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元朝帝国风雨 >

第79部分

元朝帝国风雨-第79部分

小说: 元朝帝国风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元十四年,即1277年,张弘范被授予镇国上将军,任命为江东道宣慰使。至元十五年,即1278年,使弟张弘正为前锋,俘获南宋丞相文天祥于五坡岭,即今广东海丰北。至元十七年,即1280年。正月十日病卒,终年四十三岁。

    张珪的祖父张柔,字德刚,河北定兴河内里人,是元朝历史初期;即蒙古国时期,中原地方武装中有名的军阀头目之一。元太祖八年。即1213年,蒙古军南下中原,接着金都南迁,从中都,即今北京,迁到汴梁,即今河南开封,以避蒙古之军锋。张柔以地方豪强的身份,聚集乡邻亲族数千余家结寨自保。金任命他为定兴令。后来又升迁至中都留守兼知大兴事。

    元太祖十三年,即1218年,张柔与蒙古军战于狼牙岭(今河北易县紫荆关附近的狼牙山一带)。兵败被俘,降于蒙古。当时蒙古人对各地归降的官僚、军阀等多沿用金朝官称,仍让他担任旧职。在此期间,张柔扩张势力,占领了以保州,即今河北保定。为中心的三十多座城市。

    元太祖二十年,即1125年。蒙古人任命他为行军千户,保州等处都元帅。元太宗四年随蒙古将军速不台围金之汴京。速不台是以勇猛善战闻名的将领,与折里麦、哲别、虎必来等人被并称为“四狗”。元太宗五年,即13年,金元帅崔立献汴京城投降,张柔又随塔察儿攻克蔡州。金亡。这一年张柔入觐元太宗窝阔台汗,被提升为万户,兼管军民,成为独据一方的汉军首领之一。

    在金元之际,蒙古在其占领的牛原地区。除了派达鲁花赤进行政治监督,派探马赤军进行军事控制外,在很大程度上也依靠汉人地主武装的头目来维持其统治。这些头目,当时称之为“世侯”。他们集军、民、财权于一身,称霸一方。在权力继承上父子相袭,兄终弟及。其中有见识的一部分世侯,为了在自己势力范围内实行有效的、巩固的统治,为了保存中原文化的传统,纷纷开设幕府,延纳流落在各地的汉族士大夫。张柔正是这批世侯中的翘楚,他不仅在蒙古灭金战役中战功显赫,与史天泽、严实等人齐名,而且进占汴京时,许多将领们正争着抢掠子女玉帛,金银珠宝,而他却懂得去金国史馆抢救出金实录这部珍贵的文献和皇家图书馆的图书资料。在这次战役中他还从屠戮战俘的刑场上救出了金朝最后一科的状元王鹗。将他接回他的大本营保定,留置于自己的幕府中。

    张柔的幕僚除了王鹗外,还有乐夔、敬铉、郝经等人,都是极一时之选的英俊人才。王鹗在张柔幕府中生活了十几年,太宗后乃马真氏三年,即1244年,被忽必烈召征至其藩邸,后来又被拔置在翰林院工作。前后十年间凡大诰命、大典册皆出其手。敬铉后来官至中都提学,著春秋备忘一书,是元泰定间中书平章政事敬俨的叔祖。张柔这批幕僚在忽必烈前期政治中确曾起过不小的作用。

    张家在元初是有名的藏书家之一,据说藏书过万卷。郝经很长一个时期是张柔为子弟们礼聘的家庭教师,张弘范当然是郝经的门下士之一。在父兄师友的薰陶下,张弘范成长为一个文武全才的年轻将领。元宪宗蒙哥六年,即1256年时,张弘范正二十岁,已经成人了。

    张弘范身长七尺,仪表出众。当时男子成年都有蓄须的风尚。张弘范长须拂胸,丰采翩翩,算得上一位美髯公。不仅是骑射能手,而且以善于马上舞槊知名于时。口才很好,善于应对,诗歌也写得爽郎可通,很有特色。他的作品不留底稿,随手散落,后来有人为他网罗遗佚,刻印了一部诗集,即现在传世的淮阳集。当元朝开国之初,由于张弘范出身和教养,他属于上升阶层中的新一代人物,在他身上河朔豪士生气勃勃的色彩似乎比贵胄子弟们的纨绔习气要强烈一些。

