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左右逢源 >

第17部分

三国之左右逢源-第17部分

小说: 三国之左右逢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下何处,凭你吕奉先都能去的,不至于在此行小人之径,设伏于曹某吧。”曹操冷冷的说道。

    话音刚落下,山坞人影闪动,四周齐膝的野草之中、宽厚的山石之后、茂盛的树林之侧都冒出了密密麻麻的董军,为首一人,魁梧英俊,英气逼人,手持方天画戟,正是吕布亲至。

    见到吕布,顿时曹军大乱,士气低落,要不是四周被包围了,怕是早有人逃走。

    虽说吕布战败于虎牢关之前,但其威名不减反增,要知道击败吕布,可是八路诸侯大军配合四英,方才能将吕布击败,如今四英无一人在此,也没有八路大军,怎能让曹军众人不感到害怕。

    “曹将军真是说笑了,奉先所为,哪里比得上八路诸侯派出四人围攻与我?”吕布大笑着嘲讽道。

    不等曹操开口,李典直接策马上前,持枪指向吕布,断喝道:“无需多言,要战便战!”

    “如你所愿!”吕布眼眸之中燃起战意,李典之名,也曾听过,不知是否真有一战之力。

    吕布向后猛踢戟身,横戟贴身,如同猛虎般朝下俯冲而去,直取李典,李典见状,翻身下马,不愿胜之不武,暴喝一声,持枪同样冲向吕布。

    随着两人的出战,曹操大手一挥,毫无退路的曹军不再畏惧,背水一战,纷纷叫喊着向四周的董军冲去,而董军之中,也站出一名虎铠大将,正是荥阳太守徐荣,同样命令董军俯冲而下,瞬间与曹军接轨,血肉横飞,叫杀满天。

    山坞之外,一匹老马倒在草地之上,口中不断涌出鲜血,眼神却明亮无比,似乎想要照穿眼眸前的混浊,不停地闷声低鸣,似乎想要诉说什么。

    老马身旁,陌书彦半蹲在地上,右手轻抚老马的鬃毛,眼眸中饱含着深情,轻轻说道:“你做到了,犹如天地间的精灵,纵使故去,也会成为战场上的英魂,安心去吧,谢谢你。”

    老马似乎听懂了陌书彦的意思,竟然停止了鸣叫,安然闭上了双眼,身体随后不再颤动,气息逝去。

    不远处的山坞中,喊杀声不绝于耳,与此地的寂静形成了一股独特的意境,击打在陌书彦的心里,犹如触电一般,让陌书彦的心脏停止了一刹那。

    两滴眼泪瞬间从陌书彦眼角流出,划过脸庞,聚集于下巴,汇成一滴眼泪,滴落在老马的眼皮之上,就像融入其中一般,陌书彦轻轻的弯下腰,凑在老马耳边,再度说道:“谢谢你,老马。”

    言毕,不再留恋,陌书彦站起身来,看向不远处的山坞,神色镇定,丝毫不见急切之意。

    身后突然传来一阵马踏大地声响,却仿佛没有引起陌书彦的注意一般,也或许说,就像知道了有人会来一般,丝毫没有在陌书彦这里引起一丝一毫的波澜。

第35章 搭救曹操() 
最终来人在陌书彦几步远的地方勒住了马,从马上跳下来,看着躺在地上的老马神态颇为安详,顿时了然于心,微微愣在当场。

    一路追赶而来的张烈终于在此追上了陌书彦,亦或许说陌书彦终于等来了张烈,因为还在山坞传来喊杀声之前,陌书彦就已经到了这里,却没有进入山坞之中,而是选择在此等待。

    回过神来,张烈不在关注地上的老马,从马上取下钩镰枪,缓缓的向陌书彦走去,山坞之中的喊杀声,张烈自然已经听到了,但此时进入,也无法改变些什么,妄想一个人和董军抗衡,无异于痴人说梦。

    不等张烈走到身后,陌书彦头都没转叹道:“终究我们两个还是来晚了,没有能阻止主公冒险进入山坞之中。”

    闻言,张烈顿时停步不前,默然不语,眼神复杂的看着陌书彦的背影,或许自己不懂得变动真的害人不浅,若是让陌书彦前来,阻止了曹操进入山坞,那现在就应该是另一副光景。

    根本就没有打算等张烈回话,陌书彦猛然转过身,任由风将头发扬起,神色严肃,目光深邃的凝望着张烈,冷然问道:“曼成,如今箭已离弦,主公将陷入十死无生的局面,你可愿意听我差遣?”

