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女神不应有恨 >

第121部分

女神不应有恨-第121部分

小说: 女神不应有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毒素的时候,超凡之力便会想方设法,将这些毒素排除。这个过程大大增强了当时修炼者体内超凡之力的活跃程度,修炼起来,速度自然便快了。但这种活跃并不是没有代价的。即便不考虑毒素本身对于身体的损害,这种活跃也在不断燃烧身体的根基与潜力。修炼的时候一时爽,根基与潜力损耗空的时候,人便也废了。”

    “你这么说,只要有足够的补充,毒药确实可以增进修为了?”

    “不是增进修为,只是加快修炼速度而已。事实上,除了那些直接吞服灵药的,凡是经过检验的成型配方里,往往都有一些含有微毒的药引,就是为了使药物尽快发挥作用。否则以人体本身的消化能力,大部分药物根本来不及充分发挥作用,便流逝了。”

    花雪这时候脑子里想起的却是人体对于淀粉的消化。本来好好的变成葡萄糖,变成P,就算是发挥了作用。但是一旦来不及消化,多余的淀粉摄入,便成了脂肪的堆积。两者何其相似。自古减肥如修行,人重而道远啊。

    “五石散,前身很有可能便是一副辅助吸收灵药的药引。在有足够灵药补充的时候,五石散的毒性自然被得到源源不断补充的超凡之力驱散,所以服用者并不知道其毒性。但当灵药缺失时,五石散虽然还能短暂加速修炼,却也成为了催命符,服用越勤,死得越快。这也是西晋失了中原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国家支柱的世家精英们,要么不思进取,要么短命。只有零星几个买得起足够灵药,没有被五石散祸害的,独木难支。”

    说到最后,花雪总结道:“无论如何,珍爱生命,远离毒物。”

    “五石散衰败了世家的中层,但顶级大族嫡系,比如王谢,他们买得起灵药,修为自然不同凡响。而底层百姓虽然因为也买不起五石散免受荼毒,但也没有灵药增进修为,差距自然拉开。所以,姓谢的自称才高一斗,虽然有对于曹植过度的个人崇拜,但如果换成世家,这话还是有几分可信的:当时天下,以实力而论,若有一石,也就是十斗,王谢两家合有九斗,其余人加起来,才不过一斗而已。而王谢两家各自的精华,也九CD集中在每代嫡系那几个人身上。”

第二百五十一章 炼一炉灵丹作样() 
    “一直到杨坚立国,世家对于整个国家的掌控,仍然是有着绝对优势的。立志做千古一帝的杨广,自然不能忍受身为皇帝,却还要看世家的脸色。于是杨广三征高丽,哪怕背上千古骂名,也要与世家鱼死网破。想杨广当年南下征陈之际,挥斥方遒,指挥若定,兵法韬略,皆是上选。结果三征高丽之际,乱命频发,面对几乎不可能失败的局面,连续三次,强行失败。就是要把征召在军中的世家子全部葬送。以期尽他最大的努力,削弱那些世家。”

    杨广的那许多黑材料里,三征高丽的失败,是最让人看不懂的。别的那些还可以说骄奢淫逸,可明明只要几万大军,就可以横推的高丽,杨广非得拉几十万大军去,闲得慌?

    众女细思之下,只觉得以前所有黑杨广的解释在这件事上都说不通,只有花雪这个理由,虽然荒诞,却着实没有破绽。

    “其实这个时候,世家赖以形成巨大实力差距的优势已经逐渐消失,只是在当时,还没有人察觉到。”

    “你是指灵药的逐渐稀缺?这样明显的问题,为什么没有人发现?”

    “灵药的逐渐稀缺很多人都发现了,但是当时的人们,根本意识不到世家与百姓之间的实力差距,与这些灵药的逐渐缺失有关。他们看到的,只是世家与百姓之间的实力差距还在逐渐增大,所以心里对于世家对于百姓的统治权,深信不疑。更有人说出‘没有千年的王朝,只有千年的世家’的豪言。就如当年秦始皇一样,以为他们的统治可以千秋万载。”

    “你的意思是,灵药稀缺使得世家与百姓实力差距更显著了?”

