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悍刀行 >

第69部分

三国悍刀行-第69部分

小说: 三国悍刀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加上皇甫节为了制衡属下,在他们之间有意无意的制造了一些个间隙仇恨。”

    “皇甫节还在的时候,或许会相安无事,只要头上没了枷锁,而长安这块肥肉又太肥了,这些得力干将会比那些一直无法冒头的势力,还要疯狂。”

    长安这座十三朝古都,一直是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刘辩是一清二楚,但对于这个时代只停留在纸面的他,自然不知道远比几本史书还要浩瀚的真实历史:“长安有多肥?”

    戏志才只说了两句话,便让刘辩了解了长安的繁荣,实际上是前一句话,后一句因为没有对照标准,他也不知道具体有多繁华。

    “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无数商队要从这里把货物运往大汉腹地,或者运往西域、安息帝国、孔雀王朝,甚至远到遥不可及的地方。”

    “最少是敦煌城的十倍。”

    “关于长安的繁荣,以及经济论,臣稍后会谈论到,现在主要说庙堂政治方面。”

    缓缓起身的戏志才,步履稳健很多的走到了竹帘前,伸了一个懒腰,潮湿的雨气扑面而来:“下雨了。”

    一场小雨,淅淅沥沥的下了起来,拍打在竹帘上、芭蕉里,声音极为动听。

    雨打芭蕉声声错,竹帘卷雨语语凝。

    “想必会和雨后春笋一般,一夜不知多少山头。”

00144 划山而治之政治2() 
    恋上你看书网 W。630BOOK。LA ,最快更新三国悍刀行最新章节!

    戏志才深吸了几口清新的雨夜空气,离开看尽万家灯火的竹帘旁,重新落座,一连掏出了十几块木牌。

    像是桃符,却又不伦不类,因为悬挂、嵌缀或者张贴在门口的桃符,画的是神荼郁垒二神,是在辞旧迎新的春节时摆放,用来祈求新的一年里多福无祸。

    而他手中的木牌,确实也是桃木制作,却是以一手精谨细腻的工笔画,以浅绛、青绿、金碧描绘出了关羽几人的画像。

    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特别是持刀的关羽、背戟的太史慈,神韵抓的极准,微眯丹凤眼的杀气,温和笑意内的暴戾。

    呼之欲出,简直要从桃符中走出来,惟妙惟肖之极。

    何止是惟妙惟肖,戏志才这一手妙穷毫厘的工笔丹青,已然相当于剑意第二境的灵犀了,完全可以比肩关羽。

    不过戏志才只是一介儒生,工笔丹青也不是武道剑意。

    不可同日而语。

    十几面尽其精微的武将桃符,一字排开,精致工整的呈现在刘辩面前。

    戏志才的手指从第一面关羽桃符、第二面太史慈桃符……依次划过,最终抽出了一名独臂将军,一名稳重将军,一名长相颇有喜感的将军。

    推到刘辩面前,戏志才指着三面武将桃符道:“想和主公借几个人。”

    刘辩审视面前神形兼备的武将桃符,心中有了一个底,不动声色道:“志才先生请讲。”

    “第一个是他。”戏志才拿起独臂将军,沉吟道:“长安令。”

    “主公麾下能够托付重任的亲信,基本上都是武将,在这些武将之中论资排辈,太史虢排的上前三。”

    “当然了如果按信任程度的话,则要在前五开外了,因为太史虢的功利心太重。”

    “但正是因为这一点,臣才选他作为长安令。”

    “何咸公子不必多说,无论是从哪个方面,在主公心中永远排在第一位。”

    “其次应该是关羽、陈武、太史慈、胡车儿、兀突骨、太史虢、岑壁。”

    “至于最近投靠主公的廖化、甘宁、姜冏、文钦、方悦等一批武将,由于主公对于他们的秉性还没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暂且不提。”

    “关羽身为天下第一武将,待在主公身边比远调一方要重要的多,一切要以主公的安全为重心,无论如何也不能离开。”

    “第三位的陈武,一来出身于连寒门都不是的庶族,加上读的书并不多,眼界太浅,治军作战倒是没问题,但是涉及到权术争斗可就捉襟见肘了。”

    “这也是沙场武夫的通病,长于征战,短于权争。”

