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元朝帝国风雨 >

第28部分

元朝帝国风雨-第28部分

小说: 元朝帝国风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世瓎只身潜逃,那时势孤力单,只好跟随着察八儿,进入了他的国家停留下来,和世瓎和察八儿相互约定,相互之间和平相处,亲密友好,和世瓎就在那里平安地居住了好几年。元朝朝廷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没有再次进行攻打和讨伐,也称得上内外平静,相安无事。

    但是很多事情都不是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元朝朝廷那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周王和世瓎,虽然已经逃到北方,安静地居住下来,没有发生事故。不安分的魏王阿木哥,却兴兵作乱,又从东方攻打了上来。

    那个阿木哥就是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的同父异母哥哥。在元顺宗年少的时候,他跟随着元裕宗,也就是已经死去的太子真金。进入朝廷守卫宫廷,那时元世祖忽必烈还在位,元世祖忽必烈非常钟爱他的曾孙,特地派遣姓郭的宫女,照顾和养育后来的元顺宗。

    姓郭的宫女经常和元世祖忽必烈耳鬓斯磨,亲密接触,就产生了感情,和元世祖忽必烈发生性关系,后来就生育了儿子阿木哥,元顺宗认为姓郭的宫女,出身非常微贱,虽然和皇帝偷情生育了儿子,但是却没有资格立为皇后,就另外娶了姓弘吉剌的女子为皇妃。

    弘吉剌皇后就是元武宗海山,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的生身母亲,后来被奉养在兴圣宫中,弘吉剌皇后独处深宫,孤单寂寞,她可不是一个遵守妇道,节制**的人,她是一个及时行乐,放荡不拘的皇太后,她和大臣铁木迭儿勾搭上了以后,欲罢不能,做了有其实,无其名的夫妻,让死去的皇帝戴上一顶永远也甩不掉的绿帽子,成了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乌龟皇帝。

    弘吉剌皇后在宫廷风流快活,自作自受,一直受到历史的谴责,也是中国人惩凶扬善,赞扬贞节,反对风流快活,败坏宫廷风气的传统观念。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被迁移到怀州居住的时候,阿木哥的日子也不好过,被派到了高丽,在那里驻扎了下来,到了元武宗海山的在位的时候,被遥远的朝廷封赏了一个魏王的爵位。

    到了延祐四年的时候,忽然来了一个号称掌握了神秘预测学之类,奇异技术的人,名叫赵子玉,他喜欢谈论预测学之类的神秘学说,和阿木哥王府里的司马脱不台经常往来,关系密切,在私下里经常通报政坛信息,赵子玉就对司马脱不台说,阿木哥的名字,给预测未来的书籍上的内容,神奇地吻合,应验上天对人类命运的安排,阿木哥将来应该当上皇帝。

    脱不台对赵子玉的话深信不疑,信为真言,就在暗地里筹集供军队使用的粮草,积极准备好各种兵器,还约定赵子玉作为内应,就怂恿阿木哥率领军队发动叛乱,从高丽国航海回到国内,经过关东地区,叛乱军队直接到达了利津县。

    阿木哥正在兴致勃勃,率领军队向京城进军的时候,突然在路途中接到侦察骑兵送来的情报,得知赵子玉等人,准备在京城接应叛乱的事,已经泄露了机密,被朝廷逮捕起来,把他们处死了,事出偶然,脱不台等人,猝不及防,只得慌忙向东逃窜,仍然回到高丽,躲藏了起来。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因为遭遇了两次事变和动乱,都是从骨肉至亲中发起的,那时他又不禁想起了铁木迭儿向他提交的秘密报告,还以为他果然料事如神,未来先知,能够防患于未然,幸好听从了铁木迭儿的劝告,已经预先选立了皇子,因此才得到全国臣民的积极响应,积极参与,成功地平定了国内叛乱。

    如果在事后讨论起功劳来,毫无疑问,完全应该是铁木迭儿功劳最大。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每当想到这些往事,就觉得铁木迭儿必不可少,值得重新起用,又产生了让铁木迭儿重新出山,东山再起。

    那时铁木迭儿迫于朝廷官员的压力,虽然已经被剥夺了丞相的职权,离开了职位,但是他仍然居住在京城的官府中,和深居在兴圣宫中的弘吉剌皇后,暗中眉来眼去,勾勾搭搭,藕断丝连,经常往来,通报着各种朝政消息。

