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元朝帝国风雨 >

第3部分

元朝帝国风雨-第3部分

小说: 元朝帝国风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旭烈兀去逝后,他的儿子阿八哈,继承了汗位,他也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只归附元世祖忽必烈,一点也不肯附和海都。海都看见他不被拉拢,背叛元世祖忽必烈,就与八剌组成联军,攻打进伊儿汗国的东部边境,还一面约请钦察汗和蒙哥帖木儿侵占伊儿汗国的西北边境,真是反复无常,厚颜无耻!

    阿八哈对联军的入侵,也临危不惧,镇定自若。阿八哈很有他父亲当年的风度,熟悉军事谋略,懂得战略战术,在大军压境的情况下,从容不迫地调集所属军队,迎头痛击由海都和八剌组成的联合军队。

    在战场上两军相遇的时候,阿八哈并不恋战,只是稍微交战后,就立即败退,引诱敌军进入纵深地带里的危险境地,采用四面伏击的军事战术,打垮了敌军的进攻,冲破了敌军的防线,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海都和八剌兵败后,差一点儿就都被活捉,幸亏他们快速逃离,才得以幸运地保住了性命。

    阿八哈击退了联合军队的进攻以后,又去迎头截击钦察汗国的军队。那时的钦察汗**队,真是非常厉害,听说阿八哈率领大军前来攻打,竟然英勇地从原路返回,等到阿八哈返回去的时候,钦察汗国的军又冲了出来,与敌军奋勇厮杀,把阿八哈弄得首尾不能相顾,疲于奔命,应接不暇,最后导致积劳成疾,没过多久就死去了。

    阿八哈死去后,他的儿子阿鲁浑继承了他的汗位。阿八哈的弟弟阿美德看见阿鲁浑继承了汗位,心里很不服气,屡次与阿鲁浑争夺汗位。阿鲁浑虽然也能以自己的力量,保持住自己的汗位,但是他面临的困难却是多方面的,不仅外有强敌正在夺取汗位,国家内部的叛乱也没有平息。

    没有安定的国内局势,就没有力量对抗外部的强敌,因此海都乘人之危,气焰越来越嚣张,肆无忌惮,率领军队横冲直撞,竟然想率领军队进入国境,进逼燕京都城。

    元朝看到附属汗国的局势正在向不利的方向发展,朝廷早就有人提出前往征讨的建议,但是元世祖忽必烈认为附属汗国都是皇室宗亲,不忍心派出军队攻打,自相残杀,只是派遣使者进行中肯的劝告,有人说这是历史上屡见不鲜的政治游戏,假惺惺的,没有多少诚意,但是这番良苦用心的确值得称道,不无可取这处。

    海都把朝廷的好心当作了驴肝肺,没有接受朝廷的善意劝告,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朝廷在屡次劝告无效的情况下,被迫采取强硬措施,派遣皇子耶木罕担任大元帅,与宪宗的儿子昔里吉,心及元朝名将木华黎,另外还有孙安童等将领,统率大军进行有效防御,抵抗附属汗**队的进攻。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不料昔里吉突然反叛,以接应海都军队的战略攻势,公然把元朝的将军耶木罕和孙安童两个人,拘捕起来,关押和禁闭在军营中。当时元世祖接到报告,真是事出意外,猝不及防,非常震惊,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急忙命令右丞相伯颜,率领军队前去解救耶木罕等人,平息当时的紧张局势。

    伯颜接到命令后,不敢怠慢,立即行动,昼夜兼程,火速进军,在途中得到军事情报说,昔里吉已经带领海都部落军队,即将进入和林,形势非常危急。

    伯颜于是加速进军,与昔里吉在鄂尔坤河畔相遇,伯颜指挥军队勇往直前,奋勇作战,攻击和打破了昔里吉的军营帐篷,救出了被敌军俘虏的耶木罕和孙安童两位将领。昔里吉兵败后,连忙狼狈逃窜。伯颜正在准备乘胜追击的时候,忽然从燕京都城来了一位钦差大臣,催促伯颜返回朝廷,皇帝有要事召见他。

    伯颜接到命令后就班师回到南方,进入朝廷拜见了元世祖忽必烈,元世祖对伯颜说:“现在海都的叛乱还没有平息。又开始发动了叛乱,所以我就派遣使者催促你回来,商议下一步的军事行动。”

    伯颜听了元世祖的话后,回答说:“乃颜也胆敢阴谋发动叛乱吗?究竟是谣传,还是有真凭实据?”世祖对他说:“乃颜背着我多次征集兵员,我已经命令行省里的官员阇里帖木儿,没有得到我的同意不得擅自派出军队,听说乃颜对我的这一命令很不满意,口出怨言,心怀不满,由此看来,他将来是一定会发动叛乱的了。”

