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元朝帝国风雨 >

第62部分

元朝帝国风雨-第62部分

小说: 元朝帝国风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朵儿对铁木迭儿的意图心知肚明,当场勃然大怒,指着铁木迭儿说:“朝廷有御史中丞,本来就是为了检举坏人,清除奸臣。你这蠹国殃民的东西,作恶多端,罪大恶极,我恨不得立即斩了你,以谢天下百姓!我如果违抗了太后的旨意,早就已经消除了奸臣,还有你的今天吗?”

    铁木迭儿看见检察揭了他的老底,恼羞成怒,气急败坏地对左右的官员说:“他擅自违抗太后的命令,真是目无法纪,狂妄到了极点,今天还竟敢狂妄自大,肆无忌惮,藐视上官,你们说,这样的人应处什么刑罚?”旁边的两位检察官,看到那种情景,只得顺水推舟,回答铁木迭儿说:“应该就地正法,立即处死。”

    朵儿只听了极为愤怒,向两位检察官唾了一口,愤怒地痛骂道:“你们这群无用的东西,还是什么专门检举奸臣的官员,简直是非不分,猪狗不如?”萧拜住受了冤屈,此时此景也无话可说,他不禁叹息了一声,无奈地摇了摇头,对朵儿只说:“你可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现在是豺狼当道,哪能去问狐狸?我们今天不幸遭遇如此千古奇冤,还是死了爽快。只怕他们也是一座冰山,春天快到了,冰山也将很快倒了!”两位老检察官,不禁痛苦地闭上眼睛,俯首等待命运的判决。

    铁木迭儿恼羞成怒,满面通红,怒形于色,顿时起身,离开座位,走出官府,跳上马背直接进入皇宫,找太后老情人告状。约摸过了两三个小时,铁木迭儿又返回到徽政院,口称遵照太后的命令,下令将萧拜住、杨朵儿只二人立即处斩。

    两位忠心耿耿的大臣,被反绑着双手,士兵们前呼后拥,把他押出了城门。临刑时,杨朵儿悲痛欲绝,不禁仰天长叹,痛苦地呼喊说:“苍天啊!苍天啊!我朵儿只忠心报国,不知犯下了什么罪过,竟然被处以极刑?”

    萧拜住也痛不欲生,跟着不停地呼天喊地。元朝的大臣们大都相信苍天,认为苍天是最高的主宰。两位忠臣被处死后,天色大变,突然卷起狂风,飞沙走石,尘土飞扬,当场监刑官被吓得魂不附体,面如死灰,围观的人群立即四散奔逃,官员和士兵慌忙跳上马背,立即逃走。人们纷纷传说,这是上天对冤案的报应,人人叹息,都暗自为忠诚的大臣喊冤。

    杨朵儿只的妻子刘氏,姿容美丽出众,是京城里的顶级美人,铁木迭儿有一个家奴,曾经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见过刘氏,暗地里对极度艳羡,想若非非,恨不得早晚把她弄到手,品尝一下滋味,现在杨朵儿只蒙冤被杀,刘氏成了单身女人,机会难得,他立即报告铁木迭儿,想把刘弄来当他的老婆。

    铁木迭儿顺水推舟,对家奴下令立即去迎娶美女。那个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家奴,看见主子铁木迭儿准许他迎娶美女,大喜过望,高兴得心都要跳出来了。他性子很急,真是叫化子等不得稀粥冷,欣喜若狂,立即准备一辆打扮一新的马车,风风火火地向美女家奔去。他们一群人到了杨家的宅第,假传太师的命令,胁胁迫刘氏,要立即把她到丞相府里去。

    刘氏见到那帮如狼似虎的家奴,顿时花容失色,惊慌失措。不禁泪流满面,双眼含恨,痛不欲生地跪在地上,哀求那帮家奴说:“你们这群狼心狗肺的东西,心肠比蛇蝎还毒,丞相已经残忍地冤杀了我的丈夫。你们还要我去何用?”

    那个家奴见此情景,也措手不及,家奴也不禁对她怜惜起来,面对如花似玉的美女,早已垂涎欲滴,他便厚着脸皮,凑了上去,对美女讨好地说:“正因为你有丈夫已经被处死,所以丞相才格外怜惜你。派我来迎娶你,把你赏给我作为妻子,你如果依从我,将来你就从糠箩里跳进了蜜蜂罐子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要什么,有什么。无忧无虑。快活一生。”

