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帝国 >

第112部分

明帝国-第112部分

小说: 明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告诉了孙传庭,说的非常详细,除了朝政上的一些主张外,稍后几年大明的发展策略,军事布署及怎么行动都和孙传庭说了。

    末了再道:“孙老头,大明朝堂上,不能再出现以前那样相互倾扎、扯皮、勾心斗角的局面,我们要上下一心,利用铁腕手段掌控朝堂及天下,尽早荡平流寇及建奴,还天下百姓以安宁!”

    “小子,原来你想当曹操啊!”目瞪口呆听完曹越所讲,孙传庭怔了半天,终于蹦出了这么一句。

    曹越并不否认他想掌握最高权力的想法,他盯着孙传庭的眼睛,非常正色地说道:“孙老头,我当曹操,还是当其他什么不要紧,重要的是,一定要将几近崩溃的天下局势拨乱反正,不给流寇和建奴以机会,不然大明必将彻底消亡。我相信,只有我曹越,才能做到这一点,只有我曹越训练出来的军队,才能荡平天下,保护大明百姓,还天下以安宁。也只有我曹越制定的大政策略,才能让天下百姓过上富足、安定的生活,也只有我曹越,才能彻底革除大明积存了几百年的蹩政,将大明打造成富强、稳定、不会再遭受外虏入侵的超级强国。”(。)

第四十四 周皇后的请求() 
孙传庭听了后,并未马上答话,而是久久地注视着一脸自信、充满坚毅的曹越,最终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容:“小子,你比我想的还要狠,还要有气魄,还要想的长远,但是我相信,你能做到的,就比你在大同及南京这段时间的表现可以看出来。好了,你赢了,你得到我这个老头子的支持了!”

    “孙老头,你很快就会发现,你的选择是正确的!”曹越笑呵呵地拍了拍孙传庭的肩膀,“孙老头啊,我准备告诉你一个天大的秘密,等你知道这个秘密了,你就一切真相大白了!”

    “什么秘密,快告诉我!”孙传庭顿时来了兴致,一把抓住曹越的手臂,连声催问道:“小子,有什么事别瞒着老夫,都告诉我,不然我以后不帮你!哼哼,快说,不得蒙骗老夫!”

    “孙老头,别着急,这个秘密,等你死的那一天我再告诉你!”曹越一脸诡秘的笑,将孙传庭的手从肩膀上拍落:“等你快咽气的时候,我再把这个秘密告诉你,到时你就死而无撼了!哈哈!”

    “臭小子,竟然敢耍老夫!”孙传庭一副气极败坏的样子,老脸挂不住了,有点抓狂!

    “孙老头,没蒙你,真的有一个天大的秘密,准备在你咽气之前告诉你,等你知道了这个秘密,你就可以无撼去另外一个世界了!”曹越逃后两步,再露出一副秘密莫测的样子,“等那时候,发生在我身上的一切,你都会理解了。现在你要做的,就是帮我成大事。相信我们两个联手,定能打造出一个繁荣强大的大明。这是我的愿望,也是你孙老头最想做的,不是吗?现在上天给了我们最好的机会,让我们掌控天下局势,我们可不能放弃!”

    听曹越后面几句话。孙传庭脸上的瘟怒之色消失了,代之的是少见的凝重,他盯着曹越看了一会,再压低声音郑重地问了一句:“小子。老夫再问你一句,你真的……想当曹操?!”

    “当曹操还是当什么人无所谓,重要的是将混乱不堪的天下局势打理好,将大明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重建一个强大的大明。还天下百姓以安宁!”曹越说着,冷冷地盯着孙传庭:“孙老头,刚才我还以为你开窍了,原来还是这么玩冥不化。我问你,是大明安危、百姓生死重要,还是一个虚名重要?放眼如今的天下,你觉得还有什么人比我这个手握十万精锐的南京提督更能拯救天下?”

    孙传庭盯着曹越看了一会,很快变了脸色,收起凝重的神情,嘿嘿笑了两声道:“好吧。小子,老夫不再问这样无聊的问题,听你罢了!”

