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帝国 >

第146部分

明帝国-第146部分

小说: 明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他们这无异于自杀,把大量军队送到我军的枪口之下,他们是攻不破我军的阵地的!”

    “这样的结果,经过了残酷的拼杀后才能得出来,虽然说聊城之战他们惨败,但建奴依然不认可骑射已经落伍,他们还是相信,靠精良的骑射可以取得战争的胜利,”曹越笑着对红娘子说道:“或许多尔衮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但他想不出来更好的解决之道,所以只能玩命攻击,谋略攻破我军的阵地。建奴认为,只要攻破了我军的阵地,那就可以马上扩大战果,最终击溃我军。”

    原来的历史上,欧洲列强入侵中国的时候,满清的军队,依然还用古老的办法与联军对阵,想凭骑射击败装备了火器的欧洲军队,就如著名的八里桥之战一样,最终参战的清军几乎全军覆灭,而欧洲联军只付出了几十人的伤亡代价。

    现在的战争状况,只不过是八里桥之战的翻板。

    曹越也清楚,多尔衮不可能继续采取这样的战法,不然他真的会把满清的老本赔光!(。)

第一百十三章 接近崩溃的多尔衮() 
建奴大营,多尔衮的大帐中,也正在召开军事会议。

    与大明军队讨论军情时候那副热烈、激动、兴奋的样子完全不同,多尔衮的大帐内,充满了悲壮和压抑,所有人都阴沉着脸,多尔衮更是眼睛红的能滴出血来。

    今天倾全力的攻击,多尔衮原本以为,凭女真精骑不要命的冲锋鼓舞起来的士气,定能改变战场的态势。女真精骑不顾一切的冲杀定能在战争中有所表现,无论怎么样,攻破明军一两处阵地应该不在话下。但没想到,最终的结果依然是惨败,至少两万五千大清军士死在明军的阵前,而明军的阵地依然牢不可破。这样的伤亡情况让多尔衮心都在滴血,他怎么都想不到,躲在战壕中以火枪射击的明军,竟然有如此战斗力,没费劲就抵挡住了大清将士近十万人的轮番攻击。

    阵亡的两万余大清将士中,至少有八千是女真精骑,蒙古兵也损失了至少一万人以上。这是多尔衮完全不能接受的伤亡,他有点输红了眼,甚至想到了倾全部力量与明军决一死战,哪怕拼光了所有力量,也要把德州攻下,给曹越以教训。

    还好,范文程的劝,还有多尔衮自己骨子里的理智,让他最终做出了还算明智的决定,在遭到惨重损失后,果断地中止了进攻,全线退却。这决定让无数的建奴捡回了性命,如果按多尔衮原先的计划,不顾一切猛攻,直到攻破明军的防线为止,那付出的代价说不定会数倍于现在。

    有一点让多尔衮非常难以理解,明军的弹药,怎么就像消耗不光一样,依他的估计,光凭水陆从南京运输来的弹药,是没办法满足明军几十万人所需的。

    其实多尔衮不知道的是,在德州、聊城、临清、济南等已经被收复的山东各城。都已经建立了火器作坊,火药的制作并不复杂,而这些地方原本都有火器作坊,制造火枪的机械及原料都在。刚刚建立的火器作坊。能很快地生产火药,及一些老式的火枪。

    而如今的明军,所使用的火枪子弹,除了一部分是制作工艺比较复杂的铜壳弹外,其他还是以火药装填。只要火药足够,火枪不损坏,基本就可以做到连续射击,持续数天、数十天。

    火药大部都是山东境内生产,从南方运来的主要是制作工艺复杂的子弹及炮弹。南京兵工厂及其他兵器作坊都在以最高的效率生产,山东境内的火器作坊也日夜不停地制造火药,几十万大明军队所需的弹药,至少刚刚开战这段时间不会出现短缺。

    “各位,今日的战况,你们也都看到了。明军凭借壕沟和火枪,成功地抵挡住了我大清军队无数次的攻击,我大清将士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也没能攻破明军的阵地,”多尔衮阴沉着脸,咬牙切齿地说道:“我大清军队如果再这样下去,不出几天,就会全部死在明军的火枪之下,我大清也将亡国。要如何破解此危局,诸位有任何想法都可以说出来。”

    多尔衮话说完后。并没有人站出来发表看法,上次聊城之战的惨烈,还有今天的巨大损失已经让他们傻眼,以前的豪情与勇气。全都在这几次战役的惨烈中消失了。没等精锐的大清骑军冲到对方阵上,就被火枪和火炮射杀,明军以逸待劳躲在战壕里射击,根本不需要冲出战壕就能击败大清军队,而大清军队对此束手无策,找不出破解之法。这战还怎么打?

