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楚风 >

第245部分

楚风-第245部分

小说: 楚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变得无比的端庄深沉,或许是对面的人,让自己明白了人的尊严所在,面对美色依旧能够不动其心,面对生死依旧能够坚持自己的本心。

    实在是难得的大丈夫,不过从现在开始,某种程度上,二人的心走的更近了一步。

    “嫂嫂蜀王虽是贪恋美色,然其为巴蜀的贵族,我等本就是蜀王的旧臣,人臣谋逆是要诛九族的大罪啊?还望嫂嫂规劝丞相迷途知返,万不可作此丧尽天良之事。”陈完跪地说道。

    “叔叔可曾深陷漩涡之中?滔天巨浪,汹涌而来,并非一人之力所能左右之,此刻你死我活之际,开弓焉有回头之箭?”

    陈完对于‘酒娘子’的话,一下子无言以对,自己设身处地的思索片刻。

    “此时蜀王想必,已经开始动手铲除陈庄的势力,若是不然的话,又怎么会早早的赶到自己的军营之中。

    一来是拉拢自己,二来就算自己不被拉拢的话,也会作壁上观,但是等到陈庄城中的势力,被情理干净的话,自己的性命恐怕就不会再属于自己了。

    不过反过来,思考的话,其中的道理,又是另外一番见解,现今巴蜀的虎符就在自己的手中,到底是帮助蜀王剿灭自己的兄长,还是帮助自己的兄长剿灭蜀王。”陈完在心中不停的思索着。

    实在是没有想到,巴蜀此刻的天平,居然在自己的手中,不管自己伸手出现在那一方,都会将巴蜀的天平压垮。

    “嫂嫂眼下实在是难以抉择啊!”陈完仰天叹息道,手足之情,国家大义,就摆在自己的眼前。

    想要找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现在看来估计已经不可能了,时间在一点一滴的流逝。

    “叔叔!孔子云‘从心所欲,不逾矩!’凡事都在叔叔的一念之间!”‘酒娘子’并不想干涉陈完的判断,因为自己的心里明白,眼前的人,是十分的有主见之人。

    并不需要自己的安排,方才的提问,不过就是自己暂时还没有拿定主意罢了,用不了多久,就会选择出一条合适的道路来。(。)

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军相持显神通 8() 
巴蜀的朝堂之上,此时已是万分的热闹,如同街市之上的买卖,蜀王杜宇亲自主持的朝议正在热火朝天的进行着。

    “今日召集诸位大臣前来,只为一件事,今日巴蜀该何去何从?”蜀王杜宇端坐在大殿之上,表明了此番朝会的主题。也给众人的讨论,指明了方向。

    大伙儿都是一愣,实在没有想到今日朝会的议题,居然是这样的,就在众人面面相觑不知作何解答的时候,蜀王杜宇的亲信,率先站出身来,不知道为何突然改变了最初的决策,一开口就将朝堂之上的气氛打乱。

    “大王,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秦军兵临城下,不如先行撤出成都,一把火烧掉成都,不给秦国人留下一粒米,而后退入滇国,联络西南诸国,纠集起兵马再杀回来!到时候秦军就算秦军占据成都,也不过就是一座空城罢了,没有粮草想必也就无力与我等对抗。”蜀王的亲随在大殿之上说道。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关于这个问题的探讨,一下子分裂成两派,一派主张逃跑,将成都变成一片白地,暂时规避秦国人的锋芒。

    另一派主张抵抗,誓死抵抗秦军的进攻,不能让秦国人进入成都。

    朝堂之上,本就是贵族林立,这些养尊处优之人,本来就畏惧秦国,此番又是蜀王杜宇的亲随,提出逃跑,这支持逃跑的人,一下子变得多了起来,整个朝堂之上,变得不安起来。

    陈庄并未开口,眼下自己还不能确定,这样的想法,到底是蜀王有意的试探,还是蜀王本心就是如此。

    大殿之上,已经是吵不不亦乐乎,众人都在各抒己见,表明自己的看法,是何等的正确。

    “一派胡言,成都自开明王朝九世时将都城从广都樊乡迁往此地,构筑城池,取周王迁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蜀都。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光景,怎能说烧就烧!宗庙社稷,难道要与之同焚?”朝中的老派贵族,虽然未曾表示是退还是战,但是对于焚烧都城的看法,表示了强烈的反对。

