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之魔王降世 >

第42部分

汉末之魔王降世-第42部分

小说: 汉末之魔王降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势力范围为濮阳、顿丘和卫国三地,拥兵三万,每个都是三流武将级别,这也是世家才能做到的事情。更有颍川荀彧和荀攸两叔侄,戏志才,娄圭,程立等筑基修士襄助,在当地也算是比较强大的势力。

    “陛下,据臣刚刚得到的消息,魔头董卓已经重新回到了雒阳,并带来了不少的魔军在那里驻扎,看其形势,似乎打算出关入侵。虎牢关虽然有国运结界,却因人口过少,威力堪危,为今之计,只怕需要调集天下英雄,前去共同抵抗,方能将其击退。否则一旦结界告破,却是我等人族的危难!”曹操并未坐着主位,反而是一个孩子坐在那里,此刻他更是单膝跪在那人面前,拱手谏言。

    “爱卿所言极是,朕便写下诏书,邀天下英雄,共讨董贼魔头!”那孩子表现得非常的成熟,和他那稚嫩的样子却是浑然不同。

    这也不奇怪,看着父母兄长死在自己的面前,自己也被苦苦折磨,差点也要被杀之际,才被曹操救了出来,送了出来,如此经历,就算是个幼童,也不得不成熟了起来。

    他便是刘协,汉灵帝幼子,刘辩之弟,历史上的汉献帝。

    他没有死,被曹操送到了濮阳据点,依然当着他的皇帝,只是权力少了不少。至少,他根本没有资格调动军队。

    不过他已经知足,日久见人心,在这个大汉分崩离析的情况下,曹操还能有这种表现,这若都还不是忠臣,谁还是大汉的忠臣?对他的要求,自然无不应允!

    p。s:曹操其实至死都以大汉忠臣自居,至死没有夺了汉家江山,这辈子依然保持着心中的忠义,只希望这辈子,君臣关系能更加和谐吧。

第67章 讨董去不去() 
时间到了188年末,好不容易挨到了冬至,陈涛本想着一家人好好温馨一下。

    却不想偏偏就在这个时候,一份说是从濮阳据点送过来的诏书就送到了他的案上。说真的,一开始被拿上来的时候他还一度怀疑,谁tmd居然称帝了?

    结果打开一看顿时无语了,还真是皇帝,然而却是没名没分的汉献帝刘协。不是说汉灵帝全家都在雒阳失踪了吗?不是说了被害了吗?怎么又冒出来个,不会是西贝货吧?!

    “各位看看吧!”看完了诏书,陈涛直接把诏书递到下面去。

    第一个拿过诏书的不是别人,正是应沮授之邀,过来帮忙的田丰。今年已经三十多岁的他,倒也还是个大汉遗民,对大汉尚有眷恋,也难怪如今看见诏书会那么激动。

    “中平五年十月廿十日,汉帝刘协诏曰:朕侥幸逃出生天,于濮阳再兴汉室,感今年华夏灾劫不断,百姓流离失所,甚为痛惜!

    期间各地官员各自为政,朕无权也不忍追究,只望在此人族危难关头,各地据点主事能同心协力,勿要再互相征伐,免得亲者痛,仇者快!

    今闻魔头董卓,带领大批魔军入驻雒阳,即将东侵。事成,则关东各地必遭其害,人族危矣!事关各据点主事,各位也是难以独善其身,索性借汝力量于朕,会盟于酸枣,共讨魔头!还望各位看在人族共同的利益,还有华夏江山的安危上,能出一份力!

    若有意会盟者,与明年寒食节前,抵达酸枣会盟,过期不候。未出兵者,可视为魔军同党,天下皆可共讨之!会盟期间,对同族下手者,亦是如此!钦此!

    汉帝的想法难得可贵,但实施起来太难了……”田丰朗诵完毕后,不由得叹了口气。

    若是以前,只怕还会称呼一声陛下,只是如今既然已经答应投靠陈涛,田丰也自然会端正自己的位置。这个时候,称呼刘协为陛下,完全就是不给陈涛面子了。

    这份诏书所表达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用大义的名头,号召大家到酸枣会盟,共同讨董,这tmd根本就是诸侯讨董的翻版,只是从三公密信变成了汉帝诏书。从诸侯讨董,变成了共同讨伐魔军而已。

    却是不知道,是否最后双方会在虎牢关上来上一场比试。也不知道那传说中的温候吕布,是否会出现在那里,以成就三英战吕布的演义经典?

