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悍刀行 >

第112部分

三国悍刀行-第112部分

小说: 三国悍刀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国攻秦,楚、赵、魏、燕、韩五国尽起大军攻秦,一句‘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老秦一族上至白发老者下到弱龄少年,人人上阵,个个死战。

    战国末年,老秦一族历经数百年的大战,子民贫瘠,士卒疲战,一句‘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老秦一族遵从秦王号召,大战六国,血战戎夷。

    横扫天下,海内归一。

    眼前是无边无际的黑甲士卒,耳边是山呼海啸的秦腔呼喝,鼻尖是黑云压城的血战肃杀,刘辩一手托着大秦虎符,一手负在身后,脊梁笔挺如建木,缓缓吐出一句话。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建木撑起了苍天,脊梁撑起了老秦。

    九百年以后,老秦人的脊梁依旧是直的。

    ——————————————————————————————————

    “觐见三大王。”

    王座旁边,有一尊头戴鹖冠,身披铠甲的将军铜俑,身材魁梧,双肩宽大,按着一柄古秦重剑跪倒在地。

    “三大王?”刘辩在这声低沉的呼唤声中缓缓回过神来,观察几眼身上泛着幽光的玄甲,背后精美的紫色披风,沉声道:“你是谁?”

    青铜将军俑没有刘辩的命令不敢起身,声音低沉道:“长城虎士校尉公士。”

    说话的这位并不是一个人,而是类似于箕水豹的墨家机关战具,大相径庭的是箕水豹是由特殊木材制作而成,这具口吐人言的机关战具是青铜浇铸成的。

    像是喝了醇酒一样沉醉在这股沙场气息的象龙,不满的瞪了一眼公士,从盛着虎符的木盒旁翻出了一个古朴书简,送到了刘辩面前。

    刘辩作为未来统治天下的君王,自幼接受各种精义书体文体的教导,诵读大秦的小篆自然不在话下。

    这尊青铜将军俑也是墨家机关战具,公输一脉当年为大秦帝国横扫天下铸造的二十爵校尉之一。

    箕水豹这些二十八星宿机关战具重视的是个体强大,用料全是一些精细材料,二十爵校尉重视的是沙场征战,首重是怎么在战场不被劈砍成一堆废料,所以全部选用精炼过后的青铜。

    论起个体的勇武,二十八星宿机关战具由于是因地制宜的量材制作,往往能够发挥出这些机关战具的最大武力,达到了足够战平一品金刚的光景。

    二十爵校尉个体的勇武则要差上一些,约莫可以对抗二品宗师,但是在战场的作战能力远远胜过二十八星宿机关战具。

    这个公士校尉能够苏醒全在于河伯临走的时候,留下的那个普普通通却又异乎寻常的三足香炉,吸收了足够的香火气数,这才从沉睡了不知多少年的状态中转醒。

    刘辩放下手中的古朴竹简,正要命令这个莫名其妙喊自己三大王的公士平身,回想自己怎么会从封土外围走到封土顶端,并且穿上了一身黑色玄甲。

    封土附近忽然传来一阵机关磨合的声音,一百具骑着巨虎手持青铜长戈,腰配青铜长剑,后背挂着大秦连弩的甲士,一同跪倒在地:“长城虎士,觐见大王。”

    秦军素来只认虎符,这也是当年秦始皇死后,太子扶苏空有几十万长城军团,却不能长驱直入咸阳,只能喝下毒酒的原因,没有虎符最多调遣亲卫,其他士卒一个也调遣不了。

    “难道我是秦始皇转世?”这个念头刚刚冒出来,很快被暗自嗤笑一声的刘辩否决了,自己从哪来自己还不清楚,怎么会是那个一统天下的秦始皇。

    可自己身上的铠甲和这些个机关战具又是怎么一回事?

    想不通的事情暂时不去考虑,他的注意力很快放在了这一百长城虎士身上。

    长城虎士是公输一脉为秦始皇建造的一支亲卫军,统帅这支机关战具军团的二十爵校尉,是以青铜浇铸而成,一般的长城虎士则是由拓木、鱼鳔胶、桐油大漆、皮革合制而成。

    主料拓木虽是一种木材,坚硬程度却不亚于铜铁,是制作马槊最上等的木料,用精铁刀砍上去,往往会发出金属之声,还能不断不裂。

    由于主料是木材,韧性和灵活性胜过铜铁,这一支机关战具军团不仅是大卒,还是大卒之中的佼佼者,成为墨家公输一脉力压其他两脉的辉煌成果。

    而这个长城虎士的名称也是秦王亲自命名的,意思为移动的长城,龙盘虎踞,锐不可当。

    这支长城虎士军团也没辱没了长城这两个字的名头,不仅稳稳压制六国的大卒一头,甚至还剿杀过一支武卒层次的魏武卒,成为当时最受天下人津津乐道的沙场壮举。

    “哈哈。”刘辩轻轻摩挲悬挂在腰间的虎符,长笑了一声,有了虎符就能控制这支数目在两万左右的机关战具:“刚才就应该把河伯留下来。”

