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之魔王降世 >

第125部分

汉末之魔王降世-第125部分

小说: 汉末之魔王降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甚至规定,所有县级官员,必须要先在学校代课三年。才能升迁。这才进一步缓解了师资的不足。再加上教材统一。避免了各地学生知识程度不一的情况。

    或许是没有了外部的压力,百姓们开始顺利的休养生息,简单来说就是不断的繁衍。

    天道是公平的,如曹操,在曹植之后就没有再有别的妻妾怀上;孙坚也只是有了孙朗之后就没有再获得子嗣,甚至女儿都没有;好在刘备没有那么颠沛流离,故而已经有了个儿子刘理,但显然刘阿斗是不会再有了。

    陈涛也是。偶尔也会和几个妻妾耕耘一番,但结果没有任何一个女子再有孕。如今一家子都在看着小陈靖,当然也在关注张宁腹中的胎儿。

    与高级修士不同的是,金丹期以下的修士,境界越低受孕率越高,练气期的受孕率几乎是100%,只要开枪必然命中,除非在禁止射击的时候射击。

    怀孕期也平均到了五个月,新生的婴儿非常健康,而且体质非常不错。往往一岁就能成长到以前两岁甚至三岁的样子。新生儿的智商也非常不错,至少也在平均值以上。

    如今的人族暂时没有外部的压力。战争离他们还很远。也没有来自内部的压力,人族的地盘是那么大,只要肯干活根本不愁吃穿。

    随着几条主干道修建完毕,城市之间的联系也变得更加的紧密,进一步带动了商业的发展。对于大部分百姓来说,他们根本不奢望能够成为陆地神仙,只要能够吃饱喝足,而且能够成家那就是最幸福的事情。

    也正因为这样,修真资源的消耗没有进一步提升,维持在了一个可控的消耗速度上。

    当然,这个消耗速度,也直接与晶核的获取速度,还有陈涛的物资兑换率直接挂钩。

    新的工作条例已经出现,每个公务员的工作时间有所提升,不过可以在六十岁的时候提交退休申请提前退休,国家目前鼓励提前退休,提前退休可以享受到的福利更多。

    按照新的工作年限,公务员可以最高工作到一百五十岁,不过国级的干部只能工作到一百岁,然后就要升级到元老院里面。

    同时,设置了两套顶级行政班子,每五年轮换一次,这样安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第一批的领导班子,有个时间可以专心修炼和修养。同时,也给那些等的上火的下级官员,一个晋升的希望。

    五年的时间对于修炼者来说并不算长,有时候一次深度闭关就可以达到,尤其是元婴期修为的修士。金丹期一次闭关往往也可能是一年以上,故对于陈涛这个提议,并没有太多的质疑,讨论了半天之后还是通过了。

    于是第二套班子也差不多确定了下来:总理换成了刘备;国防部部长换成了黄忠,孙策担任副部长;秘书长换成了荀彧。四个势力又再次做到了平衡。

    至此,部级以上完成了改制,这五年获得修炼权力的如刘备等人,开始闭关修炼。另外郭嘉顶上了刘备的职位,担任这一届的************秘书长,协调曹操处理政务工作。

    在197年春季,第一轮公务员考试开考,考虑到以前教材的不足,所以稍微简化了一下。东汉采用的人才选拔制度是孝廉制,从来没有出现过类似公务员考试的东西,所以突然出现这个的确是让不少人措手不及,好在正因为没有这个,士子们才不至于那么迂腐。

    不过有一点,陈涛的确不得不赞成。

    曾经以为,八股文的确是禁锢了华夏进步思想的元凶,但实际上那是清八股。明八股的确是一个创新,关键是对考试的格式进行了统一。

    放在明以前,如何写作那基本上靠学生自己发挥,文章风格自然也是千奇百怪。这个时候若主考阅卷官,不喜欢某个风格,那么文采再好也没用。反而统一了格式之后,在同等的框架下选出最优秀的作品,这样反而相对公正了许多。

    就如同后世的公务员考试,所有的考试内容都是一样的,这样至少可以避免因为考官好恶选拔不公的情况出现。

    这次公务员考试的考题,是选拔了三十多名老学者进行出题,陈涛亲自过问审阅。在一个多月的出题甚至是考试期间,老学者必须要呆在固定的地方,直至考试完毕才能离开,这样可以避免题目的泄露。