    “是啊!当年秦军尚且不敢毁坏宗庙,我等后世子孙,难不成还不如秦人?”老派贵族们,发出了自己的看法。

    “秦军势大,此番前来,必然是倾巢而出,东方诸国尚且不是对手,我等在此是坐以待毙!若是这后世的子孙尽墨,留着宗庙又有何用?”蜀王亲随与之针锋相对道。

    “大人此番言论,在下不敢苟同,秦军虽然凶悍,但也并非天下无敌,若是真如先生所言的话,为何还要指望一个女人保全自己的国家!再说若是没了宗庙,我等又是何处而来?欺天灭族,与禽兽何异?”反对逃跑的大臣与之针锋相对。

    “南楚大国,千里之地,土地肥美,人口之多,不计其数,财货之足,天下莫能比肩者,又怎是我巴蜀之地可比?

    巴蜀所仰赖者,天险也!此番天险已经不足以为屏障,当今之时,成都城中,并无多少甲士可以仪仗,唯有退而求其次,保全自家的性命!

    退入滇国,号集南方十国的部队,起兵前来勤王救驾,到时候在于秦军一决雌雄!”蜀王杜宇的心腹赶紧避开宗庙的话题不谈。

    丝毫不论及自己贪生怕死的一面,只是说明后退的必要性,但就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这一条路,并非没有可取之处。

    眼下的成都兵员实在的捉襟见肘,巴蜀的精壮之兵,多数被秦军招入麾下,此刻多数还在金牛道上,无法回援,留在成都的多半就是平素里未曾上过战场的后勤保卫人员。

    若是与秦军论及战斗力的话,那真是萤火之光与皓月争辉,实在是不知天高地厚。再说秦军远征而来,若是进入成都的话,获得补给的话,战斗力自然大增,若是一把火烧了成都,到时候秦军就没有留下的必要!

    一座空城无法为大军提供必要的补给,与此同时,巴蜀也能号集起足够的力量,反攻成都,到时候胜利的天平,自然会倾向于巴蜀一方。

    “大人!这金牛道尚在我军手中,秦军不过是偷渡阴平而来,还要翻越摩天岭,这摩天岭高耸入云,秦军从此而过,战斗力多有损耗!

    虽说江油被秦军袭破,但也并非就是力战获得,实乃形同乞丐,我军误以为是逃难之人,才放入城中。

    沿途城镇尚在我军手中,城外的秦军,早已是强弩之末,虽有数万之众,然巴蜀也有数万精锐,足以抵挡秦军的进攻!

    大人为何尚未开战,就在这里慢待军心,不知先生是何做派,难不成先生是秦军的细作?”反对派针锋相对道。

    “你!不要血口喷人,此番朝会,大王早已有言在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下也是为了巴蜀的千秋社稷着想,大人如何有此诛心之言?”蜀王杜宇的心腹脸涨的通红,搜寻着合适的言辞,来美化自己的方案。

    陈庄听着众人的议论,同时借机偷偷的抬头,看了一眼蜀王杜宇,想要从蜀王杜宇的脸上,看出一些端倪来。只见蜀王杜宇今日面沉如水,仍凭眼前如此的争吵,自己总是平静的,如同世外之人,于此没有半点的关系一样。

    如此一来,陈庄心中倒是有些急迫,按理说此刻与秦军一战,并无胜算,退出成都,也是上策!‘以迂为直,化害为利!完全符合兵法的韬略,是一件十分可取的事情,坚壁清野,沿途不给秦军留下什么补给,将秦军的攻击线,不停的延伸,秦军在不停延伸的情况下,会变得越来越脆弱。

    到时候巴蜀人依托地形的优势,节节抵抗,处处打击,就算秦军多么善战,也未必能够抵挡住,巴蜀军队的轮番攻击。如此一来,巴蜀人就能稳操胜券。

    ‘不好!如此一来,自己恐怕就没有活路了!’陈庄在心中暗叫不好,‘如此一来,只要蜀王不死,巴蜀就能够反抗到底,但是到时候,自己不过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丞相,并不像今天这般的有权有势!’‘如此一来,别说自己的帝王大梦,就算是自家的性命,能否保住,都是件难说的事情。’陈庄想到这里,身上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启禀大王!微臣有话要说!”陈庄从朝堂之中,走出来开口打断了众人的议论。

    大伙儿一看是当朝的丞相,自然不敢再造次,一个个闭上了嘴,蜀王杜宇心想‘总算是按耐不住了!倒要看一看汝等尚有如何的鬼把戏!’心中虽有如此想法,但是嘴上依旧十分的和气。

    “丞相有何话,直说无妨!”蜀王杜宇示意道。(。)

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军相持显神通 9() 
“大王!微臣有一事相求,希望大王能够允许!”陈庄并未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而是率先向蜀王提要求。

    蜀王杜宇一听,心想‘这是怎么一个策略,怎么上来就,先提要求啊?转念一想,朝堂之上,倒要看一看此人有何把戏?’