    不过在这之前,这个号召本身就是一个坑。派出去的人太厉害吧,后方防御就成问题,万一被别人趁虚而入该如何是好?然而派出去的人弱了,结果陨落在讨董战役上,又当如何?!

    谁能保证别的势力,不会趁机发动进攻?只是所谓的大义,这个时期只怕连遮羞布都算不上,如何保证别人听命行事?

    所以说,刘协还活着的确算是很意外的一件事情,但他本身能不能代表汉室都两说,何况还想以汉室皇帝的身份,号召别人去相应会盟的请求,这本身就有点痴心妄想的意味。

    也难怪,田丰会给出那种评价了。

    “各位如何看待这份倡议?”陈涛待大家看完后,这才开始发问。

    没说是诏书,只因为上面甚至连传国玉玺都没有加盖,根本不合法。说难听点,在太平盛世那个时候,说它是一份娇诏都可以。所以说,这最多也只能算是‘倡议书’而已。

    比较让人感到好奇的是,与刘协共同署名的曹操。陈涛没想到他居然还是把刘协带到了自己的治下,更没想到的是,这样的情况下,他居然还以臣子的身份自居,这得对大汉多么忠诚才能做到这一步啊!

    “应对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一个‘等’字便可。”看完了这份诏书之后,辛毗进言。

    “等?”陈涛倒是很好奇,他为什么会那么说。

    “距离寒食节还有三个多月,扣除行军所要花费的时间,大概还有三个月左右。若会盟的人多,那么可见汉帝还有点权威,关键还是魔军的规模的确非常庞大,人族的确处于危机之中,那我等也必须要出一份力才行。

    反之,若会盟的势力稀少,那么就意味着情况还没有那么糟糕,那么尚可继续观望。尤其若袁绍和北方的张燕两个势力,没有前去会盟的话,我等也不好随便离开,省得被他们趁虚而入!”辛毗把自己的看法说了出来。

    “可若是别的势力也在观望,又当如何?”陈涛却是想到了别的可能性。若是大家都在观望,谁都不肯先去会盟,导致判断错误,最后魔军正式东侵,那可不是什么好事。

    “曹操既然是最先发起人,那么必然会优先出战。同时身处南阳的袁术,还有陈留据点的张邈,济北据点的鲍信四个势力,必然会前去赴盟。其中此次魔军东侵,袁术也是首当其冲由不得他不去会盟,后者却是曹操的好友,自然也会给他一个面子。

    袁术若去,那袁绍必然也不得不去赴盟,就是不知道张燕如何打算!”田丰对天下势力情况比较了解,故而很快就为陈涛分析起来。

    “这个简单,写封信问问他便是,去就一起去,好歹有个伴。不去的话大家都不去,反正我也是黑山联盟,更是魔修一个,过去一堆正派而且还是故大汉官员之中,那不是找死么?”陈涛也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对于他的说法,众人也没什么好反驳的。陈涛的出身虽然也是世家,只是走的却是魔修的道路,更是黄巾余孽黑山军的盟友,若是在和平年代的确是人人喊打的角色。

    只是若真的是在和平年代,以他这个小世家子弟的身份,也未必能够混到如今这个地位,或许这就是所谓的有利有弊吧?

    给张燕的信件三天就有了回函,张燕似乎对前往酸枣会盟也有点兴趣,一方面打算重振太平教,一方面也是为了扬名立万。关键是他似乎受到消息,豫州和青州两地的黄巾军,也将要去酸枣会盟,也有选个老大的意思。

    张燕的信函明确表示,到时候大家各凭本事,陈涛能力强他就当这个老大。否则若是他张燕更强一些,那就必须要服他。也不需要直接归顺于他,保持现状便是。

    陈涛也没想到,黄巾这边居然还有这等盛事,那还真的是非去不可了。

第68章 张宁也活着() 
三个月的时间,华夏的形势变化的确非常的迅速。

    盘踞在右北平的公孙瓒,攻破了刘虞所在的蓟县据点,几乎把势力扩大到大半个幽州。同时进行整体搬迁,把势力核心搬迁到了蓟县。

    曹操已经带着先锋部队,在酸枣一带建立了临时据点。次月袁术、张邈和鲍信三人相应号召,也派兵前来这里协助建设,把据点扩大了三倍有余。

    就在上个月,袁绍闻言亲自前往,更有颜良文丑两个先天后期武将随军,军队三千。

    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陈涛也斥丘和内黄据点,迁其百姓军旅回邺城,至此拥有人口十五万余,带甲之士五千余,武装民兵万余。