    至元十七年,真拜昭勇大将军、管军万户,佩带着他父亲的虎符,治所统军,镇守建康。不久张弘范病死,治丧完毕,元世祖忽必烈召见了张珪,亲自安抚他。张珪上奏说:“臣还年幼,军国事重,聂祯跟随臣的父、祖,久历行阵,征战沙场,请求他担任我的副将。”元世祖忽必烈叹息说:“你请求让老成的人担任副将,真是高明。一般人做不到这一点。”给予他优厚的赏赐后,让返回驻地,他的随从都获得了相应的奖赏。至元十九年,太平、宣、徽等地方,盗贼蜂起,强盗猖獗。行省请求派出张珪征讨,进行将士多次被盗贼打败,士兵中有人杀了老百姓家里的猪,伤害了当地的主人,张珪得知情况后,说道:“这就是朝廷军队打败仗的原因所在。”张珪铁腕治军,立即斩杀了违反军纪的士兵,很快就全部平定了盗贼。

    至元二十九年,张珪进入朝廷任职。当时朝廷里的人都说天下都已经安定。行枢密院可以撤销了。枢密副使在暗地里询问张珪,张珪回答说:“我们去向皇帝说罢。”皇帝召见他们对话时,张珪说:“纵使行院可罢,也不是他们所说那样轻松。”因此皇帝下令不予撤销。任命他为枢密副使。皇室贵州太傅月兒鲁那反对说:“张珪尚且年少,不妨让他当佥书试用,如果可以大用,再任命他。”皇帝回答说:“我认为不然,他家为元朝灭金、灭宋。尽死力的人有三代了,我们怎么能吝惜这个官职呢!”张珪被授予镇国上将军、江淮行枢密副使的官职。

    元成宗即位后。撤销了行院。大德三年,派遣使者巡行天下,张珪奉命巡视川、陕,他深入基层,访问民众疾苦,赈恤孤贫的民众。署名冗余的官官,惩处贪赃枉法的官吏。返回朝廷后,被提升为江南行御史台侍御史,换文阶中奉大夫,升任浙西肃政廉访使。在任职期间。检举罢免了郡长吏以下三十多人、府史属员数百人,征收赃款数以万计。张珪获得盐司作奸犯科,从中渔利的事件,在即将告发的时候。事件重大,涉及到行省,那些深感不安的人,想采用危险的方法整治中伤张珪,贿赂皇帝的近臣,妄图诬告张珪有讨厌胜事,阻止盐法施行。皇帝派遣官员予以整治,查获行省大小吏及盐官欺罔朝廷的罪状,都全部伏罪,受到了惩处。

    皇帝召见张珪,提升他为佥枢密院事,张珪拜见皇帝时,皇帝赏赐给他一套只孙冠服,陪伴皇帝宴会,又购买一套宅第赏赐给他,张珪都推辞不受。他被任命为江南行台御史中丞,因为上疏报告说,由于天人之际、灾异频发,朝廷大臣和帝王应该修德行、广言路、进君子、退小人、信赏必罚、减冗官、节浮费,以法祖宗成宪,长达数百字。检举大官中的不法之人,没有被送到皇帝手里;他又检举说,皇帝的近侍中有荧惑的人,又没有被上报到皇帝那里。他就以生病为由,返回故里。过好久,他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他没有赴任。

    元武宗即位后,皇帝召见了张珪,任命他为太子谕德。没过几天时间,被任命为宾客,又提升为詹事,他都推辞不就。尚书省设立后,朝廷内外议论纷纷,中丞一职一直缺人,议论选择人员担任,元仁宗当时在东宫当太子,他说:“如果想得到真正称职的中丞,只张珪可以。”当时就召拜张珪为中丞。至大四年,皇帝驾崩死亡,元仁宗将即位当皇帝,朝廷大臣臣用皇太后的圣旨,在隆福宫举行隆重典礼,法驾都已经安排妥当,张珪提出:“应该在大明殿举行。”御史大夫制止说:“决议已经定下了,纵使说一次也无用。”张珪说:“现在一次都没有奏报,怎么知道无益呢!”他们进入皇宫报告,皇帝憣然省悟,转移依仗到了大明殿。皇帝即位后,赏赐给张珪只孙衣二十件、金带一条。

    只孙衣是元代达官贵人地位和身份的象征,皇帝所赐只孙服,多以显示对臣僚的宠爱,受赐者往往以此为荣。按照参加只孙宴的人的地位不同,质孙服的结构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帝王、大臣、贵族等上层社会的人士所穿的没有“细摺”的腰线袍以及直身放摆结构的直身袍;另一类是在质孙宴上服务于这些上层人物的乐工、卫士等所穿的辫线袍。

    元、明时都有服此者。质孙的形制是上衣连下裳,衣式较紧窄且下裳亦较短,在腰间作无数的襞积,并在其衣的肩背间贯以大珠。质孙本为戎服,即便于乘骑等活动,在元代的陶俑及画中都可以见到这种衣式。