    “毕竟像兵家四圣之一的亚圣吴起那样,既是兵法冠绝一个时代的军事家、卓越帅才,又是伟大政治家,锐意进取的变法改革家,还是太少了。”

    “二来陈武的武艺算不上拔尖,震慑不住盘根交错的长安各大势力,所以当不得这一次的大任。”

    “其他几人,太史慈一心只有练武读兵书,就算让他去也会找个理由拒绝,胡车儿兀突骨是蛮夷,更不行了。”

    “臣思来想去,只有太史虢最适合并且完全能够胜任长安令一职。”

    在刘辩心中最不适合的正是太史虢,也是因为功利心太重,容易背叛,到了戏志才嘴里反倒是成了最适合的了,不由的平添了许多兴致。

    胸有成竹的戏志才,把独臂将军桃符推到主公面前第一位:“第一太史虢是世间罕有的伪金刚猛将。”

    “虽说失去一臂实力大减,但是只要运用的得当,威慑力不亚于一名一品金刚境大宗师,镇住长安城内的大小山头不成问题。”

    “第二正因为他不择手段的往上爬,光宗耀祖,振兴门楣,必然会对长安令勤勤恳恳的小心经营,避免出现任何差错。”

    “至于忠心问题,有了太史慈在手,太史虢绝对不会背叛主公,并不是说他有多么疼爱长子,而是他把振兴门楣的希望,全部放在了这个被老剑尊逆改天资的长子身上。”

    这一番分析相当的犀利且准确,不过刘辩没有急于答应,臣子提出的各种要求君王当即答应,哪里还有威信,还有君心难测。

    摆出一副沉思的样子,望向了竹帘外,灰暗的天际泛起了一丝鱼肚白,一层淡淡的朝霞从鱼肚白深处,缓缓绽放。

    “喔喔——喔喔——”

    太子府豢养的几只报晓雄鸡,唱出嘹亮的鸡鸣声,瞬间刺破了寂静的黎明。

    片刻之间,透过拂动的竹帘看到一排排屋檐之中,炊烟袅袅,麻雀乱飞,妇人们陆陆续续的开始生火做饭。

    这一夜快的出奇,刘辩只觉得还没说几句话一天一夜已经过去了,精神依旧饱满的说道:“志才先生请继续。”

    入冬以后,脸色一直很难看的戏志才,如同获得了重生,神采奕奕,推出了喜感武将:“有了太史虢坐镇中庭,打开局面,接下来便需要一文一武作为幕僚外援,搅乱局面,稳定局面。”

    “太史虢的武力是不俗,曾经还做过横江将军,但他终究是寒门出身,在这个讲究门第出身的天下,是一个巨大的缺陷。”

    “横江将军?不过是一条为世家望族看守土地的看门狗。”

    “太子亲信?明面上长安的各大世家望族会保持一定的敬意,私底下却不会有一点来往。”

    “因为双方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上,猎犬再是凶悍终究是猎犬,人是不会和猎犬称兄道弟的。”

    “这个时候就需要同是人的岑壁,虽说他出身于下千阀,但是与寒门庶族已经有了天壤之别,和那些世家望族,望衡对宇,可以平等相交了。”

    “再加上岑壁作为从龙之臣,未来的官帽子会很高,而他为人事故圆滑,能在各方势力之间左右逢源,是搅乱局面最合适不过的人选。”

    口若悬河的戏志才,越说越有精神,推出了最后一面武将桃符:“内有太史虢打开局势,岑壁搅乱局势,接下来便需要彻底稳定局势了。”

    “想要驯服这些忍了不知多少年的野狗,虚无缥缈的气势、口才、官帽子等等都不行,只有用实力在根本上掐灭他们阴狠活跃的心思,才能真正做到大局已定。”

    刘辩拿起最后一面武将桃符,嘴角微微翘起,却是冷笑:“打蛇打七寸,打狗打碎牙。”

    主公的话语中透露出肯定的意思,戏志才不免轻松了不少。

    据殽函之险,划山而治,伺机以七十万铁骑横扫中原腹地,可是自己一生的谋划和抱负,不能有失。

    而对于长安的控制,更是经国大业。

    计较一城得失,进退问鼎中原!

00145 划山而治之政治3() 
    恋上你看书网 W。630BOOK。LA ,最快更新三国悍刀行最新章节!

