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悍刀行 >

第39部分

三国悍刀行-第39部分

小说: 三国悍刀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的神仙风采呢?豪迈气概呢?这哪里是一剑破甲三千又三千的江湖剑尊,分明是一个最是粗鄙的乡野村夫。

    手持一杆素有金镶玉之称金镶碧嵌竹的刘辩,嘴角轻抽,对于身旁的一幕很是无语,随手扔下鱼竿,望着烟波浩淼的湖面,陷入了沉思。

    孰不知,若是被文人雅士看到这一幕,绝对会痛心疾首的哀嚎起来,金镶碧嵌竹作为珍品中的珍品,千金难求。

    哪一个世家望族得到之后,不是聘请手艺最为精巧的大匠,制作几把价值连城的绫罗腰扇,就是剩余的边角料也要小心收藏起来,用来修补一些古朴书简,美其名曰金镶玉。

    如今这么一件极佳的大料,居然被刘辩弃之如敝履的随手抛下,怎能不让那些世家望族捶胸顿足。

    陷入沉思的刘辩哪里顾得上这么多,只是在不断的思索上一次大战的得失。

    借了一次国祚气数隐隐有了突破二品宗师的迹象,不过还差一些火候,迟迟找不到突破的点。

    收服了一员练兵不亚于曹氏八虎骑曹纯的陈武,前者能够训练出无敌于中原的虎豹骑,后者却是擅长训练水军。

    还有就是俘虏了雒阳下一代守门人蹇硕,虽说他是皇帝的人,不能擅自处置他,否则就中了刘协那个杂种的奸计,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逼迫他交出了密迹力士经。

    在老酒鬼的验证下,没有一丝问题,便交给了胡车儿兀突骨二人修炼,据老酒鬼说比起道剑剑甲越帲У陌俪呓>鲜收饬礁錾荡蟾觯灰芄恍蘖兜揭欢ň辰纾黄匪木巢桓宜担苯鸶站辰缁故敲晃侍獾模攀等昧醣绺咝肆撕芫谩

    最为重要的是,暂时把江夏黄氏绑到了同一个战车上,这么一来,便可以慢慢蚕食士大夫一党,争取多从他们的家族中征辟一些人才,毕竟现在不是教化盛行的唐宋年间,知识依旧被公卿士大夫所垄断。

    寒门无贵子,公卿多良才,说的便是这个时代的真是写照。

    得失得失,有得必有失。

    皇甫节最终还是死了,出人预料的是,并非死在了黄琬或者自己麾下将士的手上,而是被突然出现的公孙曲阿一指洞穿了眉心,并且把尸体扛走了。

    本来弄死了皇甫节也不是什么不可化解的大仇,皇甫世家家主的眼光如果足够高远,能以家族利益为重,说不定还得亲自登门谢罪。

    但古人讲究入土为安,你杀死了皇甫节,那是因为他站队过早,咎由自取,皇甫世家没什么怨言,可你连尸体都不放过,那就是不死不休的死仇了,导致皇甫世家全面倒戈了杂种刘协。

    这一切对于刘辩来说还不算什么,最让他心生暴戾情绪的是,关羽一直没有音讯,是生是死到现在还不知道,让他恨不得率领具甲营亲手宰了刘协那个杂种。

    雒阳城外,白马寺。

    一位身穿赤帝甲,手持赤霄剑的帝王,没带一名宦官扈从,一个人昂然屹立在佛门禁地净土边缘,静静等待着什么人的到来。

    态度之恭敬,就像是马上要接受文坛执牛耳经神郑玄的觐见,着实让人诧异。

    他可是天下最为尊贵的九五至尊,并且是一位伪天象大宗师,无论是庙堂还是江湖,都是站在顶点的人物,竟然会对外人恭敬非常,着实让人摸不清头脑。

    一百步以外,佛教佛树婆罗树下,却站着四名儒教中人,静静看着前面这怪异的一幕。

    一老三青。

    老者是儒教祭酒荀爽,三青则是颍川荀氏下一辈子弟中,最为杰出的四人中的三人。

    荀彧、荀攸、荀谌。

    三人中荀彧才能最高,战略、内政、外交。。。。。。。无一不精,被名家祭酒誉为天健之才,尤其擅长战略,是稷下学宫四大战略大家之首。

    就连稷下学宫大祭酒郑玄都曾经说过,与荀彧手谈,五十之内,略胜半分,一百子之内,不胜不负,一百子之后,必败无疑。

    可见荀彧的战略布局能力是多么的宇内无双。

    剩余二人中,荀攸、荀谌也是稷下学宫有数的无双国士,前者擅长战术,后者擅长清平盛世没有什么大作为,若是碰上乱世,未来成就不亚于荀彧的屠龙之术。

    儒教祭酒荀爽正在闭目养神,掐算了一番时间,皇帝刘宏已经等候了一个多时辰,不免考校道:“你们三人有什么看法?”

