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帝国 >

第144部分

明帝国-第144部分

小说: 明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来,大清军队在战斗力上已经没办法和曹越所领的明军相比,总人口占绝对劣势的大清,根本没办法与大明匹敌。

    终有一天,曹越所领的大明,会彻底击败大清,恢复盛世荣光。

    因为有这样的预感了,所以现在的布木布泰,对大清军队接连打败战,并没什么痛苦的感觉,甚至有一点让她自己也没办法弄明白的得意,那个曾经粗暴地霸占了她的身体,并且给她带来奇特感觉的男人,真的很伟大。布木布泰是个心高气傲的女人,她这辈子就想做的事就是跟在伟大的男人身边,并借助男人实现自己的抱负。以前她认为多尔衮有这个能力,现在觉得,只有曹越有这个可能。

    只是,她是大清的皇太后,儿子是大清的皇帝,于情于理,她都不能背叛大清,不然大清上下没有人会放过她,多尔衮、多铎兄弟肯定会将她杀了,这让她觉得非常恐惧。

    正因为有这么多复杂的心思,因此他在接到曹越的信后,马上陷入迷茫状态。(。)

第一百零九章 战争正式开始() 
布木布泰不只迷茫,她也非常痛苦。

    理智告诉她,她决不能听曹越的蛊惑,因为她是大清的国母,儿子是大清的皇帝,她要站在大清的立场做事情。但她潜意识里又认为,最终曹越和曹越背后的大明会取得胜利,大清会亡于大明军队的枪炮之下。正因为有这样的预感,她觉得很有必要为自己和自己的儿女们考虑后路。

    曹越数次大败大清军队,这次在聊城更是击败了多尔衮所领人数占绝对优势的大清军队,让她觉得这个男人将是最终的天下主宰者。她想,如果有一天多尔衮真的被曹越彻底打败,那她屈服于曹越,以后跟在曹越身边,成为他的女人,也不失是一件好事。

    她相信,有女儿在,曹越应该会善待她,送来的信中他也是这么说的。

    只是,她当皇帝的儿子,曹越又会怎么处置呢?亡国的大清权贵,最终的结局又会怎么样?

    布木布泰已经习惯了北京的生活,喜欢上了紫禁城内的风光,她不想再回到盛京去。她也不希望自己的族人,被汉人残暴对待,最终亡命天涯。

    乱,此时的布木布泰心思只能用这个字来形容。

    要不要回曹越这封信,要如何回应,布木布泰陷入迷茫中。

    而布木布泰这几天的心烦意乱,也被一些有心人传出了紫禁城外,最终送到了曹越的手中。

    其实曹越已经知道,布木布泰替他生了个女儿。

    紫禁城虽然已经被建奴占领,但许多原本替属于大明的宫人,被建奴留用。而这其中的不少人,被曹越派出的人拉拢利用。紫禁城内的事,很多就是通过这些人传出来的,包括布木布泰女儿的事。

    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在听到布木布泰生了个女儿后,曹越下意识地觉得,布木布泰这个女儿。很可能是他的种。因此他就让人绘了布木布泰所生女儿的像,一看之下他没犹豫就确定,这肯定是他的种。因为确信布木布泰给他生了个女儿,因此曹越才会想到给她写封密信。劝诫她一些话。

    曹越是这样认为的,他觉得布木布泰既然愿意为他生个女儿,那说明在情感上对他有特别的感觉,不然不会将女儿生下来的。曹越以为,布木布泰自己在怀孕时候肯定知道。肚子里的孩子是谁播的种,既然知道是他的种,还生下来,那就是说明在一些方面还是向着他,没忘记他。

    如果不是这样,布木布泰肯定将这个孩子弄掉,决不会生下来。

    因为有这样的认为,所以曹越就想争取布木布泰,他知道女人如果动了感情的话,那很多时候会做出不理智的举动。甚至背叛自己的族人这种事做出来都有可能。

    如果布木布泰能成功争取到,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攻打北京的时候,能收获意想不到的结果。

    只是曹越不知道的是,布木布泰是想过办法打算打掉这个小孩,只是这个小孩子生命力太顽强,没被弄下来。不过有一点他却是猜到了,布木布泰对他的感觉真的很复杂,复杂到接到他的信后乱了心智的地步。