    “任凭云逸先生差遣,只望能将功补过。”张烈抱拳半跪而下,诚恳的说道。

    听闻此言,陌书彦点了点头,转身向山坞行去,张烈赶忙跟上,不敢有丝毫犹豫,生怕多耽误一会,就会让曹操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山坞内,吕布与李典、夏侯惇战作一团,很明显可以看出,李典、夏侯惇二人被吕布稳稳压制,根本无法抽出心思去顾全曹操。

    留在曹操身旁护卫的,则是曹洪和曹仁,身上皆带着数不清的伤,不断抵御着意图斩杀曹操的敌军,浑身浴血,几乎快没有力气举起兵器御敌。

    端坐在马上的曹操,随着时间的推移,眼眸中的凝重之色逐渐深重,因为渐渐的,曹操竟然发现已经没有了撤退的地方,几乎九成的董军都被派来此处围剿,兵力远超曹军。

    虽然董军有个很明显的破绽,就是完全听从徐荣的指挥,只要杀了徐荣,董军必然大乱,那时候才是突围的好时机,虽然有了好方法,但是曹操却发现自己身边竟无人可派,总不能派甲士前去,那是纯粹送死。

    再这样下去,曹操也没有了把握能离开这处山坞,恐怕真会沦为丧命之地。

    若是这个时候曹操注意观察徐荣身会后,会发现本来空无一人之处,出现了两个人,在场众人皆心系山坞之中的战斗,竟然一时间没人发现。

    这两人,正是从山坞进入后,就从高处绕道至徐荣身后的陌书彦和张烈。

    此时的陌书彦正在观察战局,想要找个突破口,虽然一开始就已经把徐荣放在首位,但陌书彦还是选择再做斟酌,不能让此事出现纰漏,不然恐怕杀身之祸会往自己身上蔓延。

    苦思良久,陌书彦还是找不到其它方法搭救曹操,额头都快皱成一个川字,无论什么方法,都需要曹操身边有一流武将护卫,奈何现在能算上一流武将的,都被吕布牵制住了。

    叹息一声,时间也不容许再等下去,陌书彦侧过头正色的吩咐道:“待会务必一击必杀徐荣,乘董军大乱,下去与李典、夏侯惇一道阻止吕布,给主公争取时间!”

    闻言,张烈不作答复,只是重重的点了点头,拿起钩镰枪,正欲上前,却被陌书彦拉住,张烈回过头带着不解的目光,看着陌书彦,难道计划改变了?

    陌书彦语气沉重说了声:“珍重。”

    顿时张烈微微一愣,随即回之一笑,轻轻的点了点头。

    见此,陌书彦放开了手,张烈再度上前,向徐荣走去。

    看着张烈的背影,陌书彦心中还是有些愧疚的,若是此计不成,等于自己将张烈亲手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不过此时也不是多想的时候,还不如全神贯注,等待时机。

    只见张烈持枪缓缓靠近徐荣,因为战场喊杀声过大,徐荣竟没有发现身后有人靠近,也可能是此战看起来大局已定,徐荣的警惕心也就松懈了。

    就在离徐荣不足三步之距的时候,张烈停下了脚步,深吸一口气,调整好状态,随后眼眸瞬间冷冽,犹如万年不化的寒冰,暴喝一声,一枪刺出。

    听到身后传来的声响,徐荣猛然一惊,转过身望去,下一刻,一柄长枪瞬间穿透了徐荣的胸膛,鲜血四溢,徐荣左手握着枪身,右手指向张烈,口中不断发出“嗯啊嗯啊”的声响,似乎想说些什么,口中却不断流出鲜血,说之不出。

    张烈上前一步,一脚踹在徐荣胸膛,猛然将钩镰枪拔出,瞬间又划拉出一道大口子,血若泉涌般喷洒而出,徐荣一路滚下山坡,带着一道长长的血痕,推翻了沿途所有的董军,最后正好停在了曹操不远处。

    战场为之一静,曹操沿着血痕往上看,只见张烈站立在那里,手持钩镰枪,随后向下冲了下来,等张烈一走,陌书彦的身影顿时显露出来,曹操身躯一震,心中五味成杂。

    曹操怎么想也想不到竟然会是陌书彦前来搭救自己,要知道出征前刚刚软禁了陌书彦,按理来说应该心有不平才对,却想不到如今竟然是陌书彦前来搭救自己,怎能让曹操心无愧疚。

    不过现在也不是在意这些的时候,离开这里才是正途。

    望右侧望去,有了张烈的加入,顿时三人一时间能和吕布战成平手。

    见状,曹操不再犹豫,拿起佩刀,带着曹洪、曹仁二人乘董军慌乱之时,从徐荣打开的缺口狂奔而去,其余曹操顿时一股脑的跟了上去,一时间,董军根本无法补全缺口,只能看着曹操带兵离去。

