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千古大明 >

第72部分

千古大明-第72部分

小说: 千古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过多时,一旁路过的仆人就见到了停靠在木架上的海东青,急忙来到房门前,轻叩了几下房门小声的禀告着什么。

    这时房间之内走出了一名老者,手中还拿着一枚精细的铜针。见到海东青也露出了一丝喜色。

    挥了挥手,让仆人离开之后,他便拿着铜针插入了系在海东青脚踝的铜环之中,解开了铜环。

    从中取出了极细的丝线,然后回到了房中,把丝线丢入了满是墨汁的砚台之中。

    渐渐的丝线缓缓展开,变成了一张近乎透明的薄纸,薄纸在砚台之中已经被墨汁染成了黑色。

    但当老者拿起之后,乌黑的薄纸之中,隐约可见一个白色图案,这是一个圆圈,四周有着向外发散的线条,如同太阳的缩写一样。

    老者见到这个图案之后脸上的笑容更盛了。

    立刻走到了书架前,转动了暗格从中拿出了一个小木桶,拧开木桶倒出了一根灯芯般大小的细线。

    用夹子夹着细线放到桌上的烛火上烤,片刻的功夫线就舒展开来变成了一张如同之前那样的薄薄纸片。

    老者立刻提笔蘸墨,在纸片上写下了几个蝇头小字。

    字迹刚落,纸上温度就渐渐变低了,纸片又蜷缩成一根细细的丝线,就如同之前他收到的一样,远比从木桶中倒出来的要纤细的多。

    把丝线绕在铜环的缝隙中,然后轻轻转动铜环丝线就被完好的隐藏在了其中。

    等到老者拿着铜环出来的时候,海东青正在埋头吃着仆人为它准备好的野味。

    老者就在一旁静静的看着,直到半盆的野味都进了肚,海东青也吃饱了,这才上前把铜环又系在它的腿上。

    老者这边一放手,海东青就如同一只离弦之箭,一下子冲上了天际,远远的飞走了。

    老者面带喜色看着越飞越远的海东青,淡淡的对仆人交代着什么。。。。。。

    京城之中,皇宫大内总是充满了威仪和肃静。

    而今日的东宫之中,灯火通明之下,还透露这一丝喜庆。

    原因便是作为太子之尊的朱常洛这日又迎娶了一位妃嫔。

    而整个东宫旧臣也都是对此感到十分的欢喜的,当然并不是因为太子迎娶了妃嫔这样简单。

    而是因为这位妃嫔的身份是右佥都御史李三才大人的义女。

    而李三才本人既是东林党的骨干,更是如今入阁的热门人选。

    所以这些东宫辅臣们才会对这个名为邵忆柔的新晋妃嫔如此的看重。

    希望太子能够和东林党的关系更加紧密牢靠。。。。。。

第139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 
李忠义一行人,一路上可以说是快马加鞭的赶路,但因为马车和道路的关系,终归速度不会太快。

    清晨出发一直到了傍晚,才赶到了位于肇庆广州两府交界处的一个名为马尾岗的山岗处。

    而这一路上李忠义都夹在沐瑾汐和侯兴安两人中间,听着侯兴安一路的嘘寒问暖,别提有多别扭了。

    要不是因为害怕沐瑾汐因为私情,半路把他放了李忠义是宁愿去外面骑马,也不愿意在马车中尴尬的坐着的。

    如今地方到了,这个侯兴安一路上除了废话多也还算老实,李忠义只希望赶紧给他撵下车有多远滚多远。

    其实刚开始抓侯兴安的时候李忠义可不是想这么简单的放了他的,甚至考虑过利用完这个侯兴安就把他杀了,以除后患。

    可这一路上他想了好多,尤其是看到了志明留个月娥的那封信,让他觉得他们似乎陷入一个巨大的旋窝之中,稍有不慎就会把自己,把殿下牵来进来粉身碎骨。

    也就没有心情在横生枝节的除掉这个侯兴安了,因为这样一定会惹怒侯家,让他们陷的更被动。

    “侯公子,到地方了!你该走了!”既然不打算留下他,李忠义一到地方就催促他赶紧离开。

    “沐姑娘保重!”侯兴安回头对着沐瑾汐依依不舍的惜别。

    “你也保重。。。。。”沐瑾汐面无表情淡淡的说道,可是衣袖中攥紧的手,却不向她表面上那样平静。

    刚走到车门,侯兴安又立刻转过头。

    “我们还能再见吗?”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恳求。

    “等我!我去找你!”他立刻补充道,话语中透露着一丝坚定。

    沐瑾汐微笑着摇了摇头说了句:

    “保重。。。。。”

    侯兴安走了,马车也继续向前行进着,而车中就剩下了李忠义和沐瑾汐两人。

    “沐姑娘,喜欢他吗?”李忠义带着不解带着疑惑向一旁的沐瑾汐问到。

    “。。。。。。”沐瑾汐没有回话,但是她眼中滑落的泪水,已经告诉了李忠义答案。

    夕阳西垂,夜幕初升。

    一行人已经穿过两府的交界,进入了广州府的地界,但他们却不敢有丝毫的松懈,路上一直有人充当着斥候在前后十里探查。

    这不前方的斥候刚刚回来禀告,在不远处的山丘上发现了一队人马,这让李忠义等人紧张万分。

    虽然是回到了广州地界,但是他们并不知道朱由校已经派出人来接应他们。

    所以遇到突然出现的人马,难免有些紧张和不安,毕竟之前他们已经酿成了大错,再也不敢虚心大意了。

    直到两方人马相互靠近,认出了彼此这才安下了心来。

    而朱由校正在王府中,听着薛明礼向他汇报另一间头疼的事情。

    那就是广州城的粮食又要不够用了。

    当然并不是说立刻就断粮,毕竟之前外国友人刚刚支援了不少的粮食,还够用一段时间。

    可是这朝廷的赈灾粮,烧的烧、毁的毁,从始至终运到广州城的还不到十万石。

    和整个受灾的情况相比,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当初朱由校还指望着,用朝廷的赈灾粮,来填补他用来赈灾而去收粮造成的巨大亏空。

    现在看来别说填补亏空了,要是这赈灾粮再出现什么意外还是拨不下来,再过一两个月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广州城又得断粮。

    而且这还是这两个月没有出现意外的情况,可是看看朱由校到广州的这短短几十天,遇到的意外情况还少吗?虽然很多都是人为的。

    但是如果不指望朝廷的赈灾粮,他是对于继续筹措粮食毫无办法了,不说收粮需要花费的巨额资金让他难以承受。

    就算他舍得倾家荡产的去收购粮食,也要有人卖啊!

    现在各地的粮商几乎都在囤货居奇,按照朱由校的了解,目前全国的粮价已经比前一年平均上涨了快到一倍。

    这还是各地官府防止粮荒加以限制,不然涨个三四倍是不成问题的。但这个价格也只限于平民日常购粮。

    向他这样大规模的收购,价格要高上许多不说,当地官府也未必会允许,之前在江南一带的粮食收购也就遇到了这种情况不得不停止。

    如果再向其他地区收购,交通不便,费时费力不说,收少了也未必能有什么成效,收多了当地的官府还一定会插手。

    可是如果不去收购粮食,单纯的减少本地粮食消耗,提高粮食产值的事情,能做的他也都做了。

    之前春耕的时候,他就已经派出了船只,组织了渔民成批量的去海中捕鱼,用来减少安置营日常的粮食消耗,成效也很不错。

    而且他也一直在关注贾有德的百味饼厂的事情,对于百味饼可以说是抱有厚望。

    但,事情总得徐徐渐进,一口气吃成个胖子终归是不可取的。

    贾有德的这个百味饼厂,目前就一个厂房,满打满算一天也就能加工个几百石的粮食。

    满足日常的需求都供不上,别提做储备粮了。

    而且厂房的扩建,人员的招募都是需要时间的,短时间内帮不上什么大忙。

    朱由校对此正一筹莫展的时候,薛明礼在他耳边小声说到:

    “殿下,听说洋人有个什么公爵,正在府上?”

    “小约翰,是没继承爵位的布拉干萨公爵。”朱由校点了点头补充到。

    好奇的望着薛明礼,难道这个小约翰能帮助他?

    可是要知道小约翰住在广州城,是相当于后世的政治避难的,除了他父亲留下的死忠还听他的,哪里还有什么发言权?