    考生们还是第一次基础到这种考试,尤其是填空题和选择题这两种情况让题目耳目一新。唯有简答题和论述题花费了更多的头脑,去思考更好的答案。

    由于是毛笔书写,所以每一门考试延迟到了七小时,午休一小时用于吃饭解手。

    这次考公务员的百姓有三千多人,还有五百多个官宦子弟。显然,后者的学习资源更加丰厚,也更容易获得录取。

    在连续考试了三天之后,到了第七天,终于到了放榜的日子!(。)

第46章 放榜的日子(上)() 
十年寒窗只为今朝,公务员考试的确是今年才出现,但学子们却是苦学了多年。

    经历了三天的答卷,此刻就是验证他们文采的时候。此刻,三千五百名学子,还有他们随从或者家人,都围在了考场外面,等待工作人员张贴榜单。

    考得最好的自然是一榜,在这个榜单上的学子可以直接到市里面的机构工作。次一级的是二榜,考上了只能到县镇一级的机构里工作。运气不好只是中了三榜,那只能在乡村里面工作。

    好在凡是也有例外,比如市里面缺人手,那么就能在二榜前面择优录取一部分考生。二榜也是如此,若是人手不足,则可以在三榜那里择优录取一部分考生。

    与此同时,由于缺乏乡村以下的行政机构,所以三榜的考生只能到各地的学校担任三年的教师,等待考核和升迁。

    按照最新的考核制度,三年连续工作优秀,就有升迁的资格,当然前提是上级出缺。一旦出缺,那么所有有资格的公务员将进行竞争上岗,选出最优秀的晋升,其他的等待下次竞岗的机会。

    出色的公务员,可以就这样不断的平步青云。反之没什么能力但也没什么不良行为的公务员,也许就要在镇县以及的机构里面等退休。

    按照正常的规定,公务员可以一直做到一百五十岁才退休,不过应该没有谁会喜欢在底层呆那么久,提前退休的可能性或许会很高。

    “士元,你怎么来了?”有士子看着眼前这长相丑陋的少年郎。诧异的问道。

    “子瑜兄都来了。士元为何不能来?”少年不以为然的回道。

    “伯父不是说过。你还要几年完成学业才能出仕吗?”表字子瑜的士子担心的说道。

    “子瑜兄多虑了,叔父不过是担心士元年轻气盛难免会得罪别人。不过既然这中国的国君注重人才,以某的才学,倒也不怕没办法升迁。至于学业方面,闭门读书到底不如实际工作有效,而且也可以是闲暇的时候再慢慢学习。”士元少年笑吟吟的说道。

    将他如此坚持,那士子也不好说些什么。他所在的诸葛家,和士元所在的庞家主要是姻亲关系。但到底是两家人,有些事情劝过就好,再干涉未免有点过了。

    “伯达,这次公务员考试可有信心?”在另外一边,有士子看向了自己的同伴。

    “题型前所未见,的确有点信心不足,不知道子修情况如何?”那士子看向伙伴。

    “这考试前无古人,曹某也是第一次遇到,说真的此刻心中也是颇为忐忑。”曹姓士子心里的确没有表面上那么风轻云淡。

    这是他第一次参加考试,考试若是合格将正式出仕。今时不同往日。若是以前他老爹一句话他立刻就能身居要职,至少也可以在某个地方镀金。

    但在中国。在法度下他必须要参加公务员考试,官宦子弟的身份可以为他加点分,但也不会太多,若是考不上,显然会在这个圈子里面丢脸。

    至少要上榜,最好二榜以上,这就是如今他最真实的想法。

    到底大家都是第一次考试,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水平如何。考试过后也不是没有找过关系不错的士子,大家一起核对答案。但这榜单一天没有公布,心里就没有底。