    “我说了,你以后会为今天的选择而庆幸的!”曹越嘴角浮出胜利的笑容,朝孙传庭伸出了手。

    孙传庭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伸出手,和曹越相握。两人手握在一起后,对视了一会,终于哈哈大笑起来。

    曹越率水师船队抵达燕子矶码头之前,又和孙传庭还有周皇后秘聊了几次。就新皇即位后的朝事问题有了初步的打算。

    崇祯十六年十一月初八,在一片寒风萧瑟中,水师船队顺利抵达了燕子矶码头。

    接到曹越传报的南京六部官员,在兵部尚书史可法和户部尚书高弘图、安王朱统钷、魏国公徐宏基、忻城伯赵之龙、诚意伯刘孔昭率领下。到燕子矶码头相迎,南京吏部尚书兼礼部尚书何熊祥在曹越离开南京,北上勤王之后不久就病逝了,再没机会出现在曹越的面前。

    也就在水师战船抵达燕子矶码头,战船上的将士陆续登岸后,曹越这才向前来迎接的官员们宣布了北京沦陷。崇祯皇帝自杀殉国,太子伤重不治身死的消息。虽然说南京已经有这方面的传言,但没得到确切消息让南京的官员都不敢确信这些消息,今天听曹越当众宣布,这才清楚事情真的是这样了。

    大部分官员在战船抵达码头的时候,就有不好的预感,因为战船上都挂了白幡,所有将士都是戴孝。在曹越当众宣布这些消息后,码头上登时哭声一片,所有迎接的官员全都冲着运载崇祯皇帝遗体的战船跪下。所有在船上或者下了岸的将士,也全都直挺挺地跪了下去,一时间哭声震天。

    也就在冲天的哭嚎声和哀乐声中,装载崇祯皇帝及太子朱慈照遗体的灵柩在几名礼兵的护送下,缓缓从舷梯上下来。跟随在灵柩后面的,是一身素衣孝服的周皇后和定王朱慈炯、昭仁公主朱娕媁及其他有幸被救出的皇室成员和宫人。

    崇祯皇帝和朱慈照的灵柩在抬下战船后,在百官面前郑重摆放,接着周皇后和朱慈炯走到百官面前,泣不成声地把前前后后的事情当众告诉了前来迎接的百官。这是曹越要周皇后和朱慈炯做的,他清楚南京的官员对崇祯皇帝和太子朱慈照的死肯定有疑惑,甚至会怀疑,他要在第一时间让百官消除疑惑。而最有权威的,就是周皇后及其他皇室成员的亲口讲述。

    周皇后声泪俱下地把流寇攻占北京城之前,之后的事,崇祯皇帝如何被周廷儒等人蒙骗,最终错失征招勤王之师保卫北京的机会,北京被流寇攻破,他不愿意受辱自杀殉国,他们残余的人在曹越拼死相救之下得以逃脱的事都源源本本地讲了一遍。末了,周皇后从怀中拿出崇祯皇帝临终前写的血书,展露在众臣面前,悲愤地吼道:“这是万岁爷的临终绝笔,他殉国前都念念不忘保护百姓,希望流寇不要伤及无辜百姓。哀家希望,南京的官员,大明残存的军民,一定要替万岁爷报仇,平定流寇,屠尽建奴,将毁我大明的一切敌人都消灭,复我大明万里河山。没看到大明河山光复,哀家不敢死!”

    说着,在所有人意外中,周皇后扑通一声面对百官跪下,“哀家恳求你们,团结一心,共抗外敌,为万岁爷报仇雪恨,哀家在这里求你们了!”(。)

第四十五章 尽快立新君() 
周皇后这一举动,震惊了所有人,包括没料到这事的曹越,他也只得跟着跪下。

    燕子矶码头上,再没有一个人站着,所有人都匍匐在地,哭声震天响。

    那些原本对皇帝和太子朱慈照之死还有怀疑,或者猜测这其中有非常复杂隐情的官员,听到周皇后声泪俱下地说明了整个情况后,暂时消除了疑虑。

    他们不是没想过,周皇后有可能受到曹越或者孙传庭所迫才这样讲的,但看周皇后讲这些事情时候,没有丝毫被胁迫的不甘愿,也没表示对曹越及他所领南京新军的怨恨,而是痛哭失声于北京的沦陷,皇帝被迫自杀殉国的悲壮,同时感激曹越率军将他们解救出来,避免了更大的悲剧上演。

    如果这一切是曹越胁迫,那周皇后演技再好,也不可能做的这么自然,痛苦只流露在国难当头,皇帝身死上,对曹越和南京新军表示由衷感激的。百官心里的疑虑虽然不会因为今天的事情完全消除,但大部分人已经相信,这一切不是曹越导演的,皇帝和太子也不是曹越逼死的。