    “殿下,在我朝内部收购足够的粮食,目前看来已经很难了。”

    “但是南方的安南,暹罗等国,盛产稻米,一年可种三季。”

    “从他们哪里可以用极低的价格,收到大量的粮食,以解广州的粮缺。”

    “唯一的问题,就是这些小国的贸易,都被那些东欧的洋人所垄断了。”

    “不但在当地建立堡垒城镇,还控制当地的税收海贸,如果想要在当地收购粮食一定绕不过他们。”

    “嗯。”朱由校赞同了的点点了头,此时他已经明白了薛明礼话中的含义。

    无非就是想利用小约翰东欧贵族的身份,和当地的欧洲人搭上关系,好从中悄悄的收购粮食。

    毕竟如果没有这层关系,让明朝人去当地大肆收购粮食,无论是欧洲人还是当地的土著,都会发现他们明朝缺少粮食,就算卖给他们趁此机会狮子大开口的。

    但是用小约翰的名头就不一样了,都是欧洲人,而且小约翰还是葡萄牙贵族。

    要知道当时的欧洲的王室关系可是够乱的,各个国家的皇帝几乎都是表亲,贵族就几乎没有不沾亲带故的。

    用他的名头,借着给他的追随者在广州定居采买粮食物资的名义,可以悄无声息的收购到不少当地的廉价粮食。

    想到此处,朱由校觉得应该去见一见这个小约翰,自从送来之后,两人还一面没有见过,也不知道他的汉语学的怎么样?

第140章 平静() 
可前脚还没有迈出门外,就有仆人急匆匆的过来禀告,说杨山等人已经回来了。

    他便收回脚,把去找小约翰的事情推迟了下来,如今最重要的还是眼前的这堆烂摊子的。

    依旧是王府的议会厅,朱由校皱着眉头坐在案前,听着下面跪着的李忠义汇报着整件事情的前因后果。

    事情的发展不止超乎了他的预料,就连站在一旁曲来福和杨山两人,也被吓了一跳。

    居然不只是失火这么简单,而是整个总督府都被炸掉了,官员商贾乃至于无辜的仆人百姓死伤无数,这事情闹得可是真够大的,根本就无从遮掩了。

    虽然炸掉总督府李忠义等人并不知情,但是进府暗杀可确实是他们做的,一旦被抓到什么蛛丝马迹,可是跳进黄河也洗不干净了,注定要背锅。

    至于这个戚老汉,和那封遗书之中写到的东林故交,虽然明确的告诉了朱由校等人这幕后黑手究竟是何人,但却根本算不上什么能够拿得出手的证据。

    就如同李忠义敢轻易的胁持然后又放掉侯兴安一样,虽然李忠义明知道自己等人的身份,在侯兴安的面前已经暴露无疑,但是没有证据,就凭借一介商贾的只言片语,想要牵连到贵为王爷的朱由校根本就是不可能的,身份悬殊不说而且亲疏有别,就算是闹到了皇帝的案前,皇帝也不可能相信。

    而拿着一封死无对证的遗书,想要牵扯到一直都已清流自居的东林党人,也无异于是痴人说梦,要知道这个世上最厉害的可就是这些文人的嘴了。

    所以朱由校现在只能祈求李忠义等人没有留下隐患,让张鸣岗的真实死因被埋藏在这场爆炸与大火之中。

    除此之外,他也无能为力了,因为事态的发展已经远远的超出了他所能控制的范围。

    而且朱由校隐约的觉得,自己派人去暗杀张鸣岗只不过是一个偶然因素,即使他没有派人去暗杀,张鸣岗也活不了多久这一切似乎都与朝堂上日渐激烈的党争有关。

    而最终事态的发展会是如何,就要等待朝堂之上的风云变幻之后才能知晓了。

    “下去休息吧,这几日你们辛苦了。”

    “牺牲的人按照之前说好的,家属予以厚待,活着回来的也同样重赏!”

    “只不过事情没有结果之前,所有参与了这件事情的人,不能离开王府半步。”

    朱由校对李忠义安慰和嘱咐着,让他回去给众人传达他的命令。

    “谢殿下!”李忠义知道自己等人闯了祸,惹了大麻烦,根本就没指望着回来之后还有赏赐,只求不被责罚就谢天谢地了,所以听到了殿下没有过多的怪罪之后立刻欣喜谢恩退下了。

    一连几日,无论是王府之中还是广州城内都风平浪静的。

    朱由校也趁着闲暇,在府中见了小约翰一面。

    还别说,这个小约翰的语言天赋还真是不赖,短短几天的功夫,已经能简单的用汉语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