    终于,在万众瞩目下,考场的工作人员终于把榜单给拿了出来。

    这次由于是第一次考试,而且需要的缺口比较大,所以录取的人数就偏多,有七百多个岗位,但饶是这样,也会有两千多人会被刷掉。

    本着宁缺毋滥的想法,只要是考试不合格的,也会被刷掉,换言之也会出现最终只录取三四百人的情况。至于那些被刷下来的考生,只能三年后才能参加第二轮考试。好在考试的年限被提升到了四十岁,使得不少考生多了一些考试的机会。

    榜单开始被张贴,同时有临时调配过来的警察维持现场秩序,把所有的考生隔开,给工作人员一个畅通的通道。

    所有的士子都在警戒线以外,看着榜单的张贴,这次由于是第一次考试,所有人都聚集在了金陵。按照******的决定,第二届有了经验,可以开始各个市级城市举办,这样可以每年举办一次。当然这并未公布,士子们现在还不知道,生怕又要等三年才能参加考试。

    “中了……好歹也上榜了!”中了三榜没什么值得太高兴,不过相比之下还有两千多人没有上榜,其实能上榜已经非常幸运了。

    三榜是录取人数最多的,在七百人里面有五百人之多,在公布名字的同时还把考试成绩给公布了出来,包括三门功课的成绩。若考生不服,可以拿着准考证到考场里面查卷,每次只需要一元硬币的咨询费用。

    这可是人教部下辖教育局,在这次公务员考试里面最主要的收入源。否则组织公务员考试所需要的各种经费,总不能都让国家报销吧?以后公务员考试推广出去后,每次考试的组织和开支,都将在地方政府里面支出,国家不再单独为此立项额外支出。

    “中了没有?”诸葛子瑜看向庞士元。

    “三榜太掉份了,至少也要是二榜以上!”庞士元不屑的说道,他是冲着一榜来的。

    这样的存在不少,不过实际上在他们心里只要上二榜,那就可以了。到底是第一次考试,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除了少数对自己非常自信的,更多只求二榜保底。

    三榜已经放了出来,看到上面的成绩,不少知道自己水平的黯然离场,但还有不少以为自己会超常发挥的,就留了下来。到底没有看到二榜和一榜,他们还不死心。

    终于,随着时间的推移,二榜也开始张贴了起来。

    榜上有名的自然是欢呼起来,榜上没名的也不由得紧张起来。不少人都沉思着,不由自主的怀疑自己到底能不能上一榜,要知道一榜只录取七十二人而已。

    “我居然只是二榜而已吗……”在庞士元他们不远处,一个弱冠男子带着几分悔意嘀咕道。年轻的时候你没有好好学习,反而仗剑行任侠之事。犯了错,才想到要学习万人敌之术,结果读书的时间到底还是太短了点。

    他的名字叫徐庶,来自颍川……(。)

第47章 放榜的日子(下)() 
这个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徐庶看了看二榜第三名位置上自己的名字,只能苦笑。

    留给他读书的时间太短,灾变之后更是想要读书都没有地方可以求学。自学了几年,终究是比不上那些有老师教导的存在,二榜第三名无疑就是对他的嘲讽。

    “难道真的要先从镇县级开始做起?”徐庶不由得迟疑。

    谈不上甘不甘心,只是出仕当文官本来就不是他最喜欢的事情。他可是筑基中期修为的武者,从军完全可以从中层军官开始做起,关键是他在战阵方面很有天赋。哪怕没有深入接触过战阵之法,也曾经布置过几个简单的战阵,对付过一些高级魔族。

    为什么要考文官?徐庶其实也是非常的无奈,毕竟这是他母亲的遗愿……昔日仗剑杀人,被迫逃亡的时候,母亲没有怪罪他,反而是为他准备好了行囊盘缠。

    然而再次回到乡里的时候,等待他的是已经毁掉的镇子,最后他在家附近找到了一座简单的新坟,是他母亲的坟墓。

    里面只有一个骨灰盒,这是为了避免尸体变成僵尸或者骷髅怪才那么做的。当时徐庶真的很希望,里面装的其实不是他母亲的骨灰,但他没办法证明这点。

    他在坟前哭了一天一夜,最后弃武从文,偶然的机会拜入了荆州据点庞德公的门下,奈何时间太短,学到的知识还是太短。

    “看来也只能这样了……”他并不打算回归武职,至少也要在文职上做出点成绩,完成了母亲的心愿。这样才能顺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