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烽火红山 >

第344部分

烽火红山-第344部分

小说: 烽火红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见龙体蜷曲呈c形,它高达二十六厘米,吻邻前冲向上略弯,嘴紧闭,鼻端截平,端面近随园形,有对称的双圆鼻孔,眼尾细长上翘,颈后长鬛,弯曲上卷。,鬣扁薄并磨出不显著的浅凹槽。

    整条龙无足无爪,无角无耳,有眼无珠,无毛无鳞,口鼻类似猪。龙背后有一个小孔,如系绳悬挂,龙的首尾正好处在同一水平面上。

    边缘打磨锐利。龙身大部光素无纹,玉龙是一整块玉料圆雕而成,细部还运用浮雕、浅浮雕等手法,造型独特,工艺精湛,圆润流畅,生机勃勃,玉龙非常有灵气,负载神秘内涵,是祛病除邪的无价之宝。

    虽然,张青山对玉器不太懂,但他也知道这个龙形玉器可是无价之宝,在过去,只能是皇帝之家才能有,民间谁家要有,那就是要造反的证据。

    官府知道可以杀全家,这个东西与龙袍一样的罪,谁藏它那就是死罪,是祸灭九族的,老百姓认可把它毁掉,也不愿保留它。

    张青山心里顿时一动,白云霞家怎么会有这东西?一会再问。

    张青山又拿出一个软布包裹,打开一看是玉如意。再拿一个打开软布包裹,里面东西令他诧异。

    好像是宫殿的模型,雕刻栩栩如生,令人不解是,四个出口都是暗道形式,似乎里面都设有机关消息,看完之后又都包裹好,放进箱子里。

    “山哥,那十几张银票恐怕不够,一旦出现尴尬局面就不好,我建议你把龙形玉器带上,以防万一。再说这个龙形玉器体积小,容易带,还不怕磕碰。”

    白云霞已从箱子里拿出来那个龙形玉器的软布包裹,递给张青山,把小箱子关上,用凤头塞进小眼一拧,咔吧一声就锁上了,严丝合缝,送回原处。

    “山哥,快坐下喝酒。”张青山这下心里有底了,就和白云霞喝起酒来,白云霞生怕张青山吃不好,一个劲让张青山夹菜吃,

    “山哥,吃菜。吃饱跟日本人斗起来才有劲。”

    “霞妹妹,你也吃。”张青山也让白云霞夹菜吃……

    两个人都吃得差不多时候,张青山看一眼外面天色,距离一更天还有很长时间,忽然想起刚看龙形玉器心中疑问;“霞妹妹,你家这些宝贝来历能跟我说吗?”

    “我白云霞把这么多钱财都给了你,咱们又有儿子与孙子,我还有什么秘密不能告诉你,这些宝贝来历我知道一些。

    但说来话长,我尽量把事情缩短点跟你说一下,别耽误你跟日本人去决战,这还得从我出嫁前说起,不管我同不同意,全家都在准备我的婚事。

    临出嫁前,我奶奶拎一个包裹又到我的房间,辞退所有人,打开那包裹一看,里面包着东西就是刚才那个小箱子。

    奶奶从她头上拔下这只龙凤钗,看我一眼道;“孙女,这只龙凤钗是这箱子的钥匙,龙开凤锁。”说完就把龙凤钗递给我。

    我接过龙凤钗问道;“奶奶,什么叫龙开凤锁。”

    我奶奶道;“傻孙女,这龙开就是把带龙头形的塞进这个小箱子的这个小眼里,往左一拧,箱子就能打开。把箱子关上。

    再用凤头塞进这个小眼里,往右一拧就锁上,所以这个箱子就叫龙开凤锁。你要去赤峰了,我把这个箱子交给你保存。

    这里面是几件宝贝,都是绝世之宝,具体它们有什么作用我也不知道。”

    我拿过龙凤钗,把龙头往那小眼一塞,严丝合缝,那么一拧,只听咔吧一声这个箱子就打开了,打开小包裹,我一见里面东西都是玉器,就两张银票,我拿起一看,面额也不大,我不知道这些玉器的珍贵,拿出疑问道;

    “奶奶,你们不是说,布里牙特家是蒙族人家中的贵族吗,他们家有的是钱,还用咱们带宝贝去他家吗?要是让外人知道咱们带宝贝去他家,人家会看不起白家的。”