    这个稳定局面的外援,不言而喻,只有刘辩麾下第一治军名将陈武才能承担这个大任,别无二选。

    信任不必多说,除了幼弟何咸、忠肝义胆的二弟关羽,接下来便是在舅父手下兢兢业业干了十几年城门偏将的陈武。

    就连部族已经被控制的憨货胡车儿,也得排在他后面,因为陈武的忠心刘辩比任何人清楚。

    史书上有着明确记载,在逍遥津一战,张辽率领八百步卒奇袭孙权十万大军之时,为了掩护孙权撤退,陈武直到战死没有向后退却一步。

    这么一位忠贞武将,刘辩怎么会不信任,也放心让他去,不过还存了一些不为人知的小心思。

    在戏志才的谋划下,他招揽到了第三位三国时代最顶尖的上将甘宁,这位与太史慈并称为江东双雄的上将,曾经干出了率领一百人夜袭四十万曹营的壮举,并且杀的四十万曹营惊慌失措,最诡异的是,这一百人完好无损一个没少的全回来了。

    这件事过后,在逍遥津一战丢人丢到外祖母家的孙权,哈哈大笑的说了一句,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可敌矣。

    中原腹地有着黄河、大江、济水、淮水等四渎八流,江东更是有着数不清的湖泊江河,四周还有着浩瀚无垠的大海。

    水师对于刘辩来说,无论是治军作战,还是漕运粮秣,在军事经济各个方面极为重要,足以媲美构建七十万铁骑的宏伟蓝图。

    但水师的组建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战船的建造、水性的训练、兵甲的制作等等各个方面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要是等到真正需要的时候,再着手组建水师可就晚了,也会贻误稍纵即逝的战机。

    目标一统中原征服海外瀛洲南洋各地的刘辩,必须在刚起步就得准备这件事,才能拥有一支雄壮甲天下的精锐水师。

    统筹全局的水军帅才暂时还没有,不过一位水师大将就在眼前,刘辩差点没有拉着未来的水师大将甘宁,彻夜长谈个三天三夜。

    但考虑到这样会寒了陈武的心,也会给臣子们留下喜新厌旧的恶名,便打消了这个念头,而是把甘宁安排到了身边,找机会再做出安排。

    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水师统帅要离开这里,前往雒阳,刘辩是一万个愿意,倒不是他真的喜新厌旧,而是能者居上,甘宁比陈武能力强自然把他安排在最重要的位子上。

    戏志才显然也是想到了这一点,不过他不知道甘宁未来的成就,并不认为这个水贼的治军作战能力会比熟读兵书的陈武强。

    识人相人这一点,他要比郭嘉逊色不少,这也正常,因为整个天下都没几个人能在料定人心这方面胜过郭嘉的,倒是那个身份神秘的判官能和郭嘉较量一二。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戏志才在战略方面胜过郭嘉就够了:“但是有一点需要主公去权衡御下,陈武会不会放弃耗费了大量时间、心血、物力训练出来的一万水师,以及常伴君王左右的机会。”

    这个可就有点难办了,只要处理的不好,很容易造成君臣之间的嫌隙。

    沉吟了片刻,刘辩的嘴角又一次微微翘起,是笑意:“吴子兵法。”

    戏志才猛地一拍手掌,哈哈大笑道:“善!”

    诸子百家中兵家有四派,兵权谋家、兵阴阳家、兵技巧家、兵形势家。

    而擅长练兵的陈武,正是兵技巧家的门生,有三大主张: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

    修习兵技巧家习手足这一主张的门生,认为两军作战虽然是集团行为,但是集团的优劣,战争胜败的关键,在于集团的根基,士卒。

    只有士卒强大了杀的敌人够多,才能影响大军的胜败,最终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

    而善于练兵的陈武,正是兵技巧家习手足的自学成才门生,所以才能在短短的一年之内训练出两万水师大军。

    而兵家亚圣吴起是罕见的四派都擅长的全才,他训练出来的魏武卒更是以五万武卒击败了五十万大秦虎师,这在当时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伟大壮举。

    所以吴子兵法的治兵篇,一直是兵技巧家门生心中至高无上的经典,不亚于江湖人得到了老剑尊弹指断神罡的蚍蜉。

    至于魏武卒的训练方法,并没有记载在兵书中流传于世,因为这些特殊士卒相当于剑客的剑招,一旦让别人知道了训练方法,也就知道了士卒的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