    曹操冲至陌书彦身旁时,伸出手一把将陌书彦拉上了马,快速的顺着山坞四周绕道冲出了山坞之外。

第36章 赵云拦路() 
山坞之内,随着五成曹军的撤离,董军已经反应过来,不断蚕食着打开的缺口,意图将李典、夏侯惇、张烈三人困死山坞之中,如此一来,曹操等同于断去一臂,短时间不可能再出来搅动风云。

    虽说与吕布对战分心不得,但李典三人还是发现了董军的合拢,相互对视一眼,皆是凝重的点了点头,沉声一喝,不再攻守兼备,而是只攻不守,攻势瞬间增加了数倍,一时间竟然吕布都不得不暂避锋芒,向后退去。

    见状,李典三人毫不恋战,转过身,顺着未封闭的缺口冲去,敢来阻挡的董军,都被三人手起刀落斩杀个干净。

    吕布见此,眼眸如同熊熊烈火燃烧一般,口中断喝:“无胆懦夫,休走。”

    随即手持方天画戟,朝三人追去,却不料剩余的曹军见逃逸无望,红了眼封住了缺口,阻止吕布过去,虽说吕布神勇,丝毫不费功夫就将拦路者斩杀,但数不清曹军蜂拥而来,悍不畏死,还是将吕布的脚步拖住在山坞之内。

    李典三人见此,眼眶微红,心中涌现无边的怒火,却不会下去送死,否则就辜负了曹军众将士的牺牲,如此一来,怒火便洒在了拦路的董军身上,片刻,三人便冲出重围,离开了山坞,向曹操离开的方向追去,身后传来,源源不断地惨叫声,那都是曹军将士死在吕布手上的悲鸣。

    三人低头赶路,沉默不语,心中滋味万千,武器之上,鲜血滴落,随风而逝,飘洒在大地之上,染红了数处青青野草。

    却说曹操,带着陌书彦和残兵,停在了归去虎牢关途中的一处荒山脚下,日落西山,天空已经被黑暗所笼罩,只余明月附近的天空发散着银白色的光芒,与黑暗交相辉映。

    曹操负手立于一块巨石之上,遥望着远处几乎不可见的山坞,眼眸之中透露着藏不住的忧虑,眉宇之间尽是失落之色。

    李典、夏侯惇、张烈三人,在曹操的心中分量颇重,若说文臣辅左,武将辅右,两手皆备,方可征战天下的话,那李典三人无疑就是曹操如今的右臂,若是一朝丧尽,怕是要学汉高祖施行休养生息数年不止。

    陌书彦站立在曹操身侧,看着曹操的脸色,微微一叹,眼眸中同样带着担忧之色,安慰道:“主公莫急,此三人皆是一流武将,定能脱离险境,与我等会合。”

    “武将之威,曹某自然不会对他们担忧,奈何如此险境,逃脱本属不易,更何况有吕布在侧,叫曹某如何放心得下?”曹操头也不回的叹道。

    闻言,陌书彦一时间竟然无话可说,实在也是想不到话语来反驳,吕布实在不可用常理来判断。

    但是陌书彦心中的担忧远不止这些,山坞之险,本来就会经历,那许子晟的黑手到底伸到了哪里?如果说许子晟根本没打算动手,恐怕陌书彦自己都无法说服自己。

    归途,怕是不会一帆风顺啊。侧过头,陌书彦看着回归虎牢关的路,虽然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在月光的照耀下无物可藏,但陌书彦心中总归有些不安,反而希望许子晟的后手早点出现。

    突然,陌书彦的余光之内,发现一道人影从黑暗中缓缓走出,身后还带着几百名兵士,犹如黑暗中的鬼魅,缓缓出现。

    曹军见状,赶紧起身布阵,与来者对立,曹操眼神中带着凝重,快步走到阵前,眼眯成线,盯着对面为首那人。

    白铠银枪,英气逼人,一袭白袍,随风而扬,眼神中尽是丝毫不曾掩藏的杀意,此人正是许子晟座下常山赵子龙。

    看清来人,陌书彦不曾上前,依旧站在巨石之上,凝望着赵云,如今下去,无非是添乱罢了,赵云认准的事,可不是三言两语能改变的,与其下去碍手碍脚,还不如在此想想对策。

    如今在此处,可不能长久停留,万一吕布追来,前有狼后有虎,必当十死无生。

    面对赵云的滔天杀意,曹操脸色如常,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