    荀彧率先回答道:“用师者王。”

    荀攸接着说道:“用友者霸。”

    荀谌最后答道:“用徒者亡。”

0083 净土() 
这句话出自于曾子,用师者王意思是说尊奉贤才为师长,可成王天下的大功,例如周武王拜姜太公为尚父,成就大周八百年的基业。

    用友者霸意思是说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像对待兄弟亲人一样对待国士由余,灭亡西方戎人国家二十多个,辟地千里,将秦国从一个边陲小国强盛为一方霸主,为日后秦国一统天下奠定了基础。

    用徒者亡则是说的商纣王,虽说纣王的个人才干,足以傲视华夏历史上的杰出帝王,全面征服东夷中的徐淮部族,在华夏历史上首次征服了江淮地区,拓土开疆至渤海和东海,使得华夏真正成为波及四海的泱泱大国。

    但是麾下尽是一些唯唯诺诺、顺人喜好之辈,最终导致了商朝的灭亡。

    荀彧三人说法不一致,意思却是小异大同,也表露了个人的格局如何。

    荀彧的战略眼光非一般国士所能比拟,所以想到的自然而然便是皇道、王道,荀攸擅长的是攻伐之道的战术,偏向于攻讦杀戮的霸道。

    至于奉行屠龙之术的荀谌,心思不免想到了怎么灭亡一方诸侯,甚至是一个朝代。

    而眼前的皇帝刘宏,却让三人感到极其的陌生,这哪里是一位卖官鬻爵的昏君,分明是一位奉行王道的明君。

    儒教祭酒荀爽之所以带他们三人前来,正是想着悉心培养荀氏一族未来的几名扛鼎大才,传授自己耗费数十年总结出的察言观色之道。

    庙堂生存,总离不开一个权谋之术,而权谋中最为关键的便是察言观色站队选党,眼光不行,权势再是滔天也是白搭。

    远的例如齐王韩信,治军作战那是千古罕见的帅才,若是涉及到庙堂争斗,连一般庙堂权臣都不如,最终落了个夷灭三族的下场。

    近的就说皇甫世家的皇甫节,手里拿着一副千层宝阁势的好棋,坐镇西京长安,牵制董卓、丁原,拥有大量精兵悍将,官职几乎达到了人臣的顶点军国大将军。

    出身极好,虽然坐镇地方,并非京官,但庙堂上有着一大帮党羽以及嫡子中军大将军皇甫嵩的帮衬,可以说是托孤遗臣的不二人选。

    只要保持中立,不论是太子登基削弱势力很大的外戚一党,还是二皇子刘协登基,清除太子影子过重的大将军何进等人,都得仰仗他不是。

    一个三公的位子是没跑了,只要运作的得当,成为新一任的大将军也是有着极大希望的。

    可结果呢,眼光不行,站队过早,以至于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还连累皇甫氏一族与太子殿下结下了死仇,这可是世家望族生存延续大忌中的大忌。

    因此,儒教祭酒荀爽对于几名嫡出子孙的才能,没有什么可以指教的地方,唯独放心不下他们察言观色的能力。

    一个不慎,将会给家族带来极大的灾难,这样一来,还不如庸庸碌碌的一辈子,老死于家族内部。

    毕竟对于颍川荀氏这等真正的千年世家来说,家族传承才是重中之重,人才只是次要。

    正谈论间,净土入口走来一名长相颇为凶恶的壮汉,手持双戟,好奇的大量几眼皇帝刘宏,憨厚的笑道:“上师请陛下进去。”