    布木布泰没有回信给他,曹越并不奇怪,他准备过段时间。和多尔衮的交手再有结果时候,再写信给布木布泰,继续劝诫。曹越希望,有一天大明军队收复北京的时候。布木布泰能帮助他做点什么,至少,能帮他保住紫禁城。建奴如果败逃,肯定会毁了紫禁城甚至北京城,曹越不想这座人类的瑰宝被毁坏,而作为福临母亲的布木布泰。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随后曹越也暂时把布木布泰的事放到一边,全身心地投入到马上就要打响的战事安排上。

    双方的战事,很快就打响。

    不过率先交上火的并不是曹越精心布置的正面阵地,而是聊城以远,与济宁之间的运河区域。先一步抵达这时的近卫九师将士,与准备远道迂回的建奴遭遇上了。

    因为近卫九师采取的防御措施是和聊城一线一样的方式,都是挖战壕在一线阵地布署火枪兵和炮兵。虽然说近卫九师临战经验不足,装备的火枪及火炮数量不如其他几近卫师,他们利用地形而建的防御阵地,还是成功地抵挡住了建奴的急袭。

    近卫九师在付出了数千人的伤亡代价后,成功地击溃了准备从这个方向偷袭建奴,并歼灭了至少三千以上的建奴。

    其实建奴再次打败仗,主要还是策略上没有正确。

    他们并不一定要攻击近卫九师精心构筑的阵地,他们可以绕道从没有多少大明军队防守的地带通过。虽然说运河一线大明军队的防守非常密集,但军队数量就这么多,不可能做到全线密集防守。各近卫师构筑的阵地,都是在险要地带,或者交通要道上。而建奴为了取得偷袭的最好效果,也为了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战果,并没从大明军队防守相对薄弱的地方通过,而是以传统的打法,对明军的主阵地采取猛攻猛打,妄图在重创大明军队后,再趁大明军队溃败之际,尾随追击,制造更大的混乱。

    以往建奴以这种方式攻击,每次都能取得预期之外的效果,而明军会一泄千里。

    建奴上层依然认为明军的战斗力并不强,曹越亲自指挥人马,只不过仗着装备的火器多,所以才能取得胜利。不是曹越亲领的人马,火器装备数量不多,战斗力肯定不强,他们还是能取得胜利的。

    指挥奔袭的岳托长子罗洛浑,虽然打仗勇猛,但只能算是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之人,聊城之战落败,让他憋着一口气,很想以一场胜利洗聊城之耻。因此也就和近卫九师硬碰硬打了一仗,结果就是损失惨重,没能力突破明军的防线,只能败逃。

    不过他们要完成多尔衮交给的任务,想办法破坏明军的火炮和弹药,也只能采取这样的打法,不能避实就虚。指挥作战的将领,在遭遇明军后,理所当然地认为,一定要想办法攻击得手,破坏明军的火炮和弹药,他们并不知道遭遇到的明军是不是主力人马。

    建奴其他几路偷袭的人马,差不多都与罗洛浑一样的遭遇,在各路明军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情况下,没办法突袭明军的火枪阵。一些脑子比较灵活的人,在遭遇挫折后,选择了从明军防守薄弱的地方突击,虽然他们有所突破,但多尔衮交给的任务却没办法完成。不要说破坏明军的火器和炸药堆放地,连接近明军大营的机会都没有。

    多尔衮是没办法及时收到各路偷袭人马的战况回报的,他在各路偷袭人马出发后,按既定计划,指挥主力大军,往德州、临清一线推进,准备与曹越指挥的人马,决一死战。(。)

第一百十章 建奴改变战法() 
曹越当然没办法完全弄明白多尔衮的战略意图,不过他在接到各个方向传回来的战报后,也马上清楚,多尔衮这是要大举进攻,准备一战就决定胜利的节奏。

    建奴并不集中一个方向进攻,只是想打乱大明军队的防守节奏而已。

    因为事先侦知到建奴的动向,并为此做足了防备,所以建奴的几个方向突袭并没取得成效,大明军队的防线没有崩溃。曹越依然断定多尔衮的主攻方向在临清、德州一线,其他几个方向的攻击只不过偷袭性质,兵力也不是很多,所以他也没有派预备队增援,只是令各近卫师按既定方案防御,相互支援,守卫自己的防地,不给建奴以穿插分割的机会。

