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左右逢源 >

第65部分

三国之左右逢源-第65部分

小说: 三国之左右逢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樵敢运老啾啤

    看着蔡琰双眸之内的决绝,陌书彦知道已经不能改变什么,双拳紧握,恨恨的望了于禁一眼,心中的无力感如浪潮般袭来。

    几乎要咬破嘴唇的陌书彦颤抖着将脸上的面具取下,重重的丢到了于禁的脚下,随即凝视着于禁,目不转睛。

    刚看到陌书彦的真容,于禁的双眼就瞪大得如同铜铃一般,充满震惊之色,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一切都是真的。

    片刻后,震惊又转化成了喜色,上前数步,于禁眼含热泪的喊道:“先生,你竟然还活着,太好了,太好了。”

    本来怒色满满的陌书彦,看着于禁那又哭又笑的神色,顿时一头雾水,摸不清头脑,眉头微皱,不知道于禁葫芦里卖得什么药,突然就如此癫狂起来。

    “先生,这段时间你去哪了?我们可都惦念着你。”于禁再度激动的问道。

    “什么先生?”

    陌书彦眉头紧锁,眼眯成线的说道:“我可不是什么先生,怕是你认错了人。”

    闻言,于禁平静的许多,惊疑的看着陌书彦,再三确认了几遍,还是坚信这就是他们的云逸先生,但陌书彦看起来好像什么都不记得了,难道是因为跳崖重伤,失忆了不成?

    有了这个念头,于禁越想越觉得就是这样,当即笑道:“先生还是与我一同回去见主公,兴许就能记起一切。”

    换作平时,陌书彦或许还会前去查清一切,如今蔡琰在侧以死要挟,说什么陌书彦也不敢跟着回去。

    “听你所言,我应当是你们所尊重的人?”陌书彦灵光一闪,轻声问道。

    “这是自然。”

    “那你就放我和蔡琰离去,日后我自当前去,拜见你家主公,如何?”

    “这”

    于禁顿时犹豫了起来,似乎在斟酌此事的可行性,毕竟此次前来,就是为了蔡琰,若是就此放走,怕是不好交差。

    “哼。”

    陌书彦冷哼一声,脸上故意浮现嘲弄之色,“我看这根本就是你设下的圈套,想骗我回去吧。”

    “先生所言,可是说话算数?”于禁像是做出了什么决定,紧盯着陌书彦问道。

    看到于禁这副神态,陌书彦就知道有戏,继而冷声说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那先生可以带着蔡琰小姐离去了。”

    于禁不顾手下的劝阻,毫不犹豫的让开了路。

    见状,陌书彦哪敢再停留,端坐好,重重一鞭,就驾着马车飞速离去。

    于禁领人,信守承诺,就在后头,望着马车渐行渐远,也不去阻止。

第180章 诸多事端(上)() 
待陌书彦驱使马车完全消失在视线中,于禁方才舒展眉头,不去多想,前行几步,上了马后,朗声吩咐道:“此事不可外传,我自然会给主公一个交代,若是让我知道谁在后面嚼舌,后果你们清楚。”

    “诺。”

    众士兵心中颇为疑惑不解,但也不敢忤逆于禁的意思,毕竟于禁平日里待他们极好,不消吩咐,也知道不该说的不说。

    “蔡琰已逃,再追击也没什么意思,就此打住,随我回去,驾。”

    不等手下答应,于禁已然策马往回奔腾而去,一众士兵赶忙上马,紧随其后。

    望着前方隐约可见的广陵,于禁的内心并没有表现的那么平静,如果这人真不是云逸先生,那一顿重罚肯定是少不了的,不过于禁并不后悔,当初没有保护好陌书彦,令他心里颇为愧疚,此番放走这个神似陌书彦之人,心里总归要好受得多。

    时至响午,暖春已经过半,阳光渐渐有些炙热起来,赶了小半天路,也没看见有追兵前来,陌书彦内心稍安,就驱使马车停在了一处林间,打算小憩片刻。

    陌书彦前脚刚跳下马车,感受到马车已经停下的蔡琰就在后头拉开帘帐,直勾勾的望着陌书彦看。

    回过身来的陌书彦以为蔡琰是坐累了,想下来走走,很自然的就伸手到蔡琰面前,准备将蔡琰接下来。

    见状,蔡琰微微一愣,随后才会意,伸出玉手,放在陌书彦的手心,轻轻一跃,就跃下了马车。

    “杜仲,你认识那统领?”

