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之魔王降世 >

第153部分

汉末之魔王降世-第153部分

小说: 汉末之魔王降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亚洲这边若是不是某国无限制扩张的话,只怕美国也不会对它下手了。当然也有很多其他因素在内才导致了这个结果,不过当时国内的舆论界的确有不少人主张放弃东北……这也是不能不承认的事实……

    在如今这个中国国内,或许荆州派系和江南派系并不甘心投靠刘孙曹三派,同时又不希望被这三派打压,从而影响到他们的政治生涯,所以做了点糊涂事。

    陈涛可以原谅他们的糊涂,但做出来的事情就必须要付出代价!

    结果舆论界开始全力反击,先列举了诸葛亮等少数上榜者的日常情况,表明这些人本身就是难得的天才,不断的吹捧。但与此同时,热烈祝贺学院考生获得成绩等。

    一方面把这些少数的天才捧上去,一方面在告诉天下人这所谓的私塾若不是依靠这些天才,那么一个合格的人才都培训不出来。

    是的,结果就有了这样的效果,那些私塾和学院被直接打上了‘无能’的标签。

    然后国会开始下达正式文书,勒令这些学院定期整顿,否则的话将要废校!到底要怎么进行整顿?自然要按照政府制定的标准进行整顿!

    到了这个时候,这些学院根本拿不出不废校的借口。国立学院出来的学生的考试成绩的确很厉害,一二三榜都有他们的人,而且直接占据了二三榜。他们这些学院出来的,除了诸葛亮等少数天才以外,就没有别的人才上榜了。

    报纸也说了,他们是天才,不管到哪里都是学霸一样的存在。既然如此那就是相当于是这些学院碰巧招到了这几个人,所以才能考上一榜,换做是别的学校,有这些人才也一样可以上一榜,这根本没有参考性。

    荆襄日报和吴郡日报虽然也打算挽回一些舆论的劣势,但是二三榜那国家学院学子的名单,就是铁证,不管怎么反驳都反驳不起来。关键是教育局允许查阅试卷,这也使得他们根本没有了反击的论点。

    目前放在这些考生面前的也有两个选择,要么出仕,要么为了捍卫他们书院的名誉这辈子都不出仕!诚然,诸葛亮、孟建、石涛、崔钧和步骘都是难得的人才,不过在这个全民修真,而且国家机构已经完善了的时代,多他们一个不多,少他们一个不少!

    在政界,有荀彧、荀攸、陈群、陈登、程昱等众多人才;在军事领域庞统、徐庶、郭嘉、贾诩等人才也充斥其中。

    可以说就人才阵容而言,陈涛麾下的人才库比历史上的三国任何一国都要完整,只因为三国原本的人才如今都为他所用!

    而且,郭嘉也没有水土不服早早挂掉,典韦也没有因此老曹的关系挂掉,黄忠早早就能展现自己的实力,关羽和张飞也不需要跟着刘备满华夏跑……

    最终,这几个人才也还是没有逃出去,纷纷出仕。不同的是除了诸葛亮都是走正规途径,从市里面的机构开始做起。而后者却是拜访了刘备,和刘备相处了一天一夜,也不知道是否抵足而眠过……说来在这个时代这还是友谊的象征来着。

    刘备随即就干预了诸葛亮的仕途,直接调他到省府机构里面任职。这本来应该是下面市级的行政人员,在合适的时候平调过来的。不过理由刘备也找好了,毕竟诸葛亮是本届榜,在任职的地方不过是办事员,属于政府里面的基础人员,所以他也不算徇私枉法。

    “先随它去,不要给我在内部搞破坏就暂时默许,一有风吹草动立刻汇报!”贾诩自然把这件事情汇报给了陈涛,那是陈涛刚刚完成一次闭关后的事情。得知此事之后,陈涛并没有太着急,只是随后吩咐了句。

    现在又不是三国时代,多他诸葛亮一个也翻不了天。只是刘备和诸葛亮的结合,这本身的确有点危险,保持监控倒是有必要的。

    又过了一个月左右,针对私塾和书院的整顿期限已经到达。水镜书院最先顶不住压力,选择了接受整顿,这意味着荆襄地区士人的妥协;见水镜书院都投降了,吴郡那边的自然也没办法坚持下去,选择了接受整顿。