    雒阳那边的探子也回来了,明确表示董卓的确带着大批魔军,已经打下了虎牢关。而且魔军行动频繁,虽然没有继续东侵,却似乎在为什么大动作做准备,叫人担心不已。

    得到这个情报的,当然也不仅仅是陈涛,收到诏书的人自然也回去查看。

    公孙瓒已亲自南下,随同前来的还有刘关张三兄弟。据点留给了其族弟公孙越和心腹严纲两人照看,由另外一个心腹关靖,还有简雍两人来处理政务。

    早几年已经担任荆州刺史的刘表,派了侄儿刘磐北上支援,似乎已经抵达了酸枣据点。

    青州北海据点主事孔融,派了名为太史慈的将领前来会盟;兖州刺史刘岱,也在山阳那边前去会盟;豫州汝南据点主事袁遗,也亲自前去会盟;长沙太守孙坚,更是亲自北上会盟,但是北上的过程中,似乎和刘表闹出了点矛盾,似乎还动了手。

    去年被打出凉州,不得不出走来到并州一带盘踞的马腾和韩遂,也派人南下会盟。历史上的十八路诸侯讨董戏码,正在被一种不知名的力量重现。

    会盟的日期逼近,张燕也带着亲信陶升和白绕两人来到了邺城。此番他们过来,是按照约定过来和陈涛汇合,共同南下会盟的。

    黄巾军那边,管亥、刘辟、裴元绍、周仓和龚都等人已经开始朝着酸枣附近汇聚,并且也建立了一个属于黄巾军的据点。白波谷据点那边,以杨奉为首的白波军也前来汇合。

    双方原本就是官匪关系,自然不可能尿到一个壶里。不过大敌当前,倒也是保持着相安无事的状态,最多偶尔挑衅几句。

    “各位,据点的安危就交给各位了!”张燕都亲自前来邀请,陈涛自然不能不去,直接把据点交给了沮授和辛评他们,只带着辛毗、龙戾、赵云和杨风四人便南下。

    “愿誓死捍卫据点!”身负重担的众人,自然是严肃回答到。

    “这一路只怕还需要盟主照顾一二了?”告别了属下,陈涛也顺便向张燕打趣到。

    “哈哈,陈老弟你这话说得就不对了,这一路上少不得我们还需要兄弟你照顾一二呢!这不,为了交易,张某可是带了不少的晶石过来呢!”张燕比了比身后,果然有三辆板车上面,堆放着大量的晶石。

    “有生意上门,陈某自然欢迎,这一路给盟主打七折也罢!只希望盟主不要随便和别人说这件事情便是。”陈涛拱了拱手,带着几分为难的表情说到。

    “到时候某自然会安排妥当!”张燕笑了笑,傻瓜才会把陈涛暴露出去。别的不说,哪怕是原价购买,一转手至少也有五成利润,谁嘴贱会把那么大的财源泄露出去?

    “只是到时候,黑山军也不过是黄巾军里面的一个小势力,兄长我能照顾陈老弟的地方可不多啊!老弟也是第一次参加这种会盟,也应当小心谨慎为妙,省得被人当了枪杆子,还懵懂不知!”张燕见陈涛识趣,也适当提点了几句。

    “怎么,还有谁比盟主辈分要高的?”陈涛不由好奇的问到。

    “若是那些老牌的渠帅或者二代渠帅,张某也能够和他们平起平坐。但是有一个人,我们却不得不给她几分面子,不管是地位还是实力。”张燕苦笑着回到。

    “谁那么厉害?”陈涛不由得惊叹道,比渠帅还要厉害,难道是张角不成。

    “我黄巾军渠帅首领,皆是太平教信徒这点,不知道陈老弟可知道?”张燕想了想,然后试着问了句。

    “这倒是知道点,教主便是那大贤良师张角乎?”陈涛点了点头。

    “便是天公将军他老人家,只是自从他过世,且不说太平教的名头已经臭到家了,他老人家和两位副教主也是相继陨落。然他的女儿,也就是如今的二代太平教教主张宁却尚在人世,早些时候在青州那边,管亥就在其麾下。

    如今会盟,作为天下黄巾军名义上的统领,无论是辈分还是地位,我等自然不得不忌惮一二。更别说,听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