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元朝帝国风雨 >

第19部分

元朝帝国风雨-第19部分

小说: 元朝帝国风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忽台听了,心里很不舒服,变了脸色说:“国家的法制并不是上天制定的,完全是由人事主张安排的,你们都是这样牛脾气不改,难道就不怕死吗?简直是吃了豹子胆,竟敢口出狂言,敢阻拦国家大事!真是自不量力,不知道自己的斤两!”

    何玮脾气很牛,气呼呼地说:“如果是为了那些不正义的事业而死,那的确是非常可怕的;如果是为了正义事业,舍生取义,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何玮真是一个一路走到黑,不怕死的硬汉。

    当时右丞相哈喇哈孙还没有到达朝廷,许多重要的事情还不能擅自地决定,当时就各自散开,事情也被搁置了下来。随后就派朝廷内务部的人去召唤哈喇哈孙,他却各有主张,收拾好各个部门的印信,查封了各个部门的仓库和档案,自己坚持职守,严格把守各处出入的大门,只是报告说自己生了病,没有听从召唤,到皇宫里去。

    阿忽台与明里帖木儿等人又进行了秘密商议,想寻找机会谋害哈喇哈孙,然后拥护皇后正式临朝听政,全权处理国家政务。哈喇哈孙也是一个十分精明的人,胸有成竹,早已预防着对方,那时刚好遇到怀宁王派遣使者康里脱脱到京城办事,哈喇哈孙见机行事,连忙命令使者返回去报告京城内发生的变故,一边派遣使者到怀州去,迎接爱育黎拔力八达进入都城。

    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元朝第四位皇帝,蒙古帝国的可汗,是元武宗的弟弟,元武宗封他为皇太弟,相约兄终弟及,叔侄相传。于武宗死时嗣位,年号皇庆和延祐。在位期间,减裁冗员,整顿朝政,推行“以儒治国”政策。在位九年,死后并未传位武宗之子和世瓎,而是传位其子元英宗硕德八剌。

    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早年从太常少卿李孟学习儒家典籍。大德九年,即1305年,出居怀州。大德十一年,成宗死,回京城大都奔丧,与右丞相哈剌哈孙合谋,拥立统军北边的长兄海山,即元武宗为帝。元武帝封他为皇太弟,相约兄终弟及,叔侄相传。后仁宗师从太子詹事王约辅导,王约屡劝勿露锋芒,终成仁政。

    爱育黎拔力八达接到报告,感到非常怀疑,犹豫不决,就向他的老师李孟征求意见。李孟回答说:“旁系兄弟的儿子不能继承皇位,这是元世祖订立的规定,今天老皇帝刚刚死亡,怀宁王还居住在万里远的地方,为了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我请求你迅速进入皇宫,以便于安定人心。”爱育黎拔力八达听从了李孟的劝告,就护送着母亲返回到了燕京都城。

    爱育黎拔力八达心眼很多,在行进中途的时候,先派遣李孟去询问哈喇哈孙的意见。李孟刚到了京城,要进皇宫的时候,没想到有一个人从里面出来,两人相遇撞了个满怀。那个看见了李孟,就停下脚步,看着他。李孟镇定自若,面不改色,反而主动走上前去问候他,那个人就回答他说是遵照皇后的委派,到那里观看哈喇哈孙的病情。

    李孟问那个人说:“丞相现在的身体还好吗?我来这里,也正是为了看望他的病情。”李孟真是反应敏捷,随机应变,聪明机智,脑子很好使。

    随后从容自如地走了进去,见到了哈喇哈孙后,李孟只是作了一个长揖,没有跪拜他,随即拉着哈喇哈孙的右手,装着诊断病情的样子,哈喇哈孙也是一个风微知著的聪明人,看出了其中的奥妙,就只和他谈论病情,闭口不谈国家政务。

    等到皇后派来的使者离去以后,哈喇哈孙才李孟秘密商谈言宫廷中的内部事务,并且命令催促爱育黎拔力八达尽快进入都城。李孟返回地方以后,就把情况报告了爱育黎拔力八达。爱育黎拔力八达心神不定,想请阴阳先生占卜,预测未来的命运。

    李孟预先暗示占卜的人,叫他只说事情的吉祥,不谈事件的凶险。占卜的人进行预测的时候,不出所料,果然得到吉祥的预测结果。李孟说:“占不卜的结果从来都是不会违背人们的意愿的,真是天从人愿,万事大吉。”

