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帝国 >

第109部分

明帝国-第109部分

小说: 明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自成当然不想看到曹越的朝阳门方向出现这样的情况。他更不能容忍救援的大明官军在他眼皮底下来去自如,马上派出更多人马,准备在运河两岸截击这支水师战船。

    不过李自成到底还是个土包子,他和他的谋士,根本没见识到过现在南京新军火器的厉害,装备了强大火力的战船,就像一个可以移动的堡垒,停在运河中火炮的数量,比北京城墙上还要多。而战船上的军士,可以躲在船舱内射击,农民军即使能冲到战船附近,没有强大的火器,基本奈何不了战船及战船上的军士。这一点曹越也是很清楚,因此他并不畏惧流寇的优势兵力攻击,没有任何的慌乱,准备率全部人马全身而退。

    也就在一片混乱中,一队人马快速奔来,后面不远处还跟着一队追击而来的骑兵。

    曹越从望远镜里看清楚,前面的正是自己的人马,后面追击的看样子是流寇,他马上命令镇守城头的将士,攻击追击之敌并将那两个小队接应回来。

    一千余名家丁部队及特卫营的军士,马上端着火枪,从几个方向冲上前去接应,随着火枪的一顿猛轰,追击的流寇被轰倒了大片,余部吓的马上四散逃跑,再不敢追击。接应的一千余人马,护着救援的两个小分队,快速冲过了朝阳门,冲上了等候在那里的战船。

    待所有人马都冲出朝阳门后,曹越这才指挥其他人马,离开城墙,有秩序地上了战船。

    也就在他们全都上了战船后,停泊在运河中的战船,在收起了跳板后,缓缓驶离地码头,往天津方面而去。

    在战船起锚的时候,炮兵再度冲远处集结待命的流寇阵中发射了几轮炮弹。因为抬高了射角,火炮的射击距离比刚才稍稍远了一点。原本以为躲在明军火炮射程之外的流寇,又被轰倒了一片,吓的他们赶紧后撤,根本不敢追击。待他们发现情况不对,再度发动攻击的时候,朝阳门外的码头及河道上,早已经不见了明军的战船。

    不过这时候,朝阳门的守军,也早已经作鸟兽散,城头上没有一名军士看到,刘宗敏的大军,没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朝阳门。

    但前面遭到的重创,让最终“轻松”占领了朝阳门的刘宗敏,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第三十八章 曹越的打算() 
战船离开北京,往天津卫进发的途中,遭遇到了流寇的截击,但几千人马的流寇,根本没能对船队构成任何的威胁,几轮火炮轰击后,准备截击的流寇,除了那些死伤者外,其余全都被吓跑了,船队得以顺利一离开北京地界。

    途中的稍事停歇时候,曹越换了战船,登上了运载崇祯皇帝遗体及周皇后、昭仁公主及太子朱慈照、定王朱慈炯的那艘战船。

    因为崇祯皇帝死了,曹越和孙传庭理所当然地让周皇后和其他皇室成员呆在一块。

    但在曹越赶过去的时候,又一件意外的事发生了。

    在两个小队成员接应太子朱慈照和定王朱慈炯的过程中,太子朱慈照不幸中了流矢,虽然战船上的医务兵马上抢救,但终因受伤太久,错过了最佳的救治机会,朱慈在逃离北京后的一个时辰后,在自己的母亲周皇后怀里,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一天之内失去了丈夫和儿子两个亲人,大明的皇宫又被流寇攻占,他们成了“无家可归”的人,周皇后差不多崩溃了,在痛哭了一番后,终于支持不住,昏迷了过去。

    太子朱慈照伤重身死,这是孙传庭和曹越都没料到的事,他们原本以为,能成功将这几位皇子救出来,已经是不幸中的大幸了。却没想到,太子命薄,在逃离北京后,死在了战船上。还好,周皇后及其他皇室成员,还有一些有幸跟着一起逃出来的宫人目睹了整个经过,不然曹越和孙传庭还真百口莫辩,要被人误认为谋杀了太子殿下。