    伯颜回答说:“在西北的王公,数量多得很呢。如果乃颜发动叛乱,威协逼迫着各个王族,到那时叛乱的灾祸,就会不断蔓延开来,无法收拾了。现在我们不如乘他还没有发动叛乱的时候,派遣使者对他进行安抚,阻止叛乱的发生,这是很有必要的。”

    元世祖忽必烈问乃颜,谁可以担任使者,接受派遣?伯颜就自告奋勇,请求自己亲自前去,元世祖忽必烈准许了他的请求,就让他遵照皇帝的命令,前去完成安抚使命去了。

    乃颜是位什么人物?竟敢阴谋发动叛乱。他原来就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弟弟别勒古台的曾孙。别勒古台是皇族,曾经受封到广宁路和恩州两座城市,以斡难克鲁伦两河间的地域作为根据地,他的子孙历代世袭,成为那里的王公。

    当传位到乃颜的时候,刚好遇到海都发动叛乱,由于受到海都策反游说,就想征集兵员,帮助叛逆的军队,背叛朝廷。在这里我们完全有必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叙述清楚,进行完整交待,以便于各位读者朋友的了解。

    伯颜遵照皇帝的命令,到北方去安抚即将叛乱的蒙古部落,他们的车辆中满载着各种衣物,每到达一个驿站,住宿和休息的地方,就把运送的衣物赠送给当地的民众,驿站里的官员对他们的善良行为非常感激。古话说得好,为了办成大事,不必吝惜小的费用和支出。

    当伯颜率领代表团和乃颜会见的时候,伯颜对乃颜进行反复安慰和劝告,敦促他放弃叛乱的念头,乃颜只是含糊地答应,没有明确地表态。

    伯颜是一个聪明人,具有丰富的外交经验,善于观颜察色,他已经看出了乃颜的真实用意,知道乃颜发动叛乱的决心已定,知道只是用言语是无法说服他的了,挽回即将发动的叛乱的局面,就只得对乃颜不辞而别,连夜悄悄逃走,返回朝廷。

    沿途各个驿站的官员,过去都接受过他赠送的物品,对他非常感激,这时看到遇到危难,都纷纷向他献出健壮的骏马,使他得以快速逃走,安全返回朝廷。等到乃颜发觉伯颜逃走后,迅速派兵前去追击,伯颜那时已经骑着骏马,逃出了国境之外,无法追击了。

    等到伯颜返回朝廷,把事情经过报告元世祖忽必烈后,忽必烈对这件事非常忧虑,不知如何处置才好。这时他的一名警卫人员,名叫阿沙不花,对元世祖建议说:“我们想征讨乃颜部落,必须先安抚好其他各位亲王,如果各位亲王都听从朝廷的命令,乃颜就势单力孤,他孤军无援,我们就不必担心他不会被捉拿了!”

    元世祖忽必烈听了他建议,就称赞他的办法很好,照他办法执行就能取得成功,元世祖就命令他前往各领地,去分别说服各位亲王。阿沙不花真是一个过去没有被发现的英才,能言善辩,他不负众望,初次进入西北的国境内,就扬言说乃颜已经放弃叛乱的打算,要向朝廷投诚。

    各位亲王听到那个消息后,都感到事情来得突然,非常沮丧,自觉放弃了叛乱的念头。阿沙不花真是制造舆论的高手,通过舆论引导,改变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走向,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从那时以后,阿沙不花就得到了各个部落的支持和欢迎,在各个部落畅通无阻,把各位亲王说服得服服帖帖,放弃了叛乱念头,不敢再与朝廷为敌,真心诚意归附朝廷。

第32章 忽必烈与乃颜色喋血沙场() 
第32章忽必烈与乃颜色喋血沙场

    1287年2月,忽必烈的侄儿乃颜在辽东征调兵马,扩充部队,准备4月起兵。忽必烈得知消息后,密令靠近乃颜营地的北京宣慰司监视乃颜的动向。同时,就地从养鹰人及猎户中征调号称36万骑兵。忽必烈所在的上都,今天的内蒙古多伦西北,至乃颜军营计有30日行程。

    为使30余万骑兵的行动不被乃颜发觉,忽必烈先派兵把守沿途要道,堵截行人,封锁消息,然后挥军日夜兼程,骑行25天,于6月3日神不知鬼不觉地到达乃颜营地外围,突然袭击,打败乃颜军,平定了叛乱。