    “一刀宰了他,用他体内的香火气数唤醒更多的长城虎士。”

    “有了这批大卒,还用担心什么董卓进京三分天下的,足以碾压任何势力了。”

    命令这些机关战具平身守护在封土四周,双眼不由自主的落在了另一侧,想要看看是否还有一尊二十爵校尉。

    期待中的二十爵校尉一个没有,反而有一柄剑气雄浑的斩马剑。

    刘辩大步踏过去,轻而易举的拿起了一品剑道大家不见得能够触碰到刀柄的斩马剑,黑色铠甲在斩马剑拔起的一瞬间,冒出了两个字。

    甲名,鸿图。

    剑名,霸业。

00231 叶落,人不落() 
    

    虎牢关一战落幕,曹操以五千破三十万黄巾贼的辉煌战绩,成为了当今天下风头最盛的青年将军,拔得了这一战最大的头筹。

    日夜兼程赶来的刘备、刘虞、孔融这些响应号令的英杰,心里是欣慰拂髯,还是不是滋味,旁人猜不透也懒得去猜,全是一门心思放在了曹操身上,想着怎么才能与大汉这位未来的冠军侯结下香火情。

    秋风萧杀梧桐叶落,曹操端坐在朱漆锦鲤案几前,批改着一道又一道的政令,黄巾贼虽然被打退了,却留下了一个烂摊子。

    黄巾贼统治了虎牢关足足有大半年的时间,突然败退之后,残留了太多太多的问题,官吏的紊乱、伤兵的抚恤、俘虏的安置比起一团乱麻还要乱。

    已经不知道多久没合眼的曹操,头昏脑涨,眼眶发黑,揉了揉握剑都没嫌累提笔倒是酸痛的手腕,看向了窗外落满一地的金黄色梧桐叶。

    长子曹昂正带着弟弟曹安民还有十几个虎头虎脑的嫡房下一代,站桩练武,背诵兵书。

    虎牢一战后被外人视作沙场疯子血腥屠夫的曹操,没来由的笑了起来,身上心里的疲倦减弱了很多,缓步向外走去。

    院子里的几棵梧桐树少说也有上百年了,枝繁叶茂,三四人合抱,即使在地上铺满了一层金黄色梧桐叶,树冠依旧是金灿灿的。

    随着秋风来回的摇摆,时不时的洒落一片片梧桐叶,煞是好看。

    “主公。”一名头束纶巾,身材中等,样貌中等,浑身却透露着一股指点江山名士气度的儒生,手捧一封诏书走了过来:“陛下,急招主公入宫觐见。”

    “劳烦公达先生了。”立下这等泼天大功的曹操,没有一点居功自傲的目中无人,依然是一副礼贤下士的谦逊做派,让一脸严肃的荀攸,神色中多了几分笑意。

    “哈哈。”仔细游览了一遍诏书的曹操,放声大笑了起来,陛下这是要封他为平北将军,也是光武中兴以来最年轻的一位银印青绶实权将军。

    他曹氏一门终于要扬眉吐气了,脱离世人眼中依靠宦官创下偌大家业的声名狼藉。

    更加证明他所作出的选择是对的,他曹氏一族死亡了那么多宗族子弟是值得的。

    曹操这么高兴,荀攸却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踌躇了片刻,还是开口道:“主公,太子被数十万黄巾贼围困在怀县。”

    “什么!”只是这么一句话,便让放声大笑的曹操,脸色变了再变,猛地一咬牙齿,没有任何迟疑的抽出了八面汉剑:“立即召集士卒,杀往怀县救援太子殿下。”

    跟随荀攸一起前来的曹仁,神色大急,赶忙抱住了兄长抽出八面汉剑的右臂:“兄长,不行啊!”

    “只要去了怀县,不去雒阳复命,兄长就是抗旨不尊,先不说会失去平北将军的封赏,还会治罪!”

