元璋从士兵接过书信,满脸喜色看了一遍,一掌拍在桌子上,大声说道:“真是天助我也,我对渡江战船的事儿发愁,今天巢湖统帅廖永忠、俞通海等人,愿意前来归附,真是天赐良机,助我成功了!”

    朱元璋立即在军营外的练兵场上,集合队伍,率领将士浩浩荡荡地开进巢湖,与廖永忠、俞通海等人相见,他们在战船上举行宴会,受到热情接待,他们开诚布公,真诚相待,订下友好盟约。他们在那里停留了三天,率领水师扬帆出发,直接开到了铜城。他们在那里与元朝的中丞蛮子海牙军遭遇,被阻住水路通道,战船无法通过。

    那天刚好天下大雨,河水暴涨,起义军用轻快的小船,偷偷地通过小港,出其不意,袭击元朝官兵,一鼓作气,大获全胜,打败了元朝水军,起义军战船顺风挺进,直抵牛渚。牛渚南岸就是采石矶,地处重要关隘,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与牛渚相互为犄角,两岸都有元兵驻扎守卫,刀枪林列,壁垒森严,易守难攻。

    朱元璋观察了当前的战事和地形,果断下令起义军先攻牛渚,后攻采石矶,起义军将士奋勇争先,勇往直前,争先登上了牛渚渡。元朝守军也倾巢出动,拼命抵抗起义军的进攻,虽然元朝军队人多势众,但是并没有什么战斗力,无法有效抵抗,渐渐败退下去。常遇春一边率领士兵徒步前进,一边挥戈杀敌,就像出水蛟龙,下山猛虎,杀得元兵鲜喷涌,血肉横飞,死伤无数,元兵只得望风而逃,全军溃败,仓皇逃窜。

    起义军攻占了牛渚,又集中全部力量,向采石矶发起猛烈的攻击,采石矶高出水面,大约有一丈有余,居高临下,易守难攻,起义将士使用快艇进攻,都被上面乱箭和巨石打退了回来。常遇春看见那种情景,急中生智,一马当先,左手持着坚固的盾牌,右手持着锋利的长矛,飞身而上,登上了采石矶,一刀刺死守卫采石矶的元朝首领老星卜喇,孤身一人疯狂砍杀,夺取阵地。

    起义军将士看见常遇春登上了采石矶,立即争先恐后,蜂拥而上,无数将士奋勇争先,齐心协力,霎时间就攻占了采石矶,扫荡了所有的元兵,起义军一鼓作气,乘胜进攻太平,元朝总兵靳义兵败后,赴水自杀。起义军的各位将领,兴高采烈地将朱元璋迎接进城,召集军事会议,决定成立太平兴国翼元帅府,朱元璋被推举为元帅。任命当涂人陶安任参议戎幕,当地的著名学者李习被任命为知府。新政权发布公告,安定民众人心,发布严厉的军事禁令,当地民心喜悦,衷心拥护。从那时开始,太平路真的太平了。

    起义大军在那里休整了几个月时间,朱元璋又率领大军进攻集庆,连破元朝军队的大营,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直逼集庆城下。此时的元朝将军福寿,是江南行台御史大夫,奉命守卫集庆路,看见起义军重兵压境,形势危急,屡次督促元朝蒙古士兵出战,迎战起义军,都没有获胜,节节败退。直到集庆城陷落,政权机构全部土崩瓦解,穷途末路,福寿无可奈何,最后只得独自端坐在军营里,为起义军的乱兵所杀,成为元朝难得的忠臣。

    朱元璋率领大获全胜的起义军进入集庆城,发布公告,安慰抚恤当地官员和民众,改集庆路为应天府,朱元璋自称吴国公。派遣起义将领,率领大军四出出击,分兵多路向邻近郡县发起猛烈攻击,先后占领了镇江、广德等处,战果辉煌,振奋人心。

    朱元璋号令天下,横扫天下,起义军风起云涌,声势浩大。起义军占领安庆后制定战略方针,部署强大军队,向元朝发起猛烈的进攻,决定推翻元朝政权,彻底消灭元朝蒙古大军,建立新的王朝。(。。)

第140章 刘福通横扫元军董搏霄殒命沙场() 
第140章刘福通横扫元军董搏霄殒命沙场

    深居元朝宫廷里的元顺帝妥欢帖睦尔,身穿龙袍,满脸愁云,他正在为对手强劲的攻势发愁,反思着这个对手的究竟谁,他为什么拥有那么骁勇善战的猛将,就像猛烈的狂风,动摇着元朝的根基,双方征战,究竟谁胜谁负,也很让元顺帝妥欢帖睦尔心里没底。

    元顺帝妥欢帖睦尔这时盘算的对手,就是农民起义军首领刘福通,元顺帝从地方官员送上来的奏报,得知刘福通出生于今界首市境刘肖镇的一个巨富之家。刘福通自幼性情豪爽,聪明过人,素怀大志,很想干一番大事业。

    刘福通青年时任朱皋镇巡检,为人正直仗义,很得人心。元顺帝妥欢帖睦尔还知道,刘福率领民族起义的真正原因,在元朝末年的残暴统治之下,豫南皖北百姓涂炭,怨声载道,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元王朝的钦差贾鲁以修河为名,假公济私,想勒索刘福通家饲养的珍兽白鹿没有得逞,就以改河道为名,毁坏了刘家世代居住,气势宏大,豪华富丽的刘宅。刘福家园被毁坏,无家可归,于是国仇家恨,齐聚心头,忍无可忍,决心率领民众造反,立志消灭元朝。

    刘福通与韩山童为起义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在组织上建立白莲教,在舆论上把斗争矛头集中对准异族统治者。至正十一年,即1351年四月,韩山童、刘福通等在河北永年县聚会。杀白马黑牛,誓告天地,决定起义。由于保密工作没有做好,消息走漏。遭官军突袭围捕,韩山童被捕遇难,刘福通逃回颍州。同年五月,刘福通在颍州率众起义,迅速攻克颍州城,点燃了元末农民大起义的烽火。

    刘福通率红巾军首破颍州。随即进军河南,攻占了朱皋,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