    大部的人都希望多尔衮能下令停止攻击明军的阵地,大步后撤脱离与明军的接触,他们清楚,如果再继续这样攻击,说不定明天就是他们死在冲锋的道路上。死其实并不可怕,但最可怕的是知道前面死神在等着他们,而他们还要义无反顾地往前冲,往这条死亡的道路上走。

    大清将士对血腥的厮杀并不怕,即使拼到最后情况非常惨烈他们也能接受,但这样一面倒的败仗,给人当枪靶子的作战方式,他们害怕了。

    但没有人敢站出来提议多尔衮不能再这样进攻,不能再把大清将士白白往明军枪口上送,最好的策略就是后退,脱离与明军接触。他们怕自己站出来提这意见,马上就被多尔衮以祸乱军心而砍了头。

    连范文程也是束手无策,他想到的所有办法都试了,但都没有效果,他再也不敢站出来说什么。

    看到帐内诸人都是这副样子,多尔衮心里怒意更起,握在佩刀上的手都青筋直暴。

    这时候,多铎站了出来,冲多尔衮作了一礼后道:“摄政王,臣弟觉得我大清军队再不能用这样的方式进攻了,不然损失会更加惨烈。臣弟认为,明军能取胜,主要是凭借火炮和火枪的巨大杀伤力,还有他们以逸待劳的作战方式。他们不主动进攻,而是被动地等着我军冲锋,埋伏在战壕中,以火枪射杀我冲锋的军士。臣弟认为,如果我们不主动出战,等他们来攻,那战争的结局可能完全不一样。明军主动进攻的话,他们的壕沟就没办法利用,侧翼的薄弱也没办法利用地形掩护,我军定可找到破其火枪阵的办法。因此臣弟认为,我军不要再这样大举进攻,而是和明军一样,据大营防御。同时不断派出小股人马,骚扰明军,破坏明军的水陆运输。我军大部都是骑兵,机动能力强,可以随机应变。”

    听了多铎所言,原本不敢出声的范文程,也马上站出来,表示同意多铎的观点:“摄政王,奴才觉得豫亲王所言非常有理,明军能取胜,就是豫亲王所言之故,如果我军不主动进攻,采取守势,那明军也无机可趁,他们的壕沟就没有任何用处。如果他们采取主动进攻,那他们的优势就会荡然无存,等那时候,就是我军反败为胜之际。”

    听了多铎和范文程所言,多尔衮原本紧锁的眉头稍稍舒展了一点,但并没有马上表态,他还想听听其他人的意见。

    只不过其他人并没提出什么更好的建议,最终多尔衮将他们全都挥退了,只留下多铎和范文程。(。)

第一百十四章 明军主动进攻了() 
第二天,建奴果然没再攻击。

    他们退后两里,在大明军队的火炮射程之外扎营,并在营前修筑各种防御敌人攻击的设施。

    在知道这些情况后,曹越也马上做出了判断,定是多尔衮吸取了教训,知道麾下军队会败的这么惨,是因为主动进攻之故,只要不主动进攻,不往大明军队的枪口下冲,就不可能败的这么惨。

    对此曹越早有预料,并且制定了对策。“多尔衮既然这样认为,那就试试我军主动进攻,建奴能不能抵挡。”曹越也就下令,第一近卫军两个装备了火枪的近卫师,准备主动进攻建奴的大营。

    随着曹越的命令,第一、第三近卫师纷纷离开了战壕,在阵前排成几个方阵,准备进攻。

    而几十门新式火炮,还有近百门佛郎机炮,也通过预留的通道,缓慢地往阵前推进。

    黄得功所领的第二近卫军一个半装备了火枪的近卫师,分别作为第一近卫军的侧翼护卫,拱卫在第一、第三近卫师的侧后翼。而这两个近卫军其他的人马,则成了全部进攻人马的更外围拱卫。曹越还令两万骑军,在火枪阵两侧后面大概一里左右距离的地方集结,准备随时策应支援或者追击。