    甚至崇祯皇帝的死,他们也逃不了干系,有人说他们借机谋害皇帝,另立新帝都有可能。

    周皇后还有其他皇室成员,及随行的那些宫人千万不能出意外,不然他们就有可能背上污点,曹越严令随行人员。要绝对保证这些救出人员的安全。

    崇祯皇帝上吊自杀的时候,脚上只有一只鞋子,身上也是衣冠不整。孙传庭令人给崇祯皇帝好生收敛,换上洁净的衣服。污物清除干净。船上没有龙袍,一切只能先将就,待回到南京再给崇祯皇帝举行隆重的葬礼了。也就在宫人们替崇祯皇帝擦拭遗体,更换衣服的时候,崇祯皇帝临死前所写的那份遗书掉了出来。看到这份遗书。曹越松了口气,不要再担心被人猜忌了,这封崇祯皇帝临死前所写的血书,能证明很多东西。

    船队抵达天津卫后,稍作休整,即马上启航,从海路南下,准备赶回南京。

    在天津卫休整的时候,曹越以几种方式通知正率军北上的曹杰,马上停止前进。退回到徐州一线,并做好防御准备,提防流寇可能的追击。

    现在曹越并不想马上就进攻流寇,一切都要局势稍稍安定下来再说。崇祯皇帝已经死了,另立新君是最重要的事,还有新朝堂上官员的安排。惟有这些事情做好了,才可以考虑其他事情。

    在认真思考了一下后,曹越惊喜地发现,崇祯皇帝和太子朱慈照的死,周皇后被救出来。事情变得很“完美”。定王朱慈炯,那就是皇位不二的人选,而他和朱慈炯很熟,关系也很好。朱慈炯年少。还不满十一岁。他可以借拥立朱慈炯即位的机会,将朝政大事掌控在自己的手里。曹越是这么想的,将朱慈炯控制住,再让周皇后也完全支持自己,那朝中大事,其他人的发言权还能超过他吗?

    而且军队还掌握在他手里。原本曹越还担心。自己招募的十几万南京新军不能名正言顺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现在好了,一切顾虑都没有了,他还可以利用各种借口,扩充南京新军的规模。

    只要军队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那朝中大事,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在回南京的途中,曹越就在考虑这些事,朝堂上要用哪些人,首辅这个职位让谁来当等等。孙传庭是现在觉得首辅不二的人选,史可法这位耿直之臣可以继续留用,高弘图只要听话,也可以让他继续留在朝堂上,何熊祥这家伙,可以让他告老还乡,回家享清福去了。

    不过其他可用之人,曹越暂时还没想出个名堂来,他准备找个机会,和孙传庭好生聊聊。

    只不过,船队离开天津卫,在大海上航行后,他没和孙传庭呆在同一艘战船上,路上没办法交流。两人不呆在同一艘战船上,那是为了安全考虑。如果两人同乘一艘船,出了事情两人都丢了性命,那这支人马就没有人指挥,全部乱了套了。

    两人乘坐的战船都出问题,两人都丢了性命,这样的事情有可能发生,但机率总是小上很多。

    朱慈炯和其他皇子,也没让他们呆在同一艘船上,同样是为了安全考虑。

    曹越呆的战船,是运送崇祯皇帝遗体,周皇后和朱慈炯还有昭仁公主朱娕媁都呆在这条船上。父皇身死,母后又因伤心过度昏睡了过去,朱慈炯和朱娕媁都非常伤心,他们哭哭啼啼地围在母后身边,不敢离去。还好,战船离开天津卫后不久,周皇后就醒了过来。

    在听报周皇后醒过来后,曹越也马上过去探望了。

    看周皇后一副伤心过度的绝望样子,曹越也马上相劝:“皇后娘娘,事情已经这样了,你也不必这么悲伤。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为了万岁爷报仇,重复大明河山,将流寇消灭,将建奴赶出大明国土,重新把大明建设的很强大。”

    周皇后听了,默然不语。

    曹越继续说道:“皇后娘娘,现在你是整个大明最尊贵的人。陛下是被流寇逼死的,我们一定要为他报仇。臣觉得,皇后娘娘如果要为陛下报仇,无论如何都要振作起来。现在天下一团乱,只有南京、南直隶局势稍好一点。我们现在正赶往南京,南京是故都,我们可以在南京拥立新君。可是无论我们拥立哪位新君,都没办法将朝事交给他处理,毕竟无论哪位皇子都太年幼。所以,皇后娘娘你就要费心了,国事你要多过问一下!”

    听了曹越的话,周皇后受到了触动,忍不住抬起眼睛,看了看曹越,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第三十九章 谋定而后动() 
见周皇后有所触动,曹越继续说道:“皇后娘娘,陛下已经驾崩,我们抵达南京后,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拥立新君,臣觉得,定王殿下是新君的最佳人选。他是陛下和娘娘所生的嫡子,太子已去,他就是嫡子中最年长者了,由他即位是众望所归,不知娘娘觉得如何?”

