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悍刀行 >

第298部分

三国悍刀行-第298部分

小说: 三国悍刀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识过太多超世之杰的胜负手神仙手。

    见证了一座座武学难以逾越高峰的拔地而起,远的如平定鬼方、羌方、土方的妇好,稍近一些的白起廉颇,再近一些的项羽樊哙等超世之杰,都曾交过手,甚至其中几位年轻时亲自指点过。

    入眼太多,因此这几百年来真正能让水伯天吴眼前一亮的招式,少之又少,大多是老瓶装新酒,换汤不换药的毫无新意,难能提起对阵的兴致。

    刘辩起手一刀,外人看来很是唬人,除了烛老鬼等寥寥几位天人,大部分微服私访的天人也只能沦为外行看自以为门道的热闹。

    这一刀看似气势惊人,看似重剑无锋,其实却有着超凡入圣的绝妙,堪称神来一笔。

    只此一刀,便有了开宗立派的资格。

    胯朱葫,负金镋,这怕是近几年得入天门的陆地神仙对于水伯天吴的固定印象,甚至有些天人以都开始以为那柄极为华丽的凤翅镏金镋不过是士子佩剑的装饰。

    水伯天吴没有半点的犹豫,当机立断的抽出了凤翅镏金镋,速度之快,曾经有幸见识过水伯天吴拔出武器的烛老鬼,眼皮不禁吓的剧烈一跳,还以为水伯天吴准备公报私仇了,因为他差点也没瞧清楚。

    既是水伯,立锥于水脉附近便占尽了地利,凤翅镏金镋拔出的一瞬间,背后宽阔的汜水,整条河床刹那间下降了三尺。

    扶摇而去。

    数十里外恰好有一座三层楼船航行至黄河与汜水的分流口,彩带飞扬的画舫楼船陡然巨震,如被漩涡吸住,重达数千料的巨型楼船差点因此倾倒,只穿一层薄纱的歌姬和养尊处优的世家子们,乱糟糟的尖叫起来。

    烛老鬼瞪大了眼,他这个见识不比水伯天吴浅薄多少的老天人,纵是冒死接了秦始皇一招,不惜违背帝王禁令偷偷观摩了霸王项羽乌江头的巅峰一战,还是忍不住震惊。

    一截汜水做金镗。

    这一枪落在剑开天门的王越头上也不好相与。

    擅长用刀的刘辩,居然是放弃了砥砺多年的刀术,无异于老虎拔牙熊罴断掌,还怎么厮杀手持大黄弩的猎户。

    叹为观止的这一镗,当世武道第一人也正在以一人之力压着三名天人打的童渊,不得不感慨臻至世间武学巅峰,早已脱离了招数的桎梏,达到了所谓的意气之争。

    水脉如山。

    那座高达千仞的水形山岳,神形俱备,绝壁、奇石、古松、长亭。。。。。。。甚至还有一只只白鹤盘旋飞绕。

    神人肩挑一岳。

    世间唯一一位陆地神仙童渊,自认为接下水伯天吴的这一击也得耗费极大的力气,毫不夸张的说,这座水形山岳砸死刀甲吴馘都没问题。

    但用来对付气机正在以不快不慢速度削弱的刘辩,没必要如此大费周章吧,未免有千里马拉粪水的嫌疑。

    很快童渊对于水伯天吴又高看了一眼,无关实力,高看的是他远超常人的眼光,心头荡漾的同时,心中赞叹难怪水伯天吴这么重视快要跌出一品金刚的宣武帝刘辩。

    十几位顶尖天人望着头顶飞去一座飞瀑山岳的,心神摇曳,过往私下里腹诽水伯天吴能有今天的成就全靠阴谋诡计的他们,不约而同的心悦诚服了。

    截江做镗,肩挑山岳。

    这本事哪里是做旗正的材料,当个旗主也绰绰有余了,正红旗的毕星君不见得有这等真无敌本事,说不准这次大年过后,已经光杆一个正红旗真有可能易主。

    水伯天吴如果真的高升了,这个旗正的位置可就空出来了,水伯天吴所在的镶黑旗也就得入天门较晚的无支祁有资格争夺旗正,河伯雨师等旗人虽说也不差,但是担任旗正还差了些火候。

    正想着怎么巴结谄媚的水伯天吴的十几位天人,心头巨震,差点没忍住趁着汜水水位下降,赶紧连滚带爬的跑到河对岸。

    所有人所有天人都不看好的刘辩,主动放弃了锟铻刀过后,气机与一般的金刚境武将没多大区别了,却让观战的所有天人惊惧的两腿发软。

    一掌下压。

    无风无浪也无气势。

    普普通通的就像是轻轻在海滩上按下一个手印。

    刘辩的双眼再次龙气弥漫,轻吐三字。

    “翻天印。”