    元朝帝国时期,遍地都有人间奇才,许多人的能言善辩,巧于应对的才能,必不可少,非常可贵,在关键的时候往往会派上大的用场,挽回事件的败局,转败为胜。由于出使有功,阿沙不花返回朝廷后,元世祖对他非常器重,就决定亲自征讨叛乱部落,用桑哥担任部长的职务,负责筹集资金,作为军费开支。

    提起桑哥,真是说来话长,他过去本来叛逆大臣卢世荣的残余党羽,深受卢世荣的影响,与卢世荣完全是一路货色,他一掌握政权后,就免不了对百姓横征暴敛,巧立名目,加重税收,给老百姓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元世祖忽必烈当时由于急于征讨叛逆军队,需要庞大的军费开支,只要能想方设法弄到钱,就万事大吉,哪里还管得了许多别的次要事务。

    到了元世祖快要率军出征的时候,他就先命令北京的劝慰机构,积极行动起来,命令他们与乃颜部落的民众,断绝往来和沟通。所有在京城里的军士和官员,不能携带弓箭等武器,这时元世祖才乘坐着轿子,向北方进发,沿途安静,悄然无声,民众很难知道他的行踪。

    到了进入乃颜部落境内的时候,看见皇帝部下的将士,大多和乃颜部落的将士,乘坐在马背上,相互对视着,都放下了武器,若无其事地进行交谈。元世祖看到这种情景,知道军队已经放松了警惕,无法保证自身的安全,感到非常忧虑。

    副总理叶李这为了讨好皇帝,心急火燎地跑到皇帝身边,秘密地向皇帝报告说:“在两军作战的时候,兵员贵在出奇制胜,不是越多越好,面对我们最好的办法是以智谋取胜。我们现在看到蒙古的将士,都与乃颜部落的军队里的将士亲密无间,哪个还愿意为皇帝英勇作战?如果两军这样开战,必然是浪费军粮,徒劳无益,不会取得成功。在此我想请求你命令汉人的军队排列在阵地前面,用汉人作战的办法指挥作战,再用大量的军队截断敌军的后路,表示我军即将展开殊死战斗。乃颜观察到我军的阵势,必然不会加以防备,等待我的大批军队冲入敌军阵营后,不必担心不会取胜!”元朝时期曾经多次重用蒙古军队,发挥了巨大的战斗作用。

    元世祖忽必烈听了叶李的建议,心花怒放,依照叶李提出的建议,命令左丞相李庭等将领,部署好汉人组成的军队,充作前部先锋军队。到了撒儿都鲁那个地方的时候,他们突然看见前面尘土飞扬,黄沙翻滚。知道叛乱的军队已经席卷而来,连忙举起战刀,向军队下达命令:“敌军到了,准备战斗”,部下的将士们吆喝着,高喊着,布好阵势,排列好战马,严阵以待,准备作战。

    乃颜久经沙场,能征惯战,他率领的军队数量众多,士兵阵势恶有如排列的墙壁,漫长而又坚固,他号称拥有十万大军,来势凶猛。先头部队的将领,名字叫塔布台,紧跟在后面的将领,名字叫金嘉努。他们都是能征善战的猛将。乃颜自己率领着中路军,正在迅速紧跟上来。

    元世祖面对敌军,镇定自若,指挥作战,两军混战在一起,厮杀了一个整天,也没有分出胜负,真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两支军队都势均力敌,难以取胜,到黄昏的时候,两军无法继续作战,只得停止战争,各自收军,在离战场不远的地方,搭好成片的帐蓬,驻扎了下来。

    第二天全军吃过早饭,全部开上前线,元世祖忽必烈再次亲临前线,指挥军队与叛乱军队开战,乃颜这时紧闭寨门,拒不出战,元世祖带领着军队在敌军的军营前面徘徊了半天,无可奈何,只得带领军队返回营地休整。这样两支军队互相观望,相持了好几天,彼此都没有发动大的军事行动。

    这时元朝的农业部长,名叫铁哥,向元世祖忽必烈建议说:“现在乃颜拒不出战,他明明是在故意休整军队,他是以逸待劳,等待我军将士意志消沉,丧失斗志的时候才来挑起战争,我们如果这样和他相持下去,正好中了他的阴谋诡计。现在我建议你故意布置一个迷惑敌军的阵势,以便扰乱敌人的军心,使得他自觉自愿地撤退而去,这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出奇制胜。”

    元世祖忽必烈问他,这究竟是什么好计策?这时铁哥就靠近元世祖的耳朵边,对他建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