    指挥正面进攻的曹变蛟,当着所有将领的面在曹越面前立下军令状,不取得此战的胜利,甘愿受到任何处罚。

    随着一切准备妥当,打头阵的两个近卫师,踩过一片狼藉的战场,缓慢地往建奴大营方向行进。

    明军开始主动进攻了,这消息第一时间传到了多尔衮那里。

    闻听此消息多尔衮忍不住大吃了一惊,曹越看来肯定识破了他的伎两,但明军怎么还敢主动进攻呢?多尔衮相信,曹越对此定早有准备,并且胸有成竹,不然不可能马上改变战法。因为对曹越有太多的忌惮。多尔衮忍不住有点紧张,他生怕接下来发生的事,又是他没想到的,大清军队没能力提防。

    他不敢有任何的大意。马上喝令所有人马,都做好迎战的准备。

    其实多尔衮在昨天晚上留下多铎和范文程的时候,就如何应对明军的主动进攻做过分析,并且制定一对策。只是多尔衮想到,明军会这么快就发动主动进攻。曹越的决定太当机立断了。

    制定好的策略还没能全部落实,一切只能仓促间做出应对。

    还好多尔衮指挥作战无数次,大风大浪见多了,也没太多的慌乱,条理清晰地下达了迎战的命令。他令多铎和代善的二子硕托,率女真精锐从侧翼迎击,正面迎战明军则由蒙古兵、汉军充当。

    正面之军,必定要遭遇明军火枪的射击,损失肯定会很大,多尔衮事先的布置。就是让战斗力相对较弱的蒙古兵和汉军充分正面迎击的力量,战斗力最强悍的女真精骑,则准备在混乱之际,从侧翼冲杀出来,将明军的火枪阵彻底冲乱。

    没有野战工事及火炮支援的明军,战斗力肯定大打折扣,大清军队倾全力反击,定能击败明军。

    多尔衮已经从最初的惊愕中回过神来,他也强迫自己冷静,想以一次倾全力的反击。重创敢于主动进攻的明军。他也亲自指挥反击战,带着一群手下,策马驰上一处高坡,用望远镜观察战况情况。

    明军的行动很缓慢。巨大的声势也因为行动的缓慢而打了折扣,没给人以巨大的压力感。

    但明军这么缓慢的行动,却让多尔衮忍不住生出疑惑,曹越这是在搞什么?难道还是引诱大清军队主动进攻吗?

    多尔衮制定的策略中,其实并不是完全的被动迎战,只要明军敢于离开战壕。主动进攻大清军队,大清军队就可以主动反击。如果大清军队的冲击到明军火枪阵的时间,不足以让明军回到战壕,就可以发动反击。但明军如此慢地进攻速度,让多尔衮忍不住怀疑曹越有更大的阴谋。

    只不过,几万火枪兵排山倒海般行来,扬起了不小的尘沙,完全将火枪兵后面的情况遮掩住了,多尔衮没办法看清明军的后续动态。

    多尔衮心里生出了犹豫,在已经可以反击的时间到来时候,他没敢下令全军转入进攻,而是在等明军继续推进。明军继续推进,对大清军队虽然造成压力,但反击的效果会更加的好。明军的侧翼也随着继续往前推进而暴露出来,随着距离的拉远,即使明军火枪兵想退回战壕,也是没有可能了。

    而就在多尔衮强迫自己继续冷静,等着更好的反击机会时候,多铎派人来请命,请求率军出击,但却被多尔衮制止了。

    最终在明军推进到距离自己阵前约两里的时候,多尔衮这才下令正面的建奴展开反击,主动进攻继续往前推进的明军。

    也就在多尔衮下达了命令,正面集结的数万建奴展开反击的时候,缓慢推进的明军停止了前进。

    这并没有让多尔衮意外,让他意外的是,随着大清军队反击人马开始加速,从明军阵后,传来了数声巨大的轰鸣。

    “不好,明军的火炮竟然也随军前行,”多尔衮瞬间就明白过来明军进攻如此缓慢的原因,原来曹越是让火炮随着进攻的人马一起往前推进,只是多尔衮不知道,前移的明军火炮有多少。但他不敢大意,马上传令多铎,一会反击时候,准备抄明军后路,将压力巨大的明军火炮先破坏掉。

    很快,明军的火炮射击开始密集起来,而炮弹也开始从停止前进的火枪阵中发射出来。

    跟随火枪兵一起先进的佛朗机炮,开始了试射。

    佛朗机炮虽然射程不远,但因为重量轻,运送方便也深受曹越的喜欢,因此军中配备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