    作为识时务的报酬,陈涛保留了两家书院的名字,不过里面国家将占据3o%的股份,同时所有的教科书必须是要统一下的内容,如何教这个进度问题交给书院,但内容必须是这些。这些书院的祭酒看着那本红色封皮的《思想政治》,眼皮不由得跳了跳。

    “这本书的学习程度,会直接关系到贵书院的年终考评问题,希望不要怠慢!”新任的政治委员如是说到,他是国家派下来混日子的工作人员,隶属于教育局。

    “老朽知道了……”水镜先生司马徽闻言,也只能叹了口气,默默的回答道。

    可想而知,在大量的爱国洗脑下,学子们就算得到了世家的恩惠,本身也会把国家放在优先的地方。这本《思想政治》里面包含了大量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如他们这种上了年纪有足够阅历的人,自然不屑一顾。

    但对于那些风华正茂,满腔热血的年轻人来说,这无疑是最好的思想武器!再加上国家已经正式推出了助学贷款,降低了国营学院的学费,免除了小学的学费,使得私塾和私人学院已经跟不上这个竞争力度了。

    再加上报纸随时控制着舆论,可想而知世家那种绑架舆论,控制士人进而高高在上的日子,看来是不复存在了。只怕以后,大家都要夹着尾巴做人了……

    不得不说,陛下高明啊!(。)

第100章 新修真文明() 
时间紧迫,替换下来的行政班子,几乎都在抓紧时间修炼,包括陈涛。≥

    只是他们也没办法彻底和这个世界脱节,于是学习陈涛这样,每一个月出来一次,目的是了解社会的进程。而陈涛不同,他一个月出来一次是为了满足交易需要。

    大量的晶核和妖丹流入到他的手中,已经过了八亿,换言之这段时间,还真是杀了不少的魔族。同时也不由得叫人怀疑,这魔族到底有多少?似乎这些魔族都是来自魑魅魍魉天的而已吧?!

    陈涛不想管那么多,能杀光才最好。为此他甚至不介意人族某些家伙和魔族的勾搭在一起,一起搞走私。不过一旦走私到了某种程度的东西,他们也要完蛋了!

    走私的价格自然很高,比如一块普通灵石都可以出售到十颗晶核的程度。只是魔族可以通过吸收晶核来修炼,所以自然不可能兑换晶核。反而是其他原材料才是兑换的大头,当然自然也更加的值钱。

    有国运结界在,对方也没办法南下,妖族在魔国范围内已经没有,他们想要弄到材料,除非朝着北部或者西部去寻找,去碰碰运气。

    当然,魔族需要的是矿石材料。若是普通的生物材料,他们魔国本身就有。这些材料大多都沾染了魔气,用来制作魔器刚好,反而是人族根本没办法使用这种材料,否则的话魔国应该会多一个进项吧?

    得到好处的不止是陈涛,其实中国在这种交易里面也得到了不少的好处。和魔族的走私其实根本就是国家的监控之下,陈涛也因此缴纳了一批不菲的税金。这批税金也直接使得货币制度得到稳定,晶核也正式成为了主流货币,配合金银货币一起流通。

    在这个基础上,一般的晶核全部作为战略储备,不再直接行,换成了金银铜三种货币。基本上一颗晶核,兑换一枚银币。

    大家开始习惯这种兑换比例,再加上国家有足够的晶核作为打底,对金融的摸索也开始进入快车道。陈涛在这方面不能提供太多的帮助,只能把一些他还记得的理论告诉专家,让他们头痛去!

    随着灵能转换器,还有灵能驱动器的诞生,这意味着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启。在经过了几年展,这两项技术已经真正成熟了起来,然后衍生出一系列的产品。

    比如纺织业来说,用专门的灵蚕丝或者灵棉作为主要纺织材料,不过纺织机却是使用灵能驱动器的自动纺织设备,只需要三班倒在里面输入真气,就能够转化为动力,驱动纺织机的工作。每个人工作一小时,大概可以相当于手工纺织效率的十倍左右。这还是纺织机技术不成熟的关系,否则消耗真气更少,同时效率更大。