    ————————

    傍晚,河东解良一间小小私塾里,还是堆满了大大小小上百名学子,年纪大的已经长到了身高八尺的教书先生胸口高度,年纪小一些的也就三四岁。

    抄着袖子口亲自蹲在不远处煮茶的汉寿亭长,笑的那叫一个合不上嘴,过去私塾人数顶天了也才十几个学子,大多都是附近村子用不着下田的六七岁以下小孩子。

    七岁以上尤其是男孩子已经能算上半个劳力了,穷人孩子早当家,多一个人出力家里的收成总会多一些,可能就因为这多一些的粮食,来年冬天家里少饿死一个人。

    读书确实是一件八辈子修不来的好事,可就算是在遍地都是读书人的中原腹地,想要成才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况且是读书种子少的可怜的关西,还是等孩子成年了送到西凉军并州军是正途。

    私塾里的穷苦孩子照例是没有几个超过七岁的,但是穿着稍次蜀锦一筹吴绫越罗的豪强子弟年纪大的,比比皆是,还有不少身穿蜀锦的县内数一数二世家子弟,据说还有名叫卫觊的河东卫氏子弟,不请自来。

    教化之功,历来是一地主政长官的重要政绩,解良县县令的名字据说已经传到了州牧大人的耳朵里,心情亢奋的解良县令已经有意安排汉寿亭亭长进入县署,担任不入流的小吏了。

    为此汉寿亭亭长咬牙从一名途经这里的丝绸之路小商队买了二两江东产的上好茶叶,听说文人士大夫最是追捧这些喝起来带有苦涩的树叶子,亲自煎了一壶。

    就有一点美中不足,买不起那些又是紫砂又是掐丝的特制茶壶,只能是用平时熬药的陶壶炖茶,也不知道关先生会不会生气。

    想必是不会的,关先生脾气好的都不像关西人,从没见过关先生脸红脖子粗的与人争吵过,向来是满脸笑意的平淡应对各种乡野事,就是有时候会不经意的眯起双眼,吓人的紧。

    临近天黑,矮矮的土墙外有条不紊的停放着各类牛车马车,平日里目中无人极为跋扈的近侍仆役们,站在寒风凛冽的雪地里,再怎么在心里骂娘,脸上还是不敢出现半点不耐烦,民风彪悍的凉并人士再怎么不是东西,也会敬重读书人尤其是启蒙一代代凉并孩子的教书先生。

    许是今天一时兴起,只讲列传的教书先生提及了一点本纪。

    这可是记述历代帝王政绩的篇章,有丰功伟绩,也有许多的昏聩无能,皇室之事岂容世人品头论足,向来是私塾先生们从不触碰的禁忌。

    即便是河东卫氏这样的顶尖世家也不回去光明正大的去宣讲帝王本纪,只会放在藏书楼里让宗族子弟自己去偷摸翻阅。

    史记分为记述帝王言行功绩的本纪,记录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衰的世家,还有一些对当时朝代有着很深影响的列传,多是庙堂文臣武将和江湖的游侠隐士。

    因此家中抄录的史记白纸黑字的记述到了哪一层,也就成了一门世家望族底蕴的象征,关西只有两门抄录到本纪,一门是出了一位千古名将卫青的河东卫氏,另一门则是被誉为关西孔子的弘农杨氏。

    这个不知道打哪冒出来的教书先生,听那一口流利的官话,想必是京畿权贵子弟,突发奇想的想过一把教书育人的瘾,毕竟本纪可不是谁都有资格触碰的。

    一刀宰了十二位天人过后,含饴弄孙般戏耍剩余天人的刘辩,迟迟没有再次出刀,体内由于三教气运争夺小天地国教地位濒临崩溃,只是部分原因,换成旁人,天下十大高手一身武学修为也会在三教气运相争的消磨中,一点一点的消磨殆尽。

    武帝童渊同样难逃一身浩荡修为付诸东流,差别只在于时间长短而已,天下十大高手里排在第二的吴国剑垆当代剑冠,拼尽全力最多支撑大半个月时间,逾老逾仙佛的武帝童渊至少支撑大半年,比起剩余十大高手加起来还多,甚至有一定机缘为武道尽头的山巅,拔高三尺。

    刘辩不知道是机缘巧合还是秦始皇暗中谋划,成就了一张千年以降极为罕见的白纸,可任由三教气运随意涂抹,濒临崩溃也只能是濒临崩溃,一身充沛气机在三教气运的消磨下,越发微小,却也越发的精纯。