    奶奶笑道;“孙女,这个箱子可不是给你做嫁妆用的,这是给宋家预备的救急用的宝贝,我年纪大了,说不上随时就会死去了。

    我一生中,最愧疚的,就是没有报答宋家对我们白家的救命之恩,我把希望都放在你的身上。孙儿你是我最信任的人,把这个箱子放在你那里,留做救宋家用,是我最放心的。”

    “奶奶,这箱子的宝贝是怎么来的你能告诉我吗?”我眼睛紧紧盯奶奶的脸看去,我最想知道的就是这个箱子东西里与宋家秘密……

    “孙女,这个箱子来历可曲折多了,这里面秘密恐怕只有我知道了,我要不告诉你,就会失去里面的秘密,但你必须向天起誓,不能跟任何人讲,包括所有你的亲人。奶奶说的非常隆重,说完就用眼睛盯住我了。

    我想知里面的秘密,让我起什么誓,我都会起的,立即道;“苍天在上,我白云霞严守秘密,绝不跟任何人讲这个箱子里面的秘密,如有违反,天打五雷轰。”我的眼睛立刻向奶奶看去。

    奶奶神色立刻庄重而悲切起来,“这些东西是天理教代代传下来的东西,特别是那龙形玉器,是历代天理教教主最注重的东西,以为它是皇权的象征,用它做天理教教主的信物。天理教中人谁拿到它谁就代表历代天理教的权威。

    在天理教教主传到你爷爷亲哥哥林清手里时,就被林清派你爷爷寻找最隐秘地点,花钱雇来最高的工匠,设计建造机关消息的密库,把这些东西藏了起来,谁都拿不去。”

    我听到这些心里不明白,立刻打断奶奶的讲述,提出疑问;“等一下,奶奶,什么是天理教,它是怎么来的,我大爷爷为什么能当上天理教教主?

    我在咱们家发现,你们在祠堂供奉灵位,好像与那次举事死去人有关,为什么我大爷爷要把这些东西藏起来?还有他姓林我爷爷姓白怎么可能是亲兄弟?”

    “孙女,你爷爷姓白是宋家营那个族长给改的,至于天理教的来历,还有那次举事死去那些人的事,你是在问我别人真不知道这么仔细。

    天理教。是清代白莲教支派之一。它是在民间秘密兴起天理教又名也叫天理会。由京畿、直隶、山东、河南等地的八卦教、荣华会、白阳教、红阳教、青阳教等教派的部分教徒逐步统一衍化而成。教内以八卦为分支名目,各有掌卦教首,而震卦为七卦之首,兼理九宫,统管八卦。

    天理教教主林清在举事前,就派你爷爷他的亲弟弟林泉代表他去四川联络白莲教共同举事,林清也安排了后事。

    让林泉媳妇季氏,就是你奶奶我带着刚满一岁他的侄子,怀揣着他写给大兴安岭、阿龙山法信师兄的信,到大兴安岭阿龙山寺庙去躲避一时。

    事成,再派人将我们接回,事败,也为林家留下传宗接代之人,临走前就把这个龙凤钗送给我,告诉我,是他留给孩子的信物,千万不可遗失。

    我背着你父亲走到赤峰时,就昏倒一棵大树下,是宋家营的族长把我救活,在哪里生下你叔叔,我们三人在宋家营呆六年,你父亲和叔叔才被宋家营族长送上阿龙山。

    那年,你爷爷身受重伤,被手下人送上阿龙山,也是宋家族长救了你爷爷,为了咱们家有个安身之地,宋家族长出头买下咱们住的这个堡子。

    那时,官府正在通缉我们,不能报林家堡,宋家族长根据你爷爷你父亲你叔叔名字泉、雪、雨都是水形成,水洁白,就上报这个堡子叫白家堡。

    你爷爷为纪念替他死去的白图,就改叫白图,你父亲和你们就都跟着姓白了。你爷爷他们那些钱财不够再重修这个堡子,宋家族长拿出不少钱财并且协助你爷爷等人修建这个白家堡。”

第566章 祸灭九族() 
白家堡建成后,我与你爷爷才相逢在一起,你爷爷见到这只龙凤钗,就问我是从哪里来的,我告诉他林清在举事前给我的。

    你爷爷问;“清哥跟我说什么了?”