    “不错,表面上看是这样。随着灵药的逐渐稀缺,灵药的价格自然水涨船高。而灵药的价格越高,能够享用灵药的世家就越少。没有灵药的世家逐渐沦为寒门,势力被剩下的豪门接手。买得起灵药的世家少了,每家的势力范围自然就会增加,表面上看每一家豪门的势力都在增长。但对比历史就会发现:百姓的个体实力没有增长,但百姓的数量却在增加;世家子的实力其实也没有增长,而他们中有实力的人数却在下降。这样此消彼长,世家面对百姓个体的时候,占尽优势。但世家这个整体,面对整个百姓群体时,两者的实力差距已经开始减少,乃至颠覆。

    “就以大唐为例,五姓七家单独哪一家,都是庞然大物,哪怕皇室,单独对上也讨不了好。但是当皇帝统合整个天下,以整个天下的大势威逼的时候,即便五姓七家合力,也不得不妥协。

    “当世家意识到问题的时候,他们所依仗的灵药优势突然就没有了:灵药的价格逐渐攀升,直到有一天,灵药的价格依旧高昂,但已经有价无市了。世家依旧有权有势,但他们有钱也买不到灵药了。没有了灵药的优势,传承的优势也早就随着一些寒门的平民化而丧失。这样一来,钱财对于修炼的加成,已经不足以超越天赋对于修炼的加成了。以世家的人口基数,和茫茫万民相比,天才的数量就显得微不足道了。于是才有了英雄起于草莽,诸多非世家的豪杰踏上历史的舞台。他们与世家展开了激烈的争斗,这才为了团结更多的朋党,将知识在天下广泛传播。”

    “你说的寒门平民化是怎么回事?寒门不是平民?”

    “寒门仍然是贵族,但是属于失败的贵族,没落的世家。而当这些寒门继续没落,他们就不再是贵族,而是百姓了。在整个没落的过程中,权势不在,千金散尽,唯有知识和传承,随着一代代流传。最初的拥有传承的百姓,除了当年孔子有教无类散出去的,基本都是属于这种。”

    “世家传承千年,灵药不足,难道不知道培育吗?只要撑过百年,就又有新的灵药了啊?”

    “所以说,你以为灵药的灵,只是因为上了年份吗?”

    “难道不是?”

    “我之前说过,老子修道时,完全不需要为气不足烦恼,孔子却需要从谷物中摄取,而到了孟子和庄子,外物的补充已经完全跟不上了,需要自己想方设法练出气来。天地间,适合修炼的灵气是在不断散逸的,而植物却可以一定程度上,保留一部分灵气在体内,并随着年份,不断滋养。上了年份的灵药之所以灵,年份仅仅是滋养的过程,首先要植物本身已经从天地间截留了一部分灵气,那才是灵药。否则,没有那一点灵气,年份再久,也只是凡药而已。”

    “原来如此。天地间灵气早已散逸,只有那些上了年份的灵药里还有留存,所以重新培育的灵药,因为诞生在没有灵气的环境里,所以根本算不上灵药。是这个意思吧?”

    卞敏脑洞大开,突然问道:“你只说植物可以从天地间截留一部分灵气,会不会有一些金石也可以?原本的五石散,本来是用的特殊的材料,其内蕴含灵气。但是后人不知,用的是没有灵气的材料,便只剩下毒性了?”

    花雪一愣,他也没想过这个猜测,跟系统交流了一下才道:“据我所知,确实有一些宝石是含有灵气的。但是形成的条件积极特殊,并不具备普遍意义。而且大部分时候,并不是宝石本身可以截留灵气,而是周围包裹了一层隔绝灵气的物质,使得天地间灵气的散逸,并没有波及这一部分宝石中的灵气罢了。”

    卞敏听到这里,便对花雪道:“我就说怎么会有皇帝相信炼丹这种事。你这么一说,只要炼丹所用的材料,含有灵气,炼出的丹,其实是有特异之处的。把这样的样品让皇帝见识一下,自然可以取信与他。而真正大规模炼丹时,灵气,应该是在炼丹的过程中被炼丹者从金石中逼了出来,吸收掉了,所以除了一开始的样品以外,后来献给皇帝的丹药,只不过是不含灵气的药渣罢了。”

第二百五十二章 等两天来日方长() 
    卞敏的话,给了花雪很大的启发。

    他想到了后世一度很流行的一种投机方式:赌石。如果那层难以探测的石皮,就是一种可以隔绝灵气的物质,而所谓宝石本身并不能留住灵气的话,是不是说,在宝石被切开的时候,里面便会有灵气散逸开来?

    难道说,那些酷爱赌石,为此不惜倾家荡产的,实际上并不是赌徒心理,而是因为宝石切出时散逸的灵气对生灵天生的吸引?