    左右逢源在三教气运的夹缝里,时不时吸收三教气运相撞溃散的气数,潜移默化的壮大自身,再有个一甲子或者百十来年,完全吸纳三教气运应该是没问题。

    在这过程中需要刘辩忍受百年如一日的凌迟剧痛,三教气运每次相争都会给刘辩的身体带来极大的痛楚,就像有千百把小刀在身上同时割肉。

    中年儒生这个老王八还真是能稳坐钓鱼台,现在终于是撑不住了,刘辩轻扣紫檀刀匣的动作,轻快了许多,悍然拔刀。

    瑾玉雕龙发簪掉落,头发漫天飞舞,双眼直刺背负着凤翅镏金镋的水伯天吴,刀罡如瀑:“孤要宰了你。”

    水伯天吴崛起的那个年代不亚于这次大年,不过在庞德公黄承彦联手庙算,散尽世间气数入沙场,却要稍逊一分了,历经盘庚中兴、武王伐纣、平王东迁、春秋战国多达七八次大年的垂钓和数不胜数的小年,水伯天吴完成了以大金刚大指玄得入陆地神仙的壮举,也见识过太多超世之杰的胜负手神仙手。

    见证了一座座武学难以逾越高峰的拔地而起,远的如平定鬼方、羌方、土方的妇好,稍近一些的白起廉颇,再近一些的项羽樊哙等超世之杰,都曾交过手,甚至在其中几位年轻时亲自指点过。

    入眼太多,因此这几百年来真正能让水伯天吴眼前一亮的招式,少之又少,大多是老瓶装新酒,换汤不换药的毫无新意,难能提起对阵的兴致。

    刘辩起手一刀,外人看来很是唬人,除了烛老鬼等寥寥几位天人,大部分微服私访的天人也只能沦为外行看自以为门道的热闹。

    这一刀看似气势惊人,看似重剑无锋,其实却有着超凡入圣的绝妙,堪称神来一笔。

    只此一刀,便有了开宗立派的资格。

00489 压胜天人() 
翻天印。

    数百年前这三个字给天人们所带来的谈之色变,不亚于白衣剑神王越剑压江湖三十年,无一人冒头,但在层次上却要远胜一筹,秦始皇所弹压的江湖是由人世间积攒了数千年的英雄豪杰,每一位都是凭借一己之力得入天门的超世之杰。

    不过以白衣剑神王越当时的意气,放到天上所能达到的成就不见得逊色秦始皇多少,天上虽高,但对于武道山巅的大修飘摇人杰来说,也只能沦为脚下的泥土。

    泥土的结实程度是远超人间这盘散沙,落在黄河里,结局只有一个。

    泥沙俱下。

    水脉山岳在刘辩的三丈外顿住,曾经镇压过南宫长万这等盖世猛将的意气胜负手,如同一堆草木灰遇到了山崖大风,迅速飘散,一阵阵雾气笼罩在汜水河畔。

    刘辩右手食指中指轻轻搓动,起手式与白衣剑神王越折断千百剑的蚍蜉极为相似,却有些似是而非,更像是剑甲于吉的蜉蝣剑阵:“起!”

    一道不大不小的声音响起,帝王口含天宪,刹那间勾起了天地共鸣,飘散的雾气重新聚拢,化作一柄青色水脉巨剑,悬停在胸前。

    佛门舌灿莲花,道教一语成谶,皆是难以想象的大千气象,明帝年间,第一次佛道相争,在白马寺焚经台比试烧经书,当时的佛门大德高僧摩腾就是以舌灿莲花的无上神通,造成了从未有过的奇观。

    六百九十人名道士,分别取出灵宝真文太上玉诀三元符录等五百九十卷,放在西坛,又把茅成子许成子黄子老子等二十七家子书有百三十五卷,放在中坛。

    摩腾高僧取出从西方迎回来的佛门四十二章,经放在东坛。

    熊熊烈火中,道藏灰飞烟灭,佛经完好无损。

    刘辩口含天宪纵然是没有白马烧经时‘光明五色,直上空中,旋环如盖,遍覆大众’的佛法无边,佛门所讲的降龙伏虎威能,一升再升。

    青色巨剑随着刘辩攫取蚍蜉神意和蜉蝣剑阵的精髓,汜水水面又是下降了三尺,在众多天人也震惊的无以加复神情中,第二柄青色巨剑悬浮在水伯天吴的背后的河面上。

    刘辩擦去嘴角的鲜血,目光狰狞,还有一丝大仇得报的痛快,抬头扫了一眼越来越清晰的影子,不慌不忙:“道教有兵解一说,一些个道教大真人成就陆地天人以后,往往都能返老还童,更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