    佛门净土与道门镇妖塔、儒门苦海一样,镇压了无数为祸人间的山海异兽,是一处极其广袤的地下牢狱,佛门称之为十八层地狱。

    迈入净土,洞窟石壁上刻满了形态各异的罗汉,目大颈平,威严肃穆,如果一个一个的细细清点,竟有五百尊之多,暗合世尊座下五百比丘之数。

    窟顶雕有时轮金刚、密迹力士、大威德金刚等佛门五大金刚,怀抱明妃,坐于束腰八角莲花座上,另有莲花十三枝,每枝莲花上盘坐着历代菩萨戒弟子。

    皇帝刘宏行走在众多怒目金刚浮雕下方,就仿佛真的进入了西天大雷音寺,正被数不清的罗汉菩萨佛陀注视,心绪极其的压抑,忍不住想要跪下顶礼膜拜。

    但他脸容始终平静,步伐始终稳健。

    走过令人望而生畏的佛窟甬道,尽头是一个颇为高耸的石洞。

    洞内极为质朴简陋,只有一尊约莫十几层楼高的青铜古佛,以及一位青衣僧人。

    青席,青灯,青古佛。

    古佛身前,有青衣。

0084 暗流涌动() 
皇帝刘宏面对那么多金刚罗汉浮雕,脸上不曾出现一丝多余的情绪,看见青衣僧人之后,竟产生了一丝恐惧,即使自己是伪天象大宗师。

    因为对方善以金刚杀天象。

    当初如果白衣剑神王越不去昆仑山,眼前这位青衣僧人便是当仁不让的不二人选,可见青衣僧人修为之高。

    “让父。”皇帝刘宏对于这个托孤遗臣的称谓,素来感到不适,但谁让他当时势单力薄,为了稳定朝纲只能出此下策,认张让为尚父。

    手持五眼六通菩提子,口诵地藏本愿经的张让,侧过身子,避过了皇帝刘宏的这一拜,轻掐菩提子,平静道:“陛下,皇甫节已经死了。”

    张让作为雒阳这一代守门人,又是白马寺密宗十二殊胜具德上师,能够不出净土便知天下事,皇帝刘宏并不感到奇怪:“是时候让他死了,免得造成尾大不掉。”

    掐弄菩提子的枯瘦手指,蓦地一顿,张让缓缓转身,慈悲相中略带一丝悲苦:“不出意外的话,地府应该快要掀起黄巾起义了,这个时候铲除辅国大将军皇甫节,恐怕不合时宜。”

    听到地府二字,皇帝刘宏平静的双眼,冰冷了三分:“朕之所以现在除掉皇甫节,其中的一个原因便是推波助澜,让地府尽快掀起黄巾起义。”

    欲言又止的张让,神色中的悲苦更甚了几分,掐弄菩提子的速度快了很多:“既然陛下心意已决,老奴也不便多说什么,郿邬计划要加快了。”

    刘宏这一次主要目的便是这个,轻轻点头,转身向外走去,刚刚踏出佛窟,突然回头说道:“还请让父盯紧十常侍中的其余八人,朕不希望横生枝节。”

    “啪。”张让并没有说话,一只飞到他面前的飞蛾,凭空燃烧起来,很快化成了一团灰烬。

    佛门讲究普度众生,持不杀戒,并且把不杀戒放在第一位,可见对于不杀生的重视。

    而这位密宗上师手上沾染的鲜血,却不比大汉第一杀神少上多少。

    不同的是,一个杀的是江湖人,一个杀的是庙堂人。

    皇帝刘宏看到青烟袅袅,这才心满意足的露出了一丝微笑,神色轻松的走出了佛窟,思虑接下来怎么处置士大夫一党。

    士大夫一党表面上还是和和睦睦一家人,实际上已经貌合神离,有点分崩离析的意味。

    之前大家的意思是保持中立,无论是谁登基,都得重用他们,自从江夏黄氏投诚太子刘辩之后,一切变的不同了。

    汝南袁氏依旧是想要明哲保身,不偏不倚的左右逢源。

    而与二皇子刘协沾亲带故的雒阳王氏,偏向于二皇子刘协。

    毕竟二皇子的母亲王美人出身于雒阳王氏的一支偏房,一旦二皇子刘协登基,他们便是皇亲国戚了。

    而雒阳王氏的王允与黄琬一样,都是中年一代的领头羊之一,他的叔父王畅又是御史中丞,负责监察百官,便是三公九卿对王畅也是客客气气,话语权极重。

    一时之间,荣辱与共十几年的士大夫一党,出现了令人不解的内部分裂,一派支持太子刘辩,一派支持二皇子刘协,影响力最大的汝南袁氏则是继续保持中立。

    这一切的根源,都来自于太子刘辩的高明手腕。

    红符巷附近的红紫权贵府邸内,这几日以来谈论最多的便是太子刘辩,没想到这位令整个雒阳纨绔子弟闻风丧胆的纨绔克星,心思手段这么不同凡响。

    着实让这些红紫权贵咋舌不已,暗呼隐藏的好深,并且安排一部分族中子弟多多接触太子殿下。

    这不,江夏黄氏因为刘辩已经通宵未睡。

    家主黄阁把玩着一支草圣张芝亲手制作的临池笔,沉思不语,约莫停顿了一刻钟,问道:“对于家族内部的异议,你怎么看。”

    为了江夏黄氏的兴衰,争论了一整夜的黄琬,眼中充满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