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元朝帝国风雨 >

第41部分

元朝帝国风雨-第41部分

小说: 元朝帝国风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川蜀国。

    蜀地是宋朝管辖地区,宋朝的制置使官桂如渊,听说蒙古大军到来后,吓得屁滚尿流,就慌慌张张地提前逃走了,蒙古大军在那里攻占的城寨,共人四百四十多所。诡计多端的拖雷这时还不想两面开战,把战线拖得太长与宋朝绝交,就召唤军队向东回师,会合后攻占了饶风关,迅速渡过汉江,大那里进行大肆抢掠后向东而去。

    告急的报告像雪片一样,纷纷飞向金国的汴都,金朝皇帝守绪,急急忙忙地召集各位要员商议应对蒙古大军的办法。各位要员都说,北方的蒙古大军远道而来,路途遥远,行军时间较长,士兵长途跋涉,必定非常劳累,金朝不如在河南等地的州郡,驻扎军队严守,另外由汴京等地储存粮食,以满足各地的军粮供应,这样就使从北方远道而来的蒙古军队,想攻却无法攻,想战却无法战,把他们拖得军士丧失斗志,粮食无法供应,他们在无法坚持的情况下,只得率领军队撤退而去。

    金朝皇帝守绪叹息说:“我们向南迁都二十年来,各地的人民,毁坏了各自的田地和住宅,变卖了他们的妻子和和儿女,供养了大量的军士,只希望他们能英勇杀敌,抵御外族的欺凌,保家卫国,换取和平。现在正当敌人到来的时候却不能与敌军迎战,军队望风而逃,军无斗志,所向披靡,导致现在京城情况危急,本来也想坚守城市,坚持战斗,但是军队是如此胆怯,懦弱无能,哪里能够保卫我们的国家!现在我必须竭尽全力,必定能够坚持与敌军作战,坚守城市。虽然存亡的命运都是由上天决定,但是只有这样坚持抗敌才不负民众的希望,我的心才少安静下来!”金国皇帝所说也的确正确,可惜国家已经如此的衰败,无论如何,都无法挽回国破家亡的命运。

    金国皇帝命令各位将领率领部队驻扎在襄邓,催促哈达和丰阿拉两位将帅,立即率军回师增援。哈达和丰阿拉快速回师。到了邓州,另外的将领杨沃衍和禅华善,以及过去被史天泽打败的武仙,都率军前来会合。

    哈达的胆量大,率领各路军队进发,驻扎在顺阳。后来探听到蒙古大军刚刚渡过汉江,他部下的将领想立即前去拦截,为丰阿拉阻止了下来。等到蒙古军队渡完了以后,就进军到禹山,分别根据地理形势,排列好阵式等待敌军作战。

    蒙古军队到了阵地前,胆小如鼠的金朝军队,并没有发射一箭,就快速撤退而去,哈达也下达命令集合军队停止交战。各位将领都请求追击蒙古军队,哈达回答说:“北方的军队没有交战就撤退了,一定怀有诡诈的计谋,我军如果追击上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谋。”哈达对敌人的判断非常明确,但是相比之下还是差了一着。

    哈达就勒住马头,率军向南返回,返回到一里多路程的时候,忽然发觉烟尘遮天蔽日,呼喊震荡山谷,经久不息。哈达连忙寻找到一座小山,登上山冈向远处了望,只见蒙古大军骑兵和步兵间杂在一起,分作三个队形,正在快速冲杀过来。

    哈达看了叹息了一声,说:“敌军绕到我军的背后,偷偷地来袭击我们,真是无法预测,防不胜防,我看到他们的军队整齐,纪律严明,战斗力非常强大,一定不可轻敌。”急忙奔跑下山,指挥军队对敌作战,想从敌军的侧面道路上逃走躲避,没想到蒙古大军已经到来,无法逃避,只好火烧眉毛逼着上,与蒙古大军接战。

    两支军队下立即混战厮杀起来,在作战时,蒙古大军稍微撤退,丰阿拉就带领部队追了上去,哪里知道蒙古大军又勒回战马,向金**队冲杀了过来,先后发起十次,先后进行了十次决战,金**队几乎被蒙古大军消灭干净,多亏丰阿拉的部将富察鼎珠,奋力拦截和冲杀,蒙古大军无法抵挡,才开始逐渐撤退。

    哈达这时沿着小山扎下了营寨,对丰阿拉说:“北方的蒙古军队号称三万多人,军队的辎重占十分之一,现在两军相持了两、三天之久,如果乘他撤退的机会,我们出兵给予痛击,不必担心不会取胜。”

