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左右逢源 >

第33部分

三国之左右逢源-第33部分

小说: 三国之左右逢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过黄纸,陌书彦打开一眼,只见上书:冀州已被袁绍所得,公孙瓒殒命磐河。

    瞬间,陌书彦双眼瞪大,脑海陷入一片混沌之中,似乎最近过于安逸,竟然忘记了要事,书中记载,磐河一战,公孙瓒是被赵云所救下,但是此时的赵云已经被许子晟收入麾下,所以公孙瓒殒命于文丑手下。

    如此一来,公孙瓒势力垮台,天下要提前大乱起来了!那刘备又当何去何从?无数种可能在陌书彦脑海中炸开,但此时并不是停步不前的时候,回过神来的陌书彦顾不得再和谢楚告辞,直接起身离去,夏侯惇和李典赶紧跟上,都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独留下来的谢楚,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颇有些摸不着头脑,最终也只能悻悻离去。

第88章 说服() 
一路上急赶慢赶,脑海中诸多思绪翻飞,不经意间,陌书彦三人就来到了军营之内,没有停留,夏侯惇就带着陌书彦和李典向主帐行去,一入帐内,陌书彦就看到曹操带着张烈迎面而来。

    “先生,可曾想出什么对策?”曹操神色凝重的问道。

    虽然也没有万全之策,但陌书彦总归有了些头绪,略微构思了片刻,陌书彦低声说道:“如今公孙瓒身故,其治下统御之地必将大乱,内忧外患之下,土崩瓦解不远矣,诸侯肯定已经在路上了,我军理应先行进军,再做打算。”

    “如此落井下石,可算是乘人之危。”李典颇有些不满的说道。

    不等陌书彦开口,夏侯惇已经冷哼着回道:“什么叫乘人之危?难道我军不去占领地盘,其余诸侯就会放过他们?”

    此言一出,李典顿时没有再说什么,结果已经显而易见,而张烈,也没有要开口的意思,继而曹操轻轻点了点头,陌书彦的想法和他的相差无几。

    见众人都没有了意见,陌书彦犹豫了片刻,才继续说道:“我觉得应当全军出动,直奔幽州,助幽州抵御诸侯。”

    “幽州,全军出动相助?”曹操目光一闪,似乎想起了什么,盯着陌书彦看了一阵子,心里总归有些不是滋味,但还是选择相信陌书彦,没有立刻反驳,想要听陌书彦的解释。

    张烈等人也陷入了沉思,最终还是张烈率先开口问道:“为何不打下幽州,反而要相助?就算是相助,如果幽州残部没有相信,我军岂不是自断后路?”

    “对呀,如此确实太过冒险。”李典附议道。

    “实则不然。”陌书彦诡异的笑了笑,方才继续说道:“此时的幽州,损兵折将,看似难以抵御外敌,但有刘玄德和他手下两员大将在,谁想拿下幽州,都要自损八百,而我军先大肆宣扬,再去相助,按照刘玄德的性子,自然会接受,到时候守住幽州自然不成问题。”

    闻言,众人点了点头,算是相信了此事的可行性,但曹操身为一方诸侯,总归还要想得更多,神色一肃,曹操沉声道:“若只是相助,怕是不需要全军出动吧?先生可是还有后续手段?”

    曹操的提问本就在陌书彦的意料之中,若是这都想不到,那陌书彦真的要觉得高估曹操了,上前一步,陌书彦的声音又再度压低了几分,轻声说道:“等守下幽州后,我军就借助幽州残部的力量,攻打冀州,将冀州变成我军新的地盘,这也算是我军相助幽州的代价。”

    “先生所虑,如若实现,我军势力定能上升一个阶级。”张烈双眼瞪大的说道。

    这句话自然在其余几人心中响起共鸣,曹操根本就没有犹豫多久,直接大手一挥,下令道:“传我军令,在最短的时间集结全军,随时准备出发。”

    “诺。”张烈、夏侯惇和李典三人齐声道。’

第89章 商谈对策() 
幽州府邸内,刘备脸庞上布满了疲惫,就连身上沾了血的衣袍都没有心情去换,得知公孙瓒遇险后,刘备已经带着关羽和张飞以及幽州兵马赶去营救,奈何赶到之时,只见残兵败将仓皇逃窜而回,还给刘备带来了公孙瓒被斩于马下的消息。