    皇帝对张珪异常宠爱和信任。曾经亲自解下衣服赏赐给张珪,第二又召见张珪,对他说:“朕想赏赐卿以宝玉,却非卿所欲。”皇帝疼爱地用衣帨擦拭张珪的面额,把张珪拥抱在怀里,对他说:“朕的恩泽之所在的地方。就是朕的心之所在地方也。只有你才能真正体会。”

    皇庆元年,朝廷任命张珪为荣禄大夫、枢密副使。徽政院使失列门讲求让洪城军隶属于兴圣宫,让他自己率领,皇帝下旨到文枢密院,大臣都深感恐惧,不限承担责任,张珪坚持不同意和签署,事因此没有办成。延祐二年,朝廷任命张珪为中书平章政事。他请求裁减烦冗官员,让他们回到原来的地方,以使得政务更加清明,让他专门担任修宰相的职务,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帝,下达了想说的指令。教坊使曹咬住拜礼部尚书,张珪提出:“伶人为宗伯的高官,怎么能流传于后世!”张珪竭力劝阻。

    皇太后任命中书右丞相铁木迭儿为太师。万户别薛为参知行省政事,张珪说:“太师担任论道经邦的重任。铁木迭儿不是恰当的人选,别薛毫无功绩,不得到外地执政。”皇帝车驾到居庸时,失列门传皇太后的旨意,召见张珪责骂他,杖打他。张珪身负重伤。无法行走,用轿子抬回了京城,第二他就离开国门。张珪之子张景元掌着宫廷印信符玺,不得一天离开宿卫岗位,后来他以父病严重为由。报告朝廷,返回了故里。

    皇帝知道后大吃一惊,询问说:“你父在家乡离别时,不是无病吗?”张景元跪在地上,向顿首涕泣,不回话。皇帝帝很不高兴,派遣参议中书省事换住,前往张珪的住处,向他赏赐了美酒,任命他为大司徒,让他家居养病。不久张珪的母亲病逝,他回乡守墓,在守墓的茅舍里,睡乱草堆,喝稀粥,长达三年之久,表达对母亲的孝敬。延祐六年七月,皇帝回忆起张珪的生日,赏赐给他上尊、御衣等物件。

    至治二年,元英宗在易水之上召见张珪,对他说:“你是四世旧臣,朕将携带着卿执政。”张珪推辞辞回归故里。皇帝又派遣近臣设宴为他送行。丞相拜住问张珪说:“你认为宰相的职责,以什么为先?”张珪回答:“莫先于格君心,莫急于广言路。”当年冬天,起用张珪为集贤大学士。

    过去是铁木迭儿恢复为丞相,以私怨杀害了平章萧拜住、御史中丞杨朵儿只、上都留守贺伯颜,朝廷里的大小臣僚,都岌岌可危,不能自保。当时遇到发生地震,暴风雨成灾,皇帝下令让廷臣商议消除天灾的措施,张珪力排众议,当场提出:“消除天灾,应该弄清灾祸的起因。汉人冤杀了孝顺的妇女,三年都不会下雨;萧、杨、贺等人都是冤死的,难道不是造成天灾的起因吗?死者固然不可复生,而情义犹可昭雪和辩白,不能让朝廷始终失去人心。”张珪又被任命为中书平章政事,陪伴皇帝侍宴万寿山,赏赐给他五条金带。

    至治三年秋八月,御史大夫铁失即将发动政变,在夜间进入皇宫大门,坐在中书省的厅堂里,假传皇帝的圣旨夺取朝廷的符印,张珪秘密上报说:“叛逆贼党,穷凶极恶,罪不可赦。”后来全部伏诛,铁木迭儿之子治书侍御史锁南,被单独流放到遥远的外地,张珪说:“按照朝廷律法,强盗不分首从,发冢伤尸人也是死罪。锁南参与了刺杀皇帝的叛乱行动,亲自砍下丞相拜住的手臂,难道他还想活命吗?”锁南被处死。盗窃太庙的神主,当参知政事马剌兼领太常礼仪使,应当升迁为左丞,张珪说:“从参政升左丞,是按照秩序晋升。而太常官员守卫宗庙不严谨,后果严重,应当定罪,却反而升迁,何以谢先皇的在天之灵!”因此没有下达马剌的升迁命令。

    张珪说:“我很想亲自到上都,向皇帝面陈此这份奏章,免得那些内臣从中阻拦。”宋文瓒说:“晚生我愿意跟随老平章同去,你看何如?”张珪说:“那就好极了!但是抄录奏稿的事,还得仰仗你的大笔!我已经是老朽了,眼睛不行,不能写蝇头小楷了。”宋文瓒道:“晚生理当效劳。”

    当下朝廷里的文武百官都听完奏章,全部解散。各自归去,宋文瓒也回到了家里,把奏稿用恭楷秒写完毕,差不多用了半天多的时间,方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