    他们听说后,心里有了底了知道事情很有把握成功,就簇拥着爱育黎拔力八达跳上马背,奔驰到了燕京都城。各位随从的大臣都步行,跟随在后面,到宫廷中去吊唁死去的皇帝,全部都悲哀地哭泣,表达自己的哀悼之情,随后就从宫廷出来,回到了他们居住的宾馆。

    伯岳吾皇后听说后,连忙商量对策,和安西王阿难答和左丞相阿忽台等进行秘密商议。阿忽台说:“听说每年的三月三日,是爱育黎拔力八达的生日,我们可以找借口去庆贺他的生日,逼迫他出来接见我们,凭借的超人的手臂力量,一定可以立即制服他,为了斩草除根,我们借此机会还可以消除他的党羽。”

    阿忽台素体格强壮,来非常勇敢,力气超人,没有能接近和制服他,他因此非常自负,人们也对他深信不疑。他商量好了行动计划,就举派人和哈喇哈孙通风报信,约定到那时共同前去,前去庆贺爱育黎拔力八达的生日。哈喇哈孙知道后非常高兴,满口应承,秘密派遣使者报报爱育黎拔力八达,向他面授机宜,策划行动方案。

    爱育黎拔力八达看完来信,立即行动,连忙命令都万户官囊加特,立即前去邀请秃剌王爷。秃剌是察合台的第四代子孙,是一个蒙古大力士,力大无穷,无人能敌,遇到囊加特以后,照例寒暄了一番,显得非常亲热,答应给予全力相助。囊加特急忙回去把情况作了如实的报告。

    因此就按计划,提前两天就率领卫兵进入爱育黎拔力八达的官府中,撒谎说怀宁王派遣的使者到来,邀请安西王和左丞相进行官邸商议重要事务。

    安西王是一个细心的人,觉得事情来得非常突然,感到怀疑,非常恐惧,阿忽台却对他说:“不妨事,有我在这里!一定不会出什么事。”又邀请了明里帖木儿,一齐骑着骏马,共同前去,祝贺爱育黎拔力八达的的生日。

    到了爱育黎拔力八达的官府里以后,主人热情地地接待了他们,他们友好地进行闲谈,那时爱育黎拔力八达忽然站起来,拂袖而出,快步冲出门外,大声叫喊道:“勇士们在哪里?来人!”他的话还没有说完,从外面就冲进来十多个如狼似虎的卫兵,虎势凶凶地前来捉拿安西王等人。

    阿忽台见事不妙,掀开座位,立即站起来,大声吼叫说:“有种的就上来!你们不是来送死么?”旁边有人接着阿忽台话说:“你才是自己来送死!事到如今,你还敢胡说!”阿忽台看了看那个人,不禁心里发慌,大声叫喊说:“事情不好!安西王,快走!”事情来得非常突然,人们真是始料不及。

第46章 平定秃剌叛乱拥戴海山即位() 
第46章平定秃剌叛乱拥戴海山即位

    元朝皇位争夺,血雨腥风,惊心动魄。阿忽台正想在突发事件中,顽强抵抗,保护自己,却猛然看一个威武雄壮的武士,正在向他逼来,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他才知道强中自有强中手,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对方太牛了,他根本无法战胜。

    这人究竟是谁呢?竟然连久经沙场,英勇善战的阿忽台都感到非常畏惧,无法战胜,真是来头不小,牛气冲天。那个人就是王爷秃剌。

    秃剌是元朝时期少见的猛男,元太祖成吉思汗的次子察合台的四世孙子。身材高大,像一座铁塔,少年时期就力大无穷,闻名天下。大德十一年春元,元成宗铁穆耳病死,副总理阿忽台等潜想推荐安西王阿难答当皇帝,推荐皇后伯岳吾处理朝政,气势汹汹,人们对她敢怒而不敢言,只得听之任之。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从怀孟返回到了京城,为了保卫安全,把力大无穷的秃剌带入皇宫,经过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斗,把阿忽台等人抓了起来,予以处死,平定了叛乱,爱育黎拔力八达顺利地当上了皇帝,稳定了朝廷局势。元武宗即位后,论功行赏,任命秃剌为越王,奖赏给他一颗金印,以绍兴省作为他的管辖地盘,让他当上绍兴省的首脑。

    秃剌野心勃勃,对得到的奖赏很不满足,经常在家里抱怨,对皇帝很不满意。至大元年秋天,元武宗爱育黎拔力八达视察凉亭,当他快要上舟离开的时候,秃剌上前去制止了他。

    皇帝对他的无理行为非常愤怒,圆睁着双眼责问他:“你是什么玩意儿,想干什么?我想登舟离开了,没有心思和你玩!”秃剌胆大包天,揭皇帝的老底,说:“人们常说:一支箭射了中麋鹿,不要以为是自己的能耐;还有更多的野兽没有捕获,不能马上就停止打猎。你怎么过河撤桥,当上皇帝,就忘记了我这个功臣?”武宗皇帝听了他的话,心里很不满意。