    当然这些残兵败将身后,还有着追赶而来的大部队,就连刘备带去的兵马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才逃回了幽州,要不是袁绍急着占领冀州,怕是早已经兵临城下,乘胜追击了。

    “报。”一名甲士匆匆忙忙跑进堂内,跪拜在刘备身前,脸上充满着忧虑之色说道:“据探子汇报,袁绍大军和董卓大军已经在赶来的路上,另外还有数支不明身份的小股部队集结而来,曹操人马也有所异动,似乎有大动作。”

    “我知道了,退下吧。”左手撑着头,根本就没有看传信的甲士一眼,刘备无力的挥手让这名甲士离去。

    “诺。”这名甲士也算是个聪明人,看得出现在刘备很是烦恼,根本就不去给刘备添堵,以更快的速度离去。

    等甲士走远,刘备方才抬起头轻叹一声,望了望坐在两边的关羽张飞二人,像是在问自己一般说道:“可有解决当下困境之法?”

    “当下怕是不落井下石就算万幸,难有人吃力不讨好前来解幽州困境。”关羽默然道。

    “哼。”张飞冷哼一声,拍桌而起,断喝道:“大不了就是一战,想要拿下幽州,也要问问俺手里的丈八蛇矛同不同意。”

    “翼德,休得鲁莽,就算你能以一当十,以一当百,难道还能以一当千吗?”刘备阴沉着脸说道。

    “这。。。。。。唉。”张飞无奈的坐了回去,颇为不服气的重重锤在案台上,将头偏向一侧,不再多言。

    见此情景,关羽赶忙出来圆场,生怕伤了兄弟感情,赶忙轻声道:“按理说云逸先生被大哥救下,理应不会以德报怨,按曹操对云逸先生的重视,他说的话还是有效力的,此次曹操的举动,会不会是幽州的转机。”

    “希望如此。”刘备平淡回道,眼神中却闪出一丝流光,显然对这个可能性抱有一定的想法,转念一想,刘备接着说道:“不管曹军来意如何,今下的首要任务,就是阻挡住袁绍大军和董卓大军的进攻,远水在短时间内可救不了近火,我等还是要先行自保。”

    随即,刘备起身,右手负手在后,正色的说道:“云长负责构建防御工事,探清敌情,翼德负责统领军队,加强戒备,时刻准备一战,即可动身,不得有误。”

    “诺。”关羽和张飞起身应到。

    随后两人并行而去,丝毫不做停留,大战将起,容不得一丝一毫的疏忽。

    “云逸先生,你当如何?”刘备望着离去的两人,轻声叹道,这个时候,刘备越发认知到自己身边谋士的严重不足,心中顿时对云逸所提卧龙凤雏动起念头来。

第90章 兵分两路() 
官道之上,曹操正带领着全部人马赶往幽州,奈何全部家底带上,行军的速度就被拉下来很多,如同不顾劳累的赶过去,恐怕到了幽州也没有多少战斗力,只能成为诸侯的下酒菜。

    骑着马与曹操并列而行的陌书彦,显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如果这样下去,恐怕自己的计划就付之一炬,还会让曹军陷入非常被动的境地。

    如果想要达到预期的效果,恐怕只能分兵了,想到此处,陌书彦没有丝毫犹豫,骑着马靠近到曹操附近,轻声说道:“主公,如此下去,曹军会陷入困境,我建议分兵而为,由我和李典以及张烈带着近半人马,轻装上路,先行抵达幽州,随后主公到达,可以找时机来个里应外合,一举击败敌军。”

    “此举虽然看似合理,但是极为冒险,若是刘玄德没有将你们迎进幽州,那你们将万劫不复。”曹操沉声说道。

    闻言,陌书彦心里不由得有些佩服曹操,能够在近乎完善的计策中找出隐藏的不足,不愧是一代枭雄级别的人物。

    现在的情况也容不得陌书彦多想这些,回过神来,陌书彦就回道:“战争从来没有不冒险的,何况我有所把握。”

    “既然如此,我准了。”曹操露出和善的笑意,双眸中充满着对陌书彦的信任,随即曹操转身对身后喝道:“张烈、李典听令。”

    闻言,张烈和李典赶忙勒住马,抱拳以候。

    见状,曹操命令道:“你二人带着手下人马,带够三日食粮,轻装跟随云逸先生赶赴幽州,不得有误。”

    “诺。”张烈和李典应了一声,勒转马头,回去给自己的手下传达命令。

    后方兵马很快传来密密麻麻的传令声。

    “主公有令,我部带齐三日口粮,轻装进军。”