    我把林清原话一学,你爷爷一听,林清根本就没有告诉我里面的秘密。

    你爷爷说;“这把龙凤钗就是我修建那个机关消息的钥匙,看起来清哥对那场举事也心里无底,才做两手准备。”

    我这才知道这个龙凤钗的重要,我就跟爷爷商量,想让你爷爷把这个箱子取回来,送给宋家来报答宋家族长的救命之恩。

    你爷爷说不行,现在清政府还在通缉咱们,放箱子那个地方,更是清政府看的非常紧的地方,当年,那个区域的人,有数不清的人为林家的那次举事死去,我不能再去给他们家人添乱。

    我和你爷爷为了那些死去的人赎罪,盖的祠堂,供奉那些死去人的灵位,天天吃斋念佛,我和你爷爷同意你叔叔出家,就是为了他能代表林家,为死去的那些冤魂,天天念经超度他们去西天及乐世界。”

    “奶奶,我那个大爷爷,手里也没有兵,怎么就会去造反,那不是自己找死吗?而且牵连那么多人跟着死去,奶奶你说值吗?”我口无遮拦的问道。

    “嗨,当时,我对天理教里面事情,真的一点都不知道,你爷爷去四川联络白莲教,他也没有在京城,是我问过咱们堡子那三家当家人,才知道当年一些事。”

    我和爷爷想起来就掉眼泪,你大爷爷一个野心,害死了多少人,那是祸灭九族的大罪,有多少家庭跟着破碎,有多少孩子成了孤儿,这都是你大爷爷造的孽。

    当年,你大爷爷林清是天理教(北京)主要首领、李文成(河南)、冯克善(山东)。他们从传教收徒、扩大到武装举事,经过了长期准备。

    早在嘉庆十六年,林、李、冯等人就秘密集会,制定了举事计划,决定由林清负责攻取北京,李文成负责占领河南,冯克善负责夺取山东;

    并定于嘉庆十八年秋冬在三地同时起事;先由林清打进紫禁城,占领全北京,李文成、冯克善率人马北上接应。

    三军会师后,趁嘉庆皇帝巡幸回銮途中,“伏莽行在”,一举把满族统治者赶回东北,推翻清朝统治。

    三人分手后,逐各自秘密串联,发动群众制造声势,教众是最容易欺哄的,“二八中秋,黄花落地。”的经语,是从教主隆重拜祖师爷,如同神仙附体那么一说出,一传十十传百,转眼之间就传遍了黄河两岸,京畿内外……

    这是林清与李文成在天理教原有的“位列上中下,才分天地人。五行生父子,八卦定君臣。”口诀外,又拟定了一句谶语式经文;“二八中秋,黄花落地。”

    向教众的宣传提纲则是;“清朝最怕闰八月,劫数在此,天命难违,移改闰月也是无益!”对参加起义的弟子授予八字真言;“八月中秋,黄花落地。”常念就可以刀枪不入,来鼓舞手下教众积极参与……”

    林清从嘉庆十六年开始,就在京畿一带积极扩大天理教组织,为武装起义做准备。他派弟子李五在直隶固安县组织教徒加紧打制刀枪武器;

    又在京畿各县的教徒中选拔二百多名身强力壮的青年,每天舞枪弄棒,演习操练,作为武装起义的骨干;

    同时,进行一些典论准备,致使京畿附近特别是宛平、大兴等县流传着“若要白面贱,除非林清做了殿”的民谣。

    林清从小就跟高人习练过精华武功,确实有蹿房越脊刀枪不入的真功夫,要不也不可能有那么多弟子追随他,而且也有一定的文化基础。

    林清的聪明在于看破一种“悖论”;即防守愈严密,便愈有漏洞;愈固若金汤,便可能一触即溃。

    日后的事实证明,重门高城,严兵守卫的帝王之居真并不绝对安全。

    林清还秘密联合宫中太监,为潜入皇宫做好各种准备。

    早在嘉庆六年,林清就在北京宣武门外租了一间房子,以贩卖鹌鹊作掩护,结识了一些宫中地位低微的太监,向他们宣传天理教义,传授“真空家乡,无生父母”的八字真诀,使他们皈依天理教。

    太监刘得财最早加入天理教,以后又通过他在宫中发展了几名太监信教。后来这几个太监就成了起义军进攻紫禁城的向导和内应。

    林清的聪明在于他早期就运筹帷幄之中,是他确定了里应外合的攻击方针。内应者,就是大内太监。太监多属直隶籍,以亲情联络之,以金钱酬谢之,以开国再造激励之,谁不潜生“第二忠诚”?

    事发前后,投入林清统一战线的大内太监已有十余名,他们依次是;刘金、刘德才杨进忠、高广福、阎进喜、张泰等人。

    嘉庆十八年八月,即起以前的一个月,林清等人议定了京畿地区起义的具体计划,决定以“奉天开道”的白布旗为标志,暗号“得胜”;

    组织一支二百人左右的队伍,其中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