    如果花雪急需灵气,这个时候就该去动一些后世知名的玉石矿的心思了,毕竟,一些著名的玉石矿在史料之中是有记载的,而系统搜集的历史资料一直截止到虚拟时代,工业时代的资料并不缺少。

    但是对于花雪来说,他目前的修炼速度已经足够快了。在这个巅峰境界只有蓄气圆满的时代,他的修炼速度绰绰有余。而灵气本身,并不能帮助他突破世界的枷锁,对现在的他便只是锦上添花,犯不着大老远去谋划,有那时间,他好好修炼说不定已经蓄气圆满了。

    这个时候的花雪,还不知道有一个蓄气圆满的高手正在谈论他。当然,即便知道,他也未必在乎。因为有精神力的辅助,他虽然连蓄气圆满都没到,但实际战斗力,已经达到后天水平,否则先前在府衙时,那几个锦衣卫如何肯服?他们几人虽然还年轻,离蓄气圆满还差一线,但联合起来也不输于蓄气圆满的高手,毕竟蓄气期作为武者的起步,并没有无视人数的神异。

    这个谈论花雪的高手,叫做徐开法,和他谈论的人,正是顾绛。

    却说前日顾绛受潘柽章所托,去昆山寻徐开法。

    昆山作为苏州辖下的县,虽然不像吴江那样近在咫尺,也是旦夕可到的。顾绛又是快马加鞭,当晚就赶到了徐开法家。

    只是顾绛到了之后才知道,徐开法并不在家,又出去行侠仗义了。

    徐家祖上是常熟人,后来迁到昆山立户,到徐开法,已是第九代。如今的徐家,在昆山也是响当当的大户。徐开法更是自幼争气,十五岁,便考上了府学,和顾绛、归庄本是同窗。后来徐开法娶了顾绛的妹妹,两人关系更加亲近。只是徐开法志不在科举,后来便很少去府学了。

    因为马快,顾绛到徐家时,还不算晚,徐顾氏正在教子。

    徐开法与妻子顾氏生有三子:长子徐乾学,崇祯四年出生,如今七岁;次子徐与仪,崇祯六年出生,如今五岁;三子徐元文,崇祯七年出生,如今才四岁。

    徐顾氏自家兄长顾绛,丈夫徐开法,都是有名的少年天才,所以也对自己的三个儿子给予厚望,很早就给孩子们启蒙。七岁的徐乾学已经背了不少书,五岁的徐与仪也已经初步识字,就连四岁的徐元文,也已经知道一二三四。

    徐顾氏考教长子背诵时,也带着次子和三子旁听,尽可能营造文化氛围,以期培养孩子们向学之心,别像他们父亲那样,好好地庠生不致力于科举,天天不务正业,不是习武,就是出去行侠仗义。

    听闻兄长来访,徐顾氏心下诧异,她素知兄长顾绛性格特异,还有一怪癖:不喜夜行。如今眼看就到了夜里,若非有大事,他应该不会这个时候来访。徐顾氏心中忐忑,赶紧领着儿子们出门相迎。

    徐家的门子对于顾绛自然是熟的,也不阻拦,一个先前就快步进去家里报信,一个引着顾绛就往厅堂去了,正遇上来迎的徐顾氏并三子。

    兄妹叙过家常,顾绛又关心了下外甥们学业,打发走孩子们,便把话说到了正题。

    “今日登门,是来请妹夫帮忙的。内中详情,按理说本不该瞒着妹妹你,但是这事情关系着别人家隐私,我实在不好多言。”

    徐顾氏点头表示理解:“兄长说的哪里话,既然答应帮人保密,自然不能因为亲眷关系,就把秘密外泄。否则人人都如此,秘密还哪里是什么秘密?只是如今外子还出门未归,急切间也联系不上,也不知兄长的事情,急是不急?”

    顾绛也知道自己妹妹深明大义,便不再纠结,而是寻思起潘家的事情,到底急不急在这一两日之间。

    仔细一想,按照潘柽章他们的说法,那花雪虽然有咄咄逼人之嫌,但两家的纷争目前还处于谈判阶段,谈判这种事,你来我往,应该不用急于一时。而且就算花雪逼得紧,潘家只需要在谈判的时候稍稍拖延,三五日总是拖得的。

    当即道:“暂时是不急,想来三五日是等得的。就是不知道妹夫什么时候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