    而特卫营及其他斥候送回来的情报也表明,建奴的主力大军依然由多尔衮率领,往德州、临清、聊城这个方向而来。

    曹越断定,建奴的主攻方向肯定是大明军队主力集结的方向,多尔衮的目的就是想消灭大明军队的有生力量。曹越也就暂缓了对沧州的进攻,收缩兵力,以便与建奴决战。

    同时他也密令水师将士,加快行进步伐,出奇不意地对天津卫发动攻击。并在攻占天津卫后,趁势攻击北京。无论能不能将北京攻下,水师战船都要抵达北京城下,给多尔衮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夏天时候,海面上风暴很多,这极大地限制了水师战船的行进速度,抵达天津卫的时间比曹越预计的时间至少迟了十天。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如今的水师战船,抗风浪能力不强,不可能冒着涛天巨浪航行,那样很可能遭受惨重的损失。

    不过时间迟误了并不是件坏事,至少现在的多尔衮。没料到大明军队还有一支人马准备攻打天津卫。天津卫的防守兵力并未增强,甚至在多尔衮准备与大明军队决战的时候,天津卫的守军还减少,南下支应主力大军的进攻了。

    特卫营的秘密作战能力在不断提高。他们在给建奴不断添麻烦的过程中,把情报源源不断地传回来。建奴主力大军的动静,还有分兵突击那些人马的动向,基本都在特卫营各精锐小分队的掌握之中,这给曹越及他麾下将领的应对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八月中。德州西北方向的大明军队主阵地附近,终于出现了建奴的大队骑兵。

    因为经常遭遇明军精锐小分队的袭击,多尔衮也知道,自己所领大军的动向,没办法瞒过曹越,因此也没打算遮掩,大张旗鼓地往德州方向突进。

    德州是被明军占领的最靠北端的城池,多尔衮想夺回山东,德州是一个必须攻占的地方。如果德州收复了,那沧州的危机也可以解除。还可以从德州往济南府方向攻击,进入山东的通道就被打开。

    双方的大战,就在八月桂子飘香的某一个早晨打响。

    曹越依然亲自坐镇指挥,参与德州防御战正面作战的共有六个近卫师十二万余人,包括第一至第三近卫军各两个师。每军各有一个师左右的兵力当作预备队,这十二万人当中,共有约四万余是火枪兵,其余是炮兵、骑军、长枪兵及步军。

    曹越的计划是让大明近卫军所有近卫师都装备火器,骑军只作为辅助兵种,长枪兵及其他不适合热兵器时代战争的兵种都取消。火枪兵在战场上的杀伤力远胜于其他兵种。火枪兵及炮兵将成为决定战争的主要力量。只不过兵器的制造和更新远不能满足实际所需,一切只能慢慢来。

    

    德州城头,曹越带着一些手下,还有刘良佐、高杰、李成栋等多位原江北四镇领这将领。站在城门楼的高处,指挥作战。

    望远镜里,已经可以看到军容整齐的建奴,正排山倒海般地往大明军队的野战工事方向挺进。

    最终他们在距离大明军队阵前约四五里的地方停了下来。这是如今大明军队装备新式火炮的有效射程,建奴在冲锋前,不敢太过于靠近。怕遭到大明军队强大的火炮杀伤。

    明朝时候的空气质量很好,德州城外又没有高山,阳光的照映下,十里远的地方都能看到。举着望远镜查看敌情的曹越,以仔细观察了一番后,惊讶地发现,准备攻击的竟然不是建奴的仆从军,而是最精锐的女真八旗。

    “建奴一直都让仆从军和蒙古人打先锋,这次多尔衮却一反常态,让最精锐的八旗铁骑率先冲锋,你们说这是为了什么?”曹越笑着问身边的高杰。

    “多尔衮是想利用女真精骑的强大战斗力,攻破我大明军队的防线,打乱我军的阵脚,”高杰马上回答,并以一副得意的样子说道:“上次聊城之战,建奴惨败,士气低落,多尔衮迫切的需要一场胜利来鼓舞士气,不然这仗他们没办法打了。”

    其他将领马上附和,都说多尔衮这次是拼了,为了攻破大明军队的防线,不惜下血本了。

    “既然多尔衮要拼命了,那我们就好好陪他玩玩,”曹越说着,脸上露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