    这个家奴自幼跟随主子,经常出入岁月场所。好像熟读过嫖经一类的邪书,哄骗起女人来一套又一套子的,说谎话一点也不打结巴。很想把这个绝世美人弄到手。

    刘氏不听则已,一听就气得七窍生烟,不等家奴把话说完,就已经柳眉倒竖。歇斯底里地大声喝斥说:“我的丈夫已经为国尽忠,我也应当为夫尽义,你是哪家的狗奴才,竟敢到老娘这里才胡言乱语?赶快闭上你的臭嘴,别污染了老娘的耳朵。”

    刘氏知道大事不妙。早有准备,一边喝斥家奴,一边趁人不备,立即掏出怀中的剪刀,奋力地在手上重重地划了几下,顿时鲜血喷溅,她向脸上一阵乱抹,血流满面,好端端的美人,转眼变成了魔鬼,面目狰狞,非常恐怖。

    刘氏眼疾手快,咔嚓一声,立即把头上的发髻剪了下来,愤怒地向家奴用力掷去,捶胸顿足,对家奴破口大骂说:“你这下贱的狗奴才,仗着丞相的威势,竟敢来欺老娘!你可知道我已经视死如归,借你的狗口,回报你的主子,我纵使死了,到了阴曹地府,也一定要伸向冥王申冤,索取你主子的冤魂,你就叫那老贼等着吧,他一定不得好死!”

    刘氏义愤填膺,对仇人骂得痛快淋漓,出了心中一恶气,在场的人平时对丞相也敢怒不敢言,这时都感到无比解气,非常痛快。那个家奴自讨没趣的家奴,被性情刚烈的刘氏骂得狗血喷头,无可奈何,只得悻悻地驾着空车,毫无情趣地原路返回,到了丞相府,刚好遇到铁木迭儿在宫廷里办事去了,不在家,他便火急火燎地一口气跑到朝房,向主子铁木迭儿,把事件经过作了详细报告。

    铁木迭儿听了报告,铁青着脸色,满腔怒火,把手里的白色茶杯重重地掷在地上,大声吼道:“这个贱人真不识抬举,你立马去把捉来,我立即让她进鬼门关,去寻找他的丈夫,成全他们作鬼夫妻!”

    在场人听了,都不禁大吃一惊,站在他旁边的左丞张思明,听了这话,更是惊恐得不行,便向铁木迭儿说:“丞相大人请息怒!自古以来,一人作事,一人当,纵使有罪也不能连带他人,这是自古就有的明训。况且现在老皇帝的丧事刚举办完毕,新皇帝还没有拥立,丞相这样肆无忌惮,大开杀戒,万一王爷和驸马等人,因此而心生怀疑,以为你是故意捣乱,密谋叛乱,丞相你能推脱得了罪过吗,你吃罪得起吗?”

    铁木迭儿听了这话,若有所悟,不禁沉思了半晌,方才省悟说:“如果不是左丞相提醒,几乎毁了我的大事。真让我后悔莫及!”他立即回头,喝退了家奴,家奴看见无法得到好处,也只得垂头丧气地返回相府,杨朵儿只的妻子刘氏,才因此得以守节终身,那完全是张左丞保全的结果。

    铁木迭儿是一个心肠歹毒的人,他急忙进入皇宫,拜见老情人太后,添油加醋,捏造事实,大肆指责李孟从前的过失,说他诽谤宫廷,传播流言蜚语。铁木迭儿处心积虑,巧舌如簧,把事情说得有鼻子有眼,不由得太后不信,太后听了情夫的话,无比气愤,立即下令将前平章政事李孟所受封的爵位,全部废除,并把李孟先人的墓碑,也一律打倒和销毁,这样一番折腾,总算为太后的老情人铁木迭儿丞相,出了一口恶气,让他的愤怒得到彻底的发泄。

    只有赵世延当时在四川做官,一时没有办法找到整治他的借口,抓不到他的把柄。但是居心险恶的铁木迭儿,也并没有因此死心,他正在处心积虑,寻找机会,在暗中给赵世延下套,暗中命令他的党羽贿赂和引诱赵世延的家族兄弟,想方设法,罗织罪名,诬告赵世延。

    赵世延的家庭兄弟胥益儿哈呼,也是一个利令智昏的东西,他有奶便是娘,一点也经不住铁木迭儿威迫利诱,竟然自投罗网,到刑部去自首,无中生有地检举赵世延,无比贪婪,无比怪诞狂妄,罪大恶极。刑部的那帮掌权的人,早就对铁木迭儿的意思心领神会,就根据检举案情,以朝廷的名义下令,派遣刑警专程到四川,逮捕和审问赵世延,制造了震惊一时的冤案,牵连了不少无辜的人,引起了一场新的乱局。(。。)

第59章 英宗继位太后受封() 
第59章英宗继位太后受封

    元朝能臣赵世延是一个官二代,出生名门望族,元朝礼店文州,即今天的礼县人,蒙古汉军西番军民元帅府元帅,梁国公赵国宝之子,秦国公按竺迩之孙。生于元世祖中统元年,即1260年,卒于元顺帝至元二年,即1336年。