    纺织工的责任就是更换丝线,同时保持真气的输入,做到这两点就算不会纺织都没有问题。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纺织业的淘汰,那些有着高纺织技术的存在,也被专门开设一个工坊给她们纺织,主要走高端路线。至少上层人士对手工织品,还是趋之若鹜的。

    在逐渐淘汰传统产业的同时,保护传统高端技术,这是推广灵能技术的核心思想。

    在近段时间,在金陵和吴郡之间,也开设了专门的灵能列车。列车使用的灵机功率更大,某些乘客可以免费乘搭,但他们要为充能器补充真气作为车票。

    就度来说,灵能列车比一般都马车和牛车更快,或许是主要走在铁道上的关系。不过没有高功率的;灵动机和灵能转换机的话,只怕也做不到这点。

    对于那些没办法御剑飞行或者御风飞行的存在,列车为他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与此同时国家也在进一步规划,从金陵出,逐渐把铁路修建到各地,确保中央政府对各地的控制力度。

    比起那些高端的运兵法宝,灵能列车才是干净环保,关键是成本低廉。说到底,并不是谁都能够有钱购买运兵法宝的,政府也不可能大量采购,毕竟没那么多经费。还有……陈涛也不肯把价格降下来……

    随着衍生产品的出现,照明灯、热水器、自来水和风扇也6续出现。与此同时,在金陵开始,每家每户都安装了一台灵能转换储备器,里面有指针来显示其能量含量,不足的话需要户主自行充能,或者花钱请别人来充能,后者的话相当于每个月交电费了。

    充能用的可以是灵石,也可以是自身的真气,不过禁止使用聚灵阵自行充能,毕竟若是千家万户都这样的话,那么金陵本身的灵气会变得稀疏起来。

    通过专门的线路,充入里面的能量开始供应各个设备的驱动,使得人们可以享受到自动加热的热水,在晚上也能在明亮的环境下活动,在夏季也能享受到习习凉风。

    并非每个人都是高级修士,有着不畏寒暑的能力,大多数的百姓不过是先天期或者练气期,或许受限于年龄的问题,很有可能一辈子都不能有所进境。他们的身体素质越一般人,但也并非人,所以这些器具倒也还用得上。

    也因为这些器具的出现,极大的方便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使得幸福指数迅提升。

    至今,金陵周边已经开始不断出现报建灵能转换储备器,甚至周围的城镇也开始出现报建,乃至于也有一些更远的城镇,居然也开始报建。

    军工厂几乎是全力进行生产,技术也在不断的成熟和完善,工艺不断的获得改进,使得生产效率进一步的提升,质量进一步提升。于是针对最初的一批客户,又进行了免费的升级换代。

    一系列下来,使得金陵地区的百姓,对政府的认可程度空前的高涨。若是没有外部魔族的威胁,他们认为自己过的生活,已经是最好的了!至少,放在以前,只怕也没有这样的好日子过!

    各项技术和各项机器的出现,甚至出现了耕种机和收割机,农业和畜牧业开始逐渐变得便利起来,工作效率有所提升,这也使得工作年龄下调到了十二岁。不过大部分人还是选择让孩子读书,毕竟有专门的教育补助和教育补贴。

    家长不管什么时代都差不多,希望孩子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然后成为人上人。而政府也不介意这样,一方面他们也需要人才,一方面更多知识人才也可以反馈回社会!

    一个越来越成熟的修真文明,已经开始逐渐成熟起来!(。)

第101章 军事的进步() 
日子

    诸葛亮当时不过是刚刚考上公务员的新人,而刘备已经是国家总理,按说两人地位一个在天一个在地,他怎么都不可能接触到刘备才对。

    然而但是他并非是以个人的身份前去拜访,乃是以荆襄和江南世家代表的身份前去拜访,那么大的名义,就算是刘备多少也要给个面子。

    谈话的内容很简单,荆襄和江南世家会全力帮助刘备扩大在中国的政治影响力。但与此同时,刘备要帮助两个世家集团谋取一些力所能及的福利。

    显然,当世家意识到没办法单独和国家对抗的情况下,他们索性借助了国家来对付国家,准确的说是打算利用相权来对付皇权。

    不知道为什么陈涛有种很熟悉的感觉,毕竟这不***就是明朝中后期的常态么?尤其是江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