    崇祯皇帝真的是被手下大臣所误,以致错失了良机,连征召勤王之师都来不及,曹越率南京新军急赶也没能解除北京之危,最后冒着巨大的危险率一部偏师冲到北京城外,抢在流寇冲进皇宫之前把周皇后等人救出来,又派人将崇祯皇帝下令送往国丈周奎府中的几位皇子带离北京。崇祯皇帝自杀殉国是没等到曹越的人马抵达北京,绝望之下不甘受辱才做出如此举动的,太子完全是死于意外。

    这是大部分人在看到周皇后声泪俱下一番痛哭后得出的结论。

    但今天这样的场景,也没容大臣们想太多,在周皇后跪下向百官及众将士请求替皇帝报仇雪恨,光复大明河山的时候,曹越已经率先请求周皇后起身,并当众抽出当日崇祯皇帝所赐宝剑,对于盟誓:“驱逐鞑虏,荡平流寇。为皇帝报仇雪恨,复我大明河山!”

    他身后的将士,马上跟着他的所誓而吼,很快这吼声就持续起来。变得惊天动地。

    随即曹越起身,继续挥剑高呼口号,排山倒海般的吼声在燕子矶大营内外响起,惊的附近的鸟儿都从栖息的林中飞腾而起,惊叫着冲上半空。

    原本跪伏在地的官员们。同样被这惊天动地的吼声震惊了,一些胆小的人被吓的一屁股坐在地上,但大部分人还是被这怒吼声感染,跟着振臂高呼起来:“驱逐鞑虏,荡平流寇,为皇帝报仇雪恨,复我大明河山!”

    周皇后也在身边侍女的搀扶下站起了身,她看着高举起手中战刀和火枪的将士,听着震耳欲聋的激昂吼声,不禁再次痛哭失声。

    在怒吼声好不容易平歇下来后。擦干眼泪的周皇后,和定王朱慈炯相互搀扶着,走到百官面前,再对在场所有人行了一礼后,道:“诸位臣僚,万岁爷已经殉国,他死有非常壮烈,我们一定要为他举行最隆重的葬礼……万岁爷生前,最希望的就是恢复大明的荣耀,让天下百姓过上富足、安宁的生活。他即位这几年,一直期望能平定流寇,消灭建奴,还天下以太平。可惜终未能实现。万岁爷未实现的愿意,哀家希望诸君能帮他实现。国不可一日无君,太子已死,万岁爷还有几位子嗣留下,诸君就在万岁爷遗留的几位子嗣中择一贤能者为君吧,诸君无论选择立谁为君。哀家都会全力支持。”

    听周皇后这样说,诸臣又是一阵吃惊,一直以来,他们都知道周皇后非常贤惠,深得崇祯皇帝的宠信,但这位皇后娘娘基本不过问朝政大事,这也是大明后*宫妃子的传统。但今天,周皇后却当着这么多南京官员,还有数万将士的面,说这样的话,这其中蕴含的意思,非常耐人寻味。

    一些聪明的人马上想到,周皇后和其他皇室成员被曹越救出后,在南下的过程中,曹越、孙传庭肯定和周皇后及其他人有过交流,崇祯皇帝的善后事,及拥立何人当皇帝的事,也肯定讨论过,而且可以非常肯定的是,他们已经商量出结果。

    其实新君的人选,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定王朱慈炯,因为他是崇祯皇帝和周皇后所生的唯一儿子,是最正统的皇位继承人。除非朱慈炯死了,皇位继承人才有可能落在其他几位皇子头上。只是今天周皇后这样说,好像其中又有变故一样,难道他们商量的结果不是让朱慈炯继承皇位?

    这些南京的官员都是官场上的老油条了,他们非常清楚,在新旧交替,新君将立的时候,立场和站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站错了队,那可能前程尽毁,甚至丢了性命都有可能;如果选择正确,那前途可能就不可限量。因此,许多人心里想的,就是要尽快去弄明白,这其中究竟有什么内幕。

    能在南京官场上混到高位的当然不会是傻子,他们所有人都清楚,如今南京的局势是由曹越一手掌握,毕竟曹越手中有十几万精锐的军队,南京的锦衣卫又被其控制,甚至他们这些南京的官员也仰其鼻息。他们也可以猜测的出来,现在的周皇后,还有几位皇子,也都被曹越控制了。

    可以说,手握重兵,又有救大明皇室于危难之中之大功的曹越,是现在大明说话最有份量的官员。新君拥立后,朝中官员的人选问题,也可能都由他说了算。

    许多人庆幸,还好一直以来没和曹越作对,有什么不满也只是暗地里说,不然这次就有大麻烦了。

    许多官员的眼光都落在了曹越身上,想看这位大明历史上最年轻的“掌权”者有什么表示。

    听周皇后这样说,又看到众官员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曹越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