    赵世延自幼天资聪明,幼喜读书,弱冠即被招入枢密院御史台学习为官理政,当上了国家公务员。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即1284年,被任命为承事郎,云南诸路提刑按察司判官,当年他才24岁,真是少年得志,春风得意。

    至元二十六年,即1289年,提提升为监察御史,与同僚联名检举丞相桑哥不法罪行。不料奏章被桑哥同党、中丞赵国辅所压制,并告知桑哥,桑哥蓄意报复,同僚均被排挤出朝,惟有赵世延得以幸免。

    至元二十九年,即1292年,任奉议大夫,出任江南湖北道肃政廉访司事,在任期间,重视教育、建立义仓、撤销妓院和寺庙、修筑河堤、抑制豪强,这实施了许多善政。

    1306年升任安西路总管。安西路属于故京兆省台所管辖,号称“会府”,前途官员办事拖沓,得过且过,敷衍塞责,积案多达三千余件,赵世延上任不到三个月,便全部处理完毕。

    陕西省发生饥荒,省级机关商议上报朝廷要求赈济,赵世延说:“救荒如救火,愿先开放仓库粮食,赈济灾民,朝廷如果不允许,我赵世延愿意倾家荡产。以人生性命赔偿。”他当机立断,开仓发放赈灾,救活了很多人,民众对他感恩戴德。

    延祐五年。即1318年,赵世延被提升为光禄大夫、昭文馆学士、宋大都留守乞补、外拜四川行省平章政事。为解决四川等地军民饥荒问题,赵世延决定在重庆路立屯田。利用江津、巴县一带闲田783顷,召军上1200余人垦种,当年就获粟11700石。政绩突出,民众交口称赞,受到广泛好评。

    赵世延虽然是一位忠诚正直,政绩突出的朝廷官员,当时的朝廷要员铁木迭儿,手握重权,对赵世延恨之入骨。铁木迭儿排斥异己,公报私仇,对政敌严加打击。下令逮捕远在四川当平章政事的赵世延,但是由于从燕京到蜀地,远隔数千里,路途遥远,往返需要很长时间,不能立即立刻把赵世延押送到京城。受到严厉惩处。因此赵世延才得以逃过了一场劫难。

    京城中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已经死亡,帝位已经空虚好久了。按照朝廷惯例,太子应该继承大统,担任新的皇帝,朝廷里紧锣密鼓,聘请阴阳术士,选择黄道吉日。举行新皇帝的登基大典,新皇帝于三月十一日在大明殿,登上帝位,成为新皇帝。

    按照朝廷惯例,每当新皇帝继位的时候。都要对天下的囚犯进行大赦,免除他们的罪过,减轻对他们的处罚,在皇帝登基的那天,全国各地,车站码头,交通要道,每个城门的显要位置,都张贴着朝廷向全国发布的通告,各地民众争相观看,纷纷议论,通告上写道:

    自从元太祖皇帝成吉思汗,率领蒙古铁骑,长期浴血奋战,征讨四方,开创了雄伟的帝王事业;元世祖皇帝忽必烈,英明睿智,神机妙算,雄才大略,统一四海,以圣人的气魄,继承了圣人的事业。到了我们先皇帝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他为心地仁厚,品德高尚,爱护和养育着天下众生,让万国景仰和服从,他当政十年,功勋卓著,让天下的民众永远铭记。

    先皇帝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着眼于国家社稷的长远利益,为了稳定天下人心,与皇室宗亲反复协商,决定把印信和大权交给我,临界危受命,责任重大。

    现在我继承皇位,初次执政,立即布告天下,刚为老皇帝举行了隆重葬礼,各位王公贵族,元老功勋,朝廷大员,都明白我受先皇帝重托,责任重大。更荣幸的是皇太后对我百般慈爱和拥护,受到民众的拥护,和岂能虚情假意,不接受皇位,执掌国家政权?

    朝廷内外,全国上下,都共同劝告我,要求我继承皇位,治理国家,他们的诚意,感人至深,难以推却,因此决定于三月十一日,举行大典,让我在大明殿即皇帝位,因此大赦天下,赦免囚犯。全国上下,焕然一新,开创新局!特此通告。

    新皇帝元英宗硕德八剌即位后,追称先皇帝为仁宗皇帝,尊皇太后弘吉剌氏为太皇太后,皇后鸿吉哩氏为皇太后。元朝宫廷的**,一直是暗流涌动,波涛汹涌,从来就没有消停的时候,先是皇太后想专掌国政,她很看好藩王和世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