    过了不久,皇帝在万岁山举行盛大宴会,招待朝廷官员,秃剌也参加了宴会,他在宴会上喝得很猛,酩酊大醉,他站起身来,解下腰带用力掷在地上,满怀怨恨,怒目圆睁,怒视着皇帝,大专叫道:“你今天必须和我说过明白,不然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在场的朝廷官员慌了手脚,大家急忙上前劝解,好不容易来平息了事态。在场的皇帝从此更加怀疑他有野心,想篡夺皇位帝,对他很不满意。第二年春天,皇帝命令楚王牙忽都,总理脱脱、副总理因铁木儿拘捕了秃剌,对他进行严刑拷打,把他屈打成招,予以处死。

    秃剌看见阿忽台不知好歹,自己送上门来,秃剌觉得机会难得,就沉着冷静地带领卫兵,前捉拿来阿忽台。

    阿忽台是元朝有名的武将,他唯一惧怕的人就是秃剌,那些卫兵在他眼中完全无足轻重,他完全能够轻易制胜。卫兵们不知厉害,蜂拥上前,转眼之间就被阿忽台推翻了几个人,他眼明手快,想立即乘机逃走。秃剌看见士兵无用,立即亲自动手,说时迟,那时快,立即冲上前去,把阿忽台拦截下来。

    阿忽台到那个时候,虽然明明知道自己不是秃剌的对手,但是处在生死关头,也不得不火烧眉毛,急着上,也只得和秃剌拼命决斗。俗语说,棋逢高手,缚住手脚,武力相拼,更是高下悬殊,立见分晓。他们没有拼斗到几个回合,阿忽台就居于下风,被秃剌紧紧捉住,无法动弹,阿忽台捉住阿忽台,命令卫兵们,赶快用铁索把他牢牢实实地捆住,捉拿了起来。

    当时在场的还有安西王阿难答,以及王爷明里帖木儿,他们身为皇室的王公贵族,其实并没有多少武功和本领,卫兵捉拿他们的时候,更是老鹰捉小鸡,根本不费吹灰之力,就被卫兵们轻轻地捉住了。秃剌把他们捆绑牢实以后,这押送到了上都。除此之外,另一方面的行动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一边搜捕和屠杀阿忽台他们的残余党羽,一边监禁皇后,等候处理。

    处理完突发事件以后,皇室中的王公贵族阔阔,也记载为库库,牙忽都,也记载为呼图。进入官府内,向爱育黎拔力八达报告说:“那些企图谋反的罪人,已经被全部捕获,宫廷中叛乱分子也被肃清,王爷应该迟早地登上皇位,以安定人心,稳定国家局势!”有人会说那些人都是拍马溜须的马屁精,其实那也是偶然中的必然。

    爱育黎拔力八达对他们说:“那些企图犯上作乱的罪人们,在暗中朝廷内外相互勾结,严重地扰乱了我们皇族祖先制定的传统家法,由于形势所迫,我不得不带领将士进入京城,进行征讨,把他们全部擒拿和处死。其实在我的内心里,并不是想作威作福,贪婪权力,贪图皇位。怀宁王是我的同胞兄弟,他的品德和才能远远高于我,更适合担任皇帝的重任,我们应该让他登上皇位,治理国家。对此我已经派遣使者携带着国家的印信,到达这里。我们只得在宫廷安静地等待我哥哥的到来。”

    当时哈喇哈孙和各位王公大臣商议决定,任命八达监国,哈喇哈孙自己亲自统领着防卫的士兵,白天的晚上都居住在皇宫里,预防各种事变和发生,并任命为李孟参知政事官员。李孟在处理政务方面,见机行事,妥善处理,但是众口难调,许多大臣还是对他多有怨言。

    对此李孟感到非常不满,不禁私自叹息说:“现在朝廷里执掌权柄的大臣,都是当年先皇帝亲自任用的,今天先皇帝已经去逝了,朝廷里没有人作主,李孟人微言轻,把那些位高权重的大臣们无可奈何,李孟现在还没有得到王公大臣们的认可,无法担此重任。”因此坚决辞去担任的职务,不再接受交办的事务,留下印信和服装,逃离了皇宫。

    当时海山接到消息以后,已经从青海起程,抵达了北方的和林城,各位王公大臣和皇室贵族,都众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