    刚站定身子,蔡琰就盯着陌书彦问道,俏脸上有些忧郁。

    闻言,陌书彦没有马上回答,双目微凝,回想着于禁的样子,隐约中好像有点印象,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就在此时,陌书彦联想到自己失忆,忘记了前事,心中不禁怀疑,以前的自己是否就是于禁口中的云逸先生。

    “杜仲。”

    见到陌书彦神色有异,许久没有作答,蔡琰忍不住又喊了一声。

    “啊?”

    陌书彦回过神来,望着蔡琰略带关切的眼神,轻声说道:“我现在不认识他,也许我曾经认识他,但我忘了。”

    “什么意思?”

    听陌书彦的答复,蔡琰反而是一头雾水,认识就认识,不认识就是不认识,哪有曾经认识,现在不认识之说。

    生怕蔡琰误会自己,陌书彦只能长话短说,大致将自己坠崖的事情讲述了一遍,也不怕蔡琰知道阴阳小谷的存在,反正现在就是要带蔡琰去阴阳小谷。

    “原来你失忆了。”

    蔡琰叹惋了一声,看向陌书彦的眼神有些同情,继而蔡琰又秀眉微蹙道:“照你这般说法,结合那统领对你的尊重,恐怕你失忆前是曹操的一员谋士,而且还颇受重视。”

    听闻此言,陌书彦能清楚的感觉到蔡琰的语气中出现了一丝抗拒,但陌书彦也能理解,如今曹操率军攻打广陵,蔡琰自然会对曹操众人产生愤恨。

    想到此处,陌书彦对过去的自己突然产生了一丝厌恶,过去的自己竟然跟着曹操四处征伐,出谋划策,手上估计也沾满了鲜血,一时间,想要恢复记忆的念头,瞬间被陌书彦打消,助纣为虐,自己可不想再干下去了。

    看到陌书彦面露沉重,蔡琰的脸色忽变,眼眸中闪过一丝愧疚,贝齿轻启,轻声说道:“也许,当初的你,阻止了曹操的征伐也说不定”

    说到后面,蔡琰都不好意思再说下去,陌书彦自然也是苦笑不已,能得到曹操看重的谋士,定然是给曹操创造了利益,乱世之中,诸侯混战,哪有仁心之说,皆是为利往来罢了。

    “好了,这些事情以后再论,此时我们还是先行离去,此地也不怎么安全。”

    “嗯。”

    知道处境如何的蔡琰没有丝毫抗拒的再度上了马车,无论陌书彦以前是什么样的人,现在他还是杜仲,这对蔡琰来说,就值得信任。

    等蔡琰上了马车,陌书彦当即不再犹豫,一跃而上,驱使马车离开了此地。

    与此同时,于禁已经带着部下回到了曹营之内,正好曹操率领大军刚刚到达,于禁直奔主帐就将路遇陌书彦的事情毫无隐瞒的上报给了曹操。

    “文则,你可曾看清楚了?”

    荀彧面露不满,率先反问,蔡琰逃脱之事,正是荀彧得知后,上报曹操才派于禁前去的,如今人没带回来,反而说看到了一个已死之人,荀彧心里多多少少是有些怀疑的。

    “荀大人此言何意?”

    于禁的脸色瞬间铁青一片,冷声问道:“莫不是怀疑我阳奉阴违不成!”

    近来颇得曹操赏识的荀彧,心里颇有些傲气,那受得了顶撞,当即冷哼一声,沉声说道:“真相如何,最清楚的就是你,你应当心知肚明才是。”

    “你”

    “好了,都少说两句,没让你们争论,主公自会明断。”

    不等于禁再度反驳,一旁的程昱赶忙出来劝场,再这样下去,恐怕会引得曹操不快。

    程昱借助曹操的名头出来制止,于禁和荀彧自然不好再多说,静静候着曹操决断。

    等了一会,曹操眼中阴晴不定,朗声问道:“文则,为何不将那人带回来。”

    “当时情况不明,我只好答应先生的请求,放他们离去。”

    于禁抱拳半跪,继续解释道:“若是不顾蔡琰小姐的死活强行将先生带回,怕是先生会对主公心生不满。”

    “他敢!”