    那些阿谀奉承的大臣,大都善于迎合帝王,取悦帝王,专门揣测帝王内心的意图,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处理完国家政务,返回到他长期居住的皇宫中,就难免有意或无意地提起铁木迭儿的名字。

    那些过去和铁木迭儿相互勾结的人,自然就揣摩出皇帝想念铁木迭儿的内心活动,就趁热打铁,见机行事,在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面前,竭尽全力地说铁木迭儿的好话,怂恿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重新起用那位,早已被冷落了多时的太师铁木迭儿。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因为事情有些突然,也不敢贸然行事,心里还有一些顾忌,难以下定最后的决心。那时刚好被久居在幽深的兴圣宫中的皇太后得知了消息,她更是求之不得,急不可耐地又一次出来帮忙说情,要求皇上再一次重用他。真是一夜夫妻百夜恩,她对她的加班丈夫,真是有情有义,恩深似海。但是究竟皇帝会不会再次重用铁木迭儿,他们心里也没有数,一直惦记着实现他们的愿望。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57章 元仁宗厌倦皇位一心向佛() 
第57章元仁宗厌倦皇位一心向佛

    弘吉刺皇后中年守寡,正是如狼似虎的年纪,对爱情的渴望如饥似渴。她身份高贵,久居深宫,熟悉朝廷里的高级官员,她对才貌双全的铁木迭儿情我独钟,两个男女勾搭在一起,如胶似漆,难舍难分。

    可惜的是,铁木迭儿情场得意,官场失意,原来坐得好好的丞相宝座,却受到检举,说他作恶多端,因此丢了丞相的官印,成了靠边站的人物,猪不爱,狗不疼的,日子很难熬。

    他们听说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有重新起用铁木迭儿的意思,弘吉刺皇后得知消息后,就急不可耐地利用皇后的身份,对皇帝施压,以皇后的身份下达指令,要求尽快让铁木迭儿官复原职,重新执掌丞相大权。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此时真是左右为难,为了拖延时间,寻找时机,他只得含糊地答应了下来。他最清楚自己的为难处境,在心里暗自想到,重新起用铁木迭儿吧,身边的那般大臣问题鸡蛋里找骨头,就会找到借口攻击皇帝不公道,重用阴险狡诈的小人。如果不答应母亲的请求,人们就会攻击皇帝没有孝心。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经过长时间的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不得罪母亲,也不至于受到大臣们的百般攻击。他想让铁木迭儿做太子太师,名位虽然很高,其实是一个空心萝卜,并没有实权的油水,省得那些大臣们找借口骂皇上。

    他打定主意后,没有过多久就颁发了命令,予以任命。令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想到的是,事情又节外生枝,变得更加复杂,让为难起来。

    第二天就检察官御史中丞赵世延,向皇帝提交检举报告,里面陈述了铁不迭儿从前的各种劣迹,总共了数十件事之多,元仁宗看到后非常愤怒,七窍生烟,没有把文件读完,他就将文件合上,放在一边,不加理睬。他以为事情就会这样过去了,不会再有人提起。

    元仁宗没有过几天省心的日子,又有朝廷内外的检察官们,又一起行动起来,陆续向皇帝提交检举报告,差不多有数十本之多,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不得不耐着性子,逐一浏览,发现检举报告的主要内容,都是说铁木迭儿如何奸诈狡猾,巧取豪夺,作恶多端,人品恶劣,臭名昭著,不宜辅导王位继承人东宫太子。

    那些检察官们异口同声,竭力反对皇帝对铁木迭儿的任命,这下子弄得元仁宗真是下不了台,皇帝火冒三丈,把所有的检举文件,重重地摔进了垃圾桶中。坐在那里发呆,久久回不过神来。

    那时皇帝的办公桌上,刚好放着喷了金字的几卷佛经,元仁宗百无聊赖,就顺手取过来阅读,他刚阅读了几页,就觉得里面劝慰的世人的语言,津津有味,让他若有所悟。

    这时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觉得皇帝这个宝座,其实是中看不中吃的烫手山芋,身处权力中心,左右为难,很难让方方面面的人都得到满足。当皇帝真没有意思,每天日理万机,身心交悴,却总是费力不讨好。