    丰阿拉说:“现在渡江的路线已经断绝,黄河也没有结冰,敌军深入我军的防卫重地,已经没有归路,我们可以等待他们自行败退,何必用我军去追击他们。”丰阿拉已经被过去的战斗惊吓,心里惊慌,因此心怀胆怯,不敢作战。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2章 兵临城下金朝犒赏敌军() 
第2章兵临城下金朝犒赏敌军

    蒙古大军南下,与金朝的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第二天,正常金朝军队仓皇迎战的时候,蒙古军队却神奇地忽然从眼前消失了,不见踪影。巡逻的骑兵惊魂未定地跑回来报告说,蒙古军队已经到别的地方去了,哈达和丰阿拉就想返回邓州。正在他们向前行进的时候,蒙古士兵从天而降,忽然从道路旁边冲出了敌军,竟然把金朝军队拦腰冲散成了两截。哈达和丰阿拉手忙脚乱,连忙布置军队接战,等到把敌军杀退的时候,后面的军队辎重,已经全部消失,不见了。

    哈达顿足捶胸,非常后悔,丰阿拉却和哈达相反,谈笑自若,心不在焉,和哈达一道进入邓州,收集部下的残兵败将,谎称说交战大捷。相比之下,丰阿拉总是显得非常奸猾。金国朝廷里的大小官员,都向皇帝上报表彰,共同庆贺战争的胜利,欣喜若狂。

    金国的民间堡和城防实施,这时全部归还给分散的乡村和社区负责防卫,他们满心希望战争从此停息下来,不再发生战乱,鸡犬不惊,享受到长期的和平生活。

    金朝军队做梦也没有想到,拖雷率领的军队还停留在那里,窝阔台汗已经从河清县白坡镇渡过河,继续进军到郑州驻扎了下来,派遣速不台进攻汴城。城里的军士和民众,根本没有想到北方的蒙古大军突然到来,顿时万分惊恐,金朝皇帝也非常惊慌,连忙命令翰林学士赵秉文,起草文告,向民众悔改自己的过失,以收买民心。把当年改为施赦元年,文告的大体意思,说得声情并茂,凄婉动人,人们听了都感动得流下泪水来。但是没有雄厚的国力和强大的军队,只有一篇徒有虚名的文告,在大敌入侵的困难之时,无济于事。

    金国当时守卫京城的各路军队,总数还不到四万人,城墙的周围就有一百二十多里长,根本无法全部防守,只得立即命令哈达和丰阿拉率军,返回京城,增援汴城。

    哈达和丰阿拉两支军队撤退时,拖雷立即用三千铁骑,紧紧追随在金军后面,死死地把他们咬住。金军一边撤退,一边对敌作战,抵抗追击的蒙古骑兵,拖雷跟随在金**队后面,金**队反击的时候,蒙古军队就撤退,敌军撤退时,他又率军前去袭击,弄得金朝军队惶恐不安,无法休息,一边作战,一边撤退,非常疲劳。

    到了黄榆店的时候,下起大雨和暴雪,道路泥泞不堪,军队无法前来,不能继续进军。蒙古军将领速不台,已经派出军队阻止金朝的增援部队,因此哈达和丰阿拉的两支军队,前后被蒙古大军隔断,首尾不能照应,处境非常狼狈。

    这时刚好遇到雪后天晴,金**队又得到汴京危急的消息,不得不带领军队继续行军。许多大树被大雪压断,沿途都倒满了大树,在行军的途中遇到大树堵塞了道路,命令无数的士兵想尽千方百计,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道路疏通。

    金**队到了三峰山时,蒙古大军已经有两支部队汇集在这里,四周被团团围困。两**队在这里相持了好几天,蒙古大军知道金**队已经困疲惫不堪,故意放开了一个缺口,让他们奔逃而去。

    金**队果然中了蒙古大军的计谋,刚刚逃出重围,就被蒙古大军从两面夹道袭击,顿时被打得大败,金**队的溃败好像山崩地裂,无法收拾。

    武仙率领着三十个骑兵先逃走了,杨沃衍等次在战斗中阵亡,哈达知道军队大败,大势已去,急忙邀请丰阿拉进行当面协商,准备跳下马背和敌军决一死战,丰阿拉这时却已经杳如黄鹤,不知什么时候,逃到什么地方去了。只有剩下禅华善等将领,还在跟随着主帅,继续作战,他们会合在一起,相互掩护,共同突围,逃跑到了钧州。

    窝阔台汗率领大军驻扎在郑州,听说拖雷率领的军队正在与金朝军队相持不下,迅速派遣琨布哈和齐拉衮等将领军队,前去增援。当他们率军赶到阵地时金军已经溃退,蒙古军队就在钧州城下会合,联合发起攻击。