    “这样一来,兄长所做的一切可就白费了,宗族子弟流的血可就白流了。”

    声音逐渐哽咽的曹仁,见兄长一副我意已决的坚定模样,放声大哭:“生死是小,光耀是大。”

    “没了这份光耀,兄长怎么面对那些盼着儿子归来的白发老人,翘首以望丈夫归来的妻子,还有把父亲视作英雄的孩子!”

    他曹操为了救援太子可以不在乎平北将军,可后面的三句话却如重锤,一锤一锤的砸在了他的心口,脸色瞬间惨白,难以呼吸。

    知道趁热打铁重要性的曹仁,抹了一把鼻涕眼泪,哽咽道:“还有其他人会去救援太子殿下,兄长觐见完陛下再去也不迟。”

    “是吧,荀攸先生?”

    又是欲言又止的荀攸,犹豫了一下说道:“得知主公平息了大乱,其他那些起兵讨贼的太守县尉全部退回了驻地。”

    “一来洛阳的危机已经解除,他们还向雒阳进军就和乱臣贼子没什么两样了,另外就是看的长远的一些人,不希望搅和进这场二龙夺嫡的皇位之争。”

    略微顿了顿,荀攸无奈的继续说道:“救不救援太子这件事,已经在坊间和士林之间传的沸沸扬扬了。”

    “都说我大汉的将军全是一身脂粉气的女人,连一个敢救援未来君父的热血男儿也没有。”

    “天下的黄巾贼也拿这件事攻击大汉,本来大为消减的嚣张气焰,再次大幅度高涨。”

    脸色煞白的曹操,沉默了一会儿,一把挣开了曹仁抱的很紧的手掌,瞪了他一眼,示意他不必再劝了。

    来到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身边,揉了揉两人的头,毅然决然的大步离开。

    “楚虽三户亡秦必处,岂有堂堂大汉无人乎!”

00232 负笈入世() 
    

    太平军又称黄巾贼,这个‘贼’字的由来可不是大汉朝廷对于这些霍乱天下的叛逆独一份蔑称,而是民心所向。

    太平道张角的初衷是让贫苦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时间一久,各种良莠不齐的山匪贼人相继加入了太平军,或者是打着太平军的旗号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众望所归逐渐变成了人神共愤。

    不过当晋国第一名臣栾武子坐镇太平军之后,今时不同往日了,青、兖、徐、豫等根基四州,严明法纪,为了把这四州打造成铁桶一块,甚至达到了大秦帝国严刑峻法的地步。

    升斗小民最是老实听话,有口吃的便会安分守己的经营自家的一亩三分地,更何况太平军不仅给了他们吃的,还租借了大量的耕牛驽马农具交由他们开垦大量的荒地,小日子一天比一天有盼头,自然拥戴太平军。

    开垦荒地这一点最开始遭到了太平军内部极大的反对,这些个见识浅薄的渠帅眼馋地方豪强田坞内的金银珠宝婢女美妇,嚷嚷着攻破这些田坞开仓放粮就是了,哪里需要这么麻烦。

    关于这一点不止是黄巾渠帅,就是各地的名士谋士也有不同的看法。

    目光高远的稷下名士们,焚香手谈,坐而论道,悠然的在稷下学宫谈论天下大势,曾经多次辩论这一战中黄巾军会对核心的四州施行什么样的政策。

    其中以兵家四烽、杂家六论、儒教八德等名士的言论最为高瞻远瞩。

    借力打力,剿灭所有的地方豪强,分摊地方豪强的土地给贫苦庶民。

    一方面人数众多的贫苦庶民从此便绑在同一个战车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另一方面还可以转移地方豪强们的仇恨,获得大量的甲胄武器、粮秣绢帛,一举多得。

    出乎意料之外的是,黄巾军不仅没有进攻地方豪强的田坞,反倒是严禁黄巾军骚扰这些由豪商富贾、大小胥吏、地方寒门大族构成的豪强,一经发现立即斩首示众。

    就在一个月前,张角的一个族侄强抢了一名豪商庶女,还没等对方认栽,张角的谋主亲手手刃了这个嫡亲族侄,捧着首级前往田坞负荆请罪。

    黄巾军的口号不就是消灭这些豪强士族,让贫苦庶民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

    这位谋主的做法显然违背了黄巾军的信念,很快便有大批渠帅联名上书,宰了这名谋士,引起了一场极大的哗变。

    张角不明白栾武子这么做有什么深意,稷下学宫的名士们也没有几人能够看出这位黄巾谋主的真正意图,不过出于对栾武子的信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