    “丞相有何要求,尽管提出便是,当着满朝文武之面,焉有不兑现的吗?”蜀王杜宇爽快的答应了陈庄的要求。

    “好!大王既然有言在先,那微臣就说了!今日凡是轻言后退者,皆可就地斩杀!”陈庄一字一顿,阴冷无比的说道。

    此言一出,朝廷之上,顿时就乱成一片,大伙儿都在面面相觑,方才支持逃跑的人,更是一个个吓得面如土灰。

    实在没有想到,陈庄居然一上来,就是如此的厉害,直奔人的性命而来。蜀王杜宇万万没有想到,陈庄一开口便是如此,也不觉的倒吸了一口凉气。实在没有料到,陈庄一开口就将所有的退路,给封闭了。蜀王杜宇自从陈完处回来之后,就知道陈完并非能够抵挡住秦军。

    为了保全巴蜀的根基,蜀王杜宇决定趁机撤离成都,给秦军留下一座空城。退出成都别看只是为了逃命,实则大有文章,退出成都不光能够躲避秦军。

    更能够调整目前的处境,退出成都也能够将自身从漩涡之中退出来,不管是陈庄还是其他心怀不轨的人,离开成都之后,都没有自己的号召力。

    蜀王杜宇就能够重新号集巴蜀的力量,来对抗秦军,有了另起炉灶的策略,才让蜀王杜宇自导自演了今日的朝会。

    “今日朝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是战是退,皆是忠言,丞相何故要如此杀伐?”蜀王杜宇想法设法的将自己游离于朝堂的纷争之外,说了一句看似不偏不倚的话。

    “启禀大王!未战先言退却,此等人有何面目停留在朝堂之上,国家大义,尚不明了,就算不杀,又有何面目站在朝堂之上?再说先祖披荆斩棘,筚路蓝缕才有了今日的成都,如何一句话,就要烧掉!“陈庄说道这里,故意停顿了一下。

    守旧的老派贵族,一听丞相的言辞,也是纷纷的点头示意,有几个耄耋之年的老者,更是从人群之中走出来说道:

    ”丞相所言不错,宗庙社稷岂能轻易毁坏!百年之后,我等有何面目去见前朝的长者!“说着哭哭啼啼,悲痛万分。

    陈庄见状,继续说道:

    ”今日大王若后退一步,成都岂能保?滇南岂能保?既是退到滇南,又有多少人能够跟随大王。

    城外尚有数万精锐之兵,金牛道上也有数万兵将,这些人的家眷尚在城中,大王若是走了,这些士兵,又有几个人愿意舍弃家人?与大王一道逃难而去!”陈庄此言一出,朝堂之上的武士,一个个面面相觑。

    蜀王杜宇从这些人的脸上,已经看到了陈庄所说的答案,实在没有想到,陈庄居然会使出这样的一条计策。人都是自私的,没有哪一个人会为了不存在的事情努力。眼前的家人才是最值得保护的,武士们自然不会舍弃自己的家人,将自己的家人留给秦军。

    “微臣不才,虽无缚鸡之力,也愿到城外杀敌,秦军若想进城的话,就让这些秦国人踩在微臣的尸体之上。”陈庄说的义正词严,大义凛然。

    “临阵未战而言退者,与秦军细作何异?大王我等愿死战不退,保卫巴蜀的宗庙。”陈庄的支持者随之附和道。朝堂之上的老派贵族们,也站在陈庄的一侧,支持丞相的做法!

    与此同时,满朝文武支持逃跑的人,一下子被陈庄的言辞堵塞的哑口无言,那些企图反驳的人,也因为这些言辞变得无所争辩。

    陈庄巧妙的将朝堂之上的争论,变得异常的简单,但凡是那些企图后退的,都将成为这个国家的叛徒,只有死在这里的人,才是正是忠臣。

    没有谁愿意承认自己是贪图享乐的佞臣,哪一个不想在朝堂之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