    元仁宗无奈地摆了摆头,百感交集,不禁暗自叹息说:“人生不外就是生老病苦四个字,所以我们的佛祖如来,领悟人生的真谛,厌恶红尘生活,远离尘世,进入深山修仙悟道。仔细想来,我这个当皇帝的真没有意思,名义上是万民的主人,每天日理万机,弄到精疲力竭,寝食不安,也很难得到理解和支持。就连任用一个大臣的小事,都惹得那些检察官们唠唠叨叨,没完没了地指责。古人说得天子最高贵,简直是废话,在我看来,哪里有甚么趣味可言!倒不如想一个妥当的办法,跳出权力的罗网,做一个逍遥自在的闲人,那样就更加自在快活了。”

    他说到这里,又自嘲地嘿嘿笑了几声,又沉思良久,又自言自语地说:“有办法了,就这么办吧,我想是会达到目的的。”他合上佛经,放在一边,就站起身来,在侍卫们的保护下,进入寝宫,去找那些如花似月的宫女人们玩耍去了。人们弄不清楚他究竟想出什么办法,想达到什么目的。

    刚才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阅读的那些金字佛经,可是大有来头的,充满了传奇色彩,是人世间绝无仅有的珍品。那些喷有金粉的金字佛经,就是佛教中有名的维摩经。

    维摩诘经是大乘佛教的早期经典之一,因为此经的主人公为维摩诘居士,故而得名。唐朝时期的玄奘,宋朝时期的法戒和尚都曾译过此经。宣传在世俗生活中也能修炼成佛。

    维摩诘是一位在家的大乘佛教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据维摩诘经所讲,维摩诘是古印度毗舍离地方的一位富翁,家有万贯,奴婢成群。但是,他勤于攻读,虔诚修行,能够处相而不住相,对境而不生境,得圣果成就,被称为大菩萨。这位大菩萨早已成佛,号金粟如来,他才智超群,享尽人间富贵,又善论佛法,深得佛祖尊重。

    蒙古族向来就有信仰佛教的传统,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曾经下令,让番僧缮写佛经,供专门供皇帝阅读,前后总共花费了三千多两黄金。

    维摩诘经共有3卷14品,由后秦鸠摩罗什翻译,收在大正藏经的第14册。一部维摩经就要花费这么多的黄金,元朝时期僧人钱财之多,可想而知,真是富得流油。

    到了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继位当皇帝时,此时维摩经已经抄写完毕,送入了皇宫大内,所以元仁宗才把那本书看成秘本,恭恭敬敬地放置在皇室办公室内,每天在奏章报告之后的空闲时间里,朗读几卷,领会佛教的真意。其实天子念佛,就像是老虎颈上挂佛珠,假慈悲,实在是多余的事。

    元仁宗在政坛上很难进入角色,对当皇帝的活儿不大感兴趣,却悲观厌世,对四大皆空的佛法很着迷,就下令叫太子参与朝政决策,培养接班人,为以后交权作准备。

    那些朝廷大臣们得知消息,真是雾里看花,心里很不明白,纷纷怀疑皇帝的真实意图。大臣都认为皇上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为何授权给太子,莫非是那个退居二线,担任太子老师的铁木迭儿贼心不死,从中捣乱的造成的结果?

    那些对朝廷政治非常热衷的大臣,都慌忙起来,纷纷秘密地叮嘱皇帝身边的侍卫们,用心观察皇帝的举动和意图。那些心灵机巧的侍卫们在元仁宗前,也认真地对皇帝进行观颜察色,但是还是云里雾里的,看不出什么结果来,没有发现皇帝的什么动静。

    有一天朝会过后,元仁宗返回到了皇宫,非常苦恼地对侍卫们说:“你们认为我坐在皇帝的宝座上,是非常安逸的事吗?我其实我心里一直想着祖宗们创业艰难,经常担心着我不能治理好国家,没有能力安抚我的万民百姓,所以废寝忘食,夜以继日,日理万机,你们哪里知道我的苦衷呢?”

    元仁宗的心地,不能说不善良,也有竭尽全力,治理好国家的愿望。但是他的母亲弘吉刺皇后,控制**很强,很想专权,一直控制着他。皇后那种不肯放权,溺爱儿子,真不是治国安邦的良方。

    没有当过皇帝的人,哪能体验到皇帝的苦衷,那些侍卫大臣对元仁宗的所说的话,犹如丈二尺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感到莫名其妙。心里想到,当皇帝有多好,要风光有多风光,要美女有美女,享受着人间的荣华富贵,何乐而不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