    “主公有令,我部带齐三日口粮,轻装进军。”

    “主公有令,我部带齐三日口粮,轻装进军。”

    等待期间,曹操突然当着陌书彦的面,解开自己的铠甲,从中再解出一副深黄色内甲,直接递给了陌书彦,等满脸不解的陌书彦接过内甲后,曹操方才吩咐道:“这件内甲跟随我多年,虽说不是刀枪不入,但也能阻挡下一些暗箭偷袭,先生此去,务必小心,若是事不可为,还请先生安然归来,另谋他算。”

    听闻此言,陌书彦盯着曹操那真挚目光的双眸,不知怎的,竟有些眼眶微红,前世的自己,不过是个书呆子,根本没有得到过任何人的关注,如今有主公待自己如此,还有何求?

    有些哽咽的陌书彦稍稍平静下复杂的心情,没有多说,只是重重的点了点头,根本不敢再和曹操对视。

    正逢张烈和李典传令归来,各自的人马也紧随其后,随时待发,陌书彦再度点了点头,以示告别,随后就头也不回的御马疾驰而去。

    “保护好云逸先生。”曹操侧身嘱咐道。

    “诺。”

    李典和张烈二人应了一声,赶紧带着手下追赶而去,不敢有丝毫耽误。

    而曹操也继续带着大军前行,速度比之前更要慢上许多。

第91章 决断() 
一日后,陌书彦已经带着轻装赶路的兵马到达了距幽州只有十余里的山谷内扎营休息了。

    据派去的探子回报,幽州已经发现了他们的存在,城门已然紧闭,戒备人数已经增加了数倍,但对城内的情况,却是一无所知。

    得知这些情况,陌书彦更加坚定了要建立情报网络的念头,这个时代情报根本不发达,得到的消息太过滞后,容易错失战机,但情报网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建立的,当下还是要先处理好眼前的事情。

    想到此处,陌书彦停下笔,拿起眼前的纸张,轻轻的吹了吹气,免得残余的墨水将内容掩盖,随后将纸张折起,塞入信封中后,陌书彦唤来张烈,让他派人马上将此信交托到刘备手中。

    待张烈转身离去,陌书彦又唤来李典,命他集结兵马,继续赶路,随着一名甲士先行向幽州赶去后,陌书彦也带着人马继续上路,赶赴幽州。

    半个时辰后,陌书彦所写书信已经平躺在刘备的书案之上,刘备目光流转,望着已经暗下来的天色,似乎在沉思着什么,显然已经看过了书信中的内容。

    陌书彦在信中已经将曹军前来的目的和动机完全告知,而且还反复强调绝对不会动幽州一丝一毫。

    但这总归是乱世,承诺和保证只不过是过眼雨烟,没有丝毫作用。

    为此,刘备也是颇为头疼,毕竟这关乎幽州的存亡,若是轻易做出决定,导致惹出事端,恐怕本就动荡的军心会彻底崩溃。

    见到刘备和关羽都不开口,最终还是急性子的张飞率先打破了宁静,朝着刘备冷声说道:“这会不会是曹操的阳谋,借用云逸先生之名,让我们城门大开,从而大举进攻?”

    “这倒不会,探子回报,已经证明带头的是云逸先生,反而是曹操不见其踪,应当是云逸先生的意思。”刘备否认道。

    “既然如此,大哥打算怎么办呢?”关羽皱起浓眉说道,显然关羽也难以为刘备作出决断。

    闻言,刘备没有回答,气氛又回归了沉寂,似乎一切又回到了起点,就是要不要按照陌书彦的说法来进行。

    就在此时,外面突然传来嘈杂声,随后又一名传令兵急匆匆赶来,刚进门就急切上报道:“曹军先头人马已经到达城外,正缓步朝幽州城门前来。”

    “大哥。”关羽和张飞齐齐望向刘备,等待刘备给予一个答案。

    眼神一凝,刘备不再犹豫,起身说道:“传我军令,打开城门,解除戒备,恭迎曹军。”

    “诺。”传令兵带着命令赶紧转身离去,生怕耽误了要事,脸上却泛起一阵喜意,似乎很为不用战斗而欣喜。

    等传令兵走后,刘备也开始向外走去,边走边说道:“二弟三弟,跟我一起出去接云逸先生。”

    “诺。”

    刘备带头离去,关羽张飞紧随其后,连兵器都没有带上。

    夜色降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