    见曹越说起了这样的军国大事,周皇后连忙擦干眼泪,端坐好身体。在认真地想了一下后,她终于点点头:“越哥儿,你说的不错,皇位当然要由定王来继承,他是本宫和陛下所生仅余的儿子了。只是以后的朝事,本宫却不便插手,这是太祖的祖训,后宫不得干政。”

    “皇后娘娘,现在是非常时期,你是大明皇室中所余不多的人之一,又是皇室中最有权威者,新君年幼,许多事,还是要你拿意见,”曹越说着,似笑非笑地看着周皇后,再轻轻说道:“不过军事方面臣会负责起来。臣已经练出了十万新军,再努力一下,能训练出更多的军队出来,并能将他们的战斗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还有,孙传庭是个非常出色的人,人又耿直,如果让他具体负责朝事,大明朝堂上肯定会焕然一新。这些年他不受重用,并不是他无能,而是太有能力了,遭到同僚的嫉妒和中伤,又过于耿直,一些话得罪了陛下,所以才几番大起大落。”

    周皇后瞬间就明白了曹越的心思,脸色微微变了变,但最终还是点点头,认可了曹越所说:“越哥儿,本宫乃一介妇人,对朝政大事完全不在行,以后啊,朝中大事就由你和孙传庭多多担待,定王即位后的事情,也由你们安排好了!”

    “如今乱世。大明危在旦夕,臣不敢有任何的推托,”曹越等的就是周皇后这句话,没客气就答应了。接下来。曹越也把南京的一些事,还有自己的很多打算都说给了周皇后听,最终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周皇后的保证和支持。

    随后,曹越又去找了那个即将登上帝位的半大小孩朱慈炯,准备和这位对自己很崇拜的小皇子好生聊聊。

    朱慈炯对自己的父皇和亲哥哥身死当然很悲伤。但几天下来,悲伤已经少了很多,见到曹越,也不再抹眼泪。“越哥儿,你真是太厉害了,竟然敢在流寇大军压境,即将攻占整个北京城的时候,把我们救出来!”朱慈炯丝毫不隐瞒他对曹越的崇拜。

    “可惜,我们还是慢了一步,没将你的父皇。及其他贵妃救出来,唉!”曹越说着,重重叹了口气,“如果朝廷早下令我们南京新军北上勤王,那事情肯定不会这样。我们以最快的速度行进,大军主力才抵达山东境内,要不是我亲自率精锐的人马,以几骑换乘的方式前进,如果水师战船没有大风的便利,我们根本没办法在流寇攻占整个北京之前。冲进皇宫,将你们救出来。”

    “越哥儿,最终你还是做到了,我和母后都非常感激你。皇姐也肯定会以你为骄傲的!”朱慈炯看向曹越的目光中都有星星在冒。原本他就非常崇拜曹越,这次侥幸脱险,拣回了一条性命后,对曹越的崇拜之情,越加高涨。

    “定王殿下,你知不知道。为何南京新军这个时候才北上勤王,而不是更早?”曹越准备给朱慈炯洗脑了。

    “为什么?”朱慈炯昂着小脑袋,一脸迷茫的神色。

    “都是朝中那般昏庸之臣制肘之故,你父皇死前留下的血书,也痛斥诸臣误国。相信你也知道,我在以往几次作战中立下大功,但每次都有朝中重臣当殿弹劾,要陛下治我这个有功之臣之罪。他们是怕我再立战功,得陛下进一步宠信,再提到提拔,所以不给我这个机会。说不定还有人在你父皇面前隐瞒军情,让你父皇没办法掌握天下大势,最终错失良机,给流寇以可趁之机!”曹越说话间一副愤怒的神色。

    朱慈炯也被激怒了,想着自己这两天的遭遇,父皇和太子哥哥的惨死,母后的悲伤,他忍不住恨恨地说道:“真恨不得将他们全部斩杀!”

    “流寇会帮我们实现愿望的,不过,说不定他们现在已经全部投降流寇,在流寇朝中继续当官了,但多行不义比自毙,他们最终不会有好下场的!”曹越说着,话锋一转,“定王殿下,你有没有考虑过一个问题,那就是你的父皇驾崩,你的太子哥哥不幸罹难,现在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