    荀彧拍桌而起,涨红着脸,厉声喝道:“难道他反了不成,还敢怨恨主公?没有主公,他什么都不是。”

    “坐下,此地是你们喧哗的地方嘛?”曹操呵斥道。

    “主公,我”

    荀彧还欲争辩,程昱赶紧起身,将荀彧按回坐席,悄声提醒道:“此时切勿争论,免得惹怒主公。”

    被程昱这么一提醒,本就是聪慧之人的荀彧哪里会不明白这个道理,余光望见曹操那不善的脸色,荀彧顿时息鼓停息,不再多言,心里也是暗暗责怪自己,真不会看场合说话。

第181章 诸多事端(下)() 
见到荀彧安分下来,曹操脸色也就好看的多,近来重用荀彧,让其目空一切,正好借此事,敲打了一番,日后也好驾驭。

    “此事你处理得很不错,起身入座吧。”曹操淡然的说道。

    “诺。”

    于禁顿时起身,朝一旁的坐席径直走去,端正的坐下。

    “云逸先生是我的左膀右臂,如今遇到相似之人,还需要多加重视,文则,你可有派人跟踪?”曹操郑重的问道。

    “这倒没有。”

    于禁不敢隐瞒,如实相告,“我怕惊动了先生,造出什么祸端出来。”

    “嗯,理应如此,倒是我没有考虑周全。”

    听闻曹操此言,荀彧和程昱都瞪大了眼睛,本以为曹操会因此责怪于禁,想不到到头来,曹操反而是责怪自己,足可见陌书彦在曹操心中的地位之重。

    突然间程昱好像想到什么似的,起身向曹操一辑,说出了自己的见解:“此人能够亲自护送蔡琰出城,而蔡琰也愿意以死相逼胁迫于禁放他离去,可见此人定与蔡琰相交甚密。”

    “所以呢?”

    曹操眼眸一亮,似乎心中也有了方向,但不确定,赶紧催促程昱继续说下去。

    见到曹操面露急色,程昱当然不敢犹豫,继续说道:“既然如此,广陵太守蔡邕一定认识此人,等攻破广陵,将蔡邕请来一问,也许就知道此人身在何处了,当时候就可以证明此人到底是不是云逸先生。”

    “妙极。”

    曹操连连称赞,对程昱又高看了一眼,随即朝帐外高声吩咐道:“派人前去查探前线战况,若是攻破了广陵,速速请蔡邕前来见我,切记要恭敬地请他前来。”

    “诺。”

    帐外的士兵应了一声,赶紧跑开,前去完成任务,而另一名士兵又走过来,补齐了这个位置,继续守护主帐的安全。

    主帐内的众人,则静静的等待着,前线传来的战况。

    而此时的广陵城外,夏侯惇和李典,已然带兵攻破了城门,大军杀入了广陵,却没有如往常一样侵扰百姓,对放下武器的士兵也只是扣押下来,没有杀害,这正是曹操的吩咐,也是曹操对恩师的一种尊重。

    城内的守军还在苦苦挣扎,战线不断推进,望太守府逼近,李典和夏侯惇都骑马在后,没有参战,打算磨砺一阵子手下的将士,毕竟这种轻松的战斗可不多见。

    不得不说,蔡邕治理下的广陵虽然繁华如梦,但将士的战斗力却在温柔乡中下降了许多,自然无法抵御身经百战的曹军。

    正好此时,传令的士兵赶来,给李典和夏侯惇带来了口令。

    听完口令,李典和夏侯惇相视一笑,同时拿下武器,策马向敌阵冲去,曹操下令,两人自然不会再这样旁观,而是尽全力,迅速破敌。

    本来苦苦支持着的残余守军,冲进了李典和夏侯惇,两人无人可挡,左右冲袭,瞬间就冲散了守军的防线,很快就被曹军蚕食一空。

    到了后面,领头的统领直接就带着部下归降,根本没有打算拼死一战,这也跟蔡邕长期重文轻武脱不了干系,手下的将士们,根本就没有多少归属感。

    留下大部分人马处理降军,接手广陵后,李典和夏侯惇就带着一小队人马直奔已然不远的太守府。

    这些人马刚到太守府门口,留守的七八名士兵赶紧护着站在门口的病态中年人,这名中年人正是广陵太守,蔡邕,身后则是华佗陪同在侧。

    “护送太守大人离去。”

    领头的士兵怒喝一声,就欲上前阻止李典等人前进。

    “退下。”蔡邕轻喝道。

    闻言,领头的士兵只好作罢,带着人让开了一条路,蔡邕得以直面李典等人。

    “拜见太守大人。”

    李典和夏侯惇同时下马,上前参拜蔡邕,无论怎么说,蔡邕也是曹操的恩师,值得他们参拜。

    “连城都被夺了,再叫我太守,岂不是取笑我?”

    蔡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