    没有多久的时间就把城市攻占了下来,哈达藏匿在一个山洞里,被蒙古军队搜了出来,牵出去杀死了。蒙古军队下令劝告投降说:“你们的国家所依靠的险要地理是黄河,能征善战的将帅是哈达,今天哈达已经被我军搜捕出来,杀死了,黄河已经被我军夺取了,到了这种时候都还不投降,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金朝军队有一半人投降蒙古,有一半被杀死,只有禅华善先躲藏在隐秘的地方。等到烧杀抢掠稍微平定后,才自己主动跑到蒙古大军前面,大声说:“我是金国大将,想进去拜见你们的主帅告诉事情。”蒙古军士把他牢牢牵住,带进去拜见拖雷。

    拖雷询问他的姓名,禅华善回答说:“我的名字叫禅华善,是金国的忠孝军统领,今天作战失败,愿意立即以身殉国。只是我如果死在乱军之中,人们会说我有负于国家,今天在这里明明白白地被处死,才算得上是轰轰烈烈的好汉。”他不愧为金国的忠臣,他真是一条好汉!

    拖雷劝告禅华善向蒙古军投降,他却双眼圆睁,怒发冲冠,破口大骂。惹得拖雷大发雷霆,命令左右的军士砍去了禅华善的双脚,刺烂瞎他的眼睛,刺烂了他的脸面,他血流满面,依然大喊大叫,面对死亡,威武不屈。

    禅华善死后,蒙古将士被他的英勇气节所感动,用马奶祭奠他,对他的尸体祷告说:“你真是人间的好男儿,以后如果能获得再生,应当与我们成为兄弟和伙伴!”祭奠完毕,就把他的尸体掩埋,这些事就用不着在这里多说了。

    只是丰阿拉先已经远远地逃走了,被蒙古士兵追上去,捕捉了过去,押着他去拜见拖雷。拖雷也逼迫他向蒙古军投诚,反反复复地劝说了他很久,丰阿拉却感慨地说:“我是金国的大臣,只能死在金国的土地上!”除此之外,他并不回答别的什么话,后来也被蒙古军杀死了。

    丰阿拉其实是断送了金国,只为他为金国慷慨就义,还值得宽恕。从那时以后,金国的精兵强将,几乎全部死亡,汴京已经无法坚守了。

    金朝守卫潼关的将领纳哈塔赫伸,听说哈达等将领在战争失败死亡,感到非常惊慌,就和守卫秦蓝的将领完颜重喜等将领,率领军队向东逃走了。纳哈塔赫伸部下的将领李平,把潼关献了出来,投降了蒙古。

    蒙古大军因此长驱而入,追击金**队到卢氏县。金朝军队已经丧失斗志,士气低落。当时正是冬季,山上的道路全部堆满了积雪,旅途跋涉非常艰难,跟随军队逃跑的妇女又非常多,沿途哀号的声音不断,完全是一派凄凉和悲哀景象,等到蒙古大军追上去的时候,还没有开始迎战,重喜就首先跳下战马向蒙古军队乞求投降。

    蒙古将军认为重喜这样不战而降,是对金朝的不忠,就把他立即斩首。重喜没有气节,真是该杀!乌登赫伸带领数十个骑兵对整个山谷进行搜查,搜出了的逃散人口,全部都用乱刀砍死。

    蒙古军队继续进军,围攻洛阳,留守在那里的金朝将领萨哈连,这时背上正在生疮,非常严重,不能带兵出战,就投进护城河里自杀了。军队和民众就推举警巡使官强伸为统领,登上城墙严防死守,坚持了三个多月,蒙古军队对城市防守无懈可击,无法攻占,就率领撤退而去。

    金朝皇帝守绪因为汴城受到围困,情况危急,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派遣使臣向蒙古请求和平谈判。蒙古将领速不台说:“我只知道接受命令攻占城市,其他的事我一概不管。”

    当时蒙古已经创新制造出了杀伤力非常强大的石炮,搬运到城下来,每壁城墙下面安置一个炮队,安置石炮百多个,相互交替着向城上攻击,白天黑夜从不间断,连续作战。

    幸好汴城的城墙非常坚固,据传说是五代时期周世宗主持修筑的,用虎牢土修筑的城墙,像铁一样坚固和密实,虽然受到蒙古炮石的猛烈攻击,只不过让城墙外面略受损伤,根本无法击穿和摧毁。

    金朝皇帝又招募一千多人的敢死队士